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也应顺应各方面形势的变化,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坚持人本主义理念,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和发展权利,理清关系,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28-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点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却未能跟上各种形势的变化,固守原有模式。基于人本主义的视角,人本主义理念着眼于“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缺乏时代性
随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并以其职业性的突出特点满足了市场的需求,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而来,多年管理历史的沉淀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中专学校管理的思维方式;同时,高职院校又具有一种高校情结,往往会将普通本科院校的一些做法作为自己工作的标尺,缺乏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的本质认识,未能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
(二)管理目标缺乏一致性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象是高职学生,其管理目标应该围绕高职学生的特点来设定,通过学生管理使高职学生的发展达到一个目标水平。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的管理者、辅导员常常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对高职学生工作的认真思考,教务处、学生处等各个管理部门都根据部门的需要和工作便利来制定管理目标,没有从整体上来考虑各项管理措施和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未形成学校教育的合力,使学生不知所措。
(三)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不长,高职的学生管理者对高职学生管理的规律还正处于摸索阶段。很多高职院校是近十年才模仿普通高校设置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工作队伍,招聘应届毕业生担任。年轻的辅导员们由于缺乏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又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业务能力强的优秀辅导员往往在短期就被提拔或选派到其他岗位,学生工作队伍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对高职学生工作的系统研究,也不利于形成有序有梯队的学生工作队伍。
(四)管理方法缺乏适切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不同的特征,存在自律性相对较弱、学习动机相对较弱等问题,无形中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需要学生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学生管理者仍然喜欢采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通过“管、控、压”的方式方法对待学生,缺乏民主管理和激励措施,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个性指导,没有人去关注工作是否到位、管理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进步、管理目标是否达到。新时期的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依靠简单粗暴的命令手段已经不再可能达到以前的效果。
二、人本主义理念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象是高职学生,学校因学生而设立,学生才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吸取人本主义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的基石
人本主义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满足,进而促进学习,达到目的。一切教育措施及其执行者,都必须为主体着想,必须对学生有利。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得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要尊重和重视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消除“高职生=差生”的心理误区,不管生源质量如何必须从内心接受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中心思想,了解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本专科生的特点,针对其独特性设计适合本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提供服务,一切以學生的发展为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相对于普通高教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弱,文明修养相对较差,再加上当前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他们的自尊心更易受伤害,因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更要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把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出发点,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够被人重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信心,自觉配合学校的各种管理措施,减少管理阻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化全面发展管理目标的依据
人本主义理念强调学生的个体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成长环境、智商、心理承受能力等。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客观地选择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管理者的使命在于不断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规律促进他们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实现其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我们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全面性,指的是全面发展的独特个性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我们应立足于充分培养和发挥个性特长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目标的制定应该避免将学校、班级目标凌驾于个体目标之上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制定多层次、多方位的发展目标和管理目标,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
(三)尊重学生的平等权利——平等管理关系的核心
人本主义理念倡导对人格平等的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近几年教育界提出“教育要有服务意识”,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要我们教师要平等、公正、真心诚意地对待所有学生,相信每个学生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同样应树立平等意识,转变原有的单向管理理念,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应是从属、服从、压制的关系,而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管理人员应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合作关系,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学生管理人员只有摈弃专制的教育环境,创造和谐的环境,以宽容的胸怀对待每个学生,既欣赏他的优点,又容忍他的缺点,形成真诚、接受、理解的良好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的民主关系的体现。建立共同协商的决策方式,多与学生沟通,建立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管理关系。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我管理方式的根本
人本主义理念认为人是复杂而主动的整体,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在需求,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该看到高职学生思想活跃、适应性较强、更加务实的优点,相信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信任每个学生的成长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尤其是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由于历史、客观条件等原因,在工作过程中,往往行政命令多于学生自主发挥和自我管理,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挥。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机构,如学生会、自律委员会、宿舍委员会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管理工作应依据人本主义的视角,明确树立服务管理理念,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教学中心工作,服务于社会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制定适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分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管理目标;尊重学生的平等权利,满足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形成合作——对话——双赢型的管理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动机,将学校的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昱.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6,(1):189—192.
[2]张桂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本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143—144.
[3]刘毓.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J].教育探索,2003,(5):55—56.
[4]谢芬芬.人本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22—26.
[5]靳润奇,池卫东,王冬梅.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32):30—31.
