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档案数字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机构在处理档案数字化工作时,经常采取的办法是业务外包,一方面提升了档案机构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节约了档案管理的财务支出,但是,业务外包也存在安全、财物等方面的隐患。对此,本文将从外包前期准备、公司选择、安全防控、验收交接出发,对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给予一些建议。
【关键词】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研究
所谓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是指相关档案管理机构结合自身工作需求,将档案数字化业务委托给专业外包公司,外包公司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数字摄影存储等技术手段,对纸质、电子等档案资源进行扫描、加工、处理,档案管理机构对数字化成果直接利用的一种工作方式。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正式推广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外包公司业务能力、数字化技术、法律制度、信息化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档案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严格把控,推动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一、做好档案数字化前期准备
档案管理机构确定档案数字化外包后,应积极部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档案管理机构应成立档案数字化外包管理组织,明确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做到任务清楚、责任明晰。其次,结合国家标准和本单位工作实际,系统整理本单位档案基本情况,包括档案数量、载体形式、档案类型、保存状况、保存期限、秘密等级等,综合考虑职能、成本、风险、利益等因素,对需要进行数字化管理的档案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情况来确定外包的业务范围。最后,走访调研、借鉴经验,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业务外包工作方案,从转化流程、保密管理、风险防范预警等方面细化规章制度,为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提供方向指引、操作指南。
二、准确选择外包服务公司
(一)审核外包服务公司。档案数字化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档案管理机构在选择外包公司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方面,审查外包公司资质,外包公司是否具有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档案数字化加工或数据处理类项目是否属于其业务范围,是否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否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软硬件设备,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信誉等级、成功案例等。另一方面,考察外包团队的业务能力及素质。从总体上讲,外包团队人员专业技能的高低决定了外包业务开展质量的好坏。所以,档案管理机构要选择高素质的外包人员及外包公司。这就需要档案机构在与外包公司签订外包合同的时候,就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专业技能、较强责任心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外包人员,能够熟悉数字化工作流程,熟练操作数字化设备,不泄露档案信息资料秘密,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二)签订合作协议。在选择出合适的外包公司后,需要制定合同和制度来明确外包业务范畴、责权以及外包公司的服务界限,内容要细致规范,合同中要详细记录外包模式、业务内容、完成时间、工作要求、服务报酬、产权归属、违约后果、后续服务等方面,使得外包公司明确自身的职责,并且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外包业务。除此之外,还需制定保密条款,双方签订保密合同,一旦出现档案信息泄露情况,按照保密条款,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
三、全程监控档案数字化过程
(一)制定标准化业务流程。档案管理机构要结合外包工作事项制定相应规范和操作标准,使得外包公司有章可循,按照标准进行档案数字化转化工作。档案数字化转化工作程序复杂且繁琐,既包括转化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提卷、登记、检查档案、拆卷、组卷、编页码、拟标题、核标题、整理等,又包括转化中的扫描、图像处理、数据挂接、扫描数据质检、修改、二次质检、著录标引等,还包括转化后期的打印目录、 装订(装盒)、 还档、 登记、 归档、 备份、 抽检等。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有效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使得业务流程的各环节之间有效衔接,避免发生错误。在提卷工作中,要注意形成数据表格,方便日后查证;在拟标题时,也要使拟定的条目表达清晰;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如发现一些损坏严重的档案影响扫描工作甚至无法进行扫描,需要先进行相应的处理,恢复档案内容以确保档案扫描工作可以高效地完成;在對档案进行扫描工作时,如果装订物的存在影响到被扫描档案的内容,这时需要拆除装订物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在拆装过程中,要保证档案完好无损,并及时做好档案记录,以保证档案在装订后无错误情况;在装订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确保合法合规。要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记录,每一天的工作都装订成档,方便日后查找问题出现的根源。
(二)加强数字化场所安全防控。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开展较为复杂,涉及到的人员较多,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安全风险因素的可能性。由于历史沿革等客观原因,档案总有可能存在编号错误、文件损毁等现象,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档案机构人员也要参与其中,如果发生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发生较大失误。档案机构完善制度防线,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将各项规章制度张贴上墙,要求外包人员时刻遵守,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加强档案加工人员安全教育,明确规定不得擅自翻印、复印档案机密文件或资料,不得在日常通信或普通电话中泄露档案机密。要加强对数字化现场加工转化的管理,安装视频摄像设备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光线、防尘等基本保护工作,每天检查门窗电的开关情况。在技术层面,为了禁止电子档案的肆意传播,可以针对USB接口进行密码设置,禁止外包人员私自携带手机、相机以及U盘等电子设备进入加工场所,非档案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加工场所。配备专人负责办理交接手续,使得档案数字化交接离不开责任人,每天对工作进行整理统计,将扫描完毕的档案资料存放于专用橱柜内,分类归档,在数字化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草稿、图像、废纸等一律按保密纸处理或销毁,不得携带出加工场所。
