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默读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方式。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少年时期的大声朗读逐步过渡到青年时期的静心默读的。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后,读书看报更是以默读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默读是阅读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默读教学要厘清默读学习目标,把握默读学习内容,探寻默读学习方法,建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默读学习的指导策略体系。
一、厘清默读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了各个学段默读的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第四学段,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从课程标准的表述可以看出,第一学段低年级的默读水平级是“学习默读”,而且是与朗读目标放在一起表述的,明示我们,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学习默读。低年段目标中仅仅引出了“默读”这个概念,对怎么“学习默读”没有做任何要求。从第二学段开始,默读目标作为单列条目出现,第二学段默读水平级是“初步学习默读”。怎么样才算是初步学习?课程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学习内容,不出声,不指读;并衍生出学习默读的一种形式,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应该说,这还是局限于教材课文来学习默读。第三学段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默读的基础上,提出了默读学习的更高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这里的“一般读物”,并不仅仅指课文。第三学段还提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默读形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这个时候,学生默读的读本就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了,通过默读的形式将阅读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第四学段,也就是初中学段,课程标准提出了默读学习的更高水平級:养成默读习惯。第四学段还提出了默读速度的要求: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到这个时候,多种形式的默读已经将学生引向了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了。
所以,指导学生学习默读,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默读。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确定默读学习层级,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学习默读。教师要从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默读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默读能力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
二、把握默读学习内容
统编教材将默读学习内容暗含在语文要素中,彰显在课后练习题上,渗透在文本阅读的学习中。教师必须对统编教材的默读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梳理出清晰的默读学习线条,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默读。
1.语文要素暗含默读学习的目标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首次提出了默读学习要求。其实,很多单元的语文要素虽然字面上没有出现“默读”两个字,但是暗含着默读的学习要求。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第六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等,这些语文要素里面就暗含了默读学习的要求。这样的编排是让学生意识到,默读是达到“理解、了解”阅读水平级的有效阅读方式。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四单元“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第八单元“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等,这些语文要素的学习也都暗含了默读的学习方式。教材在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可以用默读的方式去展开阅读,用心灵触摸文字,能够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又将默读学习从“理解、了解”上升到“感受、体会”的阅读水平级。
到了高年级,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第四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八单元“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第四单元“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第五单元“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等。这些语文要素的学习可以用默读的方式进行。教材通过课文导学系统引导学生用略读和浏览两种默读方式来展开阅读:通过略读来提高阅读速度,把握文本内容要点;通过浏览来结合资料,体会课文感情。学生用多样的默读方式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将阅读学习上升到了“分析、综合”的水平级。
2.课后练习彰显默读学习的要求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很多课文后面都有默读学习的练习题。从二年级上册第20课《雪孩子》课后题“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开始,到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这个课后题止,整个小学阶段关于默读学习的课后题有40多题。也就是说,统编教材有40多篇精读课文后面都有明确要求的默读习题。通过统计和分析这些习题,笔者发现这些默读习题的学习要求是依照从低到高的年级逐渐加深的。低年级“试着不出声”式默读,到中年级“理解、了解内容”的思维式默读,再到高年级的“体验式、情感式、评价式”默读。学生的默读水平就在这样的学习中一步一个提升,最终形成默读能力。
3.文本阅读渗透默读学习的方式
统编教材有40多篇精读课文明确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但是不同的课文服务不同的默读学习内容,其默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对照课程标准要求,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低年级依托课文的默读学习大都出现了这样的要求。例如,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明确提出默读课文,不要指读。再如,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要求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冀中的地道战》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这些都是对应课程标准的默读学习目标来编制的,都是文本规定的默读方式。除此之外,每篇课文根据不同默读学习内容,还明示我们采取不同的默读学习方式。例如,带着问题去默读的方式(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想象画面的默读学习方式(三年级下册《荷花》),抓住关键句的默读学习方式(三年级下册《花钟》),用批注的默读学习方式(四年级上册《牛和鹅》),试着发现提出问题的默读学习方式(四年级下册《琥珀》),结合资料的默读学习方式(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梳理信息的默读学习方式(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感受风趣语言的默读学习方式(五年级下册《手指》)等。 只有根据不同课文的文本特点和学习要求,展开不同方式的默读学习,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才能获得良好的默读能力。
