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学专业建设规划是培养金融学人才的关键,其指导思想和原则必须与国家的发展与改革方向保持一致。具体到实践中,则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把师资队伍、图书、科研、实习基地等几个方面的建设规划做好。其意义在于可以培养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有利于合理安排教学和实践,更好地整合师资力量。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建设规划;金融人才培养
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金融人才的培养也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却千差万别,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上各有侧重,有的重理论,有的重实践。虽然说金融人才需求差异较大,不同类型的金融人才可以去寻找适合自己能力的就业岗位,但是在培养方面则更要重视一些基本的东西,不可偏废,这就要求各校在金融学专业建设规划上必须全面考虑,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金融学专业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在金融学专业建设上,首先必须认清其基本的指导思想以及培养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多样化、高质量的需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是高校培养金融人才的基本指導思想。遵照这个指导思想,金融学专业建设规划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教学思路,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确保办学质量。
2.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3.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根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作好专业建设工作。
5.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严密的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不断完善教学运行机制,维护教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
二、金融学专业建设的具体规划思想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正在不断地提高。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更高,因此构造具有时代特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当务之急。有鉴于此,笔者对于具体的专业规划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拓展专业口径,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大胆探索,潜心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前沿动态,充分吸收和借鉴金融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建设的基础。总体上要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强化素质的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群体优化,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
1.根据专业发展和新兴课程开发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启动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公开招聘高学历优秀人才、原有教师进修、访学、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扩大师资队伍规模,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鼓励开展教学科研创新,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学规模扩大及新课程开发的需要。
2.建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申报重点科研课题,并采取奖励措施支持教师科研成果的出版或发表。对于教学能力强、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积极支持其申报职称。
3.开拓教师与金融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交叉兼职与横向交流的途径。一方面,每年选派一定数量教师到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单位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适当选聘实际工作岗位的专家为兼职教师,开展实务、实训和专题讲座。
(三)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要求,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满足实务课程教学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金融业务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不断改造现有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对现有的各类实验室,要不断更新设备及软件,引进新的分析系统,保证实验、实训课程更加贴近金融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2.要更加重视实验室的规模,改善环境,优化结构。要以现代化网络资源为基础,建设模拟操作与真实操作相结合,集银行、证券、保险、外汇、期货等业务于一体,教学、科研、实践于一身的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开放式的金融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把建设重点转向与其他兄弟院校、金融机构和公司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功能齐全、综合利用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建设规划;金融人才培养
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金融人才的培养也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却千差万别,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上各有侧重,有的重理论,有的重实践。虽然说金融人才需求差异较大,不同类型的金融人才可以去寻找适合自己能力的就业岗位,但是在培养方面则更要重视一些基本的东西,不可偏废,这就要求各校在金融学专业建设规划上必须全面考虑,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金融学专业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在金融学专业建设上,首先必须认清其基本的指导思想以及培养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多样化、高质量的需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是高校培养金融人才的基本指導思想。遵照这个指导思想,金融学专业建设规划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教学思路,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确保办学质量。
2.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3.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根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作好专业建设工作。
5.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严密的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不断完善教学运行机制,维护教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
二、金融学专业建设的具体规划思想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正在不断地提高。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更高,因此构造具有时代特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当务之急。有鉴于此,笔者对于具体的专业规划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拓展专业口径,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大胆探索,潜心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前沿动态,充分吸收和借鉴金融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建设的基础。总体上要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强化素质的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群体优化,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
1.根据专业发展和新兴课程开发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启动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公开招聘高学历优秀人才、原有教师进修、访学、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扩大师资队伍规模,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鼓励开展教学科研创新,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学规模扩大及新课程开发的需要。
2.建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申报重点科研课题,并采取奖励措施支持教师科研成果的出版或发表。对于教学能力强、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积极支持其申报职称。
3.开拓教师与金融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交叉兼职与横向交流的途径。一方面,每年选派一定数量教师到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单位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适当选聘实际工作岗位的专家为兼职教师,开展实务、实训和专题讲座。
(三)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要求,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满足实务课程教学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金融业务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不断改造现有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对现有的各类实验室,要不断更新设备及软件,引进新的分析系统,保证实验、实训课程更加贴近金融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2.要更加重视实验室的规模,改善环境,优化结构。要以现代化网络资源为基础,建设模拟操作与真实操作相结合,集银行、证券、保险、外汇、期货等业务于一体,教学、科研、实践于一身的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开放式的金融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把建设重点转向与其他兄弟院校、金融机构和公司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功能齐全、综合利用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