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激励策略初探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_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如何让这种学习方式真正发挥作用,激励策略是一种很好的催化剂。对小组团体的积分激励、竞争激励和对小组个人的精神激励、角色激励,能有效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激励策略
  
  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可见,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以其追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境界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其现状和激励策略做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一、历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现状
  张玉彬在《理想课堂构建和实施》中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条件下的一种高效学习方式。它立足于课堂,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通过组内对所遇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形成组内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或方案的共识,再在组内及班级内进行交流或在黑板上展示的学习形式。”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进取、善于表达的优良品质,也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初中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具有猎奇的心理特点,从原理上讲,历史教学很适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它的应用可使课堂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教师操作不当,缺乏激励策略,小组合作往往出现以下问题:
  首先,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由于小组合作没有推动力,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做形式工作,即教师“要我学”,学习小组形同虚设,只“作”而不“合”。
  其次,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小组成员中的优秀生滔滔不绝,后进生却成了陪衬,甚至整节课一言不发,充当听众。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
  再次,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尤其对困难学生来说,其弊端更为明显。
  所以,目前合作学习大多数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低效状态,怎样让小组合作学习得到有效推进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历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成就需求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成功的需求。成功感是学生投入学习与实践的强大内驱力。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满足其内在的心理需求——成功的愉悦快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应采取有效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合作,真正达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所期待的良好教学效果。那么,在历史课堂中,如何运用激励策略,以促成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呢?笔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为例做浅略阐述。
  1.对小组团体的激励
  (1)积分激励法
  笔者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采用“异组同质,异质同组”的原则,把学情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8人。在合作学习中,首先是个人的自主学习,然后是小组内的初步交流,最后是全班大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小组分好后,就可以在历史课堂上对小组实施团体积分评价激励法。
  如在执教“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中,先给每组10分钟的时间,让各组成员分别对课本的七个内容进行阅读,分别为“交通运输”“照相电影”“新闻传媒”“洋装竞尚”“断发”“不缠足运动”“礼仪的革新”。每组根据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最终写出这七个方面的变化。笔者再根据小组的兴趣和特长将其分为语文组、政治组、历史组、物理组、地理组等,让他们从不同方面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语文组总结出语文作品中关于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描写,政治组讨论怎样用政治理论观点看待社会生活变化,历史组讨论哪些历史事件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物理组讨论哪些物理研究发明给近代社会带来巨变,地理组讨论哪些交通设施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其中,语文组经过讨论,举了清朝时期在日本留学生的辫子:“油光可鉴,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政治组经过讨论,得出:“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这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历史组经过讨论,回答:“工业革命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社会生活趋向简洁、方便。”在热烈的小组讨论和交流中,大家取长补短,形成小组的共识,解决了单靠个人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各个小组上讲台进行成果汇报和展示,教师根据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可以将最高分定为五分,然后将评分标准细化,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适当加减。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回答出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加一分,如整个小组的表现都很突出,则会在小组得分的基础上再加一分作为奖励,还可送“五星”一颗,不定期颁发“合作小组风貌奖”。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积分评价,能鼓舞各小组成员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为了本小组的名誉而尽力表现。同时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竞争激励法
  美国学者约翰逊说过:“通过创造智力冲突(辩论)来促进学生学习是最强有力和最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针对某一主题进行小组间的智力较量,以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
  如在“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教学中,教师出示辩论题目也就是本课的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各个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辩论、质疑、对抗,每个小组不可能想得很全面,也有观点偏颇的情况出现,对抗小组可以质疑、补充。最后通过各小组集思广益的活动及小组之间的唇枪舌战得出较完善的结论:“西方社会习俗的引入对中国近代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它冲击了中国封建等级制度、伦理道德和迷信思想,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健康和科学的生活习惯。但是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一些如追求奢靡、全盘否定中国传统习俗等问题。”由于在辩论、竞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的小组占上风,有的小组处于下风。当本小组的同学暂时不占优势时,组员之间应相互鼓励,争取通过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反败为胜,捍卫本小组的荣誉。教师可以对表现最好的小组授予“甲级战队”称号,然后依次是“乙级战队”“丙级战队”等,对优秀的小组长授予“最具领袖气质奖”荣誉称号,对优秀组员给予“最具合作精神奖”称号。在课堂辩论的小组激烈竞争过程中,各组成员为了小组的荣誉拼搏,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了,各组员之间的配合更加密切了,学习的效果更显著了。
  2.对小组个人的激励
  (1)精神激励法
