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绝大多数管理者认为自己不属于理论驱动型的,实际上他们却是狼吞虎咽的理论消费者。”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的这个论断,多年来让我铭刻于心、不断自问:我在受什么“理论”驱动?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理论家和理论。对我们而言,首要的是,不要被他人的理论“愚弄”。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正在使用某种逻辑,能既整体又细节地理解它,知道这样行动会得到什么,真正理解它背后的因果关系。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是被理论愚弄,而是被自己愚弄,经常把自己未完全理解的“理论”投入应用,期待得到完美的结果。
索罗斯以“反身性理论”著称,同时擅长赚钱和理论,他对理论的态度值得注意。曾有个投资家与之辩论一下午,索罗斯完全看跌股市,并用一套非常精巧的理论解释为什么。但后来的事实是索罗斯错了,股市欣欣向荣。这个投资家两年后又遇到索罗斯,他问, “你还记得我们的谈话吗?”“我记得很清楚,”索罗斯回答, “我后来改主意了,赚了一大笔。”
这个故事恰好包括了理论的三个层面:他人的理论,自己的理论,与应用中的理论。他人的理论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书上写的、课堂上教的、前辈讲的,“反身性理论”早已超出索罗斯个人的范畴,可归入这一类。自己的理论,则是就某一具体问题自己的思考过程,索罗斯对为什么看跌股市的分析过程即是这一类。应用中的理论则是索罗斯实际做的,他改变了自己的理论。
评估他人的理论,重要的是原理对不对,因果关系是否成立?评估自己的理论,要看是不是真正经过有效思考,分析过程对不对,能否经得住他人严厉的挑战?评估应用中的理论,应关注的是它和外在环境是否匹配、是否有弹性?只要不迷信权威,有鉴别力。我们不太容易被他人的理论所蒙蔽;而自己的理论和应用中的理论,则对我们的思考提出更高的要求。
华为若干年前曾在研发部门全面引进IBM公司的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这帮助华为从早期的激情式、攻关式研发转化为系统研发,支撑了其后来的长期发展与壮大。这套外来的“理论”在导人时引发很多反对意见,当时华为的做法是不能允许改变IPD流程、所有人必须“削足适履”。中国思维中常见的是采取实用主义路线,随机应变太多、容易学走样, “削足适履”的强制因而变得必要,先全盘复制再解决僵化问题。华为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标,通过有效的分析过程确定自己该如何行动。
索罗斯的“我改主意了”和华为的“削足适履”,在应用中对理论的态度截然相反,却都是正确的方式,他们因环境不同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因应环境的变化,需要的是对环境的认知和尊重。我以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中的理论最困难的部分可能是如何保证结构与制度的可延展性,因为结构影响长远,而制度不能频繁改动。华为的削足适履,实际上是为了保证系统之后能支撑大规模,确保了可延展性。我们都是“理论的消费者”,因而应仔细审视与思考他人的理论、自己的理论与应用中的理论,深入追问自己选择背后的“为什么”。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理论家和理论。对我们而言,首要的是,不要被他人的理论“愚弄”。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正在使用某种逻辑,能既整体又细节地理解它,知道这样行动会得到什么,真正理解它背后的因果关系。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是被理论愚弄,而是被自己愚弄,经常把自己未完全理解的“理论”投入应用,期待得到完美的结果。
索罗斯以“反身性理论”著称,同时擅长赚钱和理论,他对理论的态度值得注意。曾有个投资家与之辩论一下午,索罗斯完全看跌股市,并用一套非常精巧的理论解释为什么。但后来的事实是索罗斯错了,股市欣欣向荣。这个投资家两年后又遇到索罗斯,他问, “你还记得我们的谈话吗?”“我记得很清楚,”索罗斯回答, “我后来改主意了,赚了一大笔。”
这个故事恰好包括了理论的三个层面:他人的理论,自己的理论,与应用中的理论。他人的理论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书上写的、课堂上教的、前辈讲的,“反身性理论”早已超出索罗斯个人的范畴,可归入这一类。自己的理论,则是就某一具体问题自己的思考过程,索罗斯对为什么看跌股市的分析过程即是这一类。应用中的理论则是索罗斯实际做的,他改变了自己的理论。
评估他人的理论,重要的是原理对不对,因果关系是否成立?评估自己的理论,要看是不是真正经过有效思考,分析过程对不对,能否经得住他人严厉的挑战?评估应用中的理论,应关注的是它和外在环境是否匹配、是否有弹性?只要不迷信权威,有鉴别力。我们不太容易被他人的理论所蒙蔽;而自己的理论和应用中的理论,则对我们的思考提出更高的要求。
华为若干年前曾在研发部门全面引进IBM公司的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这帮助华为从早期的激情式、攻关式研发转化为系统研发,支撑了其后来的长期发展与壮大。这套外来的“理论”在导人时引发很多反对意见,当时华为的做法是不能允许改变IPD流程、所有人必须“削足适履”。中国思维中常见的是采取实用主义路线,随机应变太多、容易学走样, “削足适履”的强制因而变得必要,先全盘复制再解决僵化问题。华为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标,通过有效的分析过程确定自己该如何行动。
索罗斯的“我改主意了”和华为的“削足适履”,在应用中对理论的态度截然相反,却都是正确的方式,他们因环境不同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因应环境的变化,需要的是对环境的认知和尊重。我以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中的理论最困难的部分可能是如何保证结构与制度的可延展性,因为结构影响长远,而制度不能频繁改动。华为的削足适履,实际上是为了保证系统之后能支撑大规模,确保了可延展性。我们都是“理论的消费者”,因而应仔细审视与思考他人的理论、自己的理论与应用中的理论,深入追问自己选择背后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