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的有效对策,能够有效提升社会民众感知信息的层次性,对促进新媒体的更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契合化原则、自然化原则和情感化原则三个方面对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综合阐述,并从交互对象、交互行为和交互反馈三个部分重点论述了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交互设计;交互对象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社会民众对展览活动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传统的展示理念已无法充分满足社会民众获取展览信息的需要。通过将新媒体展示的交互设计作为纽带,能够在社会民众和展览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提升社会民众的观看体验。因此,探究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的有效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契合化原则
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遵循契合化原则,实现交互设计与新媒体展示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分表达新媒体展示的主题,在展品与受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为了提升新媒体展示与交互设计的契合性,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设计:第一,在交互设计中应加入具象信息元素,使受众能够充分调动感官,建立与展品之间的联系。第二,在交互设计过程中,应加入抽象信息元素,使观众能够在心理上建立对展品的深层次认知。例如,在《清明上河图》的多媒体展示过程中,世界博览会中国馆通过对灯光的充分运用,营造了真实的展示空间,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中国馆采用全景式影像投射的方式,将《清明上河图》放大25倍,并投放到长128米、宽6.5米的屏幕上,使观众能够充分感受到古代艺术品的恢弘气势。
(二)自然化原则
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过程中,通过遵循自然化原则,有利于实现观众与展品的交接,能够充分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例如,某展览馆在新媒体展示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触摸屏,观众通过手指对屏幕的实际触摸。实现放大、缩小和移动展品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增加了观众观看过程中的趣味性,营造了轻松、自然的观看氛围,实现了提升观众观看体验的目标[1]。
(三)情感化原则
观众的情感体验是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的核心,观众的情感体验能够为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提供指导思路。在设计过程中,情感化交互设计主要包括行为要素设计、环境要素设计和感官要素设计三种类型。其中,行为要素设计主要包括语言、动作和声音,感官要素设计是指嗅觉、听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环境要素设计主要是指对观众所处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通过对上述要素进行设计,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反应,通过观众的行为交互,提升观众对展品的认知程度,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2]。
二、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的有效对策
(一)交互对象设计
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过程中,交互对象设计主要包括人际间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设计和人与环境的交互设计。第一,由于新媒体展示过程中需要将空间环境作为依托,具有较强的空间拓展性,因此,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过程中,完善人与空间环境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人员应基于对观众与空间环境联系深入考虑的基础上,通过对灯光、色彩、空间形态和材质的充分利用,实现对展览主题的精确表达、营造适宜的环境氛围,着力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第二,数字展示是新媒体展示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数字媒体的充分利用,能够实现与观众的有效互动,缩短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促使展示效果达到最佳。
因此,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过程中,应将数字媒体作为依托,提升与观众的交互效果,确保展品信息能够高效传播。第三,在新媒体展示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多样性的展示活动,如亲子活动和角色扮演活动,能够通过人际间的互动,有效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加强观众与展品的互动,提升展示效果。例如,在某智慧城市设计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开发了一款名为“意念球场”的游戏,两名观众通过佩戴头箍,利用头箍对脑电波进行检测,实现对小球运动的控制。通过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兴趣,实现了强化展示效果的目的。
(二)交互行为设计
新媒体展示将观众作为核心,重视观众与展品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完善交互行为的设计,能够使观众通过语言、声音、表情和肢体动作与展品进行交互,有利于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同时,新媒体展示的交互行为设计还能够根据观众的脑电波和肌肉活动产生的电波进行交互。例如,在《圣地的险境》新媒体展示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在展厅内站桩Kinect体感监控贪图、大型投影屏幕和红外线探测器,实现对观众影像的捕捉,并将观众的影像投放至大型投影屏幕。然后,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观众的影像上安装一双翅膀,使观众产生飞翔的感觉,与观众之间进行良好互动。再如,在《猫的秘密》新媒体展示过程中,通过对脑波侦测CPU的充分利用,能够实现对观众脑电波的探测和分析,能够根据观众的情绪起伏进行交互,有效提升了观众的互动体验。
(三)交互反馈设计
交互反馈设计是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观众的观看行为是交互反馈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交互反馈设计通过将展品的展出效果和信息传送至观众,能够使观众产生良好的观看体验。交互反馈设计包括感官性交互反馈设计和物理型交互反馈设计两种类型。物理型交互反馈设计主要通过改变空间环境实现对展品信息的传达,感官型交互反馈设计主要通过观众的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嗅觉呈现展品信息。
例如,在《神奇之水》的新媒体展示过程中,运用了物理型交互反馈设计方法,水底开始为灰色,当观众将手伸进水中,水底出现了不同的图案和色彩,当观众用手拨动水面时,水底的图案和色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对物理型交互反馈方式的充分利用,有效增强了观众的情感体验,提升了新媒体展示活动的趣味性,值得被广泛借鉴和应用。
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发現,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遵循契合化原则、自然化原则和情感化原则,有利于提升社会民众的观看体验。在此基础上,完善交互对象、交互行为和交互反馈的设计,有利于提升新媒体展示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上述方法。
参考文献:
[1]伍诗乐,阎评.新媒体环境下艺术展览交互式传播研究[J].西北美术,2017,(03):17-20.
