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资源是双语开放教育的重要支撑,开发优质双语教学资源对构建新疆地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以新疆电大开发的双语网络课程为例,探讨西部特色课程建设的操作流程及其教学设计与开发过程。
【关键词】 西部特色课程;新疆电大;教学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9—0083—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个多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5%[1]。由于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新疆经济的崛起和社会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加快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人才,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1999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电大迎来了一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为宗旨的教育变革,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移到了民族双语开放教育上来。
为了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民族人才,截止2013年,新疆电大先后在11个地州电大、42个县级教学点开办了小学教育等5个双语专科专业和法学等4个双语本科专业。探索省、地、州、市电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联动合作机制,以专业为单位建立了全疆开放教育各专业的中心教研组,实现了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全疆电大系统的师资优势。目前,已经建立了由新疆电大专业主持教师牵头、地州市级电大教师参加、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全疆电大少数民族双语开放教育专业教研组,对全疆电大双语专业有关课程进行教学辅导及网上答疑。先后与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教育学院等地方高校联合共建教学资源,依托普通高校师资力量和新疆电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优势,完成了双语教学开放教育课程的文字、音像、DVD、录音、IP课件和CAI课件等多种媒体教材的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编译、借用和采用中央电大教材等方式,保证了双语开放教育各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随着不断改革和创新,双语专业的网上学习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为满足学生日益增强的学习需求,新疆电大从2009年起开始承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西部特色网络课程”。2011年新疆电大首批承建的“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等5门课程获得了“广播电视大学精品课程”。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2012年新疆电大又承建了“商法”等10门第二批西部特色课程,目前,大部分课程已进入结项阶段。本文将重点探讨西部特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流程。
一、西部特色课程的定义及特点
(一)西部特色课程的定义
特色课程是指由地方或学校参照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课程能力等,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具有一定特征和影响力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2]。
西部特色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整体优势,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支持西部地区电大提升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能力与水平,而会同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组织西部地区15所省级电大共同建设的适应西部地区办学需要的网络课程[3]。拟建特色课程在其他西部地区电大来讲主要集中在建设非统设课程上,而在新疆电大则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维汉双语呈现上,其课程在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西部特色课程的特点
双语网络课程作为一种网络课程,既具有一般网络课程的特点,也具有不同于一般网络课程的特殊之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1. 学习对象不同。课程的学习者多为在职少数民族成人,也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这些学生起点低、基础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汉语水平不强,知识水平、学习目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都参差不齐。西部特色课程主要为新疆双语开放教育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2. 语言呈现形式不同。西部特色课程内容以维、汉双语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甚至有些课程以多语言为主开发的。如,正在开发的《新疆旅游英语》课程的文字教材和网络课程将用维、汉、英等三种语言开发,这些课程资源可以较好地满足双语开放教育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3. 教学效果不同。一方面,少数民族学员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课程内容的维、汉对照,能够提高汉语阅读、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西部特色课程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用本民族语言通过网络来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加速了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了远程学习能力。这对发展少数民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确保教学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 开放程度不同。目前,除了国内外一些高校或者远程教育机构的免费公开课以外,其他网络课程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过登录的方式浏览,而新疆电大西部特色课程是全开放的,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在课堂双语教学模式中, 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对有限学生进行教学,而一门精品西部特色课程则面向数以千计的学习者开放。由于网络课程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安排学习的进度,真正实现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二、建设西部特色课程的意义
双语网络课程,这一中央电大西部特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现已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的浓厚特色,这在新疆双语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延伸及学习型社会构建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其价值体现在:
