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成为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的焦点。收入差距过大突出地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该论文基于辽宁省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进行分析——从地区间来看,不同地区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最大,因此,受到众多经济学家和政府工作人员的重点关注。
〔关键词〕辽宁;居民收入;地区差距
中图分类号:F222.34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09)03-0064-05
在体制变革与对外开放双轮驱动作用下,当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几乎一直处在超高速增长状态,国民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日趋扩大已成为社会各个成员和阶层十分关注和非常敏感的问题。城市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是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方面,其产生的原因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分析
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比较宽泛而又可以多侧面研究的课题,既包括各地级市居民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也包括各地级市内部县与县(市)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为了便于政府掌握与调控区域间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本文采用与现行行政管辖范围相一致的分析框架,即将各地级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一个区域单元,运用加权差异系数计算出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测算区域收入差距本文采用相对差异系数法,通过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值偏离全省均值程度,解说区域居民收入差距与变动轨迹。
由表1可以看出,从1990—2006年,辽宁省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总体上是扩大的,相对差异系数变化分阶段分析如下:(1)由1991年的0.121扩大至1995年的0.198,增加了59.5%;(2)1995—1996年波动不大;(3)1997年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057,处于历史最低点,1998年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171,2004年相对差异系数达到0.188,增加了9.94%,增加幅度相对较小;(4)从2004—2006年,略有回落。其中,在选择的时间段中,收入差距最大年份是1995年,相对差异系数为0.198。
为了更清楚了解辽宁区域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及生活水平差异,有必要进一步计算区域间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别。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指标值在60%以上反映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指标值在50%—60%之间生活处于温饱状态,在40%—50%之间生活状况属于小康水平,在30%—40%之间生活状况属于宽裕水平,在30%以下生活属于富裕水平,见表2和表3。
由表2可以看出,1992—2006年,辽宁省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50%—60%左右逐渐降低到30%—40%之间,也即意味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由温饱状态向宽裕状态过渡。但是,从中也不难看出,沈阳、大连、鞍山和抚顺等市的恩格尔系数的平均值要低于省内的其他城市,说明这些地区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营口、丹东市、阜新、铁岭和葫芦岛等市的恩格尔系数的平均值要高于省内的其他城市,说明这些地区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二、区域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
(一)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相关
一般而言,某个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辽宁区域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否存在这样的相关关系,需要实证研究证明。在证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变动关系时,定义人均居民收入对人均GDP的比例为收入—发展比(λ)[1]《中国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差异变动》,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158页—175页,曹桂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由于居民收入只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一部分,所以收入—发展比必然小于1。但是,收入—发展比的大小及其变化,取决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实行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政策。一个省份不同城市地区收入—发展比与地区差距(地区差距用变异系数表示)变动之间是相关的,见表1和表3。
在此,用各城市的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和人均GDP两项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阐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各区域间经济发展非均衡轨迹。从各城市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看,1990—2006年辽宁各市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由0.3899扩大到0.5140,增加0.1241,期间有过扩大而后又开始缩小。再看人均GDP的数值,1995年,全省最低的是铁岭市,最高的是大连市;2003年,人均GDP最低的是朝阳市,最高的是大连市。
为了较准确地表达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相关性,有必要再运用收入—发展比进行分析。
1.从地区差距的规模或程度上看,由于低收入地区的收入—发展比相对较高,使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规模要比人均GDP地区差距的规模要小。
由于居民收入水平不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受生计收入水平的制约,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必然向低收入地区倾斜,也就是说,低收入地区的居民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必然要高一些,以维持基本生活,结果是地区之间人均居民收入差距的规模比人均GDP的规模要小,如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为0.179,人均GDP差异系数为0.5140,见表1。
2.从变动过程看,人均GDP与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在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呈现不同的格局(见表4),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地区差距缩小和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扩大并存的格局。
