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衔的提升必然需要相应的待遇和权限支撑,只有真的努力了,才能实现从组织任命到员工心理任命的转换,把这个职务变得实实在在,才算是真正的职场进步了。
人人爱头衔。闷骚的金牛从心底更是非常重视等级观念,有“名流上瘾症”倾向。头衔在一定程度上至少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而对专业能力格外推崇的金牛们也就更习惯性地“以头衔取人”了。
头衔通胀最早出现是一种商业策略,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公司无力支付员工更多的薪水。就给他们提供晋升的机会,以此留住员工。而据美国一家调查公司调查,从2008年到2009年,美国副总裁人数增加了426%,总裁人数增加了312%。CEO的数量也毫不逊色,增加了275%。据说那时的华尔街,除了前台,全是总监,但凡是个管事的,立刻能成VP。
后来这个办法又被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公司大量采用:在扁平结构的企业组织中,等级区分不甚明显。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众不同,出人头地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给员工设定些头衔和上升梯度,能刺激员工的热情。
时至今日,头衔通胀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96.9%的人感觉当今社会“头衔通胀”现象普遍,其中38.4%的人表示“非常普遍”;而70.5%的人也坦言,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看重头衔。
头衔的业务需要和心理需要
在中国,对于头衔的重视更是明显。中国社会的“官本位”让很多人将地位和级别对等起来。这也是一种业务需要,大凡营销、市场部门的人员外出联系业务都能使用到头衔。“头衔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陈曦说,“项目经理”当然比“业务员”听起来更专业,更有发言权。如果职衔太低的员工去见客户,客户一是会觉得自己“跌份儿”,另外普通员工也没有“拍板”的权力。一样谈业务,客户自然更愿意找一个有头衔、有担当、能拍板的人,免得与基层员工好不容易谈好了条件,一转身就被上司一票否决,之前的口舌统统白费。
除去经营需要,也有一部分头衔是为不成功的职场老员工准备的。年纪一大把,混迹于“80后”之中,老板也看着不忍,于是给个“副主管”、“副总监”安慰一下。你可以觉得老板虚伪,但这也是职场人道主义。难道看到你人老珠黄,开除你,这样就不虚伪了?
让你的头衔保值
另一方面,不能完全把头衔通胀看得一无是处,知名猎头公司安拓国际的曹迪对此深有感触。现在的人才,对于新职位的要求不外乎城市、公司、职位和薪水四项。不断攀升的头衔,毫无疑问是具有保值性的,更是跳往更高职位的资本。众所周知,职位是简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真实的经得起查证的头衔,可以为下一份工作跳得更高提供有力支撑。所以,很多准备跳槽的职场人,在给自己做的“跳槽规划”中,往往有这么一句注解:“等我在这里做到某某职位,我就可以跳到某某公司某某职位。”
这样的情况造成的结果是,很多顶级公司的职位反而难招人。曹迪不得不在电话中一再向候选人解释:“此‘专员’权限薪酬并不比你现在的‘经理’差;此‘经理’实际上属于‘经理’的‘经理’,手下带着好几个兵,而不是那种光杆经理。”
前段时间,一个世界500强的制药公司需要招聘一个前期采购专员。这个位置的权限很大,锻炼也很大,需要自己一个人帮公司建立起整个中国区的前期采购流程,这个职位实际上在做着很多中小企业采购经理的角色。遗憾的是,很多候选人只听说职位便拒绝了,曹迪觉得可惜,但她也知道,有些事情只能用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解释了。
随着“经理”满天飞,头衔效力显著下降,于是头衔出现了新品种。有业务员都印上“销售工程师”的头衔,一度效果很好,陌生拜访中很少被马上推出门去。另有一家公司。业务员一律授衔“经营部副经理”,一个“副”字让客户们觉得很严肃,应该不是虚衔。网络行业往往充满时尚感。头衔都是新名词,充斥着莫名其妙的英文字母,CXO更是满街跑。
作为一名猎头,曹迪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把候选人的能力调查清楚。一份简历、几个问题,基本就可以把候选人的职位和能力的匹配度把握得门儿清。她的心里,自然有自己的标准,拿财务头衔来说,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总监,至少应该下辖会计经理、财务报表分析经理、税务经理、审计经理、成本控制经理等等分类经理。如果他只负责某一部门,只能叫经理,而不应该叫做总监了。
理智抗通胀
当然,头衔的问题同样需要一分为二地看。有的部门比较小,但是非常重要,比如说税务经理,又或者政府关系部门。某全球500强的重型机械制造公司的政府关系总监坦言。自己所处的这个职位在传统意义上就是一个经理的职位,“其实我不需要,但当我跟相应的政府机关像发改委、商务部等政府部门沟通的时候,我的级别直接决定了我能够接触到的政府官员的级别。为了这一点,我也得要个总监的头衔。”
加头衔有用吗?有用!在初期,确实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俗人在世,名利二字,职位上的升级不管怎么说,都让自己在同别人交往时起码多了几层底气一混了这么多年。我终于也是高层人士了。有了这样的“潜规则”,也难怪老板乐得做这个顺水人情。也因此,员工的头衔都在名片的方寸天地上水涨船高,速度不比物价涨得慢。更有创造力丰富的老板。动辄封官,首席技术总监、首席对外联络官……
但谁也不是傻子,头衔的提升必然需要相应的待遇和权限支撑,度过新鲜感之后,自然能够理智地知道自己职位的分量,按这个趋势,再过10年,也还只是个挂名的假头衔而已。只有真的努力了,才能实现从组织任命到员工心理任命的转换,把这个职务变得实实在在,才算是真正的职场进步了。
A&B
怎样界定头衔中最常见的经理?
