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对数据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体量巨大,分析难度递增。本文通过对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数据特征进行分析,从数据科学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数据分析已从简单的描述性分析、解释性分析,发展到探索性分析,对数据分析的要求不仅是单一的文字描述、图表配合,更要求进行可视化即时分析,从数据分析中发现规律,对管理层决策进行可行性建议。
一、引言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会计信息化到现在,无论计算机硬件产品或者软件服务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操作系统多平台、数据存储多样化、操作网络化、数据库知识专业化,对应的财务操作日益复杂,对财务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因而财务人员须提升认知,增加处理数据的能力,以适应企业以数据驱动带动业务发展的转变。
二、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与数据处理的分析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数据处理分析
1.信息化初期-会计电算化 DOS磁盘操作系统,定点开发会计软件
在这个阶段,对于文档与表格处理基本上就是把纸质文档变成电子数据,由手工账向电算化账的转变。操作系统为单机版DOS系统、网络版Unix系统,后台数据库为DB2、DBF等小型数据库。这个阶段末期开始出现了企业定制开发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定制开发DOS版电算化软件需专业人员维护,财务人员通过纸质凭证录入,转化数据。数据处理简单,效率低,算盘和计算器仍是处理数据的必备工具。
2.信息化发展期-会计信息化 视窗平台,Access数据库,商业化财务软件
视窗桌面操作系统,界面友好,EXCEL表格处理。这一阶段诞生很多商业化财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后台数据库多用ACCESS。财务人员处理数据,开始用函数、筛选、汇总等,利用Select语句等SQL技术工具。
利用EXCEL等处理数据速度、准确性有所提高。而商业化财务软件从单机版到网络版,受制于网络连接技术、硬件的发展,基本上小型局域网。
3. 信息化成熟期-会计智能化 多平台,企业级数据库,ERP等管理平台
业务财务一体化软件在中小企业应用,如SAP软件1995年进入中国, 出现ERP软件、OA办公系统集成SAP、SCM供应链管理系统等管理平台,网络财务、在线数据库、小型机、网络服务器、在线访问终端等概念的出现,通过角色授权、账户赋权等安全性措施,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海量数据。
随着海量数据的出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快速发展,VetiPaq数据库、xVlocity内存分析引擎、云计算等的出现并快速应用,针对大数据处理的技术手段多元化、智能化,基层财务人员拥有多种选择, Excel的商业智能插件,专业分析工具R语言、Python、Tableau等。
(二)数据分析中财务人员的应对措施 知识体系更新、数据规范化处理
1.财务人员知识体系、专业能力方面的应对
(1)针对会计信息化进程中的各种数据特征,财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的路径,由解释性分析、验证性分析逐步向探索性分析推进,处理数据的方向依托管理系统平台,完成数据规范性,非系统数据要求标准化,确保数据统计过程中的一致性,减少验证性分析的数据量。
(2)在专业能力方面,能应用一种软件熟练进行数据分析,学习一些数理统计常识,熟悉管理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利用统计知识进行相关计算、分析。
(3)动态学习能力,在大数据背景下,不断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思维,更新知识体系,以应对数据处理方面的数据量激增。例如可以通过微软公司的网站进行引导式学习处理大数据。
2.数据规范化处理
利用大数据背景下的新技术,规范数据,对数据的正解性、完整性等数据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并关注数据的时效性、精确性等。及时维护分析数据的事实表、维度表,规范数据间的关系,为建立数据模型(表和关系构成数据模型)做准备。如利用Excel软件中的PowerQuery进行数据采集、合并、清洗,用PowerPivot建模,用PowerView进行可视化数据分析。实务工作中,简单模型更便于理解,从简单处着手,有利于构建数据模型。大多数情况下,大数据处理先进行碎片化处理,分别建模,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现。
