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人们预言,世界石油资源将要枯竭,能源危机不可避免。这样,也促使各个国家竞相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资源。
一、从岌岌可危的石油危机中解救出来
全球性经济和产业变革的汹涌波涛势不可挡。若对原油价格的日趋飚升及能源资源等的变化无动于衷,世界的政治经济势必会陷入无可救药的泥潭。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已经迫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了技术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人们决心下大气力促使能源生产体系和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有目共睹。上个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经济处于日落西山的境地,欧美的银行和企业纷纷撤离莫斯科,惟恐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沼。然而,俄罗斯却很快东山再起,摇身一变成为当今世界的能源供给大国,并以石油和天然气为武器,重返世界超级大国的宝库。而且俄罗斯的石油,对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在,世界能源的需要与供给,始终最大限度地维系着供需平衡。2006年夏,黎巴嫩的什叶派民兵组织真主党武装与以色列发生武装冲突、伊朗的核开发计划等引发的复杂而紧张的局势,直接导致原油价格飞涨到每桶78美元以上。随后,美国经济呈现疲软态势,对石油的需求压力也相应减轻。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之外的那些非加盟产油国却蓄势待发,趁机增加本国的石油产量并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势。这样一来,世界原油价格由涨价转变为降价,缓和了石油市场。然而,OPEC组织是不喜欢石油降价的,便当即决定石油组织产油国统一实施减产计划,使每桶维持在50~55美元以上。每桶价格为50~55美元,这样的价格并不是一个便宜的定价,它几乎为几年前油价的2倍。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发现这一价格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计算,2002年,OPEC的收入为1990亿美元;2006年达到约6000亿美元。4年间就增加了3倍收入。
二、每桶60~70美元是危险界线
目前,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有两个,首先是原油价格上升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其次是能源的生产方式和市场供需结构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从各个方面来讲,原油价格的上升,都是不同程度上构成经济衰退的原因。首先,从拉动世界经济的消费者阶层来看,最可怕的结果是剥夺了他们的购买力。这样,有可能会对企业和股市予以沉重的打击,或许,还会对非产油国的国际收支产生巨大损害。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的恐惧也必然增高,这就迫使各国的中央银行紧急提高利率。
前不久,OPEC某官员在回顾每桶22~28美元的那个时代时说,“即便是每桶40美元,世界经济仍会萎靡不振。”但是,当世界经济度过每桶40美元的大关时,原油价格却由每桶50美元持续攀升至60美元。世界经济应对石油飞涨对策的优势之一,是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存度己明显下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了150%以上,而石油消费的增加率为25%。近期石油输出同组织的价格提升,与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70年代出现的石油价格上涨,可以说与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伊朗的国内政治波动等诸多政治事件密不可分。向近期的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石油需求扩大所致。
然而,尽管现代世界经济同时也催生了应对原油飞涨的若干对策,但依然会招致油价暴涨。时下,人们期待着用技术创新作为拉动能源市场变革的原动力。而石油和天然气企业长期以来就对技术创新充满着激情。
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关切日益强烈。其中以风力发电的普及和应用最为突出。欧盟和美国政府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事业,正在大幅度提高资助金的额度。印度和中国也在实施同样的开发促进计划。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促进不但在政策上尽可能优惠,而且在人才配备和资源供应上都优先考虑。但在风力发电厂使用的风车和涡轮机及叶片的质量上,目前仍远远达不到实用标准。尽管如此,可再生能源仍是当今的一大商机。据统计,2006年全世界各国面向风力和太阳能产业的投资额高达400亿美元。
三、投资家助力新能源研发事业
不容否认,目前风力和太阳能的利用规模与全球的能源需求量相比仍微不足道。无论是风能还是太阳能,政府的资助大都没有收到应得的经济效益和回报。从可再生能源开发现状来看,无论哪种能源都仅仅是拾遗补缺或支离破碎地承担部分能量的供给,无法肩负起大规模提供能量的重任。据预计,这种僵持状况今后还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政府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关切以及投资额幅度的增加,近年来确实有了惊人的进展。约在10年之前,美国能源部就曾向相关开发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下达了制定《新能源研发框架》的规划。但在当时,能源供给还算不上个很紧迫的课题,人们对新能源研究开发的关注还不高。在这一背景下来讨论新能源研发问题,似乎给人以天方夜谭之感。之后,由于世界性的原油供给不足,价格暴涨,这才引起了全球性的不安和骚动。再加上今天直面的全球升温问题,人类曾漠然视之的新能源,瞬间变成了技术开发投资炙手可热的主要目标。
目前,各国政府和企业正不遗余力地将资金和人力投向技术创新,掀起了可再生能源的研发热潮。在政府与企业加强联手合作的同时,技术创新始终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的历史重任。