  威廉·詹姆士曾精辟地总结道:“人性的第一原则就是渴望得到赞赏。”可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都有获得成功的期盼,精神上的激励可以使学生的这种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这种学习状态中,更勇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自己。
  在“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勤于观察,细心发现。当某小组成员在讨论时踊跃发言或合作解决了一个问题时,笔者立刻给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们:“真棒!”“你的发言非常精彩!”“你们都把老师比下去了!”即便小组成员的回答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或回答不完整,笔者也马上运用略带商量的激励性语言:“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考虑呢?”“我们从其他方面考虑又能得到哪些认识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关注回答的错误所在或从另一个层面得到意外的惊喜。教师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我能、我行、我成功”的信念,自信心更高,更努力表现自己。对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胆小内向或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在总结时可以说:“虽然这次你的得分不是最高的,但你这种与人合作的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学习,也相信你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建议大家给予掌声鼓励!”“一时失利不代表永恒,只要努力,相信成功就会在你身边!”教师只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从而从内心深处激起他们努力为小组争光的潜在动力。
  (2)角色激励法
  为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境界,应合理运用组内角色激励策略。教师应尽可能让小组每一位成员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角色的演绎中得到锻炼的同时,获得他人的肯定,树立自信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
  如在“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围绕不同的讨论主题,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者、检查者、操作者、联络者、观察者、汇报者等角色。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小组角色及其作用的培训,接着让擅长管理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组长或由小组成员民主推选组长,擅长与人交往的学生担任联络者,擅长写作的学生担任记录者,擅长电脑操作的学生担任操作者,擅长表达的学生担任汇报者。组内的分工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当变化,这样就可使每个成员都经历不同的角色体验,使不同学习能力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获得提高,也可避免个别学生“搭便车”或“一言堂”现象的出现。
  除此之外,角色激励策略还可根据组内成员兴趣和特长进行合作内容的分工。如在本课中,笔者向各小组发起“在当今社会中,你还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身边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的课外拓展,小组内就可以让一些热心国家时政的同学向爷爷奶奶、父母亲咨询她们生活年代的社会生活变化,一些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查询英文资料了解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一些喜欢旅游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验证社会生活的变迁。通过这种激励,学生自我能力得到提高,极大地发挥了积极性;学生间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不断增强;组员间的差别不断缩小,达到学习能力互补的目的,达到“人人进步”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确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学习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参与交流空间,促进学生主动而富有激情地学习,深受学生的喜爱。历史教师应该采取适当而富有成效的激励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改进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高廷智.合作学习理论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3]陆安.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堂的软着陆[J].历史教学,2002(4).
  [4]殷勤.在历史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多元发展[J].学科教育,2004(3).
  [5]王彦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激励策略[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7).
  [6]沙霞.激励理论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其他文献
在内陆淡水域大水面大面积种植农作物,过去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神话,如今在浙江省已成为现实。 近年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业科技人员研究开发的水体农业——水上种植业,在
在《史记》所叙的西汉史中,有大量天命神怪思想。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四类:君权神授论、祥瑞灾异谴告说、因果报应及相面说。其形成原因主要为:“天人感应”理论氛围的熏陶、对刘氏
摘 要: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在高校党建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改善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现状,充分发挥基层大学生党员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现存问题;组织生活  一、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性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其中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在高校基层
魏源是学习西方文明的一代哲人。他的西方文明思想不仅影响着东方文明的近代化历程,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的作用,而且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仍有启迪
<正> 糖尿病(DM)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其神经并发症的患病率同样也随增龄而增加。据我国初步统计,>50岁者神经并发症约占DM人的70%,以50~60岁组最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
常规栽培金针菇,虽然可收三茬菇,但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100%,生育期长达95天左右,一年只能循环三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差。下面介绍一种一次性
冠心病患者巨细胞病毒抗体测定的初步报告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单金坤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李露言李保有关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来已从血清流
通过试验设置5个水稻品种在施肥量为30kg/亩,40kg/亩,50kg/亩的处理,分析每个品种的合理施肥量,得出空育131、 龙粳26、 龙粳31、 龙粳39、 龙粳43产量最高的施肥量为40kg/亩
摘 要:本文对短跑运动员柔韧素质的训练进行研究,探讨短跑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为短跑运动员柔韧素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柔韧素质;步长;跑速;运动成绩      短跑是移动速度最快的运动项目,人体的移动速度是通过步频和步幅表现出来的,只有高步频和大步幅相结合才能表现高水平的移动速度。影响步频和步幅的共同因素是力量和协调性,其他因素有肌纤维的类型、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腿
老年患者使用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高。本文报道任用机械通气老年患者56例,发生并发症48例,发生率为85.7%。其中气道并发症10例:包括肺不张1例,气管内分泌物结块3例,气管切开导管异位3例,支气管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