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中的L
很难想象,逼格这么高的赖奕龙,在两年前还穿行在深圳富士康工厂,做的是农民工的网络社区。
《创业家》杂志前主编申音曾经写过一篇叫《W和L》的文章,描述的两个创业者,分别代表中国的互联网分裂成“精英的互联网”和一个“隐藏着的互联网”。
其中一个留美归来,猫在北京中关村,是国内把玩Facebook、Twitter的人,很容易对号入座,这个W就是王兴。
另一个是关心农民工和蚁族,在夜宵摊上和他们拼酒扯淡,还觉得富士康十六连跳和自己息息相关—因为他们和外界的联系就是手机,他做这一块,本有责任让他们更快乐。这个L就是赖奕龙,但鲜为人知。
在2012年年底之前,赖奕龙所做的项目叫183.cn,可以理解为农民工的Facebook。很多行外人都觉得,农民工是一个没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其实不然。 赖奕龙曾经拉着好友,《城市画报》前执行主编黎文说,你知道么,农民工他们融不进城市也回不去,会购买qq等级,甚至拥有小米,以此获得认同感。赖奕龙决定要做一个实名社区,给他们一个精神上的家。
为了接近这一群体,他和同事扎根在深圳富士康工厂旁,每天在工厂门口发传单,用户很快发展到十几万人。
经纬和晨兴两家创投先后对183.cn进行了投资。但黎文却发现了赖奕龙的“分裂”。
那时候赖奕龙穿短裤和拖鞋,骑单车上班,就是典型的“屌丝”,回家却换上另一套衣服做起法式甜点。“他可能内心不是很喜欢这个产品。”黎文说。
赖奕龙隐约也有同感,有一次,他去成都做183.cn的线下活动,做到很晚,回到广州已是晚上十一点多。或许是低血糖的缘故,赖奕龙两眼一黑晕倒在机场,醒来的时候身边没有人,他用孤独和苍凉形容当时的感受。
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所谓的“世界末日”。赖奕龙坐在有黑胶唱片和书围绕的家中自问,创业失败的几率很大,但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即使失败,依然享受过程的?
他想起了自己多年前做DJ的日子—那时做一档情感类的节目,下班已经深夜一点,即使是在冬天的寒夜骑车穿过整个城市回家,内心却很快乐,“因为那是自己喜欢的”。
最终还是电台更值得去做。从国外的数据来看,比如YouTube的“Soundcloud”,用户从百万增长到数千万;另一个方面,手机上有摄像头有话筒,其他领域的应用早就加以利用,声音领域却相对空白。
荔枝FM联合创始人魏雷在去年11月加入荔枝FM,他说他决定入伙的一个因素是:“我知道一个会做马卡龙的巨蟹座男人,一定是对品质有要求的。”
合作至今,魏雷对赖奕龙最深的印象就是细致,他会纠结界面旋钮上下一毫米,会纠结模拟的频道面板在夜晚要不要有黄色的灯光效果,好给人温暖的感觉。
和赖奕龙合作多年的荔枝FM首席技术官丁宁明显感觉到,比起183.cn的阶段,赖奕龙在这个项目中的主导性强了很多。他不再是和用户群体完全不同的局外人。
“滥情”背后的商业价值
赖奕龙在荔枝FM也有个电台,叫“深夜谈歌”,放粤语老歌,排名很靠前。荔枝FM的投资方,经纬创投的副总裁茹海波也是忠实的听众。
从183.cn 这样“屌丝”的一个公司到荔枝FM这样的文艺公司,相比起茹海波的“值得试一试”的判断,晨兴创投的刘芹则有更多顾虑:“如此大的市场跨度,团队如何能够调转得过来?”
