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 31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时强调,要着力提高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这一论断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十九大后进一步创新和深化纪律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体现,为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更好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党的纪律建设的三维向度中,政治性是根本,时代性是品格,针对性是关键,三者互为一体、彼此关联,我们要科学理解、准确把握、一体推进。
对政党来说,政治性是其根本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事的是政治活动,执行的是政治任务,政治性是其基本特性。在党的纪律建设中,政治性包括政治路线、政治方向、政治 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纪律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因而,在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中,政治性是第一位的、首要的,是引领党的纪律建设方向
的核心和灵魂。
党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基本保证。”这就是党的纪律建设政治性之根本所在。因而,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指的就是我们党在纪律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作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严明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全党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实政治保证。说到底,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解决的就是我们党的纪律到底是“为谁服务、服务什么”这一根本性政治问题。
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不是空洞抽象的口号,也不是难以把握的宏观要求,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有一套系统的制度体系和行为规则,在纪律的“铁尺”上刻度分明,指标清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执纪审查首先检查对党是否忠诚。5年来,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万件,处分1.5万人。当前首要的就是要把“两个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出来,将“四个意识”作为政治标杆,查找政治偏差,重点查处“四个交织”问题,将政治上的“两面人”“七个有之”
“山头主义”等严重危害党的团结、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严明的纪律和规矩,确保全党在政治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以绝对的政治忠诚保证党团结统一、实现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
我们党是拥有与时俱进精神品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把握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党的纪律建设也不例外。
历次党章修改中关于纪律建设主要内容的变迁,充分说明、生动印证了党的纪律建设的时代性。比如,在我们党执政前,党的纪律建设突出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对党的忠诚;我们党执政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点调整为维护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廉洁;改革开放时期,在1997年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关于经济类错误的条文最多,占比达四分之一。简而言之,从第一部党章制定以来,党对自身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基本认识和发展方向没有发生变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环境中,我们党始终根据自身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具体时代任务,科学把握党的纪律建设规律,顺应执政党现代化要求,不断推进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摆上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党的纪律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鲜明回答。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制度在时代的召唤中不断开放发展,不断深化、升华。一是在框架布局上,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要求,构成了党的建设新布局。同时将纪律建设内嵌、贯穿于“四个全面”全过程,使纪律建设不仅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而且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 和牵引作用。二是在理念内容上,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并形成了以政治纪律打头的“六大纪律”体系。三是在体制机制上,提出“两个责任”“两个为主”“两个全覆盖”,突出“关键少数”;科学把握纪律建设与权力监督的关系。四是在制度构建上,修订制定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把纪律规矩立起来,扎紧扎牢制度笼子。以新《条例》的制定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条例》就紧紧贯彻这一发展思想,增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把惩治‘蝇贪’同扫黑除恶结合起来”的有关规定,充分体现纪律建设鲜明的时代性。着力提高党的纪律建设的时代性,就是要使党的纪律建设始终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主题、满足时代需要,始终与时代同步共振、与时代发展合拍。
党的纪律建设的针对性,指的就是我们党为完成历史使命、解决全面从严治党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在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制度等各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符合实际的专门性举措。
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要求党的纪律建设必须要有针对性。铁的纪律是担当使命的重要保障,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了铁的纪律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作用。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十八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最为鲜明的特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和保证。那么,铁的纪律“铁”在哪?全面从严治党又“严”在哪?针对性是“铁”和“严”的关键之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用党章党规党纪的尺子衡量党员干部行为,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加强党内监督,到净化政治生态,党的纪律建设的针对性不断凸显和强化。
解决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现实问题,要求党的纪律建设必须要有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使命引領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以具体问题的突破和解决,推动了党的纪律建设的全面发展。比如,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反映最强烈,党中央就出台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针对“破法必先破纪”的规律,提出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重大理论创新。纪法不分曾是党规党纪面临的突出问题,2015年修订的《条例》就去除了与法律法规重复的70多条内容,今年再次修订时,针对管党治党的突出问题和监督执纪中发现的新型违纪行为,开列“负面清单”,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
当前,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依然复杂,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的纪律就要针对我们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纪律意识、纪律原则、纪律教育、纪律遵守、纪律执行、纪律监督、纪律责任、纪律文化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出实招、求实效。通过建制度、立规矩、抓落实、重执行,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政治性是党的纪律建设的根本
对政党来说,政治性是其根本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事的是政治活动,执行的是政治任务,政治性是其基本特性。在党的纪律建设中,政治性包括政治路线、政治方向、政治 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纪律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因而,在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中,政治性是第一位的、首要的,是引领党的纪律建设方向
的核心和灵魂。
党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基本保证。”这就是党的纪律建设政治性之根本所在。因而,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指的就是我们党在纪律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作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严明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全党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实政治保证。说到底,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解决的就是我们党的纪律到底是“为谁服务、服务什么”这一根本性政治问题。
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不是空洞抽象的口号,也不是难以把握的宏观要求,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有一套系统的制度体系和行为规则,在纪律的“铁尺”上刻度分明,指标清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执纪审查首先检查对党是否忠诚。5年来,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万件,处分1.5万人。当前首要的就是要把“两个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出来,将“四个意识”作为政治标杆,查找政治偏差,重点查处“四个交织”问题,将政治上的“两面人”“七个有之”
“山头主义”等严重危害党的团结、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严明的纪律和规矩,确保全党在政治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以绝对的政治忠诚保证党团结统一、实现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
时代性是党的纪律建设的品格
我们党是拥有与时俱进精神品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把握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党的纪律建设也不例外。
历次党章修改中关于纪律建设主要内容的变迁,充分说明、生动印证了党的纪律建设的时代性。比如,在我们党执政前,党的纪律建设突出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对党的忠诚;我们党执政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点调整为维护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廉洁;改革开放时期,在1997年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关于经济类错误的条文最多,占比达四分之一。简而言之,从第一部党章制定以来,党对自身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基本认识和发展方向没有发生变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环境中,我们党始终根据自身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具体时代任务,科学把握党的纪律建设规律,顺应执政党现代化要求,不断推进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摆上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党的纪律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鲜明回答。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制度在时代的召唤中不断开放发展,不断深化、升华。一是在框架布局上,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要求,构成了党的建设新布局。同时将纪律建设内嵌、贯穿于“四个全面”全过程,使纪律建设不仅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而且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 和牵引作用。二是在理念内容上,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并形成了以政治纪律打头的“六大纪律”体系。三是在体制机制上,提出“两个责任”“两个为主”“两个全覆盖”,突出“关键少数”;科学把握纪律建设与权力监督的关系。四是在制度构建上,修订制定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把纪律规矩立起来,扎紧扎牢制度笼子。以新《条例》的制定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条例》就紧紧贯彻这一发展思想,增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把惩治‘蝇贪’同扫黑除恶结合起来”的有关规定,充分体现纪律建设鲜明的时代性。着力提高党的纪律建设的时代性,就是要使党的纪律建设始终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主题、满足时代需要,始终与时代同步共振、与时代发展合拍。
针对性是党的纪律建设的关键
党的纪律建设的针对性,指的就是我们党为完成历史使命、解决全面从严治党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在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制度等各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符合实际的专门性举措。
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要求党的纪律建设必须要有针对性。铁的纪律是担当使命的重要保障,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了铁的纪律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作用。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十八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最为鲜明的特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和保证。那么,铁的纪律“铁”在哪?全面从严治党又“严”在哪?针对性是“铁”和“严”的关键之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用党章党规党纪的尺子衡量党员干部行为,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加强党内监督,到净化政治生态,党的纪律建设的针对性不断凸显和强化。
解决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现实问题,要求党的纪律建设必须要有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使命引領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以具体问题的突破和解决,推动了党的纪律建设的全面发展。比如,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反映最强烈,党中央就出台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针对“破法必先破纪”的规律,提出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重大理论创新。纪法不分曾是党规党纪面临的突出问题,2015年修订的《条例》就去除了与法律法规重复的70多条内容,今年再次修订时,针对管党治党的突出问题和监督执纪中发现的新型违纪行为,开列“负面清单”,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
当前,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依然复杂,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的纪律就要针对我们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纪律意识、纪律原则、纪律教育、纪律遵守、纪律执行、纪律监督、纪律责任、纪律文化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出实招、求实效。通过建制度、立规矩、抓落实、重执行,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