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应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而发展到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最终达到开发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目的。教师应在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和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关键词】音乐;感知能力;培养
【Abstract】Primary and secondary music education should primarily the perception of stud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music and analysis capabilities, and ultimately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the purpose of musical creativity. Teachers should be teaching in singing, appreciation and knowledge of teaching in teaching students awareness.
【Key words】Music; perception;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56-02
音乐教育要发挥音乐艺术的特长。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情感。不是说掌握了乐理知识就有了好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即乐感)主要是培养而成的。当然也有先天的因素。乐感好的同学乐理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强;反之,如果学生缺乏乐感,即使乐理知识学得再好也没有办法。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应培养学生的乐感,也就是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而发展到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最终达到开发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目的。
一、什么是乐感?
乐感,即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乐感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声音长短、高低、强弱的感知能力。每个人对声音的长短、强弱较为容易感知,但对声音的高低有时辨别不清。在音乐中,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关系到感情的表现,在学生具备了声音长短、高低、强弱的概念以后,要注意对其识谱能力和对声音长短、高低、强弱等辨别能力进行综合练习。
感知能力包括:有细致而灵敏的音准感;有准确而稳定的节拍感,包括对不同节拍的辨别力和记忆力;有复杂和复合的节奏感;有多变而灵活的力速感,包括力度、速度的转折与变化;有单一与复合的音色感,包括中、西乐器,特别是复合音色的变化;有鲜明的调性感,包括民族调式及多种调式的辨别;有复杂及内在的和声感;有整体及局部的结构感,包括乐句、乐段等曲式形式。
(二)对音乐表现情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具备对音乐表现情感的感知能力,是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必要条件,只有能够捕捉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有准确、丰富的音乐形象感,才能够懂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才有可能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
(三)对音乐表现时空和动与静的感知能力。这是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和内涵的必要条件,它有利于对音乐的全面理解。音乐作品对时间和空间的表现,主要是通过节奏变化来进行的。相同速度而不同节奏便会产生不同的时空感。音乐作品对动与静的表现是通过旋律与节奏的巧妙结合进行的。平静而连绵不断的旋律会给人以静感,跳动而突停突进的旋律给人以动感。
二、如何培养乐感?
(一)在唱歌教学中培养乐感。
1、音乐教师要有范唱。音乐教师有感情的、富有表情的、完整的范唱,能激发学生学唱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愿望,能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初步感知和感情上的共鸣,并能引导学生精神集中地去学唱,情绪饱满地去歌唱。
2、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解。音乐教师深入浅出、简洁洗练的语言,能把学生引入歌曲特定的艺术环境中,这个环境是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和情感的出发点。例如,歌曲中的表现手段,力度的变化,速度的对比,节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调式、调性的转变等,教师应引导学生领会这些表达歌曲情感的因素,引导学生把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3、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耐心启发、引导。通过提问和启发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对歌曲的思想内容、情感表现及音乐手法等,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歌曲形成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发挥其联想与想象。
(二)在欣赏教学中培养乐感。
首先,音乐教师应精选音乐作品,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并着重欣赏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优秀的音乐作品将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扩大欣赏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使理解、鉴赏水平得到提高。最后,可以先分析音乐主题,也可以唱出音乐主题,这样能够在聆听全曲时增强对音乐的感知程度。如果上课时允许的话,每首音乐作品可以听两遍以上,这样,必然会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结构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发展音乐感知能力。标题音乐易于领会,非标题音乐能使学生的想象更丰富,联想更自由。教学中要考虑中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三)在知识教学中培养乐感。
学习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音乐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逐步掌握音乐语言和增强音乐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唱歌教学和欣赏教学中学习乐理知识,可以结合学唱新歌,讲解调式、调性的含义。在合唱教学中学习和声、和弦的知识,在欣赏教学中学习曲式知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融入到情趣盎然的音乐音响的感知中去,取得更好的学校效果。在练唱视唱练习时,可以加上力度、速度变化等各种表情因素,让学生感知、领会力度、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和作用。
(四)通过培养内心听觉来培养乐感。
