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胞内劳森菌重组flgE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以胞内劳森菌(LI)重组鞭毛钩基体复合蛋白flgE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将flgE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flgE,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诱导后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flgE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flgE蛋白为包被抗原,经优化各反应条件后建立了检测LI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ELISA方法与CSFV、PRV、PRRSV、PCV2、FMDV、Mhp和APP等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能检测到1600倍稀释的LI阳性血清,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利用该方法检测多个不同类型猪场的猪血清(血清来源:2个种猪场1~5胎次的母猪;3个商品猪场30日龄~140日龄的猪;仔猪30头,从30日龄跟踪至80日龄,共采集4次血清),结果显示,母猪和育肥猪的感染率较高可达100%;母源抗体下降后,自50日龄~70日龄起到育肥猪阶段,LI阳性率和抗体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30头跟踪仔猪在单独密闭的饲养条件下,从开始到全群感染LI所需的时间较短(35 d左右).这些结果与目前已报道的LI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一致,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反映LI感染猪的抗体水平.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初步用于临床LI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
其他文献
为了解绵羊副结核病的病原学特征,本研究对PCR检测阳性的绵羊肠系膜淋巴结样品开展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株进行形态观察,结果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样品经培养后出现乳白色菌落;对
里卡多·穆尼兹·马丁(Ricardo Mu?oz Martín)教授是翻译认知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领军学者,他最早提出“认知翻译学”这一术语并创办了国际翻译学期刊《翻译、认知与行为》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依据自身教学实践,从新课导入,构建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巩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