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前文字研究材料中极为常见的符号,“十”字纹不仅仅蕴藏着原始先民的信仰崇拜,更凝结了最为原始的符号创造思维。本文将在介绍“十”字纹产生的文化背景、符号变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与象形文字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例,分析记号性族徽与象形文字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十”字纹;“卐”字纹;图腾崇拜;族徽表达;甲骨文;亚;巫
作为一种古老的记号族徽,“十”字纹在诞生之初便蕴藏了原始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朴素认知。而时至今日,其早已演化为一种文化符号,以吉祥、祝福之意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其最源头的意义也渐渐被淹没于历史的长河。然而,事实上,在创制之初,“十”字纹包含了先民的无限憧憬,其也在前文字研究的记号型族徽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变体和影响更是为后世象形文字的创制提供了重要的来源。
长期以来,深受许慎“六书”说的影响,文字来源于对实物描摹的想法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认知之中。本文试图以“十”字纹为例,从全新视角,探究前文字符号与象形文字来源之间的联系。
一、认知与崇拜——“十”字纹的诞生
据考古发掘资料,早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中就出现了“十”字纹,常与宽带纹同时出现,其后在马家窑文化、良渚文化、辛店文化等都能看到这种神秘的十字纹。对于其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含义,学界的观点都指向了太阳崇拜。[1]
在《破译天书——远古彩陶纹饰揭秘》一书中,蒋书庆先生就认为:“宽带纹的周圈形式,是对太阳周而复始,寒来暑往不断轮回的意象再现,是对自然万物轮回周期规律直观感受的理性升华和再现。”[2]
考古学家德尔维拉就曾指出:“十字代表试析商代青铜器上“十字孔”的意义着他们天空中的上帝Ana。……对这种等边十字形还能做的一个更恰当的解释是:这种十字在开始时只表示太阳照射的四个主要的方位。后来变成了发光体的符号,并且由此必然地演变成统治上天的至上神的符号。”由此可见,以“十字纹”或者是“类十字纹”为母题的装饰图案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而这种纹饰在史前社会时期是先民表达其太阳崇拜思想的一种途径,这种表述在法在后世文献中亦可见到。[1]
“十字纹”不仅具有太阳崇拜的含义,亦是太阳的简化。何新先生在《诸神的起源》一书中认为,对于经常大量表现的十字纹及类似十字纹的图案,肯定有大部分是以描绘太阳神的图作为母体。[3]在四川珙县麻塘坝、九盏灯等地的岩画遗迹上,我们看到熟悉的十字形太阳和其他样式的太阳。它们高悬于人类与动物之上,多次出现一人手中持有十字,站在太阳下,类似巫师作法图。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十”字纹在诞生之初就与太阳崇拜构建了联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史前时代,太阳往往可以给人们带来生命和希望,太阳崇拜这就自然成为了原始先民的普遍情感诉求。这种诉求反应在符号表达上就是“十”字纹的普遍应用。而正是因为其与太阳崇拜之间的联系,因而这个符号就成为了隐喻空间的代名词,具有神性,这也为其变体为“卐”字纹、“亚”字纹,进而成为甲骨文“巫”字的形成来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由“卐”字纹至“亚”字纹——“十”字纹的变体
在李水成先生《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一文中,他提出了:“卐字纹饰马厂时期出现的新纹样,为十字纹的另一种变体。”由黄亚平、孟华老师著的《汉字符号学》一书中,对半山、马厂时期的“十”字纹与“卐”字纹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证实了李先生的这种猜测。在马厂型内彩纹饰中,“十”字纹与“卐”字纹的构图近似,说明该图符很有很能是马厂型“十”字符的变体。