在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辽宁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相对放慢,而一些落后地区增长较快,使地区之间差距出现缩小。在居民人均收入方面,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格局,大连、沈阳等地区的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更加迅速,并没有出现比落后地区增长速度慢的格局,所以居民人均收入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高收入地区的收入—发展比稳定不变或者下降很少,而低收入地区的收入—发展比明显下降,这样导致了两种地区差距不同的变动格局。
(二)区域间经济发展非均衡的主要原因
1.产业结构差异
如2005年,大连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8.52∶46.28∶45.20,朝阳市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6.28∶38.73∶34.98。
2.劳动力的素质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在落后地区就业市场,求职者文化素质偏低,技能水平落后。从长期来看,这种劳动素质差异状态会加剧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最终导致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更加扩大。
3.各地区的经济、科技、人才、资源、地理环境等基础条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如沈阳市是中国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枢纽于一身;大连的地理环境比较优越,海港、码头和机场等交通条件便利。
三、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财税对策选择
(一)完善财税扶持政策,鼓励内外资企业带动落后地区发展
1.完善财税扶持,合理规划政府部门职能
加强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民间组织在帮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励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帮扶,对帮扶有贡献的人或组织给予支持。
组织发达地区的大型民营企业到落后地区投资兴业,并给予优惠政策。对落后地区新办企业和大型民间企业、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兴办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收优惠政策;对有利于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的企业,利用税收返还给予优惠照顾。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营企业和落后地区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资本、技术优势与贫困地区的资源、劳动力优势的有效对接,形成企业投资、落后地区兴业的双向互动格局。
2. 提供税收优惠,吸引外商投资
外资资本在发展政策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外国资本提供税收优惠,有助于将这些资本用于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从外国资本上得到的收益在于外国资本可以使国内诸生产要素产生的收入不断增加。辽宁省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毗邻韩国、朝鲜和日本等,其中辽韩贸易比较发达,韩资企业入驻省内很多城市,如沈阳、大连、丹东和营口等。由于省内部分城市的外资注入较少,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外资的税收优惠加大对落后城市的外资引入。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城市低收入者能够真正享受到国民待遇,平衡区域差距统一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和保护市场效率,而且也可以有效地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
1.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
仅仅给予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帮助,还不能应对现代社会严重的失业问题。全方位的失业保障还包括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其具体内容有:对企业解雇的约束,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实施就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政府支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等。
2.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教育系统
完善的教育可以保证每个公民无论收入高低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公共教育,从而防止了由于收入不平等而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知识贫困”的发生。同时,要特别强调成人教育,通过建立一定数量的社区学校,以低廉的学习成本保证社区人员有机会不断地参加社区学习和教育,不断调整和改善劳动技能。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另外一种形式”补偿了中低收入者,改善了他们的社会经济福利水平,从而客观上也起到了弥补收入的作用,缓解了收入不平等的社会紧张度,减少了收入不平等对于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和作用。
(三)完善转移支付,统筹区域发展
1.明确转移支付目标,设计规范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依法调整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统一转移支付标准,合理确定转移支付数额的尺度,并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贫困城镇的转移支付,加大对其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卫生医疗等的财政扶持;其次,缩小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扩大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最后,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增强落后地区的经济实力,以经济发展带动落后地区的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区域间居民收入的差距。
2.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规范对口支援
从转移支付的方向来看,有横向转移支付与纵向转移支付之分。目前,我国虽没有直接的横向转移支付方式,但是实施多年的对口支援等形式,其实质就是地区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虽然该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不规范、明确、固定,还难以在缩小地区之间社会服务差距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实行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因此,可继续选择部分城市(如沈阳、大连发达地区与朝阳、盘锦等边远贫困地区间)进行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的试点,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做好准备。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央政府的压力,又能使财力转出地区与财力转入地区直接见面,形成明确的授受关系,有利于增强转移支付的透明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曹桂全.中国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差异变动,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58-175.
[2] 张公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55-556。
[3] 樊建旺.对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J].甘肃发展,2007,(1):96-97.