什么是内心听觉?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认为,内部听觉就是音高的听觉表现,即能随意使用反映音高关系的听觉表象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能够再现听过的旋律,并且能够歌唱出来,另一位苏联学者谢列金斯卡亚则认为,内部听觉是一种“内心发言”,“内心同感”,“是一种听觉表象”,与“内心创造完美的旋律”有关。尽管音乐家对内部听觉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共同的看法是都承认它是心理现象,是人脑内部发生的。这种内部音响或者听觉表象是人的听觉器官觉察不到的,是在长期的外部音响刺激下形成的音乐形象的积累,通过大脑对旧有音响形象再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音响形象的心理现象。
第一,内部听觉是关于音乐音响在人脑中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第二,内部听觉是借助内部音响作为中介进行的心理活动;第三,内部听觉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训练所得到的。这就是我们关于内部听觉的认识。
怎样培养内心听觉呢?提高学生学会集中注意力地倾听音响,使音响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痕迹。遵循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从单音模仿开始逐渐进行多音模仿的练习,培养学生倾听音响,分辨音响,唱出音响的技能。练习的基本程序是:注意倾听印象——小声模唱,大声模唱——小声模唱,轻声模唱——不出声“默唱”——回忆刚刚默唱的音响,记住它——唱出“记住的”音响。
当然,内心听觉比外部听觉更为深刻和高级,也就增加了难度,从医学角度来看,具有耳音官能障碍的人数,约为学生的1%—5%,这种病态的人并非耳聋,但其听力迟钝,对音的物理属性:高低、快慢、音色等部分或全部反应慢,甚至不能分辨。其中最典型的是对音的高低细微差别感受力差,属于先天性耳音不准。这给学生学习音乐、感知音乐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这些学生讲话、朗读都有语调的抑扬,分得清语言中的“阴、阳、上、去”四声。音乐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讲,只要听力没有丧失,讲话有语调、语气,改善耳音不佳,提高音的辨别能力就有一定的希望。还有一种耳音不好的情况,属于后天缺乏训练。其一是接触音乐少,缺乏训练,音乐听觉未能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开发。例如因不识谱而乱唱,只能哼唱旋律而唱不准唱名;对从未接触过的调式、和弦等不习惯,不理解,听不清。其二是精神紧张造成的。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倍加爱护,把听不准、唱不准的学生安排在离钢琴、离老师、离音准好的学生近的位置上,教他们细心听,轻声唱,注意把自己的声音融合在集体之中。总之,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培养他们对音高的感知能力,在具有一定的音准感觉的基础上,再去培养他们的内心听觉。
因此,培养学生的乐感,不仅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也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而具备一定乐感的学生,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对音乐语言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可以加快识谱和音乐技能训练的进度。教师通过不同方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言的能力,就是为了使学生接受音乐形象和感情的教育,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以及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最终达到创造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年版
2、《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关键词】音乐;感知能力;培养
【Abstract】Primary and secondary music education should primarily the perception of stud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music and analysis capabilities, and ultimately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the purpose of musical creativity. Teachers should be teaching in singing, appreciation and knowledge of teaching in teaching students awareness.
【Key words】Music; perception;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56-02
音乐教育要发挥音乐艺术的特长。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情感。不是说掌握了乐理知识就有了好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即乐感)主要是培养而成的。当然也有先天的因素。乐感好的同学乐理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强;反之,如果学生缺乏乐感,即使乐理知识学得再好也没有办法。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应培养学生的乐感,也就是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而发展到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最终达到开发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目的。
一、什么是乐感?
乐感,即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乐感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声音长短、高低、强弱的感知能力。每个人对声音的长短、强弱较为容易感知,但对声音的高低有时辨别不清。在音乐中,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关系到感情的表现,在学生具备了声音长短、高低、强弱的概念以后,要注意对其识谱能力和对声音长短、高低、强弱等辨别能力进行综合练习。
感知能力包括:有细致而灵敏的音准感;有准确而稳定的节拍感,包括对不同节拍的辨别力和记忆力;有复杂和复合的节奏感;有多变而灵活的力速感,包括力度、速度的转折与变化;有单一与复合的音色感,包括中、西乐器,特别是复合音色的变化;有鲜明的调性感,包括民族调式及多种调式的辨别;有复杂及内在的和声感;有整体及局部的结构感,包括乐句、乐段等曲式形式。
(二)对音乐表现情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具备对音乐表现情感的感知能力,是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必要条件,只有能够捕捉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有准确、丰富的音乐形象感,才能够懂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才有可能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
(三)对音乐表现时空和动与静的感知能力。这是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和内涵的必要条件,它有利于对音乐的全面理解。音乐作品对时间和空间的表现,主要是通过节奏变化来进行的。相同速度而不同节奏便会产生不同的时空感。音乐作品对动与静的表现是通过旋律与节奏的巧妙结合进行的。平静而连绵不断的旋律会给人以静感,跳动而突停突进的旋律给人以动感。
二、如何培养乐感?
