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奇数卖的袜子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得是一个6岁女孩的父亲。每天一早为女儿找另外一只不知去向的袜子,是他最头疼的事情,甚至有时还因此迟到而挨罚。
  一天早上,彼得的女儿又找不到另一只袜子了。心急如焚的彼得顺手拿了两只颜色迥异的袜子套在女儿脚上。没想到,一出门,女儿脚上的另类打扮便引来许多人的注意。
  彼得忽然心生一计,为何不能开设一家专门出售这种“错位”袜子的商店呢?只要顾客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意搭配袜子的款式和颜色,只要不是原配的就可以。想到这里,心情激动的彼得立即行动起来。
  为了保证袜子生产后的卖点,彼得在设计袜子的图案时,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传统系列”“惊艳系列”“前卫系列”以及“幽默系列”等4种不同的款式,并加入当时流行的波点、条纹或波浪。
  另外,彼得还特意为每只袜子都设定了一个特别的编号,比如“惊艳4号”“前卫25号”等等,这样做主要是便于收藏袜子,同时也像收藏棒球卡、麦当劳的小玩具一样,促使人们越买越想买。如果你能有幸凑齐一整套134只袜子,就能产生8911种搭配。想象一下以下的情景——足够一个人连续穿上24年,而且每天都是不重复的搭配,还可以连续穿67天,不用洗袜子,多爽!
  为了保证每只袜子都是“独主”的,彼得在包装袜子时,均为奇数包装出售,三只或七只一套。最后,彼得给自己的公司还取了一个“搭配小姑娘”的卡通名字。而他的宣传口号则是:打破条框,不循规蹈矩,让每个女孩都能自定义时尚法则。而其销售对象则定位为8~12岁的少女,因为她们本身就是经常丢袜子的“主力军”。
  彼得这种卖混搭袜子的奇特销售方式,一下子满足了众多年轻人恶作剧式的幽默心理。很快,他的袜子销售量便直线上升。更让彼得惊喜的是,有些祖母在为孙女买袜子后,还特意给自己买上几只,因为所有的女性都有“少女情結”。她们希望再当一回小姑娘,尤其是和女儿、孙女一起穿的感觉,更是奇妙!
  短短几年时间,彼得袜子店的销量竟达到了惊人的60万只,公司资产达到2亿美元,而且还兼并了一家小型袜子生产厂商。
  将错就错,也是创新路径。世间没有绝对的错误,或说没有绝对无意义的错误,只要你敢于跳出来赋予它新的含义。
  (摘自《中外管理》)
其他文献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八月,乾隆帝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逢十”的大寿。  举国欢庆的气氛尚未消散,礼部侍郎尹壮图的一份奏折,一下子将这位耄耋老人从盛世迷梦拖回现实。尤其是其中一句话,令他虽然又气又急,但又不得不直面:  “臣经过地方……商民半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  商民“蹙额兴叹”的事中,就有“生齿日繁”带来的社会问题。这年,中国人口突破3亿大关。几千年来鼓励生育的做法,在18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郑板桥写的,题在他画的一幅墨竹上,大家都认为这是板桥先生的独立宣言。  高山岩石多土壤少,有些竹子生长在岩石上,那是中国画家喜欢的题材。岩石有裂缝,裂缝里有风吹进来的土壤,竹子就在石头缝里扎根。竹子的根部蔓延很快,生命力很强,就靠石头缝里那一点点空间,那一点点土壤,它把岩石牢牢地抓住了,无论山上刮多么大的风,它也不会倒
英国苏塞克斯公爵哈里王子和妻子梅根宣布告别王室高级成员身份。之后,白金汉宫宣布,哈里和梅根今后将不再使用“殿下”头衔,他们的王室职务被辞去,包括正式的军职,“虽然他们不能再正式代表女王陛下,但苏塞克斯公爵一家已明确表示,他们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将继续维护女王陛下的价值观”。不再吃“皇粮”  早些时候,哈里夫妇表示,希望在王室内扮演一个“进步的新角色”:他们将在财务上独立,并将往返于英国和北美之间。英国
