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今婚嫁服饰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婚嫁服饰历史悠久,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婚礼服,它不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还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不同的时期,婚礼服的样式也是不同的,这是受观念、文化、习俗、以及宗教的影响。
  【关键词】:中式婚礼服;凤冠霞帔;旗袍;婚纱
  服装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穿衣的需求,也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符号,它代表了人类的审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婚礼都是最神圣的,而婚礼服确是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的婚礼服包括西式婚礼服和中式婚礼服两种,中式婚礼服凭借着民族特色和本土的亲和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西式婚礼服凭借其新颖和时尚的外观,在市场中也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可以说,中式婚礼服和西式婚礼服各有千秋,中式婚礼服经过五千年的变化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体现了不同的特点。
  1 婚礼服发展概况
  1.1周代婚礼服饰
  不同的朝代和时期,婚礼服的也有所差异。礼服在周代才逐渐的完善,等级制度促使了各种礼服的初现,婚礼服也相应的产生。而周代的婚礼服崇尚的是庄重端正,其色彩则遵循了“玄纁制度”,新郎的礼服是爵弁的玄端礼服,缁衪纁裳,白绢单衣,纁色的韠,赤色舄(或履)。新娘的礼服是玄色的纯衣纁袡礼服,衣服是上衣下裳制,色彩是黑色,意为专一。新娘的发饰是纚、笄、次三种样式,新娘头戴“次”,以“纚”束发,有一尺二长的笄。
  1.2唐代婚礼服饰
  唐代的婚礼服饰结合了前朝的端正庄重以及后代的热烈喜庆,男子服饰是绯红,女子的是青绿,即红男绿女。唐朝的归嫁礼服是钗钿礼服,它是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身穿长袖衫长裙,披帛,它是在花钗大袖襦裙和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礼服,其层数繁多,外穿宽大的广袖上衣,在头上还要戴上金翠花钿。由于科举制度的影响,又出现了“假服”,这是当时贵族子孙迎娶时使用的冕服和弁服,官员的女儿出嫁可以穿与母亲身份等级相符的命妇服,平民结婚穿绛红色的礼服。
  1.3明代的婚礼服饰
  明代,新郎可以穿九品官服,头戴青绿色的幞头。新娘的服饰是凤冠霞帔,头戴凤冠,脸用红盖头遮住,上身里面穿红娟衫,外穿花红袍,脖子戴项圈天官锁,胸前挂照妖镜,肩披霞帔,再跨个子孙袋,手臂缠上定手银,下身穿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据《清稗类抄》云:“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直到清代,汉族的妇女成亲也是穿传统的礼服,而这种婚礼服也是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礼服。
  1.4清代的婚礼服饰
  清代是女真族建立起来的朝代,所以婚礼服少数民族影响很深,婚礼上新郎穿青色的长袍,外套绀色的马褂,头戴暖帽,插金色的花饰,披红帛。新娘穿红底绣花袄裙或者旗袍,外披背心式霞帔,头戴簪红花,盖红盖头。
  1.5近代的婚礼服饰
  在20世纪初,婚礼服的样式还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平民女子结婚时,只穿一身大红袄裙,头盖红盖头,脚穿绣花鞋。在20年代以后,婚礼的样式增多,女子的婚礼服是旗袍和长裙,有些大资本家还从国外高价购买女子的婚纱。50年代,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婚礼服的样式演变为新郎穿中山装,新娘的礼服变成红袄裙和旗袍。
  60到70年代,新郎新娘的婚礼服都是蓝色的制服、绿色的军装或者在绿色军装外面套一件小花袄。到了80年代,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开始与国外接轨,婚礼服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开始流行新郎穿西服,新娘穿婚纱。从90年代至今,婚礼服的样式越来越多,婚礼服也开始追求时尚、展现个性,除了新郎穿西服,新娘穿婚纱这种普遍的形式以外,旗袍、传统的礼服等也成为一种时尚。
  2 婚礼服的整体造型的特点
  2.1风格设计的特点
