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第10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年,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10周年,更是全国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10年。10年来,太原市聚焦学前教育突出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呼声,按照全市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制定的目标,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清除无证园为主线,坚持政府主导,从经费保障、规范治理、树标提质、师资培训入手,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工程,不断扩充普惠性教育资源,逐步实现学前教育高质量普惠,切实解决人民群众“上公办园难、上民办园贵”的难题。
目前,太原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776所,在园幼儿总数11771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7.73%。公办园458所,在园幼儿69735人;民办园318所,在园幼儿47981人,其中普惠性民办园有257所,在园幼儿40570人。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共有715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3.7%。
1.加大投入,大力建设公办园
为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尽快解决百姓“入园难”的问题,太原市积极完成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工作,扩充学位。2019年,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了《关于下达太原市2019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投资1个亿拨入幼儿园专项建设工程,用于太原市育华幼儿园等26个公办幼儿园的建设。
2.落实奖补,认定扶持“普民园”
坚持公办园为主、普惠性民办园为辅的办园格局,是太原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为了破解“入园难”问题,太原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通过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投入、实行以奖代补等举措,重点支持农村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扩大普惠性资源覆盖面。
2017年以来,太原市连续制定普惠性民办园认定任务和扶持措施,并列入同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目前已累计认定普惠性民办园257所,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达到40570人。此外,还通过设立学前教育专项奖补资金,加大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扶持以及办园条件改善等工作。市财政部门以“全县统筹、注重绩效”为原则对学前教育奖补资金进行专项审核与指导,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为今后的合理分配提供了科学指引。目前,学前教育奖补资金已由2017年下拨的1000万元提高到了4000万元。去年疫情期间,我市还下拨专款至普惠性幼儿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1.疏堵结合,加大治理无证园
将看护点建设作为全市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2018年初,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太原市教育局联合公安等五部门组织开展看护点认定管理工作,以各县(市、区)为主体责任部门分别出台看护点管理办法,并全面展开幼儿看护点的过渡管理举措。2019年7月,全市召开经验交流会,阳曲县、古交市分别分享了其彻底清除无证园的先进做法。目前,全市已经认定的看护点共402所。看护点的建设,规范了原先的无证园乱象,使我市无证园基本清零。
2.联动施策,全面治理小区配套园
2019年10月,随着《太原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颁布,全市“2019—2020年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攻坚建设年”行动拉开序幕。按照《方案》,我市制定了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对摸排出的105所小区配套园做出了“存量”和“增量”的合理分类,剖析出以“移交”为焦点的难点问题。对其中需要治理的97所幼儿园制定了“一园一案”“一园一策”的治理措施,并实施“季度制”专项督查,促进治理工作有序落实。到2020年6月,治理工作基本结束,其中32所幼儿园成为公办园,73所幼儿园成为普惠性民办园,小区配建园治理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3.加强规范,动态管理星级园
突出问题导向,全市出台了《太原市星级园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制定了“优园优质、定期复查、动态管理”制度,对星级幼儿园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市共有五星级幼儿园117所、四星级幼儿园148所、三星级幼儿园205所、二星级幼儿园261所、一星级幼儿园45所,实现了星级全覆盖。
市教育局每年联合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对四星级以上幼儿园进行督导检查,各县(市、区)则对四星级以下幼儿园展开督导检查。围绕遏制“小学化”倾向、师德师风建设、幼儿园安全工作、教师待遇保障等热点问题,对已认定的星级幼儿园进行“一年一个重点项目”的分类评估。成立专项评估小组,严格依据《标准》对申报晋升的幼儿园进行全面评估,对原星级幼儿园进行抽查,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给予降级或警告。通过“每年必检,达标则晋,不达必降”的方式盘活资源,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规范办园、科学保教。
4.强化监管,实施季度制长效督导
为推进“三率一清除”工作,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三率一清除”专项督导工作小组,每季度对各县(市、区)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对督查结果进行全市通报,以促进此项工作有序进展、有效落实。
1.打造縣区名片
近年来,太原市精心打造了一批学前教育标杆县、区(市),并通过召开现场会、实地观摩等方式,将这些标杆县、区(市)的有益做法,如清徐县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万柏林区以集团化管理模式发挥公办优质资源优势,接收并办好小区配套园,迎泽区健全教研机制、提升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杏花岭区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等,在全市进行推广,为更多的普惠性幼儿园提供了“如何规范办园、提高专业品质”的好思路、好方法。
2.加强专业培训
普惠的意义不仅是降低收费,更重要的是保证保教质量,而提高教师素质是确保优质普惠“根本的根本”。2018年以来,太原市实施普惠性民办园全员培训工程,一手抓规模扩充,一手抓师资素养提升,构建了“4+4+3”培训体系,即以国培、市培、区培、园培4级层面,以高校外培、专家内培、送教下区、跟岗实践4种模式,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太原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太原市直属幼儿园协同开展培训。目前,全市已实现了普惠性民办园师资培训“全覆盖”。
3.强化结对帮扶
太原市建立了市、区、园三级帮扶体系,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分别与娄烦县、阳曲县、古交市结对帮扶,75所优质园与195所普惠性民办园建立交流平台,累计综合指导1117次、挂职学习215人次、专题讲座790场、送教活动814次、观摩学习937次。通过结对帮扶,普惠性民办园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亮丽转身,教育教学、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等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未来,太原市将坚决围绕“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规范促高质量发展,以人民满意检验改革成果,继续开展新改扩建公办园工程,提高公办园数量,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导向,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康乐托管”模式,着力提升各类园所办园水平,严格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聚焦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为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牛丽真)