[6]陈齐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129—130.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28-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点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却未能跟上各种形势的变化,固守原有模式。基于人本主义的视角,人本主义理念着眼于“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缺乏时代性
随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并以其职业性的突出特点满足了市场的需求,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而来,多年管理历史的沉淀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中专学校管理的思维方式;同时,高职院校又具有一种高校情结,往往会将普通本科院校的一些做法作为自己工作的标尺,缺乏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的本质认识,未能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
(二)管理目标缺乏一致性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象是高职学生,其管理目标应该围绕高职学生的特点来设定,通过学生管理使高职学生的发展达到一个目标水平。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的管理者、辅导员常常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对高职学生工作的认真思考,教务处、学生处等各个管理部门都根据部门的需要和工作便利来制定管理目标,没有从整体上来考虑各项管理措施和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未形成学校教育的合力,使学生不知所措。
(三)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不长,高职的学生管理者对高职学生管理的规律还正处于摸索阶段。很多高职院校是近十年才模仿普通高校设置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工作队伍,招聘应届毕业生担任。年轻的辅导员们由于缺乏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又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业务能力强的优秀辅导员往往在短期就被提拔或选派到其他岗位,学生工作队伍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对高职学生工作的系统研究,也不利于形成有序有梯队的学生工作队伍。
(四)管理方法缺乏适切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不同的特征,存在自律性相对较弱、学习动机相对较弱等问题,无形中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需要学生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学生管理者仍然喜欢采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通过“管、控、压”的方式方法对待学生,缺乏民主管理和激励措施,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个性指导,没有人去关注工作是否到位、管理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进步、管理目标是否达到。新时期的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依靠简单粗暴的命令手段已经不再可能达到以前的效果。
二、人本主义理念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象是高职学生,学校因学生而设立,学生才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吸取人本主义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的基石
人本主义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满足,进而促进学习,达到目的。一切教育措施及其执行者,都必须为主体着想,必须对学生有利。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得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要尊重和重视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消除“高职生=差生”的心理误区,不管生源质量如何必须从内心接受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中心思想,了解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本专科生的特点,针对其独特性设计适合本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提供服务,一切以學生的发展为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相对于普通高教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弱,文明修养相对较差,再加上当前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他们的自尊心更易受伤害,因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更要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把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出发点,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够被人重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信心,自觉配合学校的各种管理措施,减少管理阻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化全面发展管理目标的依据
人本主义理念强调学生的个体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成长环境、智商、心理承受能力等。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客观地选择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管理者的使命在于不断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规律促进他们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实现其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我们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全面性,指的是全面发展的独特个性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我们应立足于充分培养和发挥个性特长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目标的制定应该避免将学校、班级目标凌驾于个体目标之上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制定多层次、多方位的发展目标和管理目标,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
(三)尊重学生的平等权利——平等管理关系的核心
人本主义理念倡导对人格平等的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近几年教育界提出“教育要有服务意识”,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要我们教师要平等、公正、真心诚意地对待所有学生,相信每个学生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同样应树立平等意识,转变原有的单向管理理念,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应是从属、服从、压制的关系,而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管理人员应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合作关系,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学生管理人员只有摈弃专制的教育环境,创造和谐的环境,以宽容的胸怀对待每个学生,既欣赏他的优点,又容忍他的缺点,形成真诚、接受、理解的良好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的民主关系的体现。建立共同协商的决策方式,多与学生沟通,建立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管理关系。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我管理方式的根本
人本主义理念认为人是复杂而主动的整体,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在需求,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该看到高职学生思想活跃、适应性较强、更加务实的优点,相信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信任每个学生的成长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尤其是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由于历史、客观条件等原因,在工作过程中,往往行政命令多于学生自主发挥和自我管理,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挥。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机构,如学生会、自律委员会、宿舍委员会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管理工作应依据人本主义的视角,明确树立服务管理理念,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教学中心工作,服务于社会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制定适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分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管理目标;尊重学生的平等权利,满足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形成合作——对话——双赢型的管理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动机,将学校的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昱.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6,(1):189—192.
[2]张桂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本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143—144.
[3]刘毓.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J].教育探索,2003,(5):55—56.
[4]谢芬芬.人本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22—26.
[5]靳润奇,池卫东,王冬梅.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32):30—31.
[6]陈齐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