A至少应该看他的汇报线、带入的数量、负责的区域、职责范围等等,才能判断出是否是真金。一个经理,不仅需要自己业务能力突出,综合能力也要很强,这里面包括与下属沟通的能力,跟各个部门协调的能力,尤其是管理人的能力。管理人的经验是辨别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经理的重要标准,你连人都没管过,怎么敢自称“经理”呢?而实际上,询问担任经理的部门的组织架构也成为了很多有经验的候选人判断猎头给自己提供经理职位真实性、优劣与否的试金石。
B还有其他的头衔膨胀的表现吗?
A还有一种隐藏得更深的头衔膨胀,一般人不易甄别,就是传说中的合伙人。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台伙人,应该是出资参股公司,参与公司分红,以出资额与公司共负盈亏的管理者角色,但在很多咨询、猎头等服务性行业的公司中,合伙人也作为一个激励的头衔,它还有自己的优势一不会因为数量众多而削弱了表面上的杈威性。于是,经常一家公司,数十个合伙人。
人人爱头衔。闷骚的金牛从心底更是非常重视等级观念,有“名流上瘾症”倾向。头衔在一定程度上至少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而对专业能力格外推崇的金牛们也就更习惯性地“以头衔取人”了。
头衔通胀最早出现是一种商业策略,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公司无力支付员工更多的薪水。就给他们提供晋升的机会,以此留住员工。而据美国一家调查公司调查,从2008年到2009年,美国副总裁人数增加了426%,总裁人数增加了312%。CEO的数量也毫不逊色,增加了275%。据说那时的华尔街,除了前台,全是总监,但凡是个管事的,立刻能成VP。
后来这个办法又被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公司大量采用:在扁平结构的企业组织中,等级区分不甚明显。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众不同,出人头地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给员工设定些头衔和上升梯度,能刺激员工的热情。
时至今日,头衔通胀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96.9%的人感觉当今社会“头衔通胀”现象普遍,其中38.4%的人表示“非常普遍”;而70.5%的人也坦言,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看重头衔。
头衔的业务需要和心理需要
在中国,对于头衔的重视更是明显。中国社会的“官本位”让很多人将地位和级别对等起来。这也是一种业务需要,大凡营销、市场部门的人员外出联系业务都能使用到头衔。“头衔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陈曦说,“项目经理”当然比“业务员”听起来更专业,更有发言权。如果职衔太低的员工去见客户,客户一是会觉得自己“跌份儿”,另外普通员工也没有“拍板”的权力。一样谈业务,客户自然更愿意找一个有头衔、有担当、能拍板的人,免得与基层员工好不容易谈好了条件,一转身就被上司一票否决,之前的口舌统统白费。
除去经营需要,也有一部分头衔是为不成功的职场老员工准备的。年纪一大把,混迹于“80后”之中,老板也看着不忍,于是给个“副主管”、“副总监”安慰一下。你可以觉得老板虚伪,但这也是职场人道主义。难道看到你人老珠黄,开除你,这样就不虚伪了?