“上世纪90年代前期,我们的投资目标主要是互联网,只有极少数人在关心可再生能源。现在恰恰倒了过来。我们的主要投资目标摇身一变,成了可再生能源。当初,将资金投向新能源技术研发的风险投资家确实凤毛麟角。但现在,几乎整个风险投资产业都将新能源和洁净能源技术的研发,视同为与当年IT(信息技术)产业和生命科学同等重要的课题,并确信拥有无限的商机。无论是IT产业还是生命科学,抑或现在的新能源研发技术,说到底,若想健康发展和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营,最初都离不开风险投资企业的支持。”技术合作者、风险投资家埃伦普拉斯如是说。该公司也是最早向地球上的洁净能源投资的风险投资企业。
与新能源相关的新兴企业,今天大都能较为容易地获取发展资金,前提是必须按照风险投资家的期待和意愿,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寄希望于生物能源的市场潜力
新能源商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极其诱人的,但并非所有的新兴企业家都能成功。联想到当年气势如虹眼下却形同泡沫的IT产业,投资家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IT泡沫之所以会出现裂缝直至一蹶不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信息技术在社会与商务的变革中误使应用技术处于拾遗补缺的地位而没有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IT泡沫的出现。实际上是忽视和剥夺了新兴企业的利益所致。实践证明,世界各国政府对与能源相关的技术关心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出现非同凡响的巨大成果。随着现有石油各分支领域中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进步,替代能源的竞争力自然也会不断增强。
生物学和遗传基因工程学正在成为能源革命重要的原动力。在美国,以玉米为原料的酒精产业正作为厚积薄发的新兴燃料市场而倍受全球关注。但所面临的困难是,各国农田有限,粮食与燃料产地该如何共存共荣。同时,人们又发现尽管农田有限,但作为燃料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却完全可以克服这一因素的制约。于是,从农业废弃物等中提炼酒精的技术应运而生,而且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生物燃料的开发正是生物学家们大展宏图的新天地。这一产业的市场规模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从目前来看,新能源生产和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国际大环境,营造了生物学大显身手并作出杰出贡献的良好契机。科学家们应积极参与生物技术和遗传基因工程学领域的伟大实践,以新能源的开发为目标,创造出更大的业绩,更好地解决能源问题。
目前,无论是风险投资家还是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支持这项事业。人类距离“用地球上最便宜的生物原料生产出最洁净的生物柴油机燃料”的日子己越来越近,相信不久后,便会广泛普及。今天,是能源技术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以积极和奋发向上的激情来拥抱这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相信随着能源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能源产业划时代的变革一定能让梦想成为现实。
(徐新明 编译)
一、从岌岌可危的石油危机中解救出来
全球性经济和产业变革的汹涌波涛势不可挡。若对原油价格的日趋飚升及能源资源等的变化无动于衷,世界的政治经济势必会陷入无可救药的泥潭。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已经迫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了技术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人们决心下大气力促使能源生产体系和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有目共睹。上个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经济处于日落西山的境地,欧美的银行和企业纷纷撤离莫斯科,惟恐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沼。然而,俄罗斯却很快东山再起,摇身一变成为当今世界的能源供给大国,并以石油和天然气为武器,重返世界超级大国的宝库。而且俄罗斯的石油,对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在,世界能源的需要与供给,始终最大限度地维系着供需平衡。2006年夏,黎巴嫩的什叶派民兵组织真主党武装与以色列发生武装冲突、伊朗的核开发计划等引发的复杂而紧张的局势,直接导致原油价格飞涨到每桶78美元以上。随后,美国经济呈现疲软态势,对石油的需求压力也相应减轻。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之外的那些非加盟产油国却蓄势待发,趁机增加本国的石油产量并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势。这样一来,世界原油价格由涨价转变为降价,缓和了石油市场。然而,OPEC组织是不喜欢石油降价的,便当即决定石油组织产油国统一实施减产计划,使每桶维持在50~55美元以上。每桶价格为50~55美元,这样的价格并不是一个便宜的定价,它几乎为几年前油价的2倍。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发现这一价格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计算,2002年,OPEC的收入为1990亿美元;2006年达到约6000亿美元。4年间就增加了3倍收入。
二、每桶60~70美元是危险界线
目前,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有两个,首先是原油价格上升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其次是能源的生产方式和市场供需结构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从各个方面来讲,原油价格的上升,都是不同程度上构成经济衰退的原因。首先,从拉动世界经济的消费者阶层来看,最可怕的结果是剥夺了他们的购买力。这样,有可能会对企业和股市予以沉重的打击,或许,还会对非产油国的国际收支产生巨大损害。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的恐惧也必然增高,这就迫使各国的中央银行紧急提高利率。