  现代婚礼服的风格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西式婚纱、中式婚礼服、中西结合的婚礼服以及时装化的婚礼服。婚礼服在风格设计上有传统风格、民族风格、现代风格等,传统风格的婚礼服是沿袭不同朝代之间的礼服的样式,并应用于现代的婚礼当中。民族风格的婚礼服是模仿各民族间的婚礼服形式,它借鉴的是各民族服装不同的款式、装饰、配饰等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娘禮服,这也是婚纱影楼最为常见的婚礼风格。现代风格的婚礼服是在中式婚礼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服装的流行趋势,而形成的婚礼服,它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包含了现代的气息,是一种受欢迎的婚礼服。
  2.2色彩图案的特点
  在婚礼服的设计中,色彩的选择是重点,衣服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颜色的选择。中国的传统服饰受五行的影响,有青、白、朱、玄、黄五色。中国传统的婚礼服以红色为主,无论男女,礼服都是大红色。中国将婚礼服定义为红喜,代表喜庆、幸福、吉祥的意思。汉代以前是周制礼服,颜色为玄黑色和纁黄色,代表着天地的神秘。红色的婚礼服起源于准庶人穿着绛色袍子迎亲,到了宋代,宫廷命妇的婚礼服还是青色,直到唐宋时期婚礼服才变为红色,红色是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要色彩。现代,婚礼服的色彩更加的缤纷绚丽,在红色中加入了金黄、橘红、宝蓝等色,打破了原来单一的色彩。在婚礼服中粉色、紫色、桃红等色彩也已主色调出现,如新娘穿的旗袍、西式婚纱、中式袄裙等,变成了各种不同的色彩,新郎穿的西装大多数为深色,蓝色、灰色、黑色、白色等,色彩斑斓的婚礼服,追求时尚,特色鲜明,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婚礼服的图案是多种多样的,有龙凤呈祥、戏水鸳鸯等吉祥图案,象征着和和美美、成双成对。图案本身讲究对称,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
  2.3材料配饰的特点
  传统婚礼服的材质多为丝绸、锦缎、棉麻等。旗袍的的面料为锦缎、素缎等丝绸织物,上面加上刺绣。现代的婚纱的材质为蕾丝、人造纤维、雪纺、水晶纱、塔夫绸等面料,蕾丝一般作为装饰的效果,主要应用于婚纱的下摆、领口、袖口等,图案精美,触感轻柔。服装上面还装饰了大量的亮片、珠花等。婚礼服中配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配饰主要以金银、玉器较多。如唐朝时期,新娘的金翠花钿发簪,明清时期的项圈天官锁等。
  3 结束语
  中国传统婚礼服的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它是中国文化的沉淀。传统的婚礼服能够体现女性的曲线美,在婚礼过后,服装仍然可以作为普通的常服穿用。而婚纱体积比较庞大,只能在结婚时穿用。现代的人们都追求个性化,所以婚礼服也要求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挖掘传统礼服的精髓,注重发展与创新,结合历史,加入现代感的设计,使其融入到自己的创意中,既可以使婚礼服立于不败之地,又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胡晓燕.社会变迁场景下乡村婚礼服饰的人类学调查--以宿州市泗县T村为例[J].城市地理.2014(20)
  [2]辛贝妮.美源于情--浙江景宁地区畬族婚嫁服饰特色的考察与思考.[C].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3]段冰清.清末民初中原地区民间婚服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4
  [4]许悦.清后期四份嫁妆清单中的服饰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9
  [5]顾怡敏.崔荣荣.民国时期汉族婚俗文化中的服饰初探[J].纺织科技进展.2011(6)
  [6]梁曦丹.走进月份牌的婚礼--从月份牌看清末民初中国婚嫁服饰的变迁[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5)
其他文献
【摘要】:青山七惠通过《窗灯》这一作品刻画了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就是丧失了精神寄托的心灵疾病——“孤独”与“虚无”。作者希望借助笔下主人公绿藻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的道理。本文试从文本分析这一角度对作品展开探讨,发掘人物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揭示小说主题,并指出其与日本文学传统之间的连贯性,为读者深入理解作品提供独特视角。  【关键词】:窗灯;孤独;自
期刊
【摘要】: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瑰宝,全称唐代三彩釉陶器,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色彩交相呼应,美观隽永。本文着眼于中国庞大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唐三彩文化,进行了通俗的调研,采用了相关的当代设计方式,深入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采用相关的设计经验来验证文章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唐三彩;创新;产品;文化  