(一)有利于提高电大教师的教学资源建设能力 对优秀教学资源的追求与建设, 已是电大教育一个优良传统并成为其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进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代,也即现代远程教育阶段, 电大固有的以第二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依托的教学资源建设优势受到强劲挑战[4]。中央电大西部特色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使教师,尤其是少数民族教师确立开放教育课程开发和设计理念,理解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掌握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发、设计规律和方法,并提高有效运用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的综合能力,强化和提升课程教学中教学资源应用的意识和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双语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质量
十多年来,新疆电大在抓常规教学的同时,从未停止研发适合双语开放教育的各类软件。先后开发了方便快捷的维吾尔语言输入法、维汉双语开放教育教学平台(http://weiwen.xrtvu.com)、BBS论坛、双语师资培训平台、双语视频点播系统等。西部特色课程按照广播电视大学资源建设规范和要求、将原先零散的文字、图形、图像、流媒体等多种媒体资源科学、有效地组合在一个平台中,为学生提供“一站式”、高质量的服务,有利于学生快速、便捷的自主学习。
(三)为新疆地区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
2012年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新疆分中心落户于新疆电大。本中心是为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提供资源共享服务的桥梁,也是构建未来自治区终身教育体系的架构。目前,新疆电大已有5门西部特色课程导入本中心,正在建设制作的10门课程完成以后也将导入本中心。这些课程除了为电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以外,也会为其他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自学考试等教育机构的学生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四)为其他省级电大的双语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示范
双语开放教育是中央电大办学的一个亮点,双语西部特色课程建设是新疆电大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为其他省级电大提供了借鉴。比如,可以借鉴新疆电大双语网络课程的建设经验开发制作藏汉、蒙汉等双语特色课程,或实现英汉或者俄汉等双语网络课程。
三、建设西部特色课程的过程
(一)西部特色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5]。
西部特色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划分以下几个阶段,即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方案的设计、课程的制作与开发及运行维护与评估等[6]。如图1所示:
图1 西部特色课程教学设计示意图[7]
1. 西部特色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
在一个课程开发项目正式进入开发阶段之前,有一些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学习对象分析以及学习环境分析等[8]。
(1)学习者需求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在职从业人员的知识观、价值观和学习观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适应社会的唯一方式将是不断学习,而个人价值的体现也在于不断创造性地学习并应用新的知识。基于网络的学习已成为主要的社会选择,他们选择网络学习有着明确和直接的目的,大多是带着职业的实际需要和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进入学习的,因此学习的针对性很强,希望所学内容与他们的工作密切相关,使他们具备胜任现在或未来工作的能力。
(2)学习对象分析
① 双语开放教育学生相对分散,主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绝大部分都有工作岗位。作为基层工作者,因缺乏学习汉语的环境,在学习中会遇到语言上困难。② 生源分布广泛,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牧区或者在边境线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状况和学习条件很不相同。③ 工学矛盾突出,家务及工作负担较重。④ 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解力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希望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因此,学习者希望教学内容能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学到实用性强的知识,也希望能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对疑难问题的解答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呈现在眼前,便于自学,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自行选择。
(3)学习环境分析
西部特色课程的学习环境是课程运行的必要场所,是为学习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访问课程教学资源、完成学习、达到学习目标提供的辅助环境。学习环境可以简单划分为软件条件和硬件条件两种。软件条件主要涉及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以及管理者的服务水平,而硬件则包括网络硬件设施以及教学辅助设施的基本情况。
新疆电大1999年首批参加“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2000年组建了覆盖全疆的计算机校园网,每个地州市及县级电大都配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并利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等专线实现互联和接入国际互联网。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接受入学教育及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所学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登陆新疆电大在线平台或者新疆电大双语教学平台就可以方便地学习相关课程或者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
2. 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方案设计
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课程组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编制课程一体化方案。一体化方案经审核通过后,作为课程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依据。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方案主要涉及网络课程结构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脚本原型的设计制作等内容。
(1)课程结构设计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必须根据网络课程的目标、内容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确定课件的功能模块。双语网络课程的主要功能模块有教学文件、课程学习、在线练习、案例分析、在线测试、在线讨论、拓展学习等。课程的结构大多以单元为基础,通过不同的链接,将学科知识整合起来。课程结构主要体现课程内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在双语网络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大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双语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思维,包括讨论、答疑、课程参考资源、测试、作业等。
(2)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网络学习环境下,针对成人学习者学习和风格特点,必须设计学习策略。
首先,根据双语开放教育的实际,本着体现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的原则,由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教学设计人员等共同组成结构合理的课程组,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专家担任课程的主编和主讲;以方便学生自学为基本原则,进行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编制文字教材和各种媒体教材,为学生自学提供集教学内容和学习指导为一体的有机融合的文字、音频、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力争在教育形式和适应性上取得突破。
