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T型账户法的思想,然后在该思想指导下对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等计算公式进行分析推导,归纳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以此种方法进行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教学,教学效果良好,以丰富会计教学方法,相互探讨,共同推动会计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教学方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编制;
T型账户;分析推导归纳
【中圖分类号】F231.5
T型账户法的思想是在复式记账法原理指导下,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例,用会计分录中借贷方科目金额表达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及其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对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表项目进行分析计算推导,总结归纳计算公式,探索现金流量表编制教学的基本规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销售业务一般存在三种收款方式,分别是现收款、预收款、延期收款。本文将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依照三种收款方式在T型账户计算法下进行分类讨论。下文以各字母表达会计科目的金额。
1.现收款方式(假定不存在其他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借:货币资金 b+c
贷:营业收入 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
(2)公式总结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b+c=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2.预收款方式(假定不存在其他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收到预收款时;
借:货币资金 e
贷:预收账款 e
在物流和资金流不一致的前提下,销售方只能确认部分收入时:
借:预收账款 b+c
贷:营业收入 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
(2)公式总结
考虑预收账款的期初和期末余额,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e=b+c+f-d=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3.延收方式——应收账款(假定不存在其他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b+c
贷:营业收入 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
收回赊销货款,
借:货币资金 k
贷:应收账款 k
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d
贷:坏账准备 d
注销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e
贷:应收账款 e
坏账准备注销了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f
贷:坏账准备 f
借:货币资金 f
贷:应收账款 f
企业作为债权人发生债务重组事项,应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情形1,债务人以低于债权账面价值的金额清偿债务。
借:货币资金 g
营业外支出 h
坏账准备 i
贷:应收账款 g+h+i
情形2,企业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时,在调整分录中用报表项目存货,下文会计分录中只考虑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中的存货资产。
借:存货 u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v
营业外支出 w
坏账准备 x
贷:应收账款 u+v+w+x
(2)应收账款T型账户
(3)公式总结
在债务重组情形1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k+ f+g=b+c+j-l-d-h=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净额-期末净额)-计提坏账准备-重组债权损失。
在债务重组情形2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k+ f= b+c+j-l-d-u-v-w=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净额-期末净额)-计提坏账准备-(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入账价值+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重组债权损失)。
4.延收方式——应收票据
(1)基本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 b+c
贷:营业收入 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
在物流和资金流不一致的前提下,销售方只能确认部分收入时:
借:货币资金 h
贷:应收票据 h
应收票据贴现,
借:货币资金 d
财务费用 e
贷:应收票据 d+e
(2)应收票据T型账户
(3)公式总结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h+d=b+c+g-j-e=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票据贴现的利息。
综合以上四种情形,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T字型账户如下图: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净额-期末净额)-计提坏账准备-(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入账价值+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重组债权损失)+预收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票据贴现的利息。
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购买业务一般存在三种付款方式,分别是现付款、预付款、延期付款。下文将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这一经营活动在T型账户计算法下依照三种方式进行分类讨论。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购买的存货的用途一般用于直接出售,或者用于生产新产品,或者用于工程项目领用。存货的减少对应科目分别是营业成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存货的减少对应科目是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时,库存商品完工除了耗费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还需要承担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库存商品出售时再结转到营业成本。所以需要在营业成本基础上剔除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才能精准反映存货的减少。假如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为T。
1.现付方式(假定不存在其他支付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借:存货 c-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b
贷:货币资金 c
借:营业成本 d
贷:存货* d
工程项目当期领用存货,
借:在建工程 e
贷:存货 e-w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w
(2)存货和银行存款的T型账户
(3)公式总结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c=d-T+e-w+gf+b=营业成本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工程项目当期领用的存货+(存货期末余額-存货期初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预付方式(假定不存在其他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借:预付账款 h
贷:货币资金 h
在物流和资金流不一致的前提下,购买方只能确认部分资产时:
借:存货 c-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b
贷:预付账款 c
借:营业成本 d
贷:存货 * d
(2)存货和预付账款T型账户
(3)公式总结
根据存货和预付账款的余额会计恒等式,e+c-bd+T=f①,g+h-c=i②,由①得c=f-e+b+d-T,把c带入式②,得h=i-g+f-e+b+d-T。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h=预付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营业成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
3.延付方式——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假定不存在其他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借:存货 c-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b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c
在物流和资金流不一致时,购买方只能确认部分资产时:
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h
贷:货币资金 h
借:营业成本 d
贷:存货 * d
(2)企业作为债务人发生债务重组事项应分两种情形进行处理:
情形1:债务人以低于债权账面价值的金额清偿债务,债务人应贷记“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等科目,借记“应付账款”科目。
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x
贷:营业外收入——重组债权利得 y
货币资金 z
