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只能感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那么如何设计和组织科学活动呢?
近些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生关系在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在科学活动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那么如何設计与组织科学活动呢?
一、了解观察孩子
幼儿天生爱探索,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新奇神秘富有吸引力。我们发现越是禁止幼儿触摸的东西他们越想探个究竟,如自由活动时许多孩子会在草丛里找蚂蚱,折了小船会到水里玩等等。对幼儿这些好奇现象我们要用新的观念方法认识对待,要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的强弱来安排科技活动,同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现象来设计科技活动。
二、确定主题和活动方式
1.调查本园老师历年来授课时使用的教材及幼儿接受情况,从各地通用教材中选择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特点的部分常识内容。
2.采取拟定“调查题”问卷方式,家长选材老师加以修改取舍个更新综合成活动内容。
3.以现代媒体中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为内容体现大教育观和大课程观。
4.体现从古到今传统文化特色。总之题材的确定既要保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知识框架,又要保证充分重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有动手动脑创新的机会。
5.活动方式的确定也是多种多样的。可室内可室外;可课堂可随机;可集体可个别;可按科学项目的研究方式开展研究从而解决问提获得新的经验;可围绕老师的命题进行开放式实验发现现象找出新规律;还可以利用多种材料独立设计并制作作品的方法。
三、备课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孩子以及课前准备。而课前准备它包括物质材料的准备环境的准备教师幼儿知识能力的准备以及幼儿心理品质的准备。
教师课前必须充分熟悉教材以及与之相关知识和技能技巧。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和谐安全的心理环境,如幼儿心理品质的培养幼儿相关知识的铺垫;另一方面要根据幼儿特点和活动内容做好环境的准备,如精心设计自然角实验角科学区操作区等物质环境,并废旧利用为幼儿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和操作材料。
四、组织活动
1.组织方法大致有五种
实验操作法,自由选择法,多维思考法,归类分析发和观察记录法。不管用哪种方法最关键的是老师的语言启发——提问。提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开放式的提问,有直奔主题的提问方式,还有开放式与可控式相结合的提问。
2.组织活动中幼儿的操作是整个活动的关键
操作活动的过程又是师幼互动的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幼儿“想”动。自愿的动,来自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浓厚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因此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是要善于根据活动特点,顺应幼儿好奇、好动、好思考的天性,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场景,激发兴趣,使幼儿产生渴望操作的内驱力;教师再以境引路,以趣导航,顺其童心,投其所好,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来,并情不自禁地动起来。
幼儿对新生事物怀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满腔热情,但遇到困难又有畏惧不前的现象,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活动氛围,打消幼儿心中的各种顾虑,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动手操作,同时注重操作过程淡化结果评价,不管成功和失败,教师应正确的激励性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如:在一次“变色”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调草地的颜色,在操作中调出的颜色是五花八门。有的幼儿调的是“黄+蓝”,成功的幼儿兴高采烈,失败的幼儿闷闷不乐。教师这时候让幼儿想象一年四季草地的颜色,啊!每个人调的颜色都不错,失败者也笑了。其实此次操作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幼儿知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调起来变成另一种颜色,所以教师对于幼儿操作结果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巧妙的方法加以评价,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保持良好的情绪,为幼儿下次操作活动,奠定积极的情绪基础。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操作的方式主要有自由探索式操作,它是通过与同伴自由摸索发现规律找到答案,这注重的是探索的过程。无论哪一种操作必须是面相全体,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准许失败,没有一次次的失败也就没有成功的胜利。
3.组织活动的总结必不可少的
有了以上的经验和信息储备之后,老师可与幼儿一同总结规律,并给予每个幼儿以激励性评价,尤其是要鼓励那些表面上失败的幼儿;还可以让孩子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将自己的成果告诉大家,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
4.每次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余兴未了,活动后可将材料延伸到区角中
这样可以让孩子尽情地去想象去创造。活动的延伸它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为下一阶段的活动做准备。
总之,设计和组织好科技活动是顺利完成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提供多元化的空间,并且真正做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激发者,辅导者,培养者,才能使幼儿知识和技能获得和谐发展,才能体验到科技活动的乐趣,才能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只能感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那么如何设计和组织科学活动呢?