三、探寻默读学习方法
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清楚了默读学习的年段目标,清楚了各年级默读学习的具体内容,接下来就要寻求默读学习的指导策略了。也就是说,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默读”“默读要学习什么”,那剩下的就要研究“怎样学习默读”了。
1.明确默读学习的任务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引导其认识默读,让学生知道:只要读书时嘴里不出声,眼睛看着文字,不指着文字读,不数着文字读,就可以说是默读了。教师要让学生渐渐明白,默读时眼睛要逐渐扩大视线范围,视线逐渐脱离字词的束缚,能够放眼句子、段落和文章整体,只有这样,才会提升默读的速度。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每次默读都是有一定学习任务的,有带着疑惑的问题式默读,有粗知内容的了解式默读,有抓住重点的理解式默读,有体会情感的感悟式默读,还有查找资料的浏览式默读等。只有明确了默读学习的任务,默读学习才能有的放矢。
2.选择默读学习的方式
教师要顺应默读学习要求,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默读学习方式。例如,默读学习要求是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教师就要给出一定字数的默读材料,给出具体的默读时间,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字数的文本默读,在快速默读的训练中指导学生科学用眼默读。
3.设计默读学习的步骤
指导学生学习默读时,默读就是学习的直接目的。所以教师重在引导学生默读,而不是关注默读后续的具体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课文《表里的生物》时,根据课后习题设计了“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的学习环节,结果后续的教学重点都落在“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上,在学生还不知道怎样默读、还没有默读好时,就急于提问。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完整的阅读过程包括阅读方式和阅读任务,教师应指导学生先关注阅读方式——默读。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四个小步骤。
(1)下面我们来默读《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讨论一下,我们该怎样默读。
(静心、静声、圈画、思考)
(2)好,我们开始默读,老师课前数了一下,这篇课文有1100多个字,在课堂上,我们用10分钟的时间默读,看大家能否默读两遍以上,有的地方可以反复读,边默读边圈画、思考。
(课堂给出时钟的嘀嗒声)
(3)交流:刚才我们是怎样默读的,默读时你想了些什么?
(盡量多一些学生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将默读的经验交流出来,将内心的想法以及对文本内容的认识用语言组织好,教师可以随机点拨引导,让学生语言组织更简洁贴切)
(4)大家用语言组织组织,看能否简单地概括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养成默读学习的习惯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当然朱熹先生针对的不仅仅是默读。但是只要是阅读就应如此郑重、认真,有一种读书的仪式感。具体到默读,应该做到“四到”,也就是眼到、心到、脑到、手到。眼睛看着文字,心灵触摸文字,大脑思考文字内容,手里拿笔圈画文字。
综上所述,默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默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彰显,能够促进学生内部精神活动。默读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之一。因此,在学生阅读学习的黄金时段,教师应重视默读,在默读学习目标、默读内容确定、默读方法引导等方面予以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默读指导方法,建构起统编教材默读学习的指导策略体系。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教体局教研室)
作者简介
江兴玲,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庆市迎江区教研室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曾多次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
一、厘清默读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了各个学段默读的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第四学段,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从课程标准的表述可以看出,第一学段低年级的默读水平级是“学习默读”,而且是与朗读目标放在一起表述的,明示我们,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学习默读。低年段目标中仅仅引出了“默读”这个概念,对怎么“学习默读”没有做任何要求。从第二学段开始,默读目标作为单列条目出现,第二学段默读水平级是“初步学习默读”。怎么样才算是初步学习?课程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学习内容,不出声,不指读;并衍生出学习默读的一种形式,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应该说,这还是局限于教材课文来学习默读。第三学段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默读的基础上,提出了默读学习的更高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这里的“一般读物”,并不仅仅指课文。第三学段还提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默读形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这个时候,学生默读的读本就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了,通过默读的形式将阅读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第四学段,也就是初中学段,课程标准提出了默读学习的更高水平級:养成默读习惯。第四学段还提出了默读速度的要求: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到这个时候,多种形式的默读已经将学生引向了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了。
所以,指导学生学习默读,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默读。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确定默读学习层级,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学习默读。教师要从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默读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默读能力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
二、把握默读学习内容
统编教材将默读学习内容暗含在语文要素中,彰显在课后练习题上,渗透在文本阅读的学习中。教师必须对统编教材的默读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梳理出清晰的默读学习线条,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默读。
1.语文要素暗含默读学习的目标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首次提出了默读学习要求。其实,很多单元的语文要素虽然字面上没有出现“默读”两个字,但是暗含着默读的学习要求。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第六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等,这些语文要素里面就暗含了默读学习的要求。这样的编排是让学生意识到,默读是达到“理解、了解”阅读水平级的有效阅读方式。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四单元“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第八单元“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等,这些语文要素的学习也都暗含了默读的学习方式。教材在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可以用默读的方式去展开阅读,用心灵触摸文字,能够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又将默读学习从“理解、了解”上升到“感受、体会”的阅读水平级。