让你的头衔保值
另一方面,不能完全把头衔通胀看得一无是处,知名猎头公司安拓国际的曹迪对此深有感触。现在的人才,对于新职位的要求不外乎城市、公司、职位和薪水四项。不断攀升的头衔,毫无疑问是具有保值性的,更是跳往更高职位的资本。众所周知,职位是简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真实的经得起查证的头衔,可以为下一份工作跳得更高提供有力支撑。所以,很多准备跳槽的职场人,在给自己做的“跳槽规划”中,往往有这么一句注解:“等我在这里做到某某职位,我就可以跳到某某公司某某职位。”
这样的情况造成的结果是,很多顶级公司的职位反而难招人。曹迪不得不在电话中一再向候选人解释:“此‘专员’权限薪酬并不比你现在的‘经理’差;此‘经理’实际上属于‘经理’的‘经理’,手下带着好几个兵,而不是那种光杆经理。”
前段时间,一个世界500强的制药公司需要招聘一个前期采购专员。这个位置的权限很大,锻炼也很大,需要自己一个人帮公司建立起整个中国区的前期采购流程,这个职位实际上在做着很多中小企业采购经理的角色。遗憾的是,很多候选人只听说职位便拒绝了,曹迪觉得可惜,但她也知道,有些事情只能用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解释了。
随着“经理”满天飞,头衔效力显著下降,于是头衔出现了新品种。有业务员都印上“销售工程师”的头衔,一度效果很好,陌生拜访中很少被马上推出门去。另有一家公司。业务员一律授衔“经营部副经理”,一个“副”字让客户们觉得很严肃,应该不是虚衔。网络行业往往充满时尚感。头衔都是新名词,充斥着莫名其妙的英文字母,CXO更是满街跑。
作为一名猎头,曹迪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把候选人的能力调查清楚。一份简历、几个问题,基本就可以把候选人的职位和能力的匹配度把握得门儿清。她的心里,自然有自己的标准,拿财务头衔来说,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总监,至少应该下辖会计经理、财务报表分析经理、税务经理、审计经理、成本控制经理等等分类经理。如果他只负责某一部门,只能叫经理,而不应该叫做总监了。
理智抗通胀
当然,头衔的问题同样需要一分为二地看。有的部门比较小,但是非常重要,比如说税务经理,又或者政府关系部门。某全球500强的重型机械制造公司的政府关系总监坦言。自己所处的这个职位在传统意义上就是一个经理的职位,“其实我不需要,但当我跟相应的政府机关像发改委、商务部等政府部门沟通的时候,我的级别直接决定了我能够接触到的政府官员的级别。为了这一点,我也得要个总监的头衔。”
加头衔有用吗?有用!在初期,确实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俗人在世,名利二字,职位上的升级不管怎么说,都让自己在同别人交往时起码多了几层底气一混了这么多年。我终于也是高层人士了。有了这样的“潜规则”,也难怪老板乐得做这个顺水人情。也因此,员工的头衔都在名片的方寸天地上水涨船高,速度不比物价涨得慢。更有创造力丰富的老板。动辄封官,首席技术总监、首席对外联络官……
但谁也不是傻子,头衔的提升必然需要相应的待遇和权限支撑,度过新鲜感之后,自然能够理智地知道自己职位的分量,按这个趋势,再过10年,也还只是个挂名的假头衔而已。只有真的努力了,才能实现从组织任命到员工心理任命的转换,把这个职务变得实实在在,才算是真正的职场进步了。
A&B
怎样界定头衔中最常见的经理?
A至少应该看他的汇报线、带入的数量、负责的区域、职责范围等等,才能判断出是否是真金。一个经理,不仅需要自己业务能力突出,综合能力也要很强,这里面包括与下属沟通的能力,跟各个部门协调的能力,尤其是管理人的能力。管理人的经验是辨别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经理的重要标准,你连人都没管过,怎么敢自称“经理”呢?而实际上,询问担任经理的部门的组织架构也成为了很多有经验的候选人判断猎头给自己提供经理职位真实性、优劣与否的试金石。
B还有其他的头衔膨胀的表现吗?
A还有一种隐藏得更深的头衔膨胀,一般人不易甄别,就是传说中的合伙人。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台伙人,应该是出资参股公司,参与公司分红,以出资额与公司共负盈亏的管理者角色,但在很多咨询、猎头等服务性行业的公司中,合伙人也作为一个激励的头衔,它还有自己的优势一不会因为数量众多而削弱了表面上的杈威性。于是,经常一家公司,数十个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