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儿童建构个人完美道德生活与形成高尚品质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教育活动中存在课堂远离现实生活、“外灌”严重等现象,使学生出现学习疲惫、性格逆反等问题。因此,让课堂教学回归儿童生活,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德行品格的形成。
一、生活情境,激发内心真情实感
情境教学是生活化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目的是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内心真情实感。道德与法治学科情境教学注重的是基于学生生活认知,通过模拟或构建生活中的某个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生活、主动思考、获得知识。
生活情境的创设必须突出“现实性”和“思考性”,让学生能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以《应对自然灾害》一课为例,森林火灾是一种破坏性极大、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科学应对森林火灾是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为此,在新课导入环节,我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这一新闻创设视频情境,2019年四川凉山“3.30”森林火灾造成31名救火英雄牺牲,2020年3月30日凉山再次发生森林火灾造成19名救火英雄牺牲。学生对于这些新闻仍然记忆犹新,多名救火英雄的牺牲,让学生感触颇深,看着森林火灾给环境、给人类造成的影响,除了森林火灾之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在影响着人类呢?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才能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呢?在情境的引导下,逐渐将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生活对话,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课堂是师生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和心灵对话的舞台。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起到活跃氛围、促进理解和增进情感的重要作用。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生本教育的真谛与源泉,只有立足于生活这一沃土,让对话扎根于生活,以丰富的生活“对话”代替单向的知识灌输,才能点燃學生的学习激情、彰显潜能和个性。
课堂教学既是生活的教学,同样也是对话的教学。只有给予学生足够表达、展示自我的机会,才能让他们毫无保留地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放飞情感、获得智慧。以《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教学为例,在学生初步理解公民的法律含义基础上,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判断自己或他人是不是公民呢?你们能否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呢?有的学生说道:“当我拿到居民身份证的时候,就是一个公民了。”很快有学生反驳道:“我们在一出生的时候就有了中国国籍,身份证只能作为公民个人身份的一个证明。”还有的学生举例:“刘某因为涉嫌故意伤人而被公安局逮捕,这样他犯罪了,就会坐牢,也就肯定会剥夺他的公民身份。”显然该生的这一看法是错误的,我及时给予了纠正:“李某坐牢只会被剥夺人身自由和部分政治权利,但他依然拥有中国国籍,依然是中国公民。”这样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既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也促进了学生对“公民”这一概念的深度理解。
三、生活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道德与法治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参与性,让道德与法治意识真正走进儿童的生活与心灵,这对于实现教材与儿童生活的有效对接是非常重要的。
以《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一课为例,学生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虽然对于我国国家机关的职能、如何行使权力等方面知识有所了解了,但对于在生活中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却感觉比较茫然。为此,针对学生的这一现状,我们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的调查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在学校门口小摊小贩、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普遍存在,虽然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学校和家长都没有执法权力,导致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完全有效的解决,仍然屡禁不止。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开展了写建议书、向相关执法部门寻求帮助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落实解决问题的机构和处理程序。而学生通过在活动与实践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获得了最为真实的生活体验,将课堂知识内化为了道德认知和品质,同时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培养。
四、结语
新课改呼吁“德育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儿童现实生活为主线,以多彩、丰富的教学活动为载体,注重课堂与生活的有机融合,能促使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社会及生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真实生活理解知识和反思自我,并积极主动地亲身实践,最终促进了道德信念和品质的形成。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儿童建构个人完美道德生活与形成高尚品质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教育活动中存在课堂远离现实生活、“外灌”严重等现象,使学生出现学习疲惫、性格逆反等问题。因此,让课堂教学回归儿童生活,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德行品格的形成。
一、生活情境,激发内心真情实感
情境教学是生活化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目的是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内心真情实感。道德与法治学科情境教学注重的是基于学生生活认知,通过模拟或构建生活中的某个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生活、主动思考、获得知识。
生活情境的创设必须突出“现实性”和“思考性”,让学生能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以《应对自然灾害》一课为例,森林火灾是一种破坏性极大、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科学应对森林火灾是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为此,在新课导入环节,我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这一新闻创设视频情境,2019年四川凉山“3.30”森林火灾造成31名救火英雄牺牲,2020年3月30日凉山再次发生森林火灾造成19名救火英雄牺牲。学生对于这些新闻仍然记忆犹新,多名救火英雄的牺牲,让学生感触颇深,看着森林火灾给环境、给人类造成的影响,除了森林火灾之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在影响着人类呢?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才能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呢?在情境的引导下,逐渐将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生活对话,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课堂是师生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和心灵对话的舞台。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起到活跃氛围、促进理解和增进情感的重要作用。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生本教育的真谛与源泉,只有立足于生活这一沃土,让对话扎根于生活,以丰富的生活“对话”代替单向的知识灌输,才能点燃學生的学习激情、彰显潜能和个性。
课堂教学既是生活的教学,同样也是对话的教学。只有给予学生足够表达、展示自我的机会,才能让他们毫无保留地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放飞情感、获得智慧。以《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教学为例,在学生初步理解公民的法律含义基础上,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判断自己或他人是不是公民呢?你们能否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呢?有的学生说道:“当我拿到居民身份证的时候,就是一个公民了。”很快有学生反驳道:“我们在一出生的时候就有了中国国籍,身份证只能作为公民个人身份的一个证明。”还有的学生举例:“刘某因为涉嫌故意伤人而被公安局逮捕,这样他犯罪了,就会坐牢,也就肯定会剥夺他的公民身份。”显然该生的这一看法是错误的,我及时给予了纠正:“李某坐牢只会被剥夺人身自由和部分政治权利,但他依然拥有中国国籍,依然是中国公民。”这样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既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也促进了学生对“公民”这一概念的深度理解。
三、生活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道德与法治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参与性,让道德与法治意识真正走进儿童的生活与心灵,这对于实现教材与儿童生活的有效对接是非常重要的。
以《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一课为例,学生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虽然对于我国国家机关的职能、如何行使权力等方面知识有所了解了,但对于在生活中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却感觉比较茫然。为此,针对学生的这一现状,我们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的调查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在学校门口小摊小贩、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普遍存在,虽然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学校和家长都没有执法权力,导致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完全有效的解决,仍然屡禁不止。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开展了写建议书、向相关执法部门寻求帮助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落实解决问题的机构和处理程序。而学生通过在活动与实践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获得了最为真实的生活体验,将课堂知识内化为了道德认知和品质,同时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培养。
四、结语
新课改呼吁“德育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儿童现实生活为主线,以多彩、丰富的教学活动为载体,注重课堂与生活的有机融合,能促使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社会及生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真实生活理解知识和反思自我,并积极主动地亲身实践,最终促进了道德信念和品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