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践与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堂实施环节分析
  1. 课堂实施过程分析
  本课程的最初设计思路为:一是导入新课:简要询问学生所在社区或村镇实行垃圾分类的进展情况及原因分析;二是新课程的讲授:分别介绍生活垃圾的种类,分析了垃圾分类的迫切性、必要性,最后落实到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三是垃圾分类的实践和落实情况。
  从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学校和大部分学生家庭所在地没有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因此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定义了解不足,导入新课部分学生回答起来很茫然,气氛也很沉闷,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实践环节,以“北京目前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为题,并让学生在课堂亲自动手进行分类,实施效果良好,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且情绪高昂,参与热情高涨。由此来看,在课堂环节的实施中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的顺序应有所调整,即首先进行实践活动,上课之初即让学生从事先准备好的垃圾入手,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并提倡其他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对于垃圾及垃圾分类有具体的认识,而后导入理论介绍,即由教师总结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2.课堂实施材料分析
  首先,在选取“垃圾围城”等相关文字资料时,尽管一再删减,仍然有教师和学生认为文字太多、太小,阅读量太大,影响了后续的分析。所以,作者决定以关键数值为主,以文字介绍为辅,突出关键数据的说服力和震撼力,同时在垃圾场图片的选取上,注意其广泛性和和视觉冲击性。其次,在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中,在垃圾数量和种类的选取上,应尽可能数量少而种类全。这样,即可节省上课时间也可让学生更全面了解常见的生活垃圾及分类原则和方法。
  3.课堂组织方法分析
  最后,在组织教学的方法上的改进。比如,开始对于一系列垃圾场图片分析处理上欠妥,一是教师讲得引导得太多,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二是对于所有图片和材料都进行了分析,但是只是局限在面上,而没有抓住其中的一副图深入地剖析,知识的挖掘提升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调整与改进
  根据上述课堂实施的情况分析,并结合课下对学生教学效果的调查,对该课程做出如下调整。
  1.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一天发学案,学案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进行了回顾,还设计了本节课新知识的预习。这样既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利于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的整体构建。还有,事先准备一个大点的垃圾桶,放入主要由学生制造出的各类生活垃圾,每一类选取一两个。这样,在课堂上开展分拣垃圾活动时,就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还能很有代表性地学习垃圾如何分类。学生通过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兴趣而且深刻了解了垃圾分类,并且还可以激发学生节约资源,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意识。
  2.课上教学过程的设计
  导入部分,以活动直接导入。教师直接让学生对课前准备好的垃圾进行分类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教师以顺口溜(瓶瓶罐罐塑,金纸电厨毒)的形式总结概括如何分类,这样第一个知识点也就很轻松地完成了,并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下面知识的学习。
  讲授新课部分。一是为何分类?首先,教师出示北京市垃圾场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描述其分布特点,从而即体现了学科的特色,培养学生读图描述能力,并给学生头脑中留下垃圾“围城”的深刻印象。接着,教师出示“垃圾围城”的景观图片及一系列垃圾场的近距离景观图,先给学生一强烈的视觉冲击,并引导学生从地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图片呈现出的内容,总结概括。然后,再选取一幅“密云水库上游的垃圾场”图片,引导学生分组从垃圾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做深入探究分析,得出垃圾分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的结论。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最后,教师进一步总结概括提升,并由垃圾联系到其他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终危害我们人类自身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我们不只是要垃圾分类,还要保护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又自然地引出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途径。二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首先,检查学生对与课前自学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的掌握程度,其次,对于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中的“转变观念”的知识处理,选取了一些不同人的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消费观等,让同学们说出赞同或者不赞的观点及其理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调整行为”的知识处理,首先通过课本图片的形式,简要学习从政府、市场、公众行为等需要进行哪些调整,重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引导学生由理论联系实际,紧扣课题。
  3.课堂小结部分
  引导学生运用这节课所学知识和理念等,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既对所学知识的小结又是学以致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新课改中的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并增强学生的强烈的环保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拓展提升。
  4.课后作业(略)和课下实践活动
  教师安排学生,在学校或社区 “争当一日环保小卫士”和在家里“小手拉大手”等一系列操作性强并且很有时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课堂上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最终让每一个公民都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其他文献
仔细研究从《语文教学大纲》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作文的提法和要求,不仅是将以前的作文称为习作,是提法的改变,更是教学要求的降低。它符合作文教学规律,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使作文教学更加素质化。在这一新要求下,我们惯常的作文教学方法,不是要求太高,就是封闭太死,完全忽视了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课程体验、追求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这一指导思想,同样也可应
期刊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难,估计很多教师都深有体会。讲解难,理解不深,积累不多,往往花了大力气,却收效甚微。结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可塑性高的特点,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我认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可以归结为十个字:识好字、读好文、积累语言;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走好 “导、读、悟、写”这四个步骤。  一、导  第一,插图导入。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枯燥,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学生视觉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导学、展交、训练”教学课堂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以学定教,变教为诱。在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实行的是“指导自学、展示交流、当堂训练”三大板块,“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学生合作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达到升华,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四个环节,课堂上让学
期刊
一、导入语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低年级学生自律能力差,上课预备铃响了,很多学生还沉浸在课间活动的兴奋中,虽然我编排了纪律儿歌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但是此刻的部分学生依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导入得法,就能把学生的心从刚才的活动中拉回来,集中精力地倾听老师上课。  (二)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就像舞台拉开序幕
期刊
随着上海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深入开展“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实践研究,日益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人尝试运用ACT-R理论在教学中进行探索。  一、ACT-R理论的基本内涵  ACT-R理论是美国人工智能专家和心理学专家安德森等人建立的有关认知理论。其理论认为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 在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从书本或老师那里获得某技能的理论指导。二是联想阶段: 这个过程主要经历了
期刊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雅思测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多以《课程要求》为指导性文件,根据各高校的特色来制定教学大纲。大多数高校都以四、六级考试为标准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只有少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因为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国际考试而进行雅思或托福英语教学。  IELTS ( International
期刊
一、教学背景调查  我校属县级高中,教学资源相对落后,随着农民工不断进城打工,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成了留守学生。中考成绩好的和有经济能力的学生进入县重点学校读书,而我们招收的学生素质一届不如一届。不少学生是成绩越差越不学,越不学成绩越差,厌学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缓解教学面临的困难,我校决定从教学入手,真抓实干。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新课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
期刊
小学阶段的数学基本思想包括三大类: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在众多的数学思想中,数形结合思想几乎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无论是整数、分数、小数还是负数,都是一条数轴连贯始终,就连研究加、减、乘、除这些运算或学习几何概念时,也离不开实物或图像支撑。正因如此,教科书上多次出现图文结合的情景,从分与合、平均分到一图两式、一图四式再到借助线段图、示意图、列表来解决问题,而在认识图形、周长、面积、体积时,则采
期刊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部分——体制改革第十一章中指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纲要的颁布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的课堂要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在教学中要注重“学思结合”。但环顾我们目前的教学情境
期刊
一、全纳教育   1994年6月7日至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王国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颁布了《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思想。所谓“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二、基本情况描述  小T同学,性别男。他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