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学校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首要任务。大学校园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化传递、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它既是一个育人环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环境。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新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
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
和谐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是凝练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要以大学自身的办学实践为基础,以大学长期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为特色,凝练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共同愿景。要提倡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在尊重差异中增强创新性,在多样发展中实现统一性。要提倡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对校内不同单位、不同群体、不同学科的利益要做到统筹兼顾、有序竞争、共同发展。在和谐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正确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和需求,整合和提升个人的发展愿望和要求,使之成为学校各个群体和全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实现和谐发展。在和谐精神文化建设中,还要注重把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赋予科学精神以人文底蕴,赋予人文精神以科学气质,共同丰富和充实大学和谐精神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思想建设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校园文化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它们在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及个性培养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充实和发展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而作为校园文化中起导向、灵魂作用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又影响、改造和创新了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水平,改造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大学生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德、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开拓创新、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倡导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充实校园文化,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校园文化的物质环境建设
建设校园环境是一种外显的物质文化,是大学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人们对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第一感觉就是从校园的物质环境中产生的。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容校貌、校园的合理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通过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橱窗、宣传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让初入校园者第一感觉就是步入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所,使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整洁的居住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种类齐全的藏书、明亮的阅览室、先进的科研设备可以激发学生努力进取的精神。优质的校园物质文化,能够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性,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群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校园文化制度建设
学校应通过文化制度的建立健全来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貌。和谐制度文化创新是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大学文化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用制度创新促进文化创新,以制度建设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强和谐制度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就是把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公平,努力创建公平有序、平等竞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良好的制度文化平台,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协调利益,以制度保障和谐。在制度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对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有违和谐精神理念、背离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和师生员工需要的制度措施,及时地加以修订、改进和完善,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发展需要。同时,制度文化创新一定要深入了解师生员工不同利益群体及群体内部的利益诉求,缩小分歧,扩大共识,形成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满足和保障师生员工共同利益的制度措施,通过这些制度措施,调整利益格局,协调利益关系,进一步增进校园的和谐。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强调大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校園科技文化建设
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和内在要求。学校和各院系每年都有科技知识竞赛、学术讲座系列、专家教授论坛等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科技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文学艺术教育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学校为学生开设了美学、音乐、文学选修课程,各院系还组织起了文学社等艺术团体。他们的学习、排练和演出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强化了与优良校风相一致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高校对校园文化活动应该采取积极支持、主动组织、适当引导、逐步提高的方针,使之健康顺利地发展下去,在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上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和谐行为文化主要表现为和谐的个人行为文化与和谐的团体行为文化。和谐的个人行为文化是个人在交往行为与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和谐,这种和谐往往体现为个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自觉践行和谐精神与和谐理念,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其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教育,提升个人行为的文明程度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使个人的行为与人际关系更加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学校的发展需要。要注重从学校及学院发展的共同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加强学校利益共同体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办学秩序与社会交往,形成学校教育组织之间及与非教育组织之间的健康文明的公共关系,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正义,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期待与要求,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就会逐渐建设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必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发挥越来越大的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编校:张红玲
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
和谐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是凝练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要以大学自身的办学实践为基础,以大学长期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为特色,凝练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共同愿景。要提倡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在尊重差异中增强创新性,在多样发展中实现统一性。要提倡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对校内不同单位、不同群体、不同学科的利益要做到统筹兼顾、有序竞争、共同发展。在和谐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正确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和需求,整合和提升个人的发展愿望和要求,使之成为学校各个群体和全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实现和谐发展。在和谐精神文化建设中,还要注重把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赋予科学精神以人文底蕴,赋予人文精神以科学气质,共同丰富和充实大学和谐精神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思想建设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校园文化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它们在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及个性培养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充实和发展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而作为校园文化中起导向、灵魂作用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又影响、改造和创新了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水平,改造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大学生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德、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开拓创新、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倡导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充实校园文化,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校园文化的物质环境建设
建设校园环境是一种外显的物质文化,是大学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人们对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第一感觉就是从校园的物质环境中产生的。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容校貌、校园的合理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通过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橱窗、宣传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让初入校园者第一感觉就是步入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所,使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整洁的居住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种类齐全的藏书、明亮的阅览室、先进的科研设备可以激发学生努力进取的精神。优质的校园物质文化,能够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性,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群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校园文化制度建设
学校应通过文化制度的建立健全来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貌。和谐制度文化创新是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大学文化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用制度创新促进文化创新,以制度建设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强和谐制度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就是把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公平,努力创建公平有序、平等竞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良好的制度文化平台,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协调利益,以制度保障和谐。在制度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对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有违和谐精神理念、背离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和师生员工需要的制度措施,及时地加以修订、改进和完善,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发展需要。同时,制度文化创新一定要深入了解师生员工不同利益群体及群体内部的利益诉求,缩小分歧,扩大共识,形成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满足和保障师生员工共同利益的制度措施,通过这些制度措施,调整利益格局,协调利益关系,进一步增进校园的和谐。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强调大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校園科技文化建设
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和内在要求。学校和各院系每年都有科技知识竞赛、学术讲座系列、专家教授论坛等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科技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文学艺术教育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学校为学生开设了美学、音乐、文学选修课程,各院系还组织起了文学社等艺术团体。他们的学习、排练和演出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强化了与优良校风相一致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高校对校园文化活动应该采取积极支持、主动组织、适当引导、逐步提高的方针,使之健康顺利地发展下去,在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上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和谐行为文化主要表现为和谐的个人行为文化与和谐的团体行为文化。和谐的个人行为文化是个人在交往行为与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和谐,这种和谐往往体现为个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自觉践行和谐精神与和谐理念,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其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教育,提升个人行为的文明程度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使个人的行为与人际关系更加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学校的发展需要。要注重从学校及学院发展的共同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加强学校利益共同体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办学秩序与社会交往,形成学校教育组织之间及与非教育组织之间的健康文明的公共关系,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正义,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期待与要求,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就会逐渐建设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必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发挥越来越大的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