其次,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在自己的控制权限内应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控制学习过程。成人学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学习习惯选择学习内容、决定学习顺序,而且可以选择学习方式、控制学习实践和步调,并控制内容间的连接跳转。如果学习者觉得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就可以用较快的速度学习,甚至可以直接跳过不学。学习者还可以选择某些显示内容或者选择反馈方式以及其他的环境要素。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不仅要有完善的交流系统,还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整合型工具,如资源链接、参考资料等。
第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解析课程中难于理解的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避免枯燥、空洞的理论。
(3)脚本原型的设计制作
脚本原型也叫样例,就是按照整体设计方案,选择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设计出一个教学单元的样例,以确定课程的总体风格,包括界面、导航、素材的规格以及脚本编写的内容。脚本原型主要有以下内容:
·内容组织 大多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设计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联系与测试、参考教学资源、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说明等内容。
·内容表现形式 主要是对媒体选择的说明及设计建议。
·内容导航设计 课程总体导航图、各章的目录树导航、各独立部分导航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导航策略。
完成样例之后,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尤其是征求最终用户(学生)的意见。学科专家、教学设计人员以及学生可以通过样例发现课程内容上的缺陷,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这个模块发现技术方案的不足,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以避免返工。
(二)双语网络课程的开发
课程的开发就是根据脚本及样例,制作具有实际教学功能的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在开发阶段包括编写脚本程序、准备多媒体素材、实现课件的交互功能、制作导航系统和关键字的连接、课件的合成等多个环节。双语网络课程中比较具有特色的技术是内容采用双语呈现,课程内容的实现技术包括双语文本的实现和双语多媒体的呈现。
1. 双语文本和多媒体的实现
(1)双语文本的实现[10]
课程组在开发过程中利用编程语言实现了国际化/多语言支持的完美解决方案。即控制程序自动读取指定资源文件名(bundle name)的资源,并将键值属性绑定到相关的属性上,从而实现中文和维文支持的自动注入。例如,“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双语网络课程中,在文本框架内点击右上角“”(维吾尔语)按钮可以浏览维吾尔文内容,再次点击左上角“”(汉语)按钮可以浏览汉文内容,这样可在维汉两种语言之间任意切换,从而实现双语功能。如图1、图2所示:
图2“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双语网络课程汉文页面
图3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双语网络课程维吾尔文页面
(2)双语多媒体的实现
在双语网络课程中,除了实现文本的双语化以外,还实现了多媒体资源的双语化。其方法就是,授课教师在授课之前以两种语言备课,教学课件也是用两种语言制作,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相应的课件和语言,两种语言的视频课件可以随时通过点击相关链接播放。
2. 课程的运行维护与评估
(1)课程的运行及测试
测试是为了发现课程运行中的错误而执行的程序过程,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暴露程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测试的侧重点主要在内容的准确性、软件性能及兼容性、资料的保存路径等方面。
(2)课程的评估
质量评估是贯穿在课程开发各个阶段的工作,在每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要进行评价和监控,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原来的设计进行修改。双语网络课程的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网络课程的运行过程中,不断收集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实际的教学数据。当网络课程进入最后的实施阶段,根据这些数据再对网络课程的设计做进一步修订。由于双语课程自身的特性,这种修改和完善是动态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在课程设计初期应该预想到的现实问题。
四、结束语
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所接受与认可。远程教育是一种自主式的教育方式,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应多考虑学习者这一主要因素,不断地完善网络课程,从而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
双语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具有阶段性特点的教学活动。若想提高教学的效果,课程负责人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规划课程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随着人们对终身学习需求的提高,加上通讯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环境的不断扩大,已出现了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概念,手机、掌上电脑和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手持式移动设备可以让我们在任何时间或地点获取、处理和发送信息,使交流无处不在、信息无处不在,这也为我们依托手持式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开展教育活动、传递教育信息,实现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11]。例如:新疆电大西部特色课程《商法》课程组在开发本课程时,就尝试和实现了双语移动学习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今后设计和开发西部特色课程时考虑移动学习等新涌现的信息技术因素,在教学设计时也要做好这方面的细节工作。
[参考文献]
[1] 蒋新革. 新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 何永红. 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 教育科学研究,2011,(10):50.
[3] 电校字(2009)1号. 关于开展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特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通知.
[4] 杜幼文. 电大教学资源建设的变革性研究和建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2):6.
[5] 李芒,张志祯. 现代教育技术[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97,226-232.
[6][7] 周蔚,陈乃林. 成人网络学习与教学模式研究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7-182.
[8] 庞妮,林茂松,杜润涛.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1,(10):74.
[9] 葛道凯.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 [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34-42.
[10] 罗凌,黄景碧,冼伟铨. 双语网络课程及其开发模型[J]. 高教探索,2007,(6):157.
[11] 余胜泉.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电化教育,2007,(6):7 .
