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于2011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卓越技师培养计划,即“专科学历 维修电工技师资格”培养目标。2014年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力基础,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和一体化教学,培养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对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探索及其成果进行介绍。
关键词:卓越技师 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 平台 模块 技师资格
课 题: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大专 技师”电气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2597;2015年度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学改革项目《毕业制作(毕业设计作品化)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XJG201503011。
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2011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根据区域经济需要,在全国率先启动卓越技师培养计划,即“专科学历 维修电工技师资格”培养目标,学生毕业时既能够取得专科学历证书,也能够取得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每年在新生中选拔品学兼优并具有技能潜质的学生,组建卓越技师班。根据学生的学力基础,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量身订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了新的路径。
一、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原则和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2014年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优化原则和思路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是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四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因材施教,坚持共性教育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五是把专科学历教学内容、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融入课程体系。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1.广泛开展调研,校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
专业调研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最基础性的工作。在理清优化原则和思路的基础上,2014年成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优化项目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主要分四个方面进行。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和教育部及山东省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文件,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和研究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规范、新技术。
(2)走访用人单位,调查人才需求情况,了解行业和专业技术的发展状况,认真分析岗位对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
(3)开展毕业生跟踪调研,掌握学生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规律。
(4)到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调研,学习技术技能人才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在调研结束后,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召开专家研讨会,确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胜任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2.建构“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企业对高端产品、高端技术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共同制订“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平台由素质教育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组成,模块由专业方向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组成。素质教育平台主要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人格。专业平台课程是适应岗位共性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是针对各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和规范要求,开设面向不同岗位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奠定基础。岗位拓展模块是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迁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实行学分制,适度增加教学时间
实行学年学分制,基本学制为三年。学生完成3408学时,取得137学分,才能颁发毕业证。根据卓越技师人才成长成才规律,我们适度增加了教学时间,重视实践训练,卓越技师每周六加课训练技能,利用寒暑假增加两周以上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59.62%。
4.制订课程标准,更新教学内容
企业一线实践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合作制订课程标准,通过深入分析岗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5.把毕业设计改为毕业制作
毕业制作课题公布后,学生自选指导老师,每名教师1个课题一般指导5~7名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制作完成实物化作品。
6.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实施过程化考核
改变了一次技能鉴定取得技师资格的传统做法,实施技师职业资格过程评价规范。按照“专业课平均成绩的权重为50%,毕业制作成绩的权重为20%,毕业技能考核成绩的权重为30%”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1.推行一体化教学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院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
(1)发挥校中厂作用。学院实习工厂(济南第六机床厂)主要产品2M9120工具磨床、可转位刀片及五轴数控精密磨床,具有结构复杂、零部件品种多、精度高等特点,为卓越技师培养提供数量充足、形式多样的生产实习岗位。
(2)与行业企业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
(3)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一体化课程及教材,设计典型工作任务,突出做中学、做中教。
2.注重立德树人,提升职业素养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职业素养课程化、第二课堂、专业实践教学”三位一体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的职业素养。引入企业管理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实行7S管理,在教学环境中营造职场氛围,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安全的岗位行为习惯。
3.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山东省泰山行业领军人物姜和信等3名能工巧匠,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入教学过程,同时,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技能水平,传承技能绝活。
(2)在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安排青年教师到工作站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生产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
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成效
通过优化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使学生的职业素养、文化知识、技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卓越技师学生有45%左右取得技师资格,其他学生取得预备技师资格。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89.2%,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81.3%,薪酬比普通高职生高约30%。卓越技师在山东省形成了特色品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山东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坤.“大专 技师”电气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
[2]王进军.高职院校“大专 预备技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9).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卓越技师 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 平台 模块 技师资格
课 题: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大专 技师”电气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2597;2015年度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学改革项目《毕业制作(毕业设计作品化)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XJG201503011。
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2011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根据区域经济需要,在全国率先启动卓越技师培养计划,即“专科学历 维修电工技师资格”培养目标,学生毕业时既能够取得专科学历证书,也能够取得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每年在新生中选拔品学兼优并具有技能潜质的学生,组建卓越技师班。根据学生的学力基础,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量身订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了新的路径。
一、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原则和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2014年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优化原则和思路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是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四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因材施教,坚持共性教育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五是把专科学历教学内容、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融入课程体系。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1.广泛开展调研,校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
专业调研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最基础性的工作。在理清优化原则和思路的基础上,2014年成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优化项目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主要分四个方面进行。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和教育部及山东省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文件,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和研究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规范、新技术。
(2)走访用人单位,调查人才需求情况,了解行业和专业技术的发展状况,认真分析岗位对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
(3)开展毕业生跟踪调研,掌握学生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规律。
(4)到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调研,学习技术技能人才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在调研结束后,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召开专家研讨会,确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胜任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2.建构“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企业对高端产品、高端技术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共同制订“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平台由素质教育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组成,模块由专业方向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组成。素质教育平台主要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人格。专业平台课程是适应岗位共性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是针对各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和规范要求,开设面向不同岗位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奠定基础。岗位拓展模块是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迁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实行学分制,适度增加教学时间
实行学年学分制,基本学制为三年。学生完成3408学时,取得137学分,才能颁发毕业证。根据卓越技师人才成长成才规律,我们适度增加了教学时间,重视实践训练,卓越技师每周六加课训练技能,利用寒暑假增加两周以上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59.62%。
4.制订课程标准,更新教学内容
企业一线实践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合作制订课程标准,通过深入分析岗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5.把毕业设计改为毕业制作
毕业制作课题公布后,学生自选指导老师,每名教师1个课题一般指导5~7名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制作完成实物化作品。
6.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实施过程化考核
改变了一次技能鉴定取得技师资格的传统做法,实施技师职业资格过程评价规范。按照“专业课平均成绩的权重为50%,毕业制作成绩的权重为20%,毕业技能考核成绩的权重为30%”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1.推行一体化教学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院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
(1)发挥校中厂作用。学院实习工厂(济南第六机床厂)主要产品2M9120工具磨床、可转位刀片及五轴数控精密磨床,具有结构复杂、零部件品种多、精度高等特点,为卓越技师培养提供数量充足、形式多样的生产实习岗位。
(2)与行业企业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
(3)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一体化课程及教材,设计典型工作任务,突出做中学、做中教。
2.注重立德树人,提升职业素养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职业素养课程化、第二课堂、专业实践教学”三位一体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的职业素养。引入企业管理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实行7S管理,在教学环境中营造职场氛围,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安全的岗位行为习惯。
3.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山东省泰山行业领军人物姜和信等3名能工巧匠,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入教学过程,同时,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技能水平,传承技能绝活。
(2)在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安排青年教师到工作站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生产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
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成效
通过优化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使学生的职业素养、文化知识、技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卓越技师学生有45%左右取得技师资格,其他学生取得预备技师资格。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89.2%,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81.3%,薪酬比普通高职生高约30%。卓越技师在山东省形成了特色品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山东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坤.“大专 技师”电气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
[2]王进军.高职院校“大专 预备技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9).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