期刊
【摘要】:文学接受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又被称为接受美學。姚斯和伊瑟尔是其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为接受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和重要的理论家,姚斯和伊瑟尔在西方文论的建设和完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姚斯所倡导的接受美学,即对“审美期待视域”的解释,实现了西方文论的“非理性转向”,即人本主义文论转向。本文主要从“碰撞的前夕”、“读者的游戏”、“文本的魅力”三个方面,阐释在非虚构文学创作中,“读者的期
期刊
【摘要】:空间是一切艺术形式的载体,所有艺术表现形式都要通过空间来呈现出他的艺术效果。水彩画作为占据一定空间的的架上绘画,它的生动通透,它的灵动气韵,更是在画面效果上有着它的独特韵味。而用水与彩作为呈现画面空间的媒介,通过水的流动通透、彩的丰富斑斓 ,更好的诠释了对空间的表达,更好的透过空间来传递美,来表现艺术家对艺术作品所倾注的丰富情感与精神思想。  【关键词】:水彩;艺术形式;空间表达  何为
期刊
【摘要】:跨界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想和改变,建筑、绘画、音乐、电影、雕塑、文学、设计……不同艺术门类表象各异、各有特色。它们之间有何渊源,如何联系,能否转换?隐藏在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问题,是设计师常为关注及思考的。跨界设计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开拓设计思维,创新发展传统元素,尝试探讨建筑与首饰之间的抽象联系,并试图在首饰的设计过程中进行不同转化和创新。  【关键词】:建筑元素;传承;创新  随着
期刊
《致自由》  走出钢筋水泥  穿过戏子的假笑  沿着野狐的足迹  让白衬衫一次次的  一次次的,在落叶纷纷  抑或野花茫茫的大地上飘飞 ……  《途中》  一会风 ,一会雨  一会穿行在大雾中  一会穿行在阳光中  这会儿蓝天下的白云  就是我抛向天空的白裙子  《回到夏天》  跟着我,跟着  一棵开花的茉莉回到夏天  拒绝在任何一块石碑上刻字  拒絕和任何一块墓碑留影  就让死亡自顾自的睡去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析余华《河边的错误》,追究疯子为何会无缘无故地杀害与他相关及不相关的人;并对许亮许多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从他们的行为中找到精神上的症状,由“疯子”的荒诞存在进而推出世界的荒诞性,这为进一步理解余华的先锋小说以及现实世界提供了更好的钥匙。  【关键词】:余华;精神分析;“疯子”  一、对杀人凶手——疯子的精神分析  读完全文,疯子才是最后的真凶,首先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女性题材尤其是以美女的形象来表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中国传统的仕女画和日本浮世绘美人画有着共同的渊源,但又因为中国和日本的文化、环境等的不同,于是形成了它们各自的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的风格。  【关键词】:仕女画;浮世绘;女性美  一、对日本浮世绘人物形象的理解和体会  浮世绘是17—19世纪期间日本江户时代以描绘日本民间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的绘画形式,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情感含而不露,喜好托物寄情,因此珠宝配饰被赋予了更多的寓意。结婚首饰从古至今都是婚嫁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在首饰设计方面也有比较成熟的技巧和丰富的样式。随着西方婚礼的传入以及新文化的兴起,古典的凤冠霞帔、结婚时打造的金银珠饰都已被简化,甚至是省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首饰设计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文化历史的大国,拥有不计其数的独具自己特色的文化与风
期刊
【摘要】:岩画是一种人类社会早期的文化现象,它是远古先民用最自然、古朴的方法在岩石上作画,用来描述和记录他们的生产以及美好愿望的见证。将岩画放入博物馆进行陈列展览,不仅可以保护一部分岩画,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展览,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岩画,使人们了解岩画,提高保护岩画的意识。  在人类社会经由产品经济时代到服务经济时代的转变后,当下迎来的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体验经济时代。在阴山岩画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借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