收稿日期: 2013-05-15
作者简介:吾布力·皮大依,工程师,硕士,副院长,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院(830049)。
帕塔木·巴拉提,教授,校长,新疆广播电视大学(830049)。
责任编辑 三 川
【关键词】 西部特色课程;新疆电大;教学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9—0083—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个多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5%[1]。由于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新疆经济的崛起和社会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加快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人才,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1999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电大迎来了一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为宗旨的教育变革,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移到了民族双语开放教育上来。
为了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民族人才,截止2013年,新疆电大先后在11个地州电大、42个县级教学点开办了小学教育等5个双语专科专业和法学等4个双语本科专业。探索省、地、州、市电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联动合作机制,以专业为单位建立了全疆开放教育各专业的中心教研组,实现了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全疆电大系统的师资优势。目前,已经建立了由新疆电大专业主持教师牵头、地州市级电大教师参加、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全疆电大少数民族双语开放教育专业教研组,对全疆电大双语专业有关课程进行教学辅导及网上答疑。先后与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教育学院等地方高校联合共建教学资源,依托普通高校师资力量和新疆电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优势,完成了双语教学开放教育课程的文字、音像、DVD、录音、IP课件和CAI课件等多种媒体教材的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编译、借用和采用中央电大教材等方式,保证了双语开放教育各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随着不断改革和创新,双语专业的网上学习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为满足学生日益增强的学习需求,新疆电大从2009年起开始承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西部特色网络课程”。2011年新疆电大首批承建的“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等5门课程获得了“广播电视大学精品课程”。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2012年新疆电大又承建了“商法”等10门第二批西部特色课程,目前,大部分课程已进入结项阶段。本文将重点探讨西部特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流程。
一、西部特色课程的定义及特点
(一)西部特色课程的定义
特色课程是指由地方或学校参照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课程能力等,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具有一定特征和影响力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2]。
西部特色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整体优势,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支持西部地区电大提升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能力与水平,而会同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组织西部地区15所省级电大共同建设的适应西部地区办学需要的网络课程[3]。拟建特色课程在其他西部地区电大来讲主要集中在建设非统设课程上,而在新疆电大则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维汉双语呈现上,其课程在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西部特色课程的特点
双语网络课程作为一种网络课程,既具有一般网络课程的特点,也具有不同于一般网络课程的特殊之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1. 学习对象不同。课程的学习者多为在职少数民族成人,也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这些学生起点低、基础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汉语水平不强,知识水平、学习目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都参差不齐。西部特色课程主要为新疆双语开放教育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2. 语言呈现形式不同。西部特色课程内容以维、汉双语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甚至有些课程以多语言为主开发的。如,正在开发的《新疆旅游英语》课程的文字教材和网络课程将用维、汉、英等三种语言开发,这些课程资源可以较好地满足双语开放教育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3. 教学效果不同。一方面,少数民族学员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课程内容的维、汉对照,能够提高汉语阅读、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西部特色课程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用本民族语言通过网络来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加速了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了远程学习能力。这对发展少数民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确保教学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 开放程度不同。目前,除了国内外一些高校或者远程教育机构的免费公开课以外,其他网络课程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过登录的方式浏览,而新疆电大西部特色课程是全开放的,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在课堂双语教学模式中, 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对有限学生进行教学,而一门精品西部特色课程则面向数以千计的学习者开放。由于网络课程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安排学习的进度,真正实现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二、建设西部特色课程的意义
双语网络课程,这一中央电大西部特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现已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的浓厚特色,这在新疆双语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延伸及学习型社会构建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其价值体现在:
(一)有利于提高电大教师的教学资源建设能力 对优秀教学资源的追求与建设, 已是电大教育一个优良传统并成为其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进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代,也即现代远程教育阶段, 电大固有的以第二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依托的教学资源建设优势受到强劲挑战[4]。中央电大西部特色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使教师,尤其是少数民族教师确立开放教育课程开发和设计理念,理解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掌握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发、设计规律和方法,并提高有效运用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的综合能力,强化和提升课程教学中教学资源应用的意识和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双语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质量