(一)在唱歌教学中培养乐感。
1、音乐教师要有范唱。音乐教师有感情的、富有表情的、完整的范唱,能激发学生学唱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愿望,能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初步感知和感情上的共鸣,并能引导学生精神集中地去学唱,情绪饱满地去歌唱。
2、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解。音乐教师深入浅出、简洁洗练的语言,能把学生引入歌曲特定的艺术环境中,这个环境是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和情感的出发点。例如,歌曲中的表现手段,力度的变化,速度的对比,节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调式、调性的转变等,教师应引导学生领会这些表达歌曲情感的因素,引导学生把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3、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耐心启发、引导。通过提问和启发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对歌曲的思想内容、情感表现及音乐手法等,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歌曲形成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发挥其联想与想象。
(二)在欣赏教学中培养乐感。
首先,音乐教师应精选音乐作品,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并着重欣赏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优秀的音乐作品将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扩大欣赏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使理解、鉴赏水平得到提高。最后,可以先分析音乐主题,也可以唱出音乐主题,这样能够在聆听全曲时增强对音乐的感知程度。如果上课时允许的话,每首音乐作品可以听两遍以上,这样,必然会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结构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发展音乐感知能力。标题音乐易于领会,非标题音乐能使学生的想象更丰富,联想更自由。教学中要考虑中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三)在知识教学中培养乐感。
学习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音乐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逐步掌握音乐语言和增强音乐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唱歌教学和欣赏教学中学习乐理知识,可以结合学唱新歌,讲解调式、调性的含义。在合唱教学中学习和声、和弦的知识,在欣赏教学中学习曲式知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融入到情趣盎然的音乐音响的感知中去,取得更好的学校效果。在练唱视唱练习时,可以加上力度、速度变化等各种表情因素,让学生感知、领会力度、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和作用。
(四)通过培养内心听觉来培养乐感。
什么是内心听觉?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认为,内部听觉就是音高的听觉表现,即能随意使用反映音高关系的听觉表象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能够再现听过的旋律,并且能够歌唱出来,另一位苏联学者谢列金斯卡亚则认为,内部听觉是一种“内心发言”,“内心同感”,“是一种听觉表象”,与“内心创造完美的旋律”有关。尽管音乐家对内部听觉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共同的看法是都承认它是心理现象,是人脑内部发生的。这种内部音响或者听觉表象是人的听觉器官觉察不到的,是在长期的外部音响刺激下形成的音乐形象的积累,通过大脑对旧有音响形象再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音响形象的心理现象。
第一,内部听觉是关于音乐音响在人脑中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第二,内部听觉是借助内部音响作为中介进行的心理活动;第三,内部听觉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训练所得到的。这就是我们关于内部听觉的认识。
怎样培养内心听觉呢?提高学生学会集中注意力地倾听音响,使音响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痕迹。遵循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从单音模仿开始逐渐进行多音模仿的练习,培养学生倾听音响,分辨音响,唱出音响的技能。练习的基本程序是:注意倾听印象——小声模唱,大声模唱——小声模唱,轻声模唱——不出声“默唱”——回忆刚刚默唱的音响,记住它——唱出“记住的”音响。
当然,内心听觉比外部听觉更为深刻和高级,也就增加了难度,从医学角度来看,具有耳音官能障碍的人数,约为学生的1%—5%,这种病态的人并非耳聋,但其听力迟钝,对音的物理属性:高低、快慢、音色等部分或全部反应慢,甚至不能分辨。其中最典型的是对音的高低细微差别感受力差,属于先天性耳音不准。这给学生学习音乐、感知音乐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这些学生讲话、朗读都有语调的抑扬,分得清语言中的“阴、阳、上、去”四声。音乐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讲,只要听力没有丧失,讲话有语调、语气,改善耳音不佳,提高音的辨别能力就有一定的希望。还有一种耳音不好的情况,属于后天缺乏训练。其一是接触音乐少,缺乏训练,音乐听觉未能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开发。例如因不识谱而乱唱,只能哼唱旋律而唱不准唱名;对从未接触过的调式、和弦等不习惯,不理解,听不清。其二是精神紧张造成的。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倍加爱护,把听不准、唱不准的学生安排在离钢琴、离老师、离音准好的学生近的位置上,教他们细心听,轻声唱,注意把自己的声音融合在集体之中。总之,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培养他们对音高的感知能力,在具有一定的音准感觉的基础上,再去培养他们的内心听觉。
因此,培养学生的乐感,不仅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也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而具备一定乐感的学生,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对音乐语言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可以加快识谱和音乐技能训练的进度。教师通过不同方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言的能力,就是为了使学生接受音乐形象和感情的教育,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以及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最终达到创造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年版
2、《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