情形2:债务人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应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营业外收入”等科目,借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科目。在调整分录中,用报表项目“存货”替换会计科目“原材料”和“库存商品”。
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n+v+w
贷:存货 n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v
营业外收入——重组债权利得 w
(3)企业作为债权人发生债务重组事项时,进行如下处理:
情形3,企业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应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营业外支出”、“坏账准备”等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在调整分录中,用报表项目“存货”替换会计科目“原材料”和“库存商品”。会计分录中只考虑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中的存货资产m。 (4)考虑债务重组情形后,存货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T型账户如下。
期末余额 i
(5)公式总结
在债务重组情形1和3下,根据存货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余额会计恒等式,e+c-b-d+T+m=f①,g+ch-y-z=i②,由①得c=f-e+b+d-T-m,把c带入式②,得h+z=g-i+f-e+b+d-T-m-y。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h+z=(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存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营业成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企业作为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存货-企业作为债权人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存货-重组债权利得。
在债务重组情形2和3下,根据存货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余额会计恒等式,e+c-b-d+T+m-n=f①,g+ch-n-v-w=i②,由①得c=f-e+b+d-T+n-m,把c带入式②,得h=g-i+f-e+b+d-T-m-v-w。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h=(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存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营业成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企业作为债权人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存货-(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重组债权利得)。
综合以上三种情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T字型账户为下图:
综合以上三种情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工程项目当期领用的存货+(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付账款年初余額-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企业作为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存货-企业作为债权人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存货-(企业作为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存货+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重组债权利得)+(应付票据年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三、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基本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a
贷:应付职工薪酬 a
借:应付职工薪酬 b
贷:货币资金 b
借:在建工程 c
贷:应付职工薪酬 c
(2)应付职工薪酬T型账户
(3)公式总结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b=a+d-e+c=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计入在建工程的应付职工薪酬。
四、支付的各项税费
借:所得税费用 x
递延所得税资产 y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x+y-z
递延所得税负债 z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d
贷:货币资金 d
支付的应交所得税d=x+y-z+a-c=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因此支付的各项税费=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支付的各项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勇.现金流量表项目分析计算方法——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例.《财务与会计》.2016.09.
【关键词】会计教学方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编制;
T型账户;分析推导归纳
【中圖分类号】F231.5
T型账户法的思想是在复式记账法原理指导下,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例,用会计分录中借贷方科目金额表达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及其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对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表项目进行分析计算推导,总结归纳计算公式,探索现金流量表编制教学的基本规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销售业务一般存在三种收款方式,分别是现收款、预收款、延期收款。本文将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依照三种收款方式在T型账户计算法下进行分类讨论。下文以各字母表达会计科目的金额。
1.现收款方式(假定不存在其他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借:货币资金 b+c
贷:营业收入 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
(2)公式总结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b+c=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2.预收款方式(假定不存在其他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收到预收款时;
借:货币资金 e
贷:预收账款 e
在物流和资金流不一致的前提下,销售方只能确认部分收入时:
借:预收账款 b+c
贷:营业收入 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
(2)公式总结
考虑预收账款的期初和期末余额,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e=b+c+f-d=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3.延收方式——应收账款(假定不存在其他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b+c
贷:营业收入 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
收回赊销货款,
借:货币资金 k
贷:应收账款 k
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d
贷:坏账准备 d
注销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e
贷:应收账款 e
坏账准备注销了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f
贷:坏账准备 f
借:货币资金 f
贷:应收账款 f
企业作为债权人发生债务重组事项,应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情形1,债务人以低于债权账面价值的金额清偿债务。
借:货币资金 g
营业外支出 h
坏账准备 i
贷:应收账款 g+h+i
情形2,企业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时,在调整分录中用报表项目存货,下文会计分录中只考虑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中的存货资产。
借:存货 u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v
营业外支出 w
坏账准备 x
贷:应收账款 u+v+w+x
(2)应收账款T型账户
(3)公式总结
在债务重组情形1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k+ f+g=b+c+j-l-d-h=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净额-期末净额)-计提坏账准备-重组债权损失。
在债务重组情形2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k+ f= b+c+j-l-d-u-v-w=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净额-期末净额)-计提坏账准备-(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入账价值+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重组债权损失)。
4.延收方式——应收票据
(1)基本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 b+c
贷:营业收入 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
在物流和资金流不一致的前提下,销售方只能确认部分收入时:
借:货币资金 h
贷:应收票据 h
应收票据贴现,
借:货币资金 d
财务费用 e
贷:应收票据 d+e
(2)应收票据T型账户
(3)公式总结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h+d=b+c+g-j-e=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票据贴现的利息。