[5]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四维解析》,领导决策信息,28页—29页,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2006年26期。
[6] 《2007~2008年我国收入分配新趋势与新思路》,经济研究参考,42页—49页,杨宜勇、顾严,2008年第4期。
[7]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007中国财政发展报告,229页—230页,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治研究中心,2007年8月。
(责任编辑:王秀中)
〔关键词〕辽宁;居民收入;地区差距
中图分类号:F222.34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09)03-0064-05
在体制变革与对外开放双轮驱动作用下,当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几乎一直处在超高速增长状态,国民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日趋扩大已成为社会各个成员和阶层十分关注和非常敏感的问题。城市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是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方面,其产生的原因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分析
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比较宽泛而又可以多侧面研究的课题,既包括各地级市居民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也包括各地级市内部县与县(市)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为了便于政府掌握与调控区域间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本文采用与现行行政管辖范围相一致的分析框架,即将各地级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一个区域单元,运用加权差异系数计算出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测算区域收入差距本文采用相对差异系数法,通过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值偏离全省均值程度,解说区域居民收入差距与变动轨迹。
由表1可以看出,从1990—2006年,辽宁省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总体上是扩大的,相对差异系数变化分阶段分析如下:(1)由1991年的0.121扩大至1995年的0.198,增加了59.5%;(2)1995—1996年波动不大;(3)1997年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057,处于历史最低点,1998年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171,2004年相对差异系数达到0.188,增加了9.94%,增加幅度相对较小;(4)从2004—2006年,略有回落。其中,在选择的时间段中,收入差距最大年份是1995年,相对差异系数为0.198。
为了更清楚了解辽宁区域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及生活水平差异,有必要进一步计算区域间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别。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指标值在60%以上反映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指标值在50%—60%之间生活处于温饱状态,在40%—50%之间生活状况属于小康水平,在30%—40%之间生活状况属于宽裕水平,在30%以下生活属于富裕水平,见表2和表3。
由表2可以看出,1992—2006年,辽宁省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50%—60%左右逐渐降低到30%—40%之间,也即意味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由温饱状态向宽裕状态过渡。但是,从中也不难看出,沈阳、大连、鞍山和抚顺等市的恩格尔系数的平均值要低于省内的其他城市,说明这些地区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营口、丹东市、阜新、铁岭和葫芦岛等市的恩格尔系数的平均值要高于省内的其他城市,说明这些地区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二、区域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
(一)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相关
一般而言,某个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辽宁区域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否存在这样的相关关系,需要实证研究证明。在证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变动关系时,定义人均居民收入对人均GDP的比例为收入—发展比(λ)[1]《中国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差异变动》,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158页—175页,曹桂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由于居民收入只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一部分,所以收入—发展比必然小于1。但是,收入—发展比的大小及其变化,取决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实行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政策。一个省份不同城市地区收入—发展比与地区差距(地区差距用变异系数表示)变动之间是相关的,见表1和表3。
在此,用各城市的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和人均GDP两项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阐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各区域间经济发展非均衡轨迹。从各城市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看,1990—2006年辽宁各市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由0.3899扩大到0.5140,增加0.1241,期间有过扩大而后又开始缩小。再看人均GDP的数值,1995年,全省最低的是铁岭市,最高的是大连市;2003年,人均GDP最低的是朝阳市,最高的是大连市。
为了较准确地表达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相关性,有必要再运用收入—发展比进行分析。
1.从地区差距的规模或程度上看,由于低收入地区的收入—发展比相对较高,使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规模要比人均GDP地区差距的规模要小。
由于居民收入水平不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受生计收入水平的制约,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必然向低收入地区倾斜,也就是说,低收入地区的居民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必然要高一些,以维持基本生活,结果是地区之间人均居民收入差距的规模比人均GDP的规模要小,如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为0.179,人均GDP差异系数为0.5140,见表1。
2.从变动过程看,人均GDP与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在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呈现不同的格局(见表4),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地区差距缩小和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扩大并存的格局。
在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辽宁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相对放慢,而一些落后地区增长较快,使地区之间差距出现缩小。在居民人均收入方面,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格局,大连、沈阳等地区的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更加迅速,并没有出现比落后地区增长速度慢的格局,所以居民人均收入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高收入地区的收入—发展比稳定不变或者下降很少,而低收入地区的收入—发展比明显下降,这样导致了两种地区差距不同的变动格局。