一、投入建设,为基础加“固”
目前,太原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776所,在园幼儿总数11771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7.73%。公办园458所,在园幼儿69735人;民办园318所,在园幼儿47981人,其中普惠性民办园有257所,在园幼儿40570人。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共有715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3.7%。
1.加大投入,大力建设公办园
为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尽快解决百姓“入园难”的问题,太原市积极完成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工作,扩充学位。2019年,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了《关于下达太原市2019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投资1个亿拨入幼儿园专项建设工程,用于太原市育华幼儿园等26个公办幼儿园的建设。
2.落实奖补,认定扶持“普民园”
坚持公办园为主、普惠性民办园为辅的办园格局,是太原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为了破解“入园难”问题,太原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通过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投入、实行以奖代补等举措,重点支持农村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扩大普惠性资源覆盖面。
2017年以来,太原市连续制定普惠性民办园认定任务和扶持措施,并列入同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目前已累计认定普惠性民办园257所,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达到40570人。此外,还通过设立学前教育专项奖补资金,加大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扶持以及办园条件改善等工作。市财政部门以“全县统筹、注重绩效”为原则对学前教育奖补资金进行专项审核与指导,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为今后的合理分配提供了科学指引。目前,学前教育奖补资金已由2017年下拨的1000万元提高到了4000万元。去年疫情期间,我市还下拨专款至普惠性幼儿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二、规范管理,为建设提“质”
1.疏堵结合,加大治理无证园
将看护点建设作为全市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2018年初,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太原市教育局联合公安等五部门组织开展看护点认定管理工作,以各县(市、区)为主体责任部门分别出台看护点管理办法,并全面展开幼儿看护点的过渡管理举措。2019年7月,全市召开经验交流会,阳曲县、古交市分别分享了其彻底清除无证园的先进做法。目前,全市已经认定的看护点共402所。看护点的建设,规范了原先的无证园乱象,使我市无证园基本清零。
2.联动施策,全面治理小区配套园
2019年10月,随着《太原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颁布,全市“2019—2020年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攻坚建设年”行动拉开序幕。按照《方案》,我市制定了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对摸排出的105所小区配套园做出了“存量”和“增量”的合理分类,剖析出以“移交”为焦点的难点问题。对其中需要治理的97所幼儿园制定了“一园一案”“一园一策”的治理措施,并实施“季度制”专项督查,促进治理工作有序落实。到2020年6月,治理工作基本结束,其中32所幼儿园成为公办园,73所幼儿园成为普惠性民办园,小区配建园治理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3.加强规范,动态管理星级园
突出问题导向,全市出台了《太原市星级园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制定了“优园优质、定期复查、动态管理”制度,对星级幼儿园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市共有五星级幼儿园117所、四星级幼儿园148所、三星级幼儿园205所、二星级幼儿园261所、一星级幼儿园45所,实现了星级全覆盖。
市教育局每年联合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对四星级以上幼儿园进行督导检查,各县(市、区)则对四星级以下幼儿园展开督导检查。围绕遏制“小学化”倾向、师德师风建设、幼儿园安全工作、教师待遇保障等热点问题,对已认定的星级幼儿园进行“一年一个重点项目”的分类评估。成立专项评估小组,严格依据《标准》对申报晋升的幼儿园进行全面评估,对原星级幼儿园进行抽查,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给予降级或警告。通过“每年必检,达标则晋,不达必降”的方式盘活资源,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规范办园、科学保教。
4.强化监管,实施季度制长效督导
为推进“三率一清除”工作,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三率一清除”专项督导工作小组,每季度对各县(市、区)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对督查结果进行全市通报,以促进此项工作有序进展、有效落实。
三、提升专业,为资源注“培”
1.打造縣区名片
近年来,太原市精心打造了一批学前教育标杆县、区(市),并通过召开现场会、实地观摩等方式,将这些标杆县、区(市)的有益做法,如清徐县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万柏林区以集团化管理模式发挥公办优质资源优势,接收并办好小区配套园,迎泽区健全教研机制、提升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杏花岭区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等,在全市进行推广,为更多的普惠性幼儿园提供了“如何规范办园、提高专业品质”的好思路、好方法。
2.加强专业培训
普惠的意义不仅是降低收费,更重要的是保证保教质量,而提高教师素质是确保优质普惠“根本的根本”。2018年以来,太原市实施普惠性民办园全员培训工程,一手抓规模扩充,一手抓师资素养提升,构建了“4+4+3”培训体系,即以国培、市培、区培、园培4级层面,以高校外培、专家内培、送教下区、跟岗实践4种模式,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太原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太原市直属幼儿园协同开展培训。目前,全市已实现了普惠性民办园师资培训“全覆盖”。
3.强化结对帮扶
太原市建立了市、区、园三级帮扶体系,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分别与娄烦县、阳曲县、古交市结对帮扶,75所优质园与195所普惠性民办园建立交流平台,累计综合指导1117次、挂职学习215人次、专题讲座790场、送教活动814次、观摩学习937次。通过结对帮扶,普惠性民办园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亮丽转身,教育教学、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等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未来,太原市将坚决围绕“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规范促高质量发展,以人民满意检验改革成果,继续开展新改扩建公办园工程,提高公办园数量,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导向,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康乐托管”模式,着力提升各类园所办园水平,严格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聚焦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为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牛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