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短吻红舌鳎产卵场的生境适宜性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14年和2016-2018年5-8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33.3°N~35.6°N,119.0°E~122.0°E)进行的产卵场大面调查数据,结合海洋表层水温、表层盐度、水深及流速等数据开展了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rn joyneri)产卵场生境适宜性的相关研究.利用提升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BRT)模型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分别采用算数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建立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并通过交叉验证检验模型的拟合度.结果表明,不同月间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短吻红舌鳎产卵场适宜的环境因子范围相似,但各环境因子所占比重有较大变化.通过交叉验证发现,5月、7月利用几何平均法拟合的栖息地适宜性效果较好,6月、8月算数平均法拟合的效果好.短吻红舌鳎适宜的产卵场分布存在月间变化,5月主要集中在研究海域的南部,6-8月有逐步北移的趋势,且随着产卵群体产卵量的增大,其适宜产卵的生境范围也逐步扩大.本研究表明,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短吻红舌鳎的产卵场生境适宜性及其变化情况.
其他文献
根据2016-2018年4个季节的浙江南部近海黄鲫(Setipinnataty)的调查数据与水温、水深和盐度等水文数据构建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探究黄鲫的
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是中国近海重要的渔业资源.本文根据2015-2018年浙江南部海域(120.5°E~123.5°E,27°N~29°N)底拖网季度调查数据,运用线性混
目的:探讨舌尖表面单位面积瘀点和舌下脉络粗细与慢性心衰心功能级别对应关系.方法:对31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舌尖表面单位面积瘀点和舌下脉络粗细进行测量,计数,分析.结果:3
近年来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为代表的甲壳类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和经济地位有着显著的增长,但其空间分布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尚不明确.为了解山东近海海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为环境敏感型头足类,气候的多元变化促使茎柔鱼栖息地发生变动.本研究利用海表温度(SST)和海表面高度(SSHA)两个关键环境因子构建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