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问题一提出,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表情生动,发言踊跃。有时候则举步维艰,犹如老牛拉破车,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笔者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打开阅读教学的“金钥匙”。那么,金钥匙到哪里去找?笔者想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吃透教材是前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找到这把钥匙,吃透教材是前提。备课和教学的关系,就好比树根和树的关系。树大根深,根深才能叶茂。
那么,怎样吃透教材呢?首先要“拿来”。要拿来的不仅仅是教参,而是要占有文章本身及与之有关的资料,如著名作家的评传、节选文章的原著、著名作品的赏析、名家名作的手稿、与背景有关的史书等等,多多益善。
其次要“坐下”。深入钻研已有的材料,理清其中的关系,披沙拣金,慧眼识珠,多角度全方位聚焦透视,明确训练重点,力求目标明确,内容精要。
最后要“创新”。宋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理解课本应该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而不是照搬教参,更不是人云亦云。没有对文本深刻的个性化的理解,就不可能找到打开阅读教学的金钥匙。
巧妙设计是关键
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篇文章就应该有一篇文章的突破口。那么,突破口在哪里?《庖丁解牛》中说“依乎天理,批大卻,道大窾”,“依乎天理”就是按照每篇文章本身的特点,求同存异,巧妙设计,方能“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笔者总结了以下方法,望能抛砖引玉。
1. 借题发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文题本身就是这篇课文的突破口,借助对文题的理解,直接展开教学,可以达到势如破竹的功效。比如《愚公移山》,我们可以把文题化解为“愚公是谁?”“他要移动的是什么样的山?”“为什么要移山?”“怎样来移山?”“要移到哪里去?”“移山成功了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了这些问题做导引,学生学习本文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不再茫然无措。再如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文题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指示性,可以让学生借篙撑船,从文中找到答案,轻而易举地完成对课文的把握。
2. 顺藤摸瓜
在初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尤其是小说,篇幅相对较长,内容相对丰富,情节相对复杂。怎样让学生快速有效地熟悉课文内容呢?笔者觉得,依靠“线索”,顺藤摸瓜是不错的方法。比如《社戏》,看社戏是全文的一条“藤”,上面依次结着这些“瓜”:看戏前的波折,看戏途中,船头看戏,看戏归来,怀念看戏。顺藤摸瓜法使学生对课文主要情节了然于胸。又如《我的叔叔于勒》,线索是于勒的贫富变化,全文依次写了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四大情节,活画出了菲利普夫妇惟利是图,自私冷酷势利的丑恶嘴脸。因为线索清晰,标题具体,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3. 反弹琵琶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一成不变地按照课文顺序,从头讲到尾,最后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时先告诉学生文章的中心,再让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证据材料,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热情,我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反弹琵琶”法。《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在通读全文之后,我没有像以往那样先逐字逐句的翻译,再逐节逐段的分析。而是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作者柳宗元游览了小石潭后,描绘刻画了小石潭的独特景致,即“水清境幽”,你能从原文中分别找到描写“水清”和“境幽”的句子吗?其中写“水清”的句子,写法又有什么不同?学生纷纷发言:“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如鸣佩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其中写水清有正面写的,也有侧面写的;有写水清原因的,也有写水清结果的。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对课文的思考也深入了。反弹琵琶法能使学生目标明确,少走弯路。
4. 另辟蹊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越是传统的名家名篇,越难出新。《春》,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结构精美严谨,观察细致独特,描写生动,色彩鲜明,富有层次,通篇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发自内心的爱,感情之饱满,真可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全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从开头的“盼春”,到主体部分的“绘春”,到结尾的“赞春”,主体部分一共描绘了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传统的教法,尤其对五幅图画,是从头至尾,逐一讲解,学生很难领会课文原有的精华,效果较差。要想有诗意、有创意、有新意的组织《春》的教学,就得另辟蹊径。