杨成武比聂荣臻小15岁,他一直视聂荣臻为“最尊敬的、最可信赖的良师和益友”,称之为忘年之交。六十载如一日,他们的师友情始终不变。“像个大学教授”  杨成武与聂荣臻相识在中央苏区。杨成武在上中学期间,于1929年1月跟随老师张赤南参加闽西古城暴动。1931年春,17岁的杨成武担任红一军团第11师32团政治委员。不久,他第一次见到聂荣臻。那时,聂荣臻刚从上海白区来到中央苏区,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杨
《罗马共和国》  [英] 戴维·M.格温 著 王忠孝 译  译林出版社 2018年6月出版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在西方文明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本书中,戴维·M.格温从罗马的起源以及建城传说开始,一路写到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和恺撒在三月十五日遇刺,为我们呈现了罗马共和国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其中,他审视了共和国独一无二的政治结构,描述了它的文学和物質来源,生动地刻画了罗马共和国的文化与社会。
在《千字文》里有这么一句话,专门用来形容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用兵最精”,排在首位的就是白起。另三位分别是王翦、廉颇和李牧。列四将之首,可见白起的分量之重。  白起原本一介布衣,因巧于用兵,终登庙堂。在秦国统一六国的道路上,他先后赢得伊阙之战、攻陷楚国国都郢、拿下长平之战,贡献极大。可尽管如此,却没有一个善终的结局。《史记》记载,秦昭王認为白起托病不出战,“其意怏怏不服”,于是赐其死。如此功
哲理的故事:  星期五早上8点前,一个衣着休闲的年轻人,步入华盛顿特区位于地铁站外的“朗方广场”,打开小提琴盒,开始认真演奏起来。  可是似乎收获并不那么理想。63个人走过之后,才有一名男士经过时短暂回头望了望他,再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位好心肠的妇女给了这名提琴手1美元。但令他感到安慰的是,演奏了一会儿,竟然有人在附近的墙边站着听他演奏。此后的近一个小时内,有7个人停下脚步听了大概一分钟,有27个人
项羽和刘邦  如果说项羽是英雄的话,那么刘邦根本就不是英雄了,因为项羽所具备的英雄条件,刘邦一个都没有:没有武功,身体也不强壮,甚至有点胆小。项羽向他挑战,他也不敢出来。可是刘邦毕竟有“皇帝相”,后来变成汉朝的高祖,刘邦的后代汉武帝也成了太史公的“上司”,太史公不能把汉朝的老祖宗写得那么差,所以在《高祖本纪》中,他用了很多资料,包括神话,来营造刘邦的天子命运。比如说刘邦的妈妈在泽边休息,梦中与神相
王密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县令,尽管他不是流芳百世,也不是遗臭万年,但毕竟他的故事被司马光写进了《资治通鉴》,好歹也称得上一个历史名人即历史书上有其名字的人了,连我们这些千年之后、千里之外的人也知道了他的大名,知道了他的一段故事。   然而,他希望人们知道他的故事吗?他的故事被写进历史他高兴吗?这个无从查考,不过依据人之常情,他大约不会喜欢《资治通鉴》,特别不喜欢司马光的这段描述:   王密为昌邑令,夜
1801年3月,杰弗逊被选为美国总统时,住在华盛顿一家非常朴素的公寓内。在他宣誓就职的前天晚上,为了将第二天的就职演讲内容表现得更完美一些,很晚才睡觉。  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发现时间有点紧,匆忙穿上衣服,来不及吃早餐,就赶往就职典礼现场。由于杰弗逊准备得很充分,每一个细节都注意到了,就职演讲很成功。在就职典礼上,他侃侃而谈,将自己的施政纲领说得头头是道,尤其是民主制度方面,他讲得最多,得到了台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