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天看了一个挺火的视频,讲东北人的,说如果你在大东北旅游,偏巧遇到有人问你“你瞅啥”时,你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严肃对待。看后笑出眼泪。的确,东北人脾气火爆,说出“你瞅啥”这三个字时,多半是看你不顺眼,挑衅,如果你不好好回答,那没准就要挨揍。
当然,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种视频看过笑过也就算了,不必当真,谁也没真见东北的大街上血流成河的。我们东北人民也是爱好和平懂文明讲礼貌的。
除去脾气火爆的东北人,有话不好好说的大有人在。我们身边也总有几个这样的酸脸猴子吧——酸脸猴子是东北方言,意为脾气不好,说翻脸就翻脸,特别爱生气,开口就爱发火那样的人。另一说法是“叽歪”,其实就是不好好说话。百度了一下,居然有“叽歪网”。我倒没兴趣点进去看看大家是怎么叽歪的。因为我很讨厌那种三句两句没说好就甩脸子,发脾气的人。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
记忆里有位印象非常深刻的老师,那时我们还是小学生,娇嫩得像花骨朵一样。花骨朵就有花骨朵的毛病,多动啊,爱说话啊,这也算不了什么大毛病。这老师就每天跟我们说话没好气,但她又不直说,每次说起来都这样: “你们真行啊,个个都是孙悟空,本事大着呢!”那时我们真的当成是好话听,咧着豁牙子笑得老甜了。听出不对味是那次拍全班照。照片发到我们每个人的手里,大家都咧着豁牙子笑得很开心。就连这老师也笑得甜甜的。大家都沉浸在照片里的喜庆气氛里,老师站在讲台上,酸着一张脸说:“嘿,嘿,你们看,我还真喜欢你们啊,你看把我笑的!”我们就都跟着笑了,老师喜欢我们有什么不好的。可老师后面说的话就很伤人了,她说:“当我真喜欢你们啊?每次我看到你们都觉得烦,你们能不能把嘴闭上啊!”
教室里的静多少年后我都能想起来,像冰窖一样的冷。那一整节课,老师存讲台上批改卷子,我们在下面,没有人说话。
那张合影早已经不在了,那位老师也真的不适合当老师,早就改了行。但我很不厚道地想,她那样不会说话,到哪里,应该都是不受欢迎的人。
不好好说话的例子太多了。比如那句: “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都来了”,再比如那个逞才的杨修被曹操杀死的故事。
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蔡康永写了本书叫《说话之道》。他在书里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把话说好,是最划算的。说话没有成本,却考验人的情商。一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像那个机灵有才的杨修,如果他在曹操面前说话能够谦虚些,能够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恐怕他不会死得那么早。
很多人一句顶十句。也有人说一火车的话,却不过是浪费了些唾沫而已。所以才有口若悬河和沉默是金的说法。口若悬河若都在指摘别人的不好,表现自己吹嘘自己,那也没用。在对方情绪激动,不够冷静时,适当地沉默,给人给己思考的空间,倒也是好好说话的另一种体现。
说话是跟人交流的方式。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别“叽歪”,沉下心来,认真倾听,即使人家很无理地问你“你瞅啥”时,也别顶风就上,答:“我爱瞅啥瞅啥,要你管!”这可不就麻烦了吗?电光火石,打一架势在必行啦。你可以说: “大哥,我觉得你长得挺像我一很想念的朋友的!”得,立马春风化雨,成真朋友了。这是套近乎化敌为友型的。再或者说: “不好意思啊,大哥。眼睛不小心看到您。惹您不高兴了。您看,要不,我闭上眼睛?”这是幽默风趣,化尴尬于搞笑型的。
现在的社会工作生活的节奏都很快,每个人心里都恨不得安了一个闹钟。为升学,为升职,为了房子,为了人际关系,焦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病症。所以,有话不好好说也是常事。前些天看新闻,郑州一公交车上,一位老大爷因为一小伙子不让座,两人起争执,老大爷猝死在车上。
其实,如果两人之中能有一个心平气和有话好好说,不就一个座吗,能怎么样呢,何必至于闹出人命来呢?你烦,我烦,大家都烦。同是天涯沦落人,相互体谅一下能怎么样呢?
俗话不是说得好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话出口前,想一想,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别以为话是无形的,它也真的会像拔不出来的钉子一样钉在人心里,说不定什么时候,那钉子就会扎到你自己。
还有一种不得不提,这真是我们同学普遍爱犯的毛病。就是在外面跟陌生人,跟朋友老师说话客客气气。见了父母亲人,说话恨不得一句撞人一个跟头。这种尤其不好。即便是最亲的人,也要好好说话。不然,把真心爱你的人的心伤了,弥补起来,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对外人,要好好说话,对家人,更要好好说话。不然,那是病,咱得治。
嘿,讲了这么多,有事心里急或者不痛快时,想要骂人或者动手时,能给自己提个醒:咱有话好好说成不?