进一步进行推测,铜器铭文中大量出现的“亚”字符,也可能是“亚”字的变体。马厂十字符从构图上可以分为六类,其中三类十字纹饰都比较肥大或者有比较肥大的外围轮廓,如果用连线将它们的四端进行连接,看起来就是一个“亚”字框。另外,如果仔细观察金文中的族徽文字,就会发现:铜器铭文中出现的亚字形框有肥瘦两体,瘦体的“亚”字构形基本上跟十字差不多,说明金文的“亚”字符也是十字纹饰的变种。[4]
我们知道“十”字纹往往隐喻着空间方位的概念,鉴于“亚”字很有可能是十字纹饰的变体,我们不难推测“亚”字纹也很有可能是我们的祖先在观察天象,区分方位的认知过程中创制的具有神性的符号。在写意型汉字体系形成之后,“亚”字纹一方面被借用到文字体系和建筑平面的构图之中,借用到文字体系的“亚”字纹成为了图画文字的基础构建;另一方面则从抽象符号演变为象形文字,多用于王族或神职人员。虽然,我们不能把“亚”字纹等同于甲骨文的“亚”字,但文字不是简单地描绘实物进行地象形创制,而是在已有的符号基础上的逐步演化这一规律已经初见端倪。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卐”字纹和“亚”字纹都有可能是“十”字纹的变体,他们的出现构筑了“十”字纹与象形文字的创造来源之间的一座桥梁。
三、“巫”字初探——“十”字纹的影响
如果说前面的两例变体还仅仅是停留在记号族徽这一层面,不具有说服力的话,那么甲骨文“巫”字就更为直接明确地展现了“十”字纹给象形文字创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商代是巫术盛行的时代, 并在甲骨文中正式记录下了“巫”,在对该字进行探究的过程我们惊喜地发现其与“十”字纹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甲骨文巫字作,在十字纹四端加四根短划作边框, 很像四个丁字尺聚积在一起。
巫字意为“象人两衷, 舞形”可知与“祝”字对义,前者用语言,后者用动作(舞)。内蒙古岔牛特旗石树山出上的陶器上有一个原始字, 作形,属新石器时代的小河沿文化。这个原始字很象巫字, 也很像在甩袖跳舞,也像一只挺胸站着的鸟,昂首瞻顾,伸展披羽的两臂, 又带着羽尾, 与《说文》“从羽亡”之说吻合。“亡”借为“無”字。可知巫舞是巫师打扮成飞鸟的鸟舞, 即羽舞, 有飞往“无形”的天国之意。这个原始字复杂化, 作、、成了变形鸟纹和云雷纹。简单化作、,最终简化为,这与甲骨文中“巫”字构形已很相似了[5]。
从纹饰材料的角度来考虑,这些纹饰是发现在陶器上的原始符号,其从性质 上来说是属于前文字的范畴之内的,也就是说这种符号的雷同属于前文字符号的甲骨文相似的情况。
从符号本身的形体上来看,稍作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简化后的、与“十”字纹的变体之一“卐”字纹十分相似,只是方向上的不同,而实际上,这种方向不同的“卐”字纹在早期的陶器纹饰中也还是比较常见的。简化的最终形状则是“十”字纹基础上的加工。
如果说前两个角度可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从象征意义角度来看则可以更为清晰明确“巫”字与“十”字纹之间的联系。我们在上文中提到,“十”字纹暗含了空间方位的含义,其变体“亚”字纹也具有规定空间的神性这样一层含义,因而当其从抽象符号演变为象形文字的过程中时,多用于王族或神职人员,这些人职责大多是沟通天地,而这与巫师这一角色不谋而合。这种来自于“巫”和“十”字纹内在含义的暗合性,让我们更加有理由大胆猜测:“巫”的甲骨文来源于“十”字纹。
四、结语
通过“十”字纹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记号族徽通过其自身的演进成为象形文字创造的一大来源。实际上,前文字符号系统中类似于“十”字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而我们说前文字符号系统并不是独立于文字学领域的,它的存在对成熟的文字体系是有着十分重大的贡献的。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张书惠.试析商代青铜器上“十字孔”的意义[J].三峡论坛,2015,03:77.
[2]蒋书庆.破译天书——远古彩陶纹饰揭秘[M].上海文物出版社,2000.
[3]何新.诸神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1986.
[4]黄亚平,孟华.汉字符号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陆思齐.释甲骨文中的“巫”字[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4.
