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探讨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12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新课标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以学生为本。教育部提出基础教育须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坚持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我们认为这种细微的渐进式治化,只有通过以任教学校为基地,以自己课堂为载体的教研,才能渐次实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须以课例为对象,以课题为载体,以教学评论为引领的新教学研究范式,倡导并落实好该教研模式旨在促使教师主导切实深刻地融入到历史新课程中去,并走向特色化和个性化的创意发展。中学历史教师应注重教学研究,以搞好教学,落实素质教育。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价值观在于凸显历史教师在把握新课程规范性基础上的个性化价值,在开放自由的课程空间中获得个性化成长。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资源观在于教师将自身日常的教学经历及其感悟视为重要的研究资源,有意识地予以开发和利用。在实践中应注重下述操作要领。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须以课题为载体。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从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指令的机械执行者转变为开放、生成的个性化课程之创造者,这就必然进而要求教师成为上述创造性实践的研究者,这种课题从自己的教学活动着眼,进入微观,开掘深入,使之成为历史教师职业生存和成长的基本方式,又凭借历史教研组这个学习型组织的平台得以合作互补。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要以课例为对象。聚焦课例是教师教研摆脱教研之浮夸虚饰的根本存在。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以其明确的教学理论注入其中而自然获得研究的价值,至于日常的“推门课”因其教学原生态而同样具有可研究性。教师教研要以教学评论为引领。在专家教授的高深理论与一线教师的课堂教例之间,存在着应用理论的中介——教学评论,教育理论如何指导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又如何升华到一定的教育理论,这需要教学评论做出贴切稳妥、针对性强的阐释和提炼。
  目前中学历史新课程实施中,比较薄弱的恰恰是以自觉引领意识为支撑的教学评论的匮乏,它直接导致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之间的脱节,导致一些历史教师即使是面对品位高超且体现课改新理论的优质课例,也不能作出准确到位并有深度的“解读”。在有计划展示公开课的同时,还要作好恰如其分的引领性解读,如以既有理念修养又熟悉课改实践的教研员,历史学科带头人和高校历史学科教学论教授做课例评论员,对其所蕴含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流程等功过得失作出恰当评说,使课例精华能够为一线教师所内化、所汲取。
  伴随着学习者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新颖活泼的学习方式自然替代了传统指令型课程中教师陈旧的讲授教学。即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形式特征的课堂改变了以教师意志为主宰的一言堂。中学历史教学中,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强,按理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方面更易见成效。如果教师淡化了引导意识,放手学习就会异化为放任学习,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自觉引导对立起来,教师就丧失了导学之功能。历史课无疑应是学生欢迎轻松、洋溢生命活力的学堂,历史老师的使命就在于有步骤地精心导学。
  中学历史教师的自觉引导,不等同于指令型课程中的强制性灌输,这种具有本质差异的引导应该具体表现在课始、课中、课尾阶段。一是课始导学。这是指历史教师通过个性化导言,布设乐学好学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以主动的姿态获得学习者的角色感,并融入到对特定文本(教学内容)的学习状态中去。这种导言的设计、情绪的调适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具有诚挚感人、针对性强的特点,真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课中导学。历史新课程主张学习自发地生成问题,努力促进其从“学答”向“学问”的深刻转变,以“生问、师答”的方式推进课程向纵深发展。那么如何确保学生课堂上所产生的问题之有质量,有内涵呢?教师应对好问题具有敏感性,对问题实质进行透视。这是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一个新的高要求。能够迅速识别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之发展的问题,并以这种问题为抓手调节课堂学习的方向,不是“预设”而优于“预设”。这样,教师就能有效引领课堂学习的流向,在“预设”和“生成”的夹缝中游有余地创造独特的课堂教学新境界。三是课尾导学。好课的课尾也应体现为教师有高度的引导。当学习者在文本世界及其丛生的问题中曲折穿行后,教师要力拔视点,挺出高度,让学生视野敞亮、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获得启发;或是课尾揭示文本题旨,给予学生咀嚼回味;或是标示未尽问题,留待学生攀高觅远;或是激扬生命才情,给学生心灵酣畅洗礼;或是挥洒教学智慧,为学生开启思维的门。教师自觉导课艺術,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添加源源不断的动力并转化为其可持续学习的后劲。
  中学历史新课程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学历史教师唯有依据新课标精神,立足于教学实践,实事求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以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起来,以提高教学实效,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大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课堂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和指导,课中的体验和交流,课后的评价和总结,是综合性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道德品质教育的实践基地。  【关键词】准备;指导;体验;交流;评价;总结  一般来说,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过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英语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初始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词汇;教学  一、巧妙运用字母和字母组合。  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存在的基础,是各个词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一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美学的视角对“恐惧”一词做出新的阐释,是对人们恐惧的深入剖析。让人们能真正的面对未知的恐惧,恐惧就本身而言是心理的暗示。何种恐惧真正给我们带来可怕的后果呢?答案就在于美学的解释。我认为美学视角下的恐惧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它,让我们更能正视恐惧。 只有正确的理解才能使我们更勇敢。  【关键词】恐惧;情绪;哲学;崇高  基然要说说恐惧,就不免遇到一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恐惧?如海德格尔所
期刊
目前一些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视野狭窄,信息传递单一,师生关系沉闷,教学环境杂乱。由此而产生了学生知识静化、思维滞化、能力弱化的现象,而新课程理念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索和思考问题。因此,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方面,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准确科学地掌握基本概念、
期刊
高中地理课堂长期以来使用的主要是“讲解—接受”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比较迅速地、有效地接受较系统完整的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得到发挥,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简约认识过程的特点,对传授知识来讲,效率较高。但这种模式“重教师轻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不利于调动
期刊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是神圣的,是无数学者研究的成果。它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予很多的帮助,对于人类经济以及社会的进步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新课标考纲中指出“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足以说明学好数学对一个学生来说意义深远。  【关键词】数学;策略;兴趣;坚持不懈;学习习惯  那么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如何才能学好数学
期刊
日前偶得一壶,粗看造型圆润、端庄大方、大小适度、包浆自然,让人爱不释手。  回家仔细端详、研读,竞让人茶饭不思,大有孔子听了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之感。整天如痴如醉,有时甚至彻夜难眠。真乃是:“壶内乾坤大、杯中日月长”。之后,再三斟酌,撰写此文,与诸玩友共同分享。  此壶为“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该壶高8厘米、长15厘米,整壶造型规整、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线面转换周
期刊
【摘 要】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爱情一直备受作家的青睐。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两情相悦的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以无果的爱情作为结局。本篇文章从现代小说著作中,分析悲剧的爱情,论述现代作家笔下的有情人难成眷属主题,反思当下爱情。  【关键词】现代小说;悲剧爱情;有情人难成眷属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爱情是一个永恒性主题,人们对它有着很美好的向往。中国古代文学元杂剧《西厢记》中有“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的考试说明中,就中学生写以记叙为主的文章时,出现的描写以概述代替描述等问题提出新的要求:生动形象(善于描写、记叙生动、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就给我们一些思考。  【关键词】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什么是描写?描写,是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常分为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以上描写,最忌罗列一些华丽的词句来代替描写,既不能以概述代替描写
期刊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职业倦怠整体状况比较严重,教师职业倦怠主要受社会、职业、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缓解思想品德课教师职业倦怠可采取以下对策: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加强教师职业修养,增强教学能力;树立职业信念,加强自我调控。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师;职业倦怠;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给现代人造成了压力。教师这个职业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