到了高年级,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第四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八单元“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第四单元“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第五单元“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等。这些语文要素的学习可以用默读的方式进行。教材通过课文导学系统引导学生用略读和浏览两种默读方式来展开阅读:通过略读来提高阅读速度,把握文本内容要点;通过浏览来结合资料,体会课文感情。学生用多样的默读方式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将阅读学习上升到了“分析、综合”的水平级。
2.课后练习彰显默读学习的要求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很多课文后面都有默读学习的练习题。从二年级上册第20课《雪孩子》课后题“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开始,到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这个课后题止,整个小学阶段关于默读学习的课后题有40多题。也就是说,统编教材有40多篇精读课文后面都有明确要求的默读习题。通过统计和分析这些习题,笔者发现这些默读习题的学习要求是依照从低到高的年级逐渐加深的。低年级“试着不出声”式默读,到中年级“理解、了解内容”的思维式默读,再到高年级的“体验式、情感式、评价式”默读。学生的默读水平就在这样的学习中一步一个提升,最终形成默读能力。
3.文本阅读渗透默读学习的方式
统编教材有40多篇精读课文明确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但是不同的课文服务不同的默读学习内容,其默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对照课程标准要求,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低年级依托课文的默读学习大都出现了这样的要求。例如,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明确提出默读课文,不要指读。再如,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要求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冀中的地道战》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这些都是对应课程标准的默读学习目标来编制的,都是文本规定的默读方式。除此之外,每篇课文根据不同默读学习内容,还明示我们采取不同的默读学习方式。例如,带着问题去默读的方式(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想象画面的默读学习方式(三年级下册《荷花》),抓住关键句的默读学习方式(三年级下册《花钟》),用批注的默读学习方式(四年级上册《牛和鹅》),试着发现提出问题的默读学习方式(四年级下册《琥珀》),结合资料的默读学习方式(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梳理信息的默读学习方式(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感受风趣语言的默读学习方式(五年级下册《手指》)等。 只有根据不同课文的文本特点和学习要求,展开不同方式的默读学习,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才能获得良好的默读能力。
三、探寻默读学习方法
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清楚了默读学习的年段目标,清楚了各年级默读学习的具体内容,接下来就要寻求默读学习的指导策略了。也就是说,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默读”“默读要学习什么”,那剩下的就要研究“怎样学习默读”了。
1.明确默读学习的任务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引导其认识默读,让学生知道:只要读书时嘴里不出声,眼睛看着文字,不指着文字读,不数着文字读,就可以说是默读了。教师要让学生渐渐明白,默读时眼睛要逐渐扩大视线范围,视线逐渐脱离字词的束缚,能够放眼句子、段落和文章整体,只有这样,才会提升默读的速度。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每次默读都是有一定学习任务的,有带着疑惑的问题式默读,有粗知内容的了解式默读,有抓住重点的理解式默读,有体会情感的感悟式默读,还有查找资料的浏览式默读等。只有明确了默读学习的任务,默读学习才能有的放矢。
2.选择默读学习的方式
教师要顺应默读学习要求,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默读学习方式。例如,默读学习要求是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教师就要给出一定字数的默读材料,给出具体的默读时间,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字数的文本默读,在快速默读的训练中指导学生科学用眼默读。
3.设计默读学习的步骤
指导学生学习默读时,默读就是学习的直接目的。所以教师重在引导学生默读,而不是关注默读后续的具体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课文《表里的生物》时,根据课后习题设计了“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的学习环节,结果后续的教学重点都落在“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上,在学生还不知道怎样默读、还没有默读好时,就急于提问。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完整的阅读过程包括阅读方式和阅读任务,教师应指导学生先关注阅读方式——默读。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四个小步骤。
(1)下面我们来默读《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讨论一下,我们该怎样默读。
(静心、静声、圈画、思考)
(2)好,我们开始默读,老师课前数了一下,这篇课文有1100多个字,在课堂上,我们用10分钟的时间默读,看大家能否默读两遍以上,有的地方可以反复读,边默读边圈画、思考。
(课堂给出时钟的嘀嗒声)
(3)交流:刚才我们是怎样默读的,默读时你想了些什么?
(盡量多一些学生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将默读的经验交流出来,将内心的想法以及对文本内容的认识用语言组织好,教师可以随机点拨引导,让学生语言组织更简洁贴切)
(4)大家用语言组织组织,看能否简单地概括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养成默读学习的习惯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当然朱熹先生针对的不仅仅是默读。但是只要是阅读就应如此郑重、认真,有一种读书的仪式感。具体到默读,应该做到“四到”,也就是眼到、心到、脑到、手到。眼睛看着文字,心灵触摸文字,大脑思考文字内容,手里拿笔圈画文字。
综上所述,默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默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彰显,能够促进学生内部精神活动。默读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之一。因此,在学生阅读学习的黄金时段,教师应重视默读,在默读学习目标、默读内容确定、默读方法引导等方面予以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默读指导方法,建构起统编教材默读学习的指导策略体系。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教体局教研室)
作者简介
江兴玲,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庆市迎江区教研室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曾多次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