(三)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俗话说“招标保证经济,监理保证效率”,档案管理机构与外包公司之间也需要这样的第三方团体,一个优秀的监理机构可以提供档案数字化全过程、全方面的服务。一般情况下,监理机构可以选择具备档案数字化业务指导能力的团体或者个人,可以是档案行政业务人员、档案学专业人员或者信息管理专业人员,也可以是一些档案培训组织、学会等。在档案数字化项目确立之后,监理机构为档案管理部门提供设计管理、招标投标、设备采购、实施推进、安全防控、验收评估等服务,代表档案管理机构对项目进度、质量、经费、安全、信息等进行管理和控制,第三方需要在监督和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统筹协调档案机构与外包公司之间的管理、组织、奖惩、验收等工作,确保数字化工作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按期完成。
四、接收与维护档案数字化成果
外包公司档案数字化工作完成后,档案管理机构应及时对数字化成果进行系统评估验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数字化原始资料、成果、存储设备、移动备份介质进行检查。对照移交项目表,对实体档案数量、顺序、状况等进行清点、核对,重点检查档案有无损毁、丢失、涂改等情况,确保完好无损。对数字化图像数据进行检查,主要包括图像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偏斜、方向是否正确、顺序是否连贯。对数据备份进行验收,检查硬盘、光盘等存储备份设备是否能阅览、内容是否正确、有无遗漏、标号种类等信息是否完备。凡验收不合格的,由外包公司进行补充修正,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同时,增进档案机构与外包公司之间的联系,定期组织开展双方面的培训,学习档案数字化的整理方法、操作流程、前沿技术等,不断提升外包人员的业务技能,增进档案机构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档案数字化业务工作长效化。
综上所述,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是复杂性、系统性的大工程,业务外包为档案管理机构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但是,业务外包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档案管理机构要防控外包过程中的风险点,选择专业的外包公司,加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监督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档案数字化效率,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推动档案数字化事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26一127.
[2]李云平,张红霞.档案信息化外包带来的外部接入风险及防范[J].开封大学学报, 2010(2).
[3]王凤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档案,2012(1).
【关键词】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研究
所谓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是指相关档案管理机构结合自身工作需求,将档案数字化业务委托给专业外包公司,外包公司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数字摄影存储等技术手段,对纸质、电子等档案资源进行扫描、加工、处理,档案管理机构对数字化成果直接利用的一种工作方式。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正式推广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外包公司业务能力、数字化技术、法律制度、信息化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档案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严格把控,推动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一、做好档案数字化前期准备
档案管理机构确定档案数字化外包后,应积极部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档案管理机构应成立档案数字化外包管理组织,明确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做到任务清楚、责任明晰。其次,结合国家标准和本单位工作实际,系统整理本单位档案基本情况,包括档案数量、载体形式、档案类型、保存状况、保存期限、秘密等级等,综合考虑职能、成本、风险、利益等因素,对需要进行数字化管理的档案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情况来确定外包的业务范围。最后,走访调研、借鉴经验,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业务外包工作方案,从转化流程、保密管理、风险防范预警等方面细化规章制度,为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提供方向指引、操作指南。
二、准确选择外包服务公司
(一)审核外包服务公司。档案数字化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档案管理机构在选择外包公司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方面,审查外包公司资质,外包公司是否具有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档案数字化加工或数据处理类项目是否属于其业务范围,是否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否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软硬件设备,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信誉等级、成功案例等。另一方面,考察外包团队的业务能力及素质。从总体上讲,外包团队人员专业技能的高低决定了外包业务开展质量的好坏。所以,档案管理机构要选择高素质的外包人员及外包公司。这就需要档案机构在与外包公司签订外包合同的时候,就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专业技能、较强责任心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外包人员,能够熟悉数字化工作流程,熟练操作数字化设备,不泄露档案信息资料秘密,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二)签订合作协议。在选择出合适的外包公司后,需要制定合同和制度来明确外包业务范畴、责权以及外包公司的服务界限,内容要细致规范,合同中要详细记录外包模式、业务内容、完成时间、工作要求、服务报酬、产权归属、违约后果、后续服务等方面,使得外包公司明确自身的职责,并且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外包业务。除此之外,还需制定保密条款,双方签订保密合同,一旦出现档案信息泄露情况,按照保密条款,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