十多年来,新疆电大在抓常规教学的同时,从未停止研发适合双语开放教育的各类软件。先后开发了方便快捷的维吾尔语言输入法、维汉双语开放教育教学平台(http://weiwen.xrtvu.com)、BBS论坛、双语师资培训平台、双语视频点播系统等。西部特色课程按照广播电视大学资源建设规范和要求、将原先零散的文字、图形、图像、流媒体等多种媒体资源科学、有效地组合在一个平台中,为学生提供“一站式”、高质量的服务,有利于学生快速、便捷的自主学习。
(三)为新疆地区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
2012年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新疆分中心落户于新疆电大。本中心是为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提供资源共享服务的桥梁,也是构建未来自治区终身教育体系的架构。目前,新疆电大已有5门西部特色课程导入本中心,正在建设制作的10门课程完成以后也将导入本中心。这些课程除了为电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以外,也会为其他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自学考试等教育机构的学生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四)为其他省级电大的双语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示范
双语开放教育是中央电大办学的一个亮点,双语西部特色课程建设是新疆电大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为其他省级电大提供了借鉴。比如,可以借鉴新疆电大双语网络课程的建设经验开发制作藏汉、蒙汉等双语特色课程,或实现英汉或者俄汉等双语网络课程。
三、建设西部特色课程的过程
(一)西部特色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5]。
西部特色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划分以下几个阶段,即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方案的设计、课程的制作与开发及运行维护与评估等[6]。如图1所示:
图1 西部特色课程教学设计示意图[7]
1. 西部特色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
在一个课程开发项目正式进入开发阶段之前,有一些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学习对象分析以及学习环境分析等[8]。
(1)学习者需求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在职从业人员的知识观、价值观和学习观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适应社会的唯一方式将是不断学习,而个人价值的体现也在于不断创造性地学习并应用新的知识。基于网络的学习已成为主要的社会选择,他们选择网络学习有着明确和直接的目的,大多是带着职业的实际需要和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进入学习的,因此学习的针对性很强,希望所学内容与他们的工作密切相关,使他们具备胜任现在或未来工作的能力。
(2)学习对象分析
① 双语开放教育学生相对分散,主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绝大部分都有工作岗位。作为基层工作者,因缺乏学习汉语的环境,在学习中会遇到语言上困难。② 生源分布广泛,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牧区或者在边境线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状况和学习条件很不相同。③ 工学矛盾突出,家务及工作负担较重。④ 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解力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希望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因此,学习者希望教学内容能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学到实用性强的知识,也希望能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对疑难问题的解答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呈现在眼前,便于自学,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自行选择。
(3)学习环境分析
西部特色课程的学习环境是课程运行的必要场所,是为学习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访问课程教学资源、完成学习、达到学习目标提供的辅助环境。学习环境可以简单划分为软件条件和硬件条件两种。软件条件主要涉及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以及管理者的服务水平,而硬件则包括网络硬件设施以及教学辅助设施的基本情况。
新疆电大1999年首批参加“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2000年组建了覆盖全疆的计算机校园网,每个地州市及县级电大都配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并利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等专线实现互联和接入国际互联网。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接受入学教育及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所学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登陆新疆电大在线平台或者新疆电大双语教学平台就可以方便地学习相关课程或者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
2. 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方案设计
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课程组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编制课程一体化方案。一体化方案经审核通过后,作为课程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依据。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方案主要涉及网络课程结构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脚本原型的设计制作等内容。
(1)课程结构设计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必须根据网络课程的目标、内容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确定课件的功能模块。双语网络课程的主要功能模块有教学文件、课程学习、在线练习、案例分析、在线测试、在线讨论、拓展学习等。课程的结构大多以单元为基础,通过不同的链接,将学科知识整合起来。课程结构主要体现课程内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在双语网络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大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双语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思维,包括讨论、答疑、课程参考资源、测试、作业等。
(2)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网络学习环境下,针对成人学习者学习和风格特点,必须设计学习策略。
首先,根据双语开放教育的实际,本着体现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的原则,由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教学设计人员等共同组成结构合理的课程组,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专家担任课程的主编和主讲;以方便学生自学为基本原则,进行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编制文字教材和各种媒体教材,为学生自学提供集教学内容和学习指导为一体的有机融合的文字、音频、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力争在教育形式和适应性上取得突破。