[2]梁华.新媒体展示设计环节的交互设计方法[J].大众文艺,2017,(12):63.
【关键词】:新媒体;交互设计;交互对象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社会民众对展览活动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传统的展示理念已无法充分满足社会民众获取展览信息的需要。通过将新媒体展示的交互设计作为纽带,能够在社会民众和展览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提升社会民众的观看体验。因此,探究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的有效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契合化原则
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遵循契合化原则,实现交互设计与新媒体展示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分表达新媒体展示的主题,在展品与受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为了提升新媒体展示与交互设计的契合性,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设计:第一,在交互设计中应加入具象信息元素,使受众能够充分调动感官,建立与展品之间的联系。第二,在交互设计过程中,应加入抽象信息元素,使观众能够在心理上建立对展品的深层次认知。例如,在《清明上河图》的多媒体展示过程中,世界博览会中国馆通过对灯光的充分运用,营造了真实的展示空间,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中国馆采用全景式影像投射的方式,将《清明上河图》放大25倍,并投放到长128米、宽6.5米的屏幕上,使观众能够充分感受到古代艺术品的恢弘气势。
(二)自然化原则
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过程中,通过遵循自然化原则,有利于实现观众与展品的交接,能够充分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例如,某展览馆在新媒体展示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触摸屏,观众通过手指对屏幕的实际触摸。实现放大、缩小和移动展品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增加了观众观看过程中的趣味性,营造了轻松、自然的观看氛围,实现了提升观众观看体验的目标[1]。
(三)情感化原则
观众的情感体验是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的核心,观众的情感体验能够为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提供指导思路。在设计过程中,情感化交互设计主要包括行为要素设计、环境要素设计和感官要素设计三种类型。其中,行为要素设计主要包括语言、动作和声音,感官要素设计是指嗅觉、听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环境要素设计主要是指对观众所处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通过对上述要素进行设计,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反应,通过观众的行为交互,提升观众对展品的认知程度,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2]。
二、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的有效对策
(一)交互对象设计
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过程中,交互对象设计主要包括人际间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设计和人与环境的交互设计。第一,由于新媒体展示过程中需要将空间环境作为依托,具有较强的空间拓展性,因此,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过程中,完善人与空间环境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人员应基于对观众与空间环境联系深入考虑的基础上,通过对灯光、色彩、空间形态和材质的充分利用,实现对展览主题的精确表达、营造适宜的环境氛围,着力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第二,数字展示是新媒体展示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数字媒体的充分利用,能够实现与观众的有效互动,缩短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促使展示效果达到最佳。
因此,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过程中,应将数字媒体作为依托,提升与观众的交互效果,确保展品信息能够高效传播。第三,在新媒体展示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多样性的展示活动,如亲子活动和角色扮演活动,能够通过人际间的互动,有效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加强观众与展品的互动,提升展示效果。例如,在某智慧城市设计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开发了一款名为“意念球场”的游戏,两名观众通过佩戴头箍,利用头箍对脑电波进行检测,实现对小球运动的控制。通过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兴趣,实现了强化展示效果的目的。
(二)交互行为设计
新媒体展示将观众作为核心,重视观众与展品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完善交互行为的设计,能够使观众通过语言、声音、表情和肢体动作与展品进行交互,有利于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同时,新媒体展示的交互行为设计还能够根据观众的脑电波和肌肉活动产生的电波进行交互。例如,在《圣地的险境》新媒体展示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在展厅内站桩Kinect体感监控贪图、大型投影屏幕和红外线探测器,实现对观众影像的捕捉,并将观众的影像投放至大型投影屏幕。然后,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观众的影像上安装一双翅膀,使观众产生飞翔的感觉,与观众之间进行良好互动。再如,在《猫的秘密》新媒体展示过程中,通过对脑波侦测CPU的充分利用,能够实现对观众脑电波的探测和分析,能够根据观众的情绪起伏进行交互,有效提升了观众的互动体验。
(三)交互反馈设计
交互反馈设计是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观众的观看行为是交互反馈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交互反馈设计通过将展品的展出效果和信息传送至观众,能够使观众产生良好的观看体验。交互反馈设计包括感官性交互反馈设计和物理型交互反馈设计两种类型。物理型交互反馈设计主要通过改变空间环境实现对展品信息的传达,感官型交互反馈设计主要通过观众的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嗅觉呈现展品信息。
例如,在《神奇之水》的新媒体展示过程中,运用了物理型交互反馈设计方法,水底开始为灰色,当观众将手伸进水中,水底出现了不同的图案和色彩,当观众用手拨动水面时,水底的图案和色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对物理型交互反馈方式的充分利用,有效增强了观众的情感体验,提升了新媒体展示活动的趣味性,值得被广泛借鉴和应用。
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发現,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遵循契合化原则、自然化原则和情感化原则,有利于提升社会民众的观看体验。在此基础上,完善交互对象、交互行为和交互反馈的设计,有利于提升新媒体展示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新媒体展示交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上述方法。
参考文献:
[1]伍诗乐,阎评.新媒体环境下艺术展览交互式传播研究[J].西北美术,2017,(03):17-20.
[2]梁华.新媒体展示设计环节的交互设计方法[J].大众文艺,2017,(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