比如,在组织“绘春”的教学实践中,我摒弃了传统的教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只安排了两个环节:说效果、评表达。“说效果”就是请学生用一种鉴赏的眼光来说说从文中发现的大自然的美。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说: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息、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氛、我最喜欢的一种声音、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评表达”是评述作者的表达,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最妙的词语、我认为最妙的修辞、我认为最美的句式、我认为最细致的观察、我认为最清楚的层次、我认为描写角度最丰富的段落。第一个环节强调了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春天整体的意境中去寻找、发现、感受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他们的认识在成长,感知在提升。第二个环节是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一篇文章的阅读,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评效果”是学生对课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
在这两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表情生动,处处跳动着灵感的火花,让我发现了学生的无穷的潜力。
此外,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写作特色来设计,比如《范进中举》一文中的对比写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再如诗歌教学中的诵读法,仿作法等等,只要我们用心寻找,精心设计,“必有一款适合您”。
事半功倍是效果
“付出总有回报”,一旦我们找到了阅读教学的“金钥匙”,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它能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快速思维、快速掌握全文内容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语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这个宗旨,有魄力,有勇气,有创新,就一定能找到打开阅读教学的“金钥匙”,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吃透教材是前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找到这把钥匙,吃透教材是前提。备课和教学的关系,就好比树根和树的关系。树大根深,根深才能叶茂。
那么,怎样吃透教材呢?首先要“拿来”。要拿来的不仅仅是教参,而是要占有文章本身及与之有关的资料,如著名作家的评传、节选文章的原著、著名作品的赏析、名家名作的手稿、与背景有关的史书等等,多多益善。
其次要“坐下”。深入钻研已有的材料,理清其中的关系,披沙拣金,慧眼识珠,多角度全方位聚焦透视,明确训练重点,力求目标明确,内容精要。
最后要“创新”。宋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理解课本应该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而不是照搬教参,更不是人云亦云。没有对文本深刻的个性化的理解,就不可能找到打开阅读教学的金钥匙。
巧妙设计是关键
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篇文章就应该有一篇文章的突破口。那么,突破口在哪里?《庖丁解牛》中说“依乎天理,批大卻,道大窾”,“依乎天理”就是按照每篇文章本身的特点,求同存异,巧妙设计,方能“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笔者总结了以下方法,望能抛砖引玉。
1. 借题发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文题本身就是这篇课文的突破口,借助对文题的理解,直接展开教学,可以达到势如破竹的功效。比如《愚公移山》,我们可以把文题化解为“愚公是谁?”“他要移动的是什么样的山?”“为什么要移山?”“怎样来移山?”“要移到哪里去?”“移山成功了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了这些问题做导引,学生学习本文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不再茫然无措。再如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文题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指示性,可以让学生借篙撑船,从文中找到答案,轻而易举地完成对课文的把握。
2. 顺藤摸瓜
在初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尤其是小说,篇幅相对较长,内容相对丰富,情节相对复杂。怎样让学生快速有效地熟悉课文内容呢?笔者觉得,依靠“线索”,顺藤摸瓜是不错的方法。比如《社戏》,看社戏是全文的一条“藤”,上面依次结着这些“瓜”:看戏前的波折,看戏途中,船头看戏,看戏归来,怀念看戏。顺藤摸瓜法使学生对课文主要情节了然于胸。又如《我的叔叔于勒》,线索是于勒的贫富变化,全文依次写了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四大情节,活画出了菲利普夫妇惟利是图,自私冷酷势利的丑恶嘴脸。因为线索清晰,标题具体,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3. 反弹琵琶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一成不变地按照课文顺序,从头讲到尾,最后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时先告诉学生文章的中心,再让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证据材料,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热情,我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反弹琵琶”法。《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在通读全文之后,我没有像以往那样先逐字逐句的翻译,再逐节逐段的分析。而是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作者柳宗元游览了小石潭后,描绘刻画了小石潭的独特景致,即“水清境幽”,你能从原文中分别找到描写“水清”和“境幽”的句子吗?其中写“水清”的句子,写法又有什么不同?学生纷纷发言:“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如鸣佩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其中写水清有正面写的,也有侧面写的;有写水清原因的,也有写水清结果的。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对课文的思考也深入了。反弹琵琶法能使学生目标明确,少走弯路。
4. