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欧蒂神迹》的印第安书写:民族志与诗歌的跨界融合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Q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异文化田野调查中,彝族诗人阿库乌雾通过视阈的广阔性和视角的平行,保证了其民族志研究对象在形象上的丰富内涵和真实性。在旅美诗集《凯欧蒂神迹》中,他创作了大量与印第安神话、历史和信仰相关的诗篇。这些诗篇既是异文化田野调查作用于诗人情感的艺术结晶,也是诗人对印第安文化的深度描写和忠实记录。《凯欧蒂神迹》创造性地实现了民族志与诗歌的结合,以诗歌为“世界语”,对于深化世界对印第安民族的了解,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鉴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主要存在顶层高度重视、但执行逐层衰减,方案力求全面、但忽视个性培养,重视传授知识、但忽略能力培养,教师竭尽全力、但收效难成正比,学生兴趣高涨、但期望难以满足等问题。应采取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综合素质教育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合理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能力水平、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营造素质教育氛围、拓宽综合素质教育渠道,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考查考核机制等对策,方能全面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效的逆营销可以减少消费者的资源浪费。通过操纵逆营销诉求的心理距离,并且结合消费者的问题需要水平,考察逆营销如何有效抑制消费者的资源浪费倾向。研究结果表明:(1)心理距离较近(VS.较远)的诉求会产生更好的逆营销效果;(2)问题需要较强(VS.较弱)的消费者更倾向受到逆营销说服;(3)当心理距离较近的诉求遇到问题需要较强的消费者时,能够产生最好的逆营销效果;(4)行为效能感是逆营销沟通与其说服效果之间的中介变量。在逆营销实践中,应该增强消费者的问题需要,并且建构较近心理距离的诉求,以便增强消费者的行为效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到来。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逐渐兴起。目前高校的数字化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化校园尚且存在许多的问题,数据之间没有有效的集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聚焦日记,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读懂小说。  2.借助日记,教会学生选点切入,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及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继续带领大家走进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起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这部小说中,除了常规描写之外,大家有没有发现其他文字形式?  生:信,歌词。  生:日记。  师:非常好!大家能够关注到文字形式,很了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学习的革命。那种传统的受限于物理时空的学习存在场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学习环境、学习形态、学习方式等都呈现出双重存在结构,现实与虚拟交互依存,学习者之间也因有技术支持而能很好地实现跨越时空的广泛交流,人们所期待的精准学习、高效学习,完全可以借助高速度、低延时、低功耗等“互联网+”的特定信息技术平台得以实现。如何做“互联网+”时代的优秀学习者,已然成为每一位学习者必须直面思
雍正朝始,清政府对云、贵彝族聚居地区进行了改土归流,吴三桂作为清初清廷在西南疆域的代理人,在彝族文献《布默战史》《吴三桂野史》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塑造:《布默战史》将之视作仇人,而《吴三桂野史》中则对其带有一丝同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吴三桂在不同时期对待彝族群众的政策态度不同,另一方面也归因于记忆群体所接受的记忆不一。同时,虽然两本书反映的事件有所差异,但也反映了云、贵彝族地区对于国家的认同。
摘要  城市学校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逐步增大,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可以实施“低”“缓”“增”“实”的德育策略,加强班集体建设,夯实德育基础工作,实现家、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帮助该群体融入城市学校的学习与生活。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德育工作 “低”“缓”“增”“实”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质的飞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空前
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锤炼学生品格,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生态,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聚焦均衡办学背景下多元复杂、参差不齐的生源状况,创新推进“新三好”评价机制。所谓“新三好”,即在学校做“合格·特长”的好学生,在家庭做“勤俭·孝敬”的好孩子,在社会做“公德·责任”的好公民。这一评价,着力于系统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公民意识,着力于学生志存高远、勤学上进、健康生活的自主发展,让不同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依法执法则是治理有效的重要实现手段.法律是国家意图在文本上的体现,国家意图能否落实有赖于法律实施.中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法律肩负着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乐府诗“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征;  2.根据诗句特点设计探究活动,逐层推进,深入文本内部;  3.从七言诗句中读出“苦”,从问句中读出“悲悯”,通过三言诗句深化对主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歌,了解乐府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白居易的一首诗——《卖炭翁》。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朗读。)  师:很好,但如果你把第一节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