综合以上四种情形,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T字型账户如下图: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净额-期末净额)-计提坏账准备-(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入账价值+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重组债权损失)+预收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票据贴现的利息。
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购买业务一般存在三种付款方式,分别是现付款、预付款、延期付款。下文将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这一经营活动在T型账户计算法下依照三种方式进行分类讨论。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购买的存货的用途一般用于直接出售,或者用于生产新产品,或者用于工程项目领用。存货的减少对应科目分别是营业成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存货的减少对应科目是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时,库存商品完工除了耗费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还需要承担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库存商品出售时再结转到营业成本。所以需要在营业成本基础上剔除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才能精准反映存货的减少。假如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为T。
1.现付方式(假定不存在其他支付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借:存货 c-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b
贷:货币资金 c
借:营业成本 d
贷:存货* d
工程项目当期领用存货,
借:在建工程 e
贷:存货 e-w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w
(2)存货和银行存款的T型账户
(3)公式总结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c=d-T+e-w+gf+b=营业成本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工程项目当期领用的存货+(存货期末余額-存货期初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预付方式(假定不存在其他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借:预付账款 h
贷:货币资金 h
在物流和资金流不一致的前提下,购买方只能确认部分资产时:
借:存货 c-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b
贷:预付账款 c
借:营业成本 d
贷:存货 * d
(2)存货和预付账款T型账户
(3)公式总结
根据存货和预付账款的余额会计恒等式,e+c-bd+T=f①,g+h-c=i②,由①得c=f-e+b+d-T,把c带入式②,得h=i-g+f-e+b+d-T。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h=预付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营业成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
3.延付方式——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假定不存在其他方式)
(1)基本会计分录
借:存货 c-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b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c
在物流和资金流不一致时,购买方只能确认部分资产时:
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h
贷:货币资金 h
借:营业成本 d
贷:存货 * d
(2)企业作为债务人发生债务重组事项应分两种情形进行处理:
情形1:债务人以低于债权账面价值的金额清偿债务,债务人应贷记“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等科目,借记“应付账款”科目。
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x
贷:营业外收入——重组债权利得 y
货币资金 z
情形2:债务人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应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营业外收入”等科目,借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科目。在调整分录中,用报表项目“存货”替换会计科目“原材料”和“库存商品”。
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n+v+w
贷:存货 n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v
营业外收入——重组债权利得 w
(3)企业作为债权人发生债务重组事项时,进行如下处理:
情形3,企业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应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营业外支出”、“坏账准备”等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在调整分录中,用报表项目“存货”替换会计科目“原材料”和“库存商品”。会计分录中只考虑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中的存货资产m。 (4)考虑债务重组情形后,存货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T型账户如下。
期末余额 i
(5)公式总结
在债务重组情形1和3下,根据存货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余额会计恒等式,e+c-b-d+T+m=f①,g+ch-y-z=i②,由①得c=f-e+b+d-T-m,把c带入式②,得h+z=g-i+f-e+b+d-T-m-y。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h+z=(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存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营业成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企业作为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存货-企业作为债权人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存货-重组债权利得。
在债务重组情形2和3下,根据存货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余额会计恒等式,e+c-b-d+T+m-n=f①,g+ch-n-v-w=i②,由①得c=f-e+b+d-T+n-m,把c带入式②,得h=g-i+f-e+b+d-T-m-v-w。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h=(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存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营业成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企业作为债权人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存货-(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重组债权利得)。
综合以上三种情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T字型账户为下图:
综合以上三种情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工程项目当期领用的存货+(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付账款年初余額-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企业作为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存货-企业作为债权人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存货-(企业作为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存货+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重组债权利得)+(应付票据年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三、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基本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a
贷:应付职工薪酬 a
借:应付职工薪酬 b
贷:货币资金 b
借:在建工程 c
贷:应付职工薪酬 c
(2)应付职工薪酬T型账户
(3)公式总结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b=a+d-e+c=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计入在建工程的应付职工薪酬。
四、支付的各项税费
借:所得税费用 x
递延所得税资产 y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x+y-z
递延所得税负债 z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d
贷:货币资金 d
支付的应交所得税d=x+y-z+a-c=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因此支付的各项税费=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支付的各项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勇.现金流量表项目分析计算方法——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例.《财务与会计》.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