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程建设中,我们首先考虑《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于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原来教材滞后于工程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紧扣铁路工程实践,围绕铁路工程材料的新品种、新工艺、新用途,围绕国家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新规范、新标准进行学习,将这些前沿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课程建设中考虑到教材中理论内容多,教学过程中理论内容占比大,高职学生会感到略显枯燥等情况,我们淡化了一部分公式的计算,增加了材料试验部分的课时比例。
【关键词】工程材料 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TU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27-01
《工程材料》作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我院已连续开设几年,由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属于交通运输大类,《工程材料》一直采用的教材是面向工程建设领域通用的土木工程材料教材,为适应铁路建设工程的发展需要,针对《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性强、政策性强、知识点多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改革来进行课程建设,以解决教材发展滞后于工程实践、实践课时比例偏低的现状,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铁路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工程材料是高职铁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指向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基础技能和专业知识。因此,探索高职铁道专业技术专业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工程材料课程建设,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具有积极的意义。高职院校铁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结合该专业建筑材料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高职铁道专业材料课程建设的策略。在课程建设中,我们首先考虑《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于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原来教材滞后于工程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紧扣铁路工程实践,围绕铁路工程材料的新品种、新工艺、新用途,围绕国家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新规范、新标准进行学习,将这些前沿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比如我们将高速铁路中用到CA砂浆和清水混凝土等内容增加进课程,淘汰了教材中粘土砖的内容。
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的主要特点是:课程设置由知识体系的构建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构建,课程内容由理论知识的掌握转向职业岗位技能的掌握,学习评价由知识评价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在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的思想指导下,把掌握工程材料基本性能及应用知识,具备工作岗位所需的工程材料的检验检测能力作为工程材料课程的建设目标,从而实现课程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工程》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应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并跟踪新材料的发展,突出材料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的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例如,“胶凝材料”章节主要介绍通用硅酸盐水泥,重点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技术性质及应用,掌握水泥的检验、储存及保管。“混凝土”章节主要介绍普通混凝土,重点掌握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选用,混凝土的技术性质,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砂浆和墙体”章节主要介绍砌筑砂浆和烧结普通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技术性质及应用。
CA砂浆是由乳化沥青加上水泥、砂、水和多种外加剂等组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是高速铁路建设中无砟轨道的一种核心技术,CA砂浆与传统砂浆不同,刚度、强度有较大提升,是对沥青材料要求较高。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对教材中水泥砂浆内容的一种延伸,是基于铁道工程技术特点进行的专业教材改革。
清水混凝土材料广泛应用于铁路的桥梁工程,这种混凝土表面不做任何装饰,施工时一次成型,拆模后不需要抹灰,具有施工工期短、工程造价低的优点,由于对外表面质量要求高,所以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工艺要求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有很多不同点。这部分内容不但是《工程材料》课程内容的补充,而且还与《桥隧工程》课程在教学中形成有效的互补。
另外,《工程材料》课程中,烧结粘土砖由于破坏耕地,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环保的页岩砖和混凝土砌块,因此,在砌筑材料中我们淘汰了粘土砖内容。
课程建设中考虑到教材中理论内容多,教学过程中理论内容占比大,高职学生会感到略显枯燥等情况,我们淡化了一部分公式的计算,增加了材料试验部分的课时比例,课程设计时我们将工程材料实验课时,全部安排在材料实训基地,集中在两周,与单纯的课堂讲授相比,学生们见到了工程材料实物,教学过程也不再枯燥,学生们印象深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能得到有效调动。在材料实训基地,我们还聘请了企业资深的工程材料检测工程师为试验课做现场指导,增进了学生的见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说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工程材料》程教材中文字性的叙述内容较多,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一是材料实物演示法。即将一些建筑材料样品拿到课堂上直接展示。例如,在讲解“墙体材料”这章内容时,可以拿出外观质量不同的几个砌块,进行砌块的外观质量检查和比较,对比合格与不合格砌块的外观,让学生认识表面不平整,有缺损和裂纹的不合格砌块,接着讲解不合格砌块产生的原因及在工程应用中的危害,学生从直观认知上升到理论认知,教学效果非常好。二是多媒体图片及视频演示法。即将多媒体文字、图片和视频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水泥的技术性质这部分内容时,先通过图片展示水泥试验所需的各种仪器,水泥试饼体积变化出现裂缝、弯曲变形的前后对比,再观看水泥凝结时间、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等视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
师资队伍建设是《工程材料》课程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为提高《工程材料》课程建设的教学水平,针对专任教师开展了富有针对性、示范性的教学指导,将集体备课常态化,将教学术语口语化,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工程实践顶岗和业务培训,并对教师的教学全过程进行必要的教学督导。通过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实践,教与学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就感也大大提升。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工程材料课程“三层一线”教学体系的构建[J].吕智英,王秀琴,郑伟华.高教论坛.2010(08).