3.充分利用ERP软件与工具软件,实现数据处理标准化
挖掘ERP软件基本功能,根据需求适时进行二次开发,减小数据处理的难度,提高处理的速度与准确性,确保数据的一致性。针对系统外处理的数据,通过工具软件整理,使其标准化,并逐步推进将系统外数据纳入系统管理,减少信息孤岛。
4.通過数据探索性分析进行数据预测,利用历史数据做探索性尝试,进行分类分析、趋势分析,从而发现数据的相关性并尝试建立因果关系,探索规律,提供数据见解。比如通过企业近几年的销售价格与销量的关系制作散点图,找出线性关系,呈现数据分析结论,供管理层使用。
三、面对数据分析的难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制度化层面建立数据中心、构建分析体系、实战培训制度,健全数据输入输出的规范,将数据标准化,将人员培训制度化、团队协同规范化。
(一)建设数据中心、构建分析体系
以制度形式明确分析体系建设的原则、数据标准化要求、参与人员的技能要求,以财务为主导,协同业务部门进行数据中心的建设,并适时共享数据,同时对数据访问权限进行授权、做好数据安全性的防护。模拟通用场景,建立实战数据库,制作常用数据分析的模式、模型、模板,并不断更新、完善。编写人员培训与实战手册,明确数据整理的规则、要求,数据分析的逻辑性说明,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指南。如在数据中心中建立产品定价模板、成本费用分析模板、成本多维度分析模板、料工费变动模板、采购成本分析模板、业务人员考核模板等。
(二)培训制度及团队协同
建立培训制度,培训数据分析的常规技能,编写培训教程,进行普适化培训,技能提升,建立技能提升考核机制,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在适当时候,应当将数据分析培训外延,包括那些提供数据的其他业务部门。通过对数据要求的标准化,将数据规范要求前移,从数据提供的源头上解决规范化问题。通过数据驱动、团队协同,完成数据标准化,完善数据分析体系。
四、结语
如果说财务数据的处理是术的层面,那么企业信息化就是道的高度。从术到道,就是财务人员从核算到管理的转变。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进程中的数据特征的分析,完善制度建设,进行相关技能培训,针对信息化带来的大数据,提升自身技能,利用新技术下的思维模式,进行非传统技术的财务数据分析,建立数据中心,分享各种数据模板,完成数据分析从解释性、验证性到探索性的转变,生成可视化数据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作者单位:广东汇海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引言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会计信息化到现在,无论计算机硬件产品或者软件服务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操作系统多平台、数据存储多样化、操作网络化、数据库知识专业化,对应的财务操作日益复杂,对财务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因而财务人员须提升认知,增加处理数据的能力,以适应企业以数据驱动带动业务发展的转变。
二、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与数据处理的分析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数据处理分析
1.信息化初期-会计电算化 DOS磁盘操作系统,定点开发会计软件
在这个阶段,对于文档与表格处理基本上就是把纸质文档变成电子数据,由手工账向电算化账的转变。操作系统为单机版DOS系统、网络版Unix系统,后台数据库为DB2、DBF等小型数据库。这个阶段末期开始出现了企业定制开发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定制开发DOS版电算化软件需专业人员维护,财务人员通过纸质凭证录入,转化数据。数据处理简单,效率低,算盘和计算器仍是处理数据的必备工具。
2.信息化发展期-会计信息化 视窗平台,Access数据库,商业化财务软件
视窗桌面操作系统,界面友好,EXCEL表格处理。这一阶段诞生很多商业化财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后台数据库多用ACCESS。财务人员处理数据,开始用函数、筛选、汇总等,利用Select语句等SQL技术工具。
利用EXCEL等处理数据速度、准确性有所提高。而商业化财务软件从单机版到网络版,受制于网络连接技术、硬件的发展,基本上小型局域网。
3. 信息化成熟期-会计智能化 多平台,企业级数据库,ERP等管理平台
