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手术室术前用传统方法护理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期应用护理程序护理的52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89.2±2.5)分,而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74.1±3.2)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6.2%,医生满意度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促进其向着合理化、标准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手术室;术前准备;护理程序;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250-01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1-2]。本文对我院近两年以来收治的52例手术患者采用护理程序,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手术室术前用传统方法护理(对照组)的52例患者与采用护理程序(研究组)的5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如下表1所示。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给予研究组应用护理程序,1)评估手术室环境因素、护理人员素质、管理因素等;2)通过全面评估手术室潜在问题后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完善手术室术前准备各项工作流程,并加强监控力度,提高手术室内各名护理人员素质。
1.3 疗效评定: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3]将手术室术前准确工作护理事项分成4项,并赋予其不同分值,其中手术室管理20分,护士素质15分,消毒隔离30分,以及护理安全35分,满分为100分。依据得分情况分析得出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18.0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从下表2可知: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89.2±2.5)分,而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74.1±3.2)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医生满意度比较: 从下表3可知: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7.3%,两组比较X2=18.35,P<0.05;医生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满意度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X2=11.02,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手术室内手术方式也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手术风险越来越大,正确识别、评估、规避手术风险是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3]。而护理程序可以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一个逻辑性强、科学有序的工作流程,促使其规范有序地开展手术室管理活动。
3.1 应用护理程序的优势:
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1)评估室内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各种因素引起的空气消毒质量不合格、药品放置零乱、手术间消毒后人员频繁走动等;科学评估手术室内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临床经验、工作责任心等;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准备齐全、相关手术仪器是否试机、结扎线是否牢固等。2)通过全面评估手术室潜在问题后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首先健全术前访视制度,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晚上7点之后不允许访视,针对复杂手术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并制定相应的手术配合计划,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构建完善的手术器械管理制度,并建立器械管理档案;手术室内的所有物品、药品以及仪器需要进行合理分类,定时定量定人管理,标志明显,定期维修,确保正常使用。此外,由护士长负责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对手术现场的巡视,对手术室护士出现的差错,督促其及时改正。3)落实好培训制度,加强对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提高其应急操作能力,采用定期固定手术台、巡回护士的方法,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由此可见护理程序包括以上三点内容,可以全面提高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的质量,降低手术风险。
3.2 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术前准确工作采用护理程序,患者满意度为96.2%,医生满意度为94.2%。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89.2±2.5)分,而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74.1±3.2)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护理程序是一个综合、动态性的过程,应用护理程序加强了手术室术前准确工作质量的控制,通过不定期的护理质量检验,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术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建立应急方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总之,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促进其向着合理化、标准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捷玲.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4(07):106-107.
[2] 刘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手术室的应用[J].医药世界,2009,4(09):118.
[3] 刘芳.手术室护理技术规范与手术配合[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手术室术前用传统方法护理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期应用护理程序护理的52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89.2±2.5)分,而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74.1±3.2)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6.2%,医生满意度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促进其向着合理化、标准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手术室;术前准备;护理程序;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250-01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1-2]。本文对我院近两年以来收治的52例手术患者采用护理程序,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手术室术前用传统方法护理(对照组)的52例患者与采用护理程序(研究组)的5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如下表1所示。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给予研究组应用护理程序,1)评估手术室环境因素、护理人员素质、管理因素等;2)通过全面评估手术室潜在问题后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完善手术室术前准备各项工作流程,并加强监控力度,提高手术室内各名护理人员素质。
1.3 疗效评定: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3]将手术室术前准确工作护理事项分成4项,并赋予其不同分值,其中手术室管理20分,护士素质15分,消毒隔离30分,以及护理安全35分,满分为100分。依据得分情况分析得出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18.0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从下表2可知: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89.2±2.5)分,而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74.1±3.2)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医生满意度比较: 从下表3可知: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7.3%,两组比较X2=18.35,P<0.05;医生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满意度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X2=11.02,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手术室内手术方式也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手术风险越来越大,正确识别、评估、规避手术风险是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3]。而护理程序可以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一个逻辑性强、科学有序的工作流程,促使其规范有序地开展手术室管理活动。
3.1 应用护理程序的优势:
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1)评估室内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各种因素引起的空气消毒质量不合格、药品放置零乱、手术间消毒后人员频繁走动等;科学评估手术室内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临床经验、工作责任心等;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准备齐全、相关手术仪器是否试机、结扎线是否牢固等。2)通过全面评估手术室潜在问题后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首先健全术前访视制度,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晚上7点之后不允许访视,针对复杂手术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并制定相应的手术配合计划,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构建完善的手术器械管理制度,并建立器械管理档案;手术室内的所有物品、药品以及仪器需要进行合理分类,定时定量定人管理,标志明显,定期维修,确保正常使用。此外,由护士长负责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对手术现场的巡视,对手术室护士出现的差错,督促其及时改正。3)落实好培训制度,加强对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提高其应急操作能力,采用定期固定手术台、巡回护士的方法,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由此可见护理程序包括以上三点内容,可以全面提高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的质量,降低手术风险。
3.2 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术前准确工作采用护理程序,患者满意度为96.2%,医生满意度为94.2%。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89.2±2.5)分,而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总得分为(74.1±3.2)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护理程序是一个综合、动态性的过程,应用护理程序加强了手术室术前准确工作质量的控制,通过不定期的护理质量检验,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术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建立应急方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总之,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促进其向着合理化、标准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捷玲.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应用护理程序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4(07):106-107.
[2] 刘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手术室的应用[J].医药世界,2009,4(09):118.
[3] 刘芳.手术室护理技术规范与手术配合[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