[6]水涛.中国彩陶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J].考古,2000,5.
[7]图片来源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青铜器上的“ 亚” 字考.
关键词:“十”字纹;“卐”字纹;图腾崇拜;族徽表达;甲骨文;亚;巫
作为一种古老的记号族徽,“十”字纹在诞生之初便蕴藏了原始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朴素认知。而时至今日,其早已演化为一种文化符号,以吉祥、祝福之意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其最源头的意义也渐渐被淹没于历史的长河。然而,事实上,在创制之初,“十”字纹包含了先民的无限憧憬,其也在前文字研究的记号型族徽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变体和影响更是为后世象形文字的创制提供了重要的来源。
长期以来,深受许慎“六书”说的影响,文字来源于对实物描摹的想法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认知之中。本文试图以“十”字纹为例,从全新视角,探究前文字符号与象形文字来源之间的联系。
一、认知与崇拜——“十”字纹的诞生
据考古发掘资料,早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中就出现了“十”字纹,常与宽带纹同时出现,其后在马家窑文化、良渚文化、辛店文化等都能看到这种神秘的十字纹。对于其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含义,学界的观点都指向了太阳崇拜。[1]
在《破译天书——远古彩陶纹饰揭秘》一书中,蒋书庆先生就认为:“宽带纹的周圈形式,是对太阳周而复始,寒来暑往不断轮回的意象再现,是对自然万物轮回周期规律直观感受的理性升华和再现。”[2]
考古学家德尔维拉就曾指出:“十字代表试析商代青铜器上“十字孔”的意义着他们天空中的上帝Ana。……对这种等边十字形还能做的一个更恰当的解释是:这种十字在开始时只表示太阳照射的四个主要的方位。后来变成了发光体的符号,并且由此必然地演变成统治上天的至上神的符号。”由此可见,以“十字纹”或者是“类十字纹”为母题的装饰图案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而这种纹饰在史前社会时期是先民表达其太阳崇拜思想的一种途径,这种表述在法在后世文献中亦可见到。[1]
“十字纹”不仅具有太阳崇拜的含义,亦是太阳的简化。何新先生在《诸神的起源》一书中认为,对于经常大量表现的十字纹及类似十字纹的图案,肯定有大部分是以描绘太阳神的图作为母体。[3]在四川珙县麻塘坝、九盏灯等地的岩画遗迹上,我们看到熟悉的十字形太阳和其他样式的太阳。它们高悬于人类与动物之上,多次出现一人手中持有十字,站在太阳下,类似巫师作法图。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十”字纹在诞生之初就与太阳崇拜构建了联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史前时代,太阳往往可以给人们带来生命和希望,太阳崇拜这就自然成为了原始先民的普遍情感诉求。这种诉求反应在符号表达上就是“十”字纹的普遍应用。而正是因为其与太阳崇拜之间的联系,因而这个符号就成为了隐喻空间的代名词,具有神性,这也为其变体为“卐”字纹、“亚”字纹,进而成为甲骨文“巫”字的形成来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由“卐”字纹至“亚”字纹——“十”字纹的变体
在李水成先生《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一文中,他提出了:“卐字纹饰马厂时期出现的新纹样,为十字纹的另一种变体。”由黄亚平、孟华老师著的《汉字符号学》一书中,对半山、马厂时期的“十”字纹与“卐”字纹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证实了李先生的这种猜测。在马厂型内彩纹饰中,“十”字纹与“卐”字纹的构图近似,说明该图符很有很能是马厂型“十”字符的变体。
进一步进行推测,铜器铭文中大量出现的“亚”字符,也可能是“亚”字的变体。马厂十字符从构图上可以分为六类,其中三类十字纹饰都比较肥大或者有比较肥大的外围轮廓,如果用连线将它们的四端进行连接,看起来就是一个“亚”字框。另外,如果仔细观察金文中的族徽文字,就会发现:铜器铭文中出现的亚字形框有肥瘦两体,瘦体的“亚”字构形基本上跟十字差不多,说明金文的“亚”字符也是十字纹饰的变种。[4]