当然,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种视频看过笑过也就算了,不必当真,谁也没真见东北的大街上血流成河的。我们东北人民也是爱好和平懂文明讲礼貌的。
除去脾气火爆的东北人,有话不好好说的大有人在。我们身边也总有几个这样的酸脸猴子吧——酸脸猴子是东北方言,意为脾气不好,说翻脸就翻脸,特别爱生气,开口就爱发火那样的人。另一说法是“叽歪”,其实就是不好好说话。百度了一下,居然有“叽歪网”。我倒没兴趣点进去看看大家是怎么叽歪的。因为我很讨厌那种三句两句没说好就甩脸子,发脾气的人。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
记忆里有位印象非常深刻的老师,那时我们还是小学生,娇嫩得像花骨朵一样。花骨朵就有花骨朵的毛病,多动啊,爱说话啊,这也算不了什么大毛病。这老师就每天跟我们说话没好气,但她又不直说,每次说起来都这样: “你们真行啊,个个都是孙悟空,本事大着呢!”那时我们真的当成是好话听,咧着豁牙子笑得老甜了。听出不对味是那次拍全班照。照片发到我们每个人的手里,大家都咧着豁牙子笑得很开心。就连这老师也笑得甜甜的。大家都沉浸在照片里的喜庆气氛里,老师站在讲台上,酸着一张脸说:“嘿,嘿,你们看,我还真喜欢你们啊,你看把我笑的!”我们就都跟着笑了,老师喜欢我们有什么不好的。可老师后面说的话就很伤人了,她说:“当我真喜欢你们啊?每次我看到你们都觉得烦,你们能不能把嘴闭上啊!”
教室里的静多少年后我都能想起来,像冰窖一样的冷。那一整节课,老师存讲台上批改卷子,我们在下面,没有人说话。
那张合影早已经不在了,那位老师也真的不适合当老师,早就改了行。但我很不厚道地想,她那样不会说话,到哪里,应该都是不受欢迎的人。
不好好说话的例子太多了。比如那句: “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都来了”,再比如那个逞才的杨修被曹操杀死的故事。
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蔡康永写了本书叫《说话之道》。他在书里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把话说好,是最划算的。说话没有成本,却考验人的情商。一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像那个机灵有才的杨修,如果他在曹操面前说话能够谦虚些,能够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恐怕他不会死得那么早。
很多人一句顶十句。也有人说一火车的话,却不过是浪费了些唾沫而已。所以才有口若悬河和沉默是金的说法。口若悬河若都在指摘别人的不好,表现自己吹嘘自己,那也没用。在对方情绪激动,不够冷静时,适当地沉默,给人给己思考的空间,倒也是好好说话的另一种体现。
说话是跟人交流的方式。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别“叽歪”,沉下心来,认真倾听,即使人家很无理地问你“你瞅啥”时,也别顶风就上,答:“我爱瞅啥瞅啥,要你管!”这可不就麻烦了吗?电光火石,打一架势在必行啦。你可以说: “大哥,我觉得你长得挺像我一很想念的朋友的!”得,立马春风化雨,成真朋友了。这是套近乎化敌为友型的。再或者说: “不好意思啊,大哥。眼睛不小心看到您。惹您不高兴了。您看,要不,我闭上眼睛?”这是幽默风趣,化尴尬于搞笑型的。
现在的社会工作生活的节奏都很快,每个人心里都恨不得安了一个闹钟。为升学,为升职,为了房子,为了人际关系,焦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病症。所以,有话不好好说也是常事。前些天看新闻,郑州一公交车上,一位老大爷因为一小伙子不让座,两人起争执,老大爷猝死在车上。
其实,如果两人之中能有一个心平气和有话好好说,不就一个座吗,能怎么样呢,何必至于闹出人命来呢?你烦,我烦,大家都烦。同是天涯沦落人,相互体谅一下能怎么样呢?
俗话不是说得好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话出口前,想一想,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别以为话是无形的,它也真的会像拔不出来的钉子一样钉在人心里,说不定什么时候,那钉子就会扎到你自己。
还有一种不得不提,这真是我们同学普遍爱犯的毛病。就是在外面跟陌生人,跟朋友老师说话客客气气。见了父母亲人,说话恨不得一句撞人一个跟头。这种尤其不好。即便是最亲的人,也要好好说话。不然,把真心爱你的人的心伤了,弥补起来,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对外人,要好好说话,对家人,更要好好说话。不然,那是病,咱得治。
嘿,讲了这么多,有事心里急或者不痛快时,想要骂人或者动手时,能给自己提个醒:咱有话好好说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