前不久,OPEC某官员在回顾每桶22~28美元的那个时代时说,“即便是每桶40美元,世界经济仍会萎靡不振。”但是,当世界经济度过每桶40美元的大关时,原油价格却由每桶50美元持续攀升至60美元。世界经济应对石油飞涨对策的优势之一,是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存度己明显下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了150%以上,而石油消费的增加率为25%。近期石油输出同组织的价格提升,与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70年代出现的石油价格上涨,可以说与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伊朗的国内政治波动等诸多政治事件密不可分。向近期的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石油需求扩大所致。
然而,尽管现代世界经济同时也催生了应对原油飞涨的若干对策,但依然会招致油价暴涨。时下,人们期待着用技术创新作为拉动能源市场变革的原动力。而石油和天然气企业长期以来就对技术创新充满着激情。
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关切日益强烈。其中以风力发电的普及和应用最为突出。欧盟和美国政府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事业,正在大幅度提高资助金的额度。印度和中国也在实施同样的开发促进计划。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促进不但在政策上尽可能优惠,而且在人才配备和资源供应上都优先考虑。但在风力发电厂使用的风车和涡轮机及叶片的质量上,目前仍远远达不到实用标准。尽管如此,可再生能源仍是当今的一大商机。据统计,2006年全世界各国面向风力和太阳能产业的投资额高达400亿美元。
三、投资家助力新能源研发事业
不容否认,目前风力和太阳能的利用规模与全球的能源需求量相比仍微不足道。无论是风能还是太阳能,政府的资助大都没有收到应得的经济效益和回报。从可再生能源开发现状来看,无论哪种能源都仅仅是拾遗补缺或支离破碎地承担部分能量的供给,无法肩负起大规模提供能量的重任。据预计,这种僵持状况今后还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政府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关切以及投资额幅度的增加,近年来确实有了惊人的进展。约在10年之前,美国能源部就曾向相关开发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下达了制定《新能源研发框架》的规划。但在当时,能源供给还算不上个很紧迫的课题,人们对新能源研究开发的关注还不高。在这一背景下来讨论新能源研发问题,似乎给人以天方夜谭之感。之后,由于世界性的原油供给不足,价格暴涨,这才引起了全球性的不安和骚动。再加上今天直面的全球升温问题,人类曾漠然视之的新能源,瞬间变成了技术开发投资炙手可热的主要目标。
目前,各国政府和企业正不遗余力地将资金和人力投向技术创新,掀起了可再生能源的研发热潮。在政府与企业加强联手合作的同时,技术创新始终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的历史重任。
“上世纪90年代前期,我们的投资目标主要是互联网,只有极少数人在关心可再生能源。现在恰恰倒了过来。我们的主要投资目标摇身一变,成了可再生能源。当初,将资金投向新能源技术研发的风险投资家确实凤毛麟角。但现在,几乎整个风险投资产业都将新能源和洁净能源技术的研发,视同为与当年IT(信息技术)产业和生命科学同等重要的课题,并确信拥有无限的商机。无论是IT产业还是生命科学,抑或现在的新能源研发技术,说到底,若想健康发展和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营,最初都离不开风险投资企业的支持。”技术合作者、风险投资家埃伦普拉斯如是说。该公司也是最早向地球上的洁净能源投资的风险投资企业。
与新能源相关的新兴企业,今天大都能较为容易地获取发展资金,前提是必须按照风险投资家的期待和意愿,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寄希望于生物能源的市场潜力
新能源商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极其诱人的,但并非所有的新兴企业家都能成功。联想到当年气势如虹眼下却形同泡沫的IT产业,投资家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IT泡沫之所以会出现裂缝直至一蹶不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信息技术在社会与商务的变革中误使应用技术处于拾遗补缺的地位而没有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IT泡沫的出现。实际上是忽视和剥夺了新兴企业的利益所致。实践证明,世界各国政府对与能源相关的技术关心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出现非同凡响的巨大成果。随着现有石油各分支领域中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进步,替代能源的竞争力自然也会不断增强。
生物学和遗传基因工程学正在成为能源革命重要的原动力。在美国,以玉米为原料的酒精产业正作为厚积薄发的新兴燃料市场而倍受全球关注。但所面临的困难是,各国农田有限,粮食与燃料产地该如何共存共荣。同时,人们又发现尽管农田有限,但作为燃料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却完全可以克服这一因素的制约。于是,从农业废弃物等中提炼酒精的技术应运而生,而且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生物燃料的开发正是生物学家们大展宏图的新天地。这一产业的市场规模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从目前来看,新能源生产和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国际大环境,营造了生物学大显身手并作出杰出贡献的良好契机。科学家们应积极参与生物技术和遗传基因工程学领域的伟大实践,以新能源的开发为目标,创造出更大的业绩,更好地解决能源问题。
目前,无论是风险投资家还是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支持这项事业。人类距离“用地球上最便宜的生物原料生产出最洁净的生物柴油机燃料”的日子己越来越近,相信不久后,便会广泛普及。今天,是能源技术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以积极和奋发向上的激情来拥抱这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相信随着能源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能源产业划时代的变革一定能让梦想成为现实。
(徐新明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