其次,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在自己的控制权限内应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控制学习过程。成人学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学习习惯选择学习内容、决定学习顺序,而且可以选择学习方式、控制学习实践和步调,并控制内容间的连接跳转。如果学习者觉得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就可以用较快的速度学习,甚至可以直接跳过不学。学习者还可以选择某些显示内容或者选择反馈方式以及其他的环境要素。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不仅要有完善的交流系统,还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整合型工具,如资源链接、参考资料等。
第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解析课程中难于理解的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避免枯燥、空洞的理论。
(3)脚本原型的设计制作
脚本原型也叫样例,就是按照整体设计方案,选择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设计出一个教学单元的样例,以确定课程的总体风格,包括界面、导航、素材的规格以及脚本编写的内容。脚本原型主要有以下内容:
·内容组织 大多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设计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联系与测试、参考教学资源、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说明等内容。
·内容表现形式 主要是对媒体选择的说明及设计建议。
·内容导航设计 课程总体导航图、各章的目录树导航、各独立部分导航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导航策略。
完成样例之后,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尤其是征求最终用户(学生)的意见。学科专家、教学设计人员以及学生可以通过样例发现课程内容上的缺陷,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这个模块发现技术方案的不足,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以避免返工。
(二)双语网络课程的开发
课程的开发就是根据脚本及样例,制作具有实际教学功能的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在开发阶段包括编写脚本程序、准备多媒体素材、实现课件的交互功能、制作导航系统和关键字的连接、课件的合成等多个环节。双语网络课程中比较具有特色的技术是内容采用双语呈现,课程内容的实现技术包括双语文本的实现和双语多媒体的呈现。
1. 双语文本和多媒体的实现
(1)双语文本的实现[10]
课程组在开发过程中利用编程语言实现了国际化/多语言支持的完美解决方案。即控制程序自动读取指定资源文件名(bundle name)的资源,并将键值属性绑定到相关的属性上,从而实现中文和维文支持的自动注入。例如,“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双语网络课程中,在文本框架内点击右上角“
图2“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双语网络课程汉文页面
图3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双语网络课程维吾尔文页面
(2)双语多媒体的实现
在双语网络课程中,除了实现文本的双语化以外,还实现了多媒体资源的双语化。其方法就是,授课教师在授课之前以两种语言备课,教学课件也是用两种语言制作,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相应的课件和语言,两种语言的视频课件可以随时通过点击相关链接播放。
2. 课程的运行维护与评估
(1)课程的运行及测试
测试是为了发现课程运行中的错误而执行的程序过程,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暴露程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测试的侧重点主要在内容的准确性、软件性能及兼容性、资料的保存路径等方面。
(2)课程的评估
质量评估是贯穿在课程开发各个阶段的工作,在每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要进行评价和监控,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原来的设计进行修改。双语网络课程的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网络课程的运行过程中,不断收集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实际的教学数据。当网络课程进入最后的实施阶段,根据这些数据再对网络课程的设计做进一步修订。由于双语课程自身的特性,这种修改和完善是动态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在课程设计初期应该预想到的现实问题。
四、结束语
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所接受与认可。远程教育是一种自主式的教育方式,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应多考虑学习者这一主要因素,不断地完善网络课程,从而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
双语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具有阶段性特点的教学活动。若想提高教学的效果,课程负责人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规划课程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随着人们对终身学习需求的提高,加上通讯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环境的不断扩大,已出现了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概念,手机、掌上电脑和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手持式移动设备可以让我们在任何时间或地点获取、处理和发送信息,使交流无处不在、信息无处不在,这也为我们依托手持式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开展教育活动、传递教育信息,实现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11]。例如:新疆电大西部特色课程《商法》课程组在开发本课程时,就尝试和实现了双语移动学习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今后设计和开发西部特色课程时考虑移动学习等新涌现的信息技术因素,在教学设计时也要做好这方面的细节工作。
[参考文献]
[1] 蒋新革. 新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 何永红. 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 教育科学研究,2011,(10):50.
[3] 电校字(2009)1号. 关于开展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特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通知.
[4] 杜幼文. 电大教学资源建设的变革性研究和建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2):6.
[5] 李芒,张志祯. 现代教育技术[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97,226-232.
[6][7] 周蔚,陈乃林. 成人网络学习与教学模式研究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7-182.
[8] 庞妮,林茂松,杜润涛.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1,(10):74.
[9] 葛道凯.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 [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34-42.
[10] 罗凌,黄景碧,冼伟铨. 双语网络课程及其开发模型[J]. 高教探索,2007,(6):157.
[11] 余胜泉.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电化教育,2007,(6):7 .
收稿日期: 2013-05-15
作者简介:吾布力·皮大依,工程师,硕士,副院长,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院(830049)。
帕塔木·巴拉提,教授,校长,新疆广播电视大学(830049)。
责任编辑 三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