近些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生关系在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在科学活动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那么如何設计与组织科学活动呢?
一、了解观察孩子
幼儿天生爱探索,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新奇神秘富有吸引力。我们发现越是禁止幼儿触摸的东西他们越想探个究竟,如自由活动时许多孩子会在草丛里找蚂蚱,折了小船会到水里玩等等。对幼儿这些好奇现象我们要用新的观念方法认识对待,要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的强弱来安排科技活动,同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现象来设计科技活动。
二、确定主题和活动方式
1.调查本园老师历年来授课时使用的教材及幼儿接受情况,从各地通用教材中选择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特点的部分常识内容。
2.采取拟定“调查题”问卷方式,家长选材老师加以修改取舍个更新综合成活动内容。
3.以现代媒体中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为内容体现大教育观和大课程观。
4.体现从古到今传统文化特色。总之题材的确定既要保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知识框架,又要保证充分重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有动手动脑创新的机会。
5.活动方式的确定也是多种多样的。可室内可室外;可课堂可随机;可集体可个别;可按科学项目的研究方式开展研究从而解决问提获得新的经验;可围绕老师的命题进行开放式实验发现现象找出新规律;还可以利用多种材料独立设计并制作作品的方法。
三、备课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孩子以及课前准备。而课前准备它包括物质材料的准备环境的准备教师幼儿知识能力的准备以及幼儿心理品质的准备。
教师课前必须充分熟悉教材以及与之相关知识和技能技巧。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和谐安全的心理环境,如幼儿心理品质的培养幼儿相关知识的铺垫;另一方面要根据幼儿特点和活动内容做好环境的准备,如精心设计自然角实验角科学区操作区等物质环境,并废旧利用为幼儿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和操作材料。
四、组织活动
1.组织方法大致有五种
实验操作法,自由选择法,多维思考法,归类分析发和观察记录法。不管用哪种方法最关键的是老师的语言启发——提问。提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开放式的提问,有直奔主题的提问方式,还有开放式与可控式相结合的提问。
2.组织活动中幼儿的操作是整个活动的关键
操作活动的过程又是师幼互动的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幼儿“想”动。自愿的动,来自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浓厚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因此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是要善于根据活动特点,顺应幼儿好奇、好动、好思考的天性,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场景,激发兴趣,使幼儿产生渴望操作的内驱力;教师再以境引路,以趣导航,顺其童心,投其所好,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来,并情不自禁地动起来。
幼儿对新生事物怀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满腔热情,但遇到困难又有畏惧不前的现象,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活动氛围,打消幼儿心中的各种顾虑,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动手操作,同时注重操作过程淡化结果评价,不管成功和失败,教师应正确的激励性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如:在一次“变色”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调草地的颜色,在操作中调出的颜色是五花八门。有的幼儿调的是“黄+蓝”,成功的幼儿兴高采烈,失败的幼儿闷闷不乐。教师这时候让幼儿想象一年四季草地的颜色,啊!每个人调的颜色都不错,失败者也笑了。其实此次操作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幼儿知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调起来变成另一种颜色,所以教师对于幼儿操作结果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巧妙的方法加以评价,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保持良好的情绪,为幼儿下次操作活动,奠定积极的情绪基础。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操作的方式主要有自由探索式操作,它是通过与同伴自由摸索发现规律找到答案,这注重的是探索的过程。无论哪一种操作必须是面相全体,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准许失败,没有一次次的失败也就没有成功的胜利。
3.组织活动的总结必不可少的
有了以上的经验和信息储备之后,老师可与幼儿一同总结规律,并给予每个幼儿以激励性评价,尤其是要鼓励那些表面上失败的幼儿;还可以让孩子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将自己的成果告诉大家,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
4.每次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余兴未了,活动后可将材料延伸到区角中
这样可以让孩子尽情地去想象去创造。活动的延伸它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为下一阶段的活动做准备。
总之,设计和组织好科技活动是顺利完成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提供多元化的空间,并且真正做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激发者,辅导者,培养者,才能使幼儿知识和技能获得和谐发展,才能体验到科技活动的乐趣,才能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