三、全程监控档案数字化过程
(一)制定标准化业务流程。档案管理机构要结合外包工作事项制定相应规范和操作标准,使得外包公司有章可循,按照标准进行档案数字化转化工作。档案数字化转化工作程序复杂且繁琐,既包括转化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提卷、登记、检查档案、拆卷、组卷、编页码、拟标题、核标题、整理等,又包括转化中的扫描、图像处理、数据挂接、扫描数据质检、修改、二次质检、著录标引等,还包括转化后期的打印目录、 装订(装盒)、 还档、 登记、 归档、 备份、 抽检等。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有效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使得业务流程的各环节之间有效衔接,避免发生错误。在提卷工作中,要注意形成数据表格,方便日后查证;在拟标题时,也要使拟定的条目表达清晰;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如发现一些损坏严重的档案影响扫描工作甚至无法进行扫描,需要先进行相应的处理,恢复档案内容以确保档案扫描工作可以高效地完成;在對档案进行扫描工作时,如果装订物的存在影响到被扫描档案的内容,这时需要拆除装订物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在拆装过程中,要保证档案完好无损,并及时做好档案记录,以保证档案在装订后无错误情况;在装订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确保合法合规。要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记录,每一天的工作都装订成档,方便日后查找问题出现的根源。
(二)加强数字化场所安全防控。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开展较为复杂,涉及到的人员较多,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安全风险因素的可能性。由于历史沿革等客观原因,档案总有可能存在编号错误、文件损毁等现象,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档案机构人员也要参与其中,如果发生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发生较大失误。档案机构完善制度防线,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将各项规章制度张贴上墙,要求外包人员时刻遵守,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加强档案加工人员安全教育,明确规定不得擅自翻印、复印档案机密文件或资料,不得在日常通信或普通电话中泄露档案机密。要加强对数字化现场加工转化的管理,安装视频摄像设备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光线、防尘等基本保护工作,每天检查门窗电的开关情况。在技术层面,为了禁止电子档案的肆意传播,可以针对USB接口进行密码设置,禁止外包人员私自携带手机、相机以及U盘等电子设备进入加工场所,非档案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加工场所。配备专人负责办理交接手续,使得档案数字化交接离不开责任人,每天对工作进行整理统计,将扫描完毕的档案资料存放于专用橱柜内,分类归档,在数字化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草稿、图像、废纸等一律按保密纸处理或销毁,不得携带出加工场所。
(三)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俗话说“招标保证经济,监理保证效率”,档案管理机构与外包公司之间也需要这样的第三方团体,一个优秀的监理机构可以提供档案数字化全过程、全方面的服务。一般情况下,监理机构可以选择具备档案数字化业务指导能力的团体或者个人,可以是档案行政业务人员、档案学专业人员或者信息管理专业人员,也可以是一些档案培训组织、学会等。在档案数字化项目确立之后,监理机构为档案管理部门提供设计管理、招标投标、设备采购、实施推进、安全防控、验收评估等服务,代表档案管理机构对项目进度、质量、经费、安全、信息等进行管理和控制,第三方需要在监督和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统筹协调档案机构与外包公司之间的管理、组织、奖惩、验收等工作,确保数字化工作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按期完成。
四、接收与维护档案数字化成果
外包公司档案数字化工作完成后,档案管理机构应及时对数字化成果进行系统评估验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数字化原始资料、成果、存储设备、移动备份介质进行检查。对照移交项目表,对实体档案数量、顺序、状况等进行清点、核对,重点检查档案有无损毁、丢失、涂改等情况,确保完好无损。对数字化图像数据进行检查,主要包括图像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偏斜、方向是否正确、顺序是否连贯。对数据备份进行验收,检查硬盘、光盘等存储备份设备是否能阅览、内容是否正确、有无遗漏、标号种类等信息是否完备。凡验收不合格的,由外包公司进行补充修正,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同时,增进档案机构与外包公司之间的联系,定期组织开展双方面的培训,学习档案数字化的整理方法、操作流程、前沿技术等,不断提升外包人员的业务技能,增进档案机构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档案数字化业务工作长效化。
综上所述,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是复杂性、系统性的大工程,业务外包为档案管理机构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但是,业务外包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档案管理机构要防控外包过程中的风险点,选择专业的外包公司,加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监督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档案数字化效率,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推动档案数字化事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26一127.
[2]李云平,张红霞.档案信息化外包带来的外部接入风险及防范[J].开封大学学报, 2010(2).
[3]王凤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档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