业务财务一体化软件在中小企业应用,如SAP软件1995年进入中国, 出现ERP软件、OA办公系统集成SAP、SCM供应链管理系统等管理平台,网络财务、在线数据库、小型机、网络服务器、在线访问终端等概念的出现,通过角色授权、账户赋权等安全性措施,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海量数据。
随着海量数据的出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快速发展,VetiPaq数据库、xVlocity内存分析引擎、云计算等的出现并快速应用,针对大数据处理的技术手段多元化、智能化,基层财务人员拥有多种选择, Excel的商业智能插件,专业分析工具R语言、Python、Tableau等。
(二)数据分析中财务人员的应对措施 知识体系更新、数据规范化处理
1.财务人员知识体系、专业能力方面的应对
(1)针对会计信息化进程中的各种数据特征,财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的路径,由解释性分析、验证性分析逐步向探索性分析推进,处理数据的方向依托管理系统平台,完成数据规范性,非系统数据要求标准化,确保数据统计过程中的一致性,减少验证性分析的数据量。
(2)在专业能力方面,能应用一种软件熟练进行数据分析,学习一些数理统计常识,熟悉管理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利用统计知识进行相关计算、分析。
(3)动态学习能力,在大数据背景下,不断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思维,更新知识体系,以应对数据处理方面的数据量激增。例如可以通过微软公司的网站进行引导式学习处理大数据。
2.数据规范化处理
利用大数据背景下的新技术,规范数据,对数据的正解性、完整性等数据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并关注数据的时效性、精确性等。及时维护分析数据的事实表、维度表,规范数据间的关系,为建立数据模型(表和关系构成数据模型)做准备。如利用Excel软件中的PowerQuery进行数据采集、合并、清洗,用PowerPivot建模,用PowerView进行可视化数据分析。实务工作中,简单模型更便于理解,从简单处着手,有利于构建数据模型。大多数情况下,大数据处理先进行碎片化处理,分别建模,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现。
3.充分利用ERP软件与工具软件,实现数据处理标准化
挖掘ERP软件基本功能,根据需求适时进行二次开发,减小数据处理的难度,提高处理的速度与准确性,确保数据的一致性。针对系统外处理的数据,通过工具软件整理,使其标准化,并逐步推进将系统外数据纳入系统管理,减少信息孤岛。
4.通過数据探索性分析进行数据预测,利用历史数据做探索性尝试,进行分类分析、趋势分析,从而发现数据的相关性并尝试建立因果关系,探索规律,提供数据见解。比如通过企业近几年的销售价格与销量的关系制作散点图,找出线性关系,呈现数据分析结论,供管理层使用。
三、面对数据分析的难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制度化层面建立数据中心、构建分析体系、实战培训制度,健全数据输入输出的规范,将数据标准化,将人员培训制度化、团队协同规范化。
(一)建设数据中心、构建分析体系
以制度形式明确分析体系建设的原则、数据标准化要求、参与人员的技能要求,以财务为主导,协同业务部门进行数据中心的建设,并适时共享数据,同时对数据访问权限进行授权、做好数据安全性的防护。模拟通用场景,建立实战数据库,制作常用数据分析的模式、模型、模板,并不断更新、完善。编写人员培训与实战手册,明确数据整理的规则、要求,数据分析的逻辑性说明,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指南。如在数据中心中建立产品定价模板、成本费用分析模板、成本多维度分析模板、料工费变动模板、采购成本分析模板、业务人员考核模板等。
(二)培训制度及团队协同
建立培训制度,培训数据分析的常规技能,编写培训教程,进行普适化培训,技能提升,建立技能提升考核机制,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在适当时候,应当将数据分析培训外延,包括那些提供数据的其他业务部门。通过对数据要求的标准化,将数据规范要求前移,从数据提供的源头上解决规范化问题。通过数据驱动、团队协同,完成数据标准化,完善数据分析体系。
四、结语
如果说财务数据的处理是术的层面,那么企业信息化就是道的高度。从术到道,就是财务人员从核算到管理的转变。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进程中的数据特征的分析,完善制度建设,进行相关技能培训,针对信息化带来的大数据,提升自身技能,利用新技术下的思维模式,进行非传统技术的财务数据分析,建立数据中心,分享各种数据模板,完成数据分析从解释性、验证性到探索性的转变,生成可视化数据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作者单位:广东汇海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