(二)区域间经济发展非均衡的主要原因
1.产业结构差异
如2005年,大连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8.52∶46.28∶45.20,朝阳市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6.28∶38.73∶34.98。
2.劳动力的素质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在落后地区就业市场,求职者文化素质偏低,技能水平落后。从长期来看,这种劳动素质差异状态会加剧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最终导致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更加扩大。
3.各地区的经济、科技、人才、资源、地理环境等基础条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如沈阳市是中国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枢纽于一身;大连的地理环境比较优越,海港、码头和机场等交通条件便利。
三、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财税对策选择
(一)完善财税扶持政策,鼓励内外资企业带动落后地区发展
1.完善财税扶持,合理规划政府部门职能
加强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民间组织在帮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励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帮扶,对帮扶有贡献的人或组织给予支持。
组织发达地区的大型民营企业到落后地区投资兴业,并给予优惠政策。对落后地区新办企业和大型民间企业、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兴办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收优惠政策;对有利于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的企业,利用税收返还给予优惠照顾。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营企业和落后地区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资本、技术优势与贫困地区的资源、劳动力优势的有效对接,形成企业投资、落后地区兴业的双向互动格局。
2. 提供税收优惠,吸引外商投资
外资资本在发展政策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外国资本提供税收优惠,有助于将这些资本用于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从外国资本上得到的收益在于外国资本可以使国内诸生产要素产生的收入不断增加。辽宁省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毗邻韩国、朝鲜和日本等,其中辽韩贸易比较发达,韩资企业入驻省内很多城市,如沈阳、大连、丹东和营口等。由于省内部分城市的外资注入较少,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外资的税收优惠加大对落后城市的外资引入。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城市低收入者能够真正享受到国民待遇,平衡区域差距统一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和保护市场效率,而且也可以有效地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
1.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
仅仅给予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帮助,还不能应对现代社会严重的失业问题。全方位的失业保障还包括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其具体内容有:对企业解雇的约束,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实施就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政府支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等。
2.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教育系统
完善的教育可以保证每个公民无论收入高低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公共教育,从而防止了由于收入不平等而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知识贫困”的发生。同时,要特别强调成人教育,通过建立一定数量的社区学校,以低廉的学习成本保证社区人员有机会不断地参加社区学习和教育,不断调整和改善劳动技能。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另外一种形式”补偿了中低收入者,改善了他们的社会经济福利水平,从而客观上也起到了弥补收入的作用,缓解了收入不平等的社会紧张度,减少了收入不平等对于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和作用。
(三)完善转移支付,统筹区域发展
1.明确转移支付目标,设计规范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依法调整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统一转移支付标准,合理确定转移支付数额的尺度,并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贫困城镇的转移支付,加大对其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卫生医疗等的财政扶持;其次,缩小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扩大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最后,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增强落后地区的经济实力,以经济发展带动落后地区的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区域间居民收入的差距。
2.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规范对口支援
从转移支付的方向来看,有横向转移支付与纵向转移支付之分。目前,我国虽没有直接的横向转移支付方式,但是实施多年的对口支援等形式,其实质就是地区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虽然该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不规范、明确、固定,还难以在缩小地区之间社会服务差距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实行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因此,可继续选择部分城市(如沈阳、大连发达地区与朝阳、盘锦等边远贫困地区间)进行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的试点,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做好准备。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央政府的压力,又能使财力转出地区与财力转入地区直接见面,形成明确的授受关系,有利于增强转移支付的透明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曹桂全.中国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差异变动,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58-175.
[2] 张公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55-556。
[3] 樊建旺.对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J].甘肃发展,2007,(1):96-97.
[5]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四维解析》,领导决策信息,28页—29页,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2006年26期。
[6] 《2007~2008年我国收入分配新趋势与新思路》,经济研究参考,42页—49页,杨宜勇、顾严,2008年第4期。
[7]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007中国财政发展报告,229页—230页,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治研究中心,2007年8月。
(责任编辑:王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