我们知道“十”字纹往往隐喻着空间方位的概念,鉴于“亚”字很有可能是十字纹饰的变体,我们不难推测“亚”字纹也很有可能是我们的祖先在观察天象,区分方位的认知过程中创制的具有神性的符号。在写意型汉字体系形成之后,“亚”字纹一方面被借用到文字体系和建筑平面的构图之中,借用到文字体系的“亚”字纹成为了图画文字的基础构建;另一方面则从抽象符号演变为象形文字,多用于王族或神职人员。虽然,我们不能把“亚”字纹等同于甲骨文的“亚”字,但文字不是简单地描绘实物进行地象形创制,而是在已有的符号基础上的逐步演化这一规律已经初见端倪。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卐”字纹和“亚”字纹都有可能是“十”字纹的变体,他们的出现构筑了“十”字纹与象形文字的创造来源之间的一座桥梁。
三、“巫”字初探——“十”字纹的影响
如果说前面的两例变体还仅仅是停留在记号族徽这一层面,不具有说服力的话,那么甲骨文“巫”字就更为直接明确地展现了“十”字纹给象形文字创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商代是巫术盛行的时代, 并在甲骨文中正式记录下了“巫”,在对该字进行探究的过程我们惊喜地发现其与“十”字纹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甲骨文巫字作,在十字纹四端加四根短划作边框, 很像四个丁字尺聚积在一起。
巫字意为“象人两衷, 舞形”可知与“祝”字对义,前者用语言,后者用动作(舞)。内蒙古岔牛特旗石树山出上的陶器上有一个原始字, 作形,属新石器时代的小河沿文化。这个原始字很象巫字, 也很像在甩袖跳舞,也像一只挺胸站着的鸟,昂首瞻顾,伸展披羽的两臂, 又带着羽尾, 与《说文》“从羽亡”之说吻合。“亡”借为“無”字。可知巫舞是巫师打扮成飞鸟的鸟舞, 即羽舞, 有飞往“无形”的天国之意。这个原始字复杂化, 作、、成了变形鸟纹和云雷纹。简单化作、,最终简化为,这与甲骨文中“巫”字构形已很相似了[5]。
从纹饰材料的角度来考虑,这些纹饰是发现在陶器上的原始符号,其从性质 上来说是属于前文字的范畴之内的,也就是说这种符号的雷同属于前文字符号的甲骨文相似的情况。
从符号本身的形体上来看,稍作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简化后的、与“十”字纹的变体之一“卐”字纹十分相似,只是方向上的不同,而实际上,这种方向不同的“卐”字纹在早期的陶器纹饰中也还是比较常见的。简化的最终形状则是“十”字纹基础上的加工。
如果说前两个角度可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从象征意义角度来看则可以更为清晰明确“巫”字与“十”字纹之间的联系。我们在上文中提到,“十”字纹暗含了空间方位的含义,其变体“亚”字纹也具有规定空间的神性这样一层含义,因而当其从抽象符号演变为象形文字的过程中时,多用于王族或神职人员,这些人职责大多是沟通天地,而这与巫师这一角色不谋而合。这种来自于“巫”和“十”字纹内在含义的暗合性,让我们更加有理由大胆猜测:“巫”的甲骨文来源于“十”字纹。
四、结语
通过“十”字纹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记号族徽通过其自身的演进成为象形文字创造的一大来源。实际上,前文字符号系统中类似于“十”字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而我们说前文字符号系统并不是独立于文字学领域的,它的存在对成熟的文字体系是有着十分重大的贡献的。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张书惠.试析商代青铜器上“十字孔”的意义[J].三峡论坛,2015,03:77.
[2]蒋书庆.破译天书——远古彩陶纹饰揭秘[M].上海文物出版社,2000.
[3]何新.诸神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1986.
[4]黄亚平,孟华.汉字符号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陆思齐.释甲骨文中的“巫”字[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4.
[6]水涛.中国彩陶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J].考古,2000,5.
[7]图片来源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青铜器上的“ 亚” 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