经纬方面的建议是做一个语音版的糗事百科那样的东西,但是赖奕龙坚持自己的文艺调性,要走有情感有温度的路线,每个电台背后都要有主播,要人和人的交流。
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确定用户需求。电台播客似乎在国内并不受欢迎,赖奕龙用爬虫软件统计过,中文播客只有4000个,活跃的只有2000多个,而且使用手机收听,流量耗费大。
因此,赖奕龙采取了精益创业的思路,进行小成本的试错。所谓的“精益创业”一词,来自畅销书《The Lean Startup》,即产品设计不再由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主观臆断,一切全凭用户需求说了算。
赖奕龙先在去年3月做了微信公众平台,接入产品雏形,让500个愿意合作的优质播客将节目放进后台,当用户想要听歌时,向公众号发一个数字“1”,公众号就会随机回复一条电台节目,这个基本功能后来转变成了APP上的旋钮。
两个月下来积累了5 万多粉丝,用户增长速度并不如预料的快。赖奕龙的团队很快进行调整,推出了“标签云”,以协助听友找到自己喜欢的电台,粉丝数量一个月后增长到 100 万,日活跃用户 20 多万。投资方看到这些数据就放心了。
不过这只证明了听众数量,如何鼓励和帮助人们成为主播,去制作内容才是最具创造力的部分。
黎文对赖奕龙说,你先帮我解决录音问题。“要在电脑里面搞一堆硬件,外接声卡、调音台,再接一堆的线一堆话筒,录完之后又编辑,太痛苦了”。用户会被吓跑的。
同样感到痛苦的,还有赖奕龙在电台工作的朋友,有很多人虽然有才华有观点有好声音,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成为主播发声,即使成为了主播,说的或许也不是自己本人最想说的话,做的不是自己最想做的节目。
然而如何用手机就能录制音质优秀的节目是一个技术难题,这也是APP在去年10月才上线的原因。现在在荔枝FM上,录音有自动降噪,也可以简便地进行音乐混音。
目前荔枝FM上的电台已接近30万,茹海波看了上线半年的用户增长曲线发现,它和经纬投资的另一个APP“陌陌”早期的增长曲线一致,是快速而健康的。
当然开放的产品形态也会带来诸多问题,由于鼓励自媒体的野蛮生长,不免会产生很多劣质的内容,也会带来很多政治风险。
荔枝FM对于电台的审查是分很多级的,根据电台注册的关键字来划分。“有一些电台风格稳定,内容也非常稳定,像妈妈讲故事这种,你没必要每一期都审得很紧嘛。”赖奕龙告诉记者:“我们还有一个十多个人的兼职审查团队,对一些电台的每一段都要听,量大的话需要外包给几百人的团队,在中国这些都是非常成熟的了。”
在荔枝FM四十多人的团队里,三分之二的人员是技术人员,这些常自嘲为“IT民工”的人,每天有下午茶吃,午饭也有阿姨来做,赖奕龙甚至空出了顶层的空间让同事们睡午觉。“做这行,最重要的还是人!”
他鼓励员工去旅游,自己也是旅游达人。很多他的朋友和同事都叫他Marco,这是他给自己取的英文名字,“因为会让人联想到马可·波罗”。
至于盈利模式,赖奕龙还没怎么想过,因为他相信只要有用户并且用户喜欢产品,商业模式必然是会寻找到的。
他喜欢举微信的例子,“当时也没想到会有微信支付啊”。赖奕龙目前只有一个大概的想法,大方向是内容免费,或许会做粉丝经济。“我们觉得盈利不是特别着急”他把一颗小番茄放进了嘴里,那是他公司每天提供的下午茶里的水果。
在荔枝FM上,有一档由前凤凰卫视名嘴梁冬和著名经济观察员吴伯凡打造的电台节目,叫《冬吴相对论》,吴伯凡在节目里的一段话,就像是专门说给赖奕龙听的祝语。
“信息在很多时候是不值钱的。什么值钱呢?是信息的通道”。《冬吴相对论》无疑在这个极度膨胀的信息社会,开辟了一种颇具意义的“信息传达通道”。而荔枝FM正是看准了以声音作为信息通道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