[2]《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新探[J].龙广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學版).2007(03).
【关键词】工程材料 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TU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27-01
《工程材料》作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我院已连续开设几年,由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属于交通运输大类,《工程材料》一直采用的教材是面向工程建设领域通用的土木工程材料教材,为适应铁路建设工程的发展需要,针对《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性强、政策性强、知识点多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改革来进行课程建设,以解决教材发展滞后于工程实践、实践课时比例偏低的现状,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铁路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工程材料是高职铁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指向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基础技能和专业知识。因此,探索高职铁道专业技术专业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工程材料课程建设,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具有积极的意义。高职院校铁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结合该专业建筑材料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高职铁道专业材料课程建设的策略。在课程建设中,我们首先考虑《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于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原来教材滞后于工程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紧扣铁路工程实践,围绕铁路工程材料的新品种、新工艺、新用途,围绕国家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新规范、新标准进行学习,将这些前沿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比如我们将高速铁路中用到CA砂浆和清水混凝土等内容增加进课程,淘汰了教材中粘土砖的内容。
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的主要特点是:课程设置由知识体系的构建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构建,课程内容由理论知识的掌握转向职业岗位技能的掌握,学习评价由知识评价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在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的思想指导下,把掌握工程材料基本性能及应用知识,具备工作岗位所需的工程材料的检验检测能力作为工程材料课程的建设目标,从而实现课程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工程》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应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并跟踪新材料的发展,突出材料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的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例如,“胶凝材料”章节主要介绍通用硅酸盐水泥,重点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技术性质及应用,掌握水泥的检验、储存及保管。“混凝土”章节主要介绍普通混凝土,重点掌握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选用,混凝土的技术性质,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砂浆和墙体”章节主要介绍砌筑砂浆和烧结普通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技术性质及应用。
CA砂浆是由乳化沥青加上水泥、砂、水和多种外加剂等组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是高速铁路建设中无砟轨道的一种核心技术,CA砂浆与传统砂浆不同,刚度、强度有较大提升,是对沥青材料要求较高。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对教材中水泥砂浆内容的一种延伸,是基于铁道工程技术特点进行的专业教材改革。
清水混凝土材料广泛应用于铁路的桥梁工程,这种混凝土表面不做任何装饰,施工时一次成型,拆模后不需要抹灰,具有施工工期短、工程造价低的优点,由于对外表面质量要求高,所以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工艺要求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有很多不同点。这部分内容不但是《工程材料》课程内容的补充,而且还与《桥隧工程》课程在教学中形成有效的互补。
另外,《工程材料》课程中,烧结粘土砖由于破坏耕地,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环保的页岩砖和混凝土砌块,因此,在砌筑材料中我们淘汰了粘土砖内容。
课程建设中考虑到教材中理论内容多,教学过程中理论内容占比大,高职学生会感到略显枯燥等情况,我们淡化了一部分公式的计算,增加了材料试验部分的课时比例,课程设计时我们将工程材料实验课时,全部安排在材料实训基地,集中在两周,与单纯的课堂讲授相比,学生们见到了工程材料实物,教学过程也不再枯燥,学生们印象深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能得到有效调动。在材料实训基地,我们还聘请了企业资深的工程材料检测工程师为试验课做现场指导,增进了学生的见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说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工程材料》程教材中文字性的叙述内容较多,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一是材料实物演示法。即将一些建筑材料样品拿到课堂上直接展示。例如,在讲解“墙体材料”这章内容时,可以拿出外观质量不同的几个砌块,进行砌块的外观质量检查和比较,对比合格与不合格砌块的外观,让学生认识表面不平整,有缺损和裂纹的不合格砌块,接着讲解不合格砌块产生的原因及在工程应用中的危害,学生从直观认知上升到理论认知,教学效果非常好。二是多媒体图片及视频演示法。即将多媒体文字、图片和视频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水泥的技术性质这部分内容时,先通过图片展示水泥试验所需的各种仪器,水泥试饼体积变化出现裂缝、弯曲变形的前后对比,再观看水泥凝结时间、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等视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
师资队伍建设是《工程材料》课程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为提高《工程材料》课程建设的教学水平,针对专任教师开展了富有针对性、示范性的教学指导,将集体备课常态化,将教学术语口语化,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工程实践顶岗和业务培训,并对教师的教学全过程进行必要的教学督导。通过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实践,教与学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就感也大大提升。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工程材料课程“三层一线”教学体系的构建[J].吕智英,王秀琴,郑伟华.高教论坛.2010(08).
[2]《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新探[J].龙广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學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