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发展特征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o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经济增长不是针对短期而言的,反映的是较长阶段内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活动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增长的同时也会出现倒退的现象。宏观经济周期是区域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可是宏观经济周期和区域经济增长周期并不是同步的。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通常是宏观经济周期先于区域经济增长周期,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其它区域通常是区域经济增长周期先于宏观经济周期,在部分时期部分区域内,也会发生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周期不关联的现象。
  【关键词】区域经济 增长机制 发展特征
  当今世界上最发达地区都是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存在的,如以波士顿和华盛顿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以东京为核心的从东京、横滨到大阪的日本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从伦敦到曼彻斯特的英国城市群等。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来看,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是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区域经济增长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地区相继提出了依靠发展区域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并制定区域发展机制,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1、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
  区域经济增长所指范围是固定的地区,经济增长具体是指区域内财富量的提升,体现在货币上,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体现在实物上,是所有产品总量的提升。区域经济增长包含以下内容:区域内人口总量的监控、人均财富占有量的提升、物质需求的监测等。区域内企业利润的提升并不代表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也不代表当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只有将区域经济包含的三个内容相统一,才能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2、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要与生产要素相区分。生产要素主要指资金、人力、技术。区域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这三个方面,它们是区域经济增长最基本的要素,但是其他与区域经济增长有联系的内容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促进或制约作用。主要包括:一是和生产密切相关的资金、人力、设备、技术等;二是生产的氛围,指经济政策、管理模式、区域企业的布局等。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和宏观经济一样,区域经济的增长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是增加需求,包含区域自身的需求和其他区域对本区域产品和劳动力的需求,让需求促进生产;第二是推动供给,生产材料、资金、专业技术、人力的大量提供,必定会促进某一行业的发展,产生新的需求。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呈现以下特征:
  1、部门增长的推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最好细化到每一个产业部门。在某个阶段,或许一个或者几个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2012年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国家调控目标保持衔接,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济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耗能、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消减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2、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区域经济增长可以细化到部门外,还能细化到每一个地区。在某个阶段,或许一个或者几个地区经济发展较好,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我国东部沿海90年代以后的发展,就受到了北京、天津以及广州、山东、浙江等地区的拉动,而沿海省份又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地区。2013年7月4日,上海自贸区获批,上海自贸区也将对长三角地区经济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中国开放发展走的是由沿海向内陆不断扩展延伸、由东向西不断推进的路子,在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之后,东部已经不具备政策优势。设立上海自贸区,突破了以往的给政策促发展模式,实现了直接对接国际市场,以开放促发展的动力转换。这将推动上海及周边地区实现新的爆发。从区域经济竞争的角度看,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给周边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深远影响。
  3、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资金、人力和技术的投入,有两个方向:第一,将这些生产要素集中到地产行业。经济学家钱纳里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即生产要素从低产出行业转向高产出行业的过程。如果能够将生产要素配置到高产出的行业,此区域的经济水平必定大幅提升。第二,将生产要素集中到高产出的地区。同样的行业,但是所在地区不同,生产效率会区别很大。假如把生产要素都集中到生产效率比较高的地区,区域经济就会迅速增长。实质上生产效率高的地方并不局限于发达地区,有些地区虽然整体水平比较落后,但是其生产效率并不慢,甚至超出发达地区的水平。
  三、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我国经济体制调整以后,释放出了巨大活力,十分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逐渐市场化。自此,区域经济进入全新时代。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机制建立后,经济飞速发展。这些年来,经济增长排名靠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福建、浙江、山东以及上海等,构成了我国东部沿海的狭长工业带。以上省市具有共同性:开放范围广、开放领域多、市场机制完善、多种体系竞争、股份制应用较早、公司管理模式转变迅速。另外,主动抓住我国以及国外的发展机遇,迅速发展。以前的工业发展地区和中部、西部的部分省市,因为开放程度低、市场机制不完善、产业没有完成转型等,造成经济增长过慢。
  2、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资源配置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用到的资源要素,在整个区域内优化重组,包含资金、技术、人力、自然条件供给的形式,资源配置的前提是某个时期资源优化的目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平衡为原则,在资源供给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很多资源配向中西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以发展为核心目标,资源配置实行的是市场机制,资源流向东部地区。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地区,引入市场体系,依托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地区投入的加大和政府资本的减少,利于东部省市充分发挥规模大、资本雄厚、外商投资积极等优势,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沿海省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利用自身的良好条件,如技术、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回报率高等,招商引资,大范围内吸引资金,欢迎企业资本的加入。中西部省市依托自身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成本较低的劳动力,吸引国内外投资和合作开发。
  3、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环境得以改善
  改革开放后,政府的资本流入新能源、轨道交通以及原材料的研发方面。“十一五”时期,工作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初具雏形,新修建公路36.5万公里,新修建铁路达八千公里,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维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政府的重要生态项目都顺利开展,废气等排放量大幅降低,空气质量得到提升。一些环保、绿色、新能源等产业迅猛发展,自身的资源优势逐步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社会事业也成效显著,“两基”计划全部落实,人们的基本生活有了更多的保障,生活质量有了提高。城市人均收入比2005年上涨五分之四,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长期以来,基础设施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经历了35年的市场经济的探索,我国的区域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生产效率提升,产业转型,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完善,我国经济有了很大改观。
  4、编制规划统一市场,明确改善区域条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的统一大市场,不仅仅限于区域间的商品贸易,诸如人才、物资、技术等生产资料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资源使用和配置机制的变化等,也属于此范畴。国家对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也有更多的政策、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从1993年11月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到1999年宪法修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财政、外汇、外贸、金融、投资、税收、住房等改革渐次推进,市场经济势如破竹,中国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解放了生产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实现了经济的稳定长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境界。”从“十一五”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到“十二五”规划,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建设,发挥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先试政策效应,建造好西部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沿海地区的连接枢纽,疏通西南与西北的连接通道,增强与相邻国家的国际通道建设,这些都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目标的可行举措。□
  参考文献
  ①张海如:《区域经济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②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民主与建筑出版社,2001
  ③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科学出版社,1998
  ④林涛:《国民经济区域调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⑤陈建军:《中国高速增长地域的经济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0
  ⑥陈栋生:《西部经济崛起之路》 [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⑦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⑧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M].科学出版社,1998
  ⑨[美]埃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导论》[M].商务出版社,1982
  (作者单位:悉尼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房地产企业也呈现出全面优化的趋势,为了顺应市场管理需求,房地产企业要从根本上提高核心竞争力,有效建构资源整合体系和创新能力管控体系,维护房地
径向锻造是一种用旋转锻造方式专门加工一些实空心长轴零件的方法。径向锻遣应用到的有轮转锻机和精锻机两种设备。根据从:笋精锻机设计和研发经验,谈论了从研心得,给出了做好精
配电设备是电力系统中起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配电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稳定性是电网供电自身所具有稳定性的重要保证。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配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检修和
【摘 要】本文运用不确定度概念,结合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对F1等级砝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关键词】砝码;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1.1总述:  F1等级砝码用于检定传递F2等级及其以下砝码,用于检定相应的衡量仪器,和与相应的衡量仪器配套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日常检定工作条件下,如何按照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的要求对E2等级100砝码传递到F1等
【摘 要】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是将柱下面的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用联系梁将其全部联系起来,再对底板进行整体浇注,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本文就主楼筏板基础进行叙述,希望能与同行共同交流。  【关键词】主楼;筏板基础;施工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主楼基础为1.7m厚的钢筋砼筏板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S6,基础钢筋采用一级、二级钢。筏板基础底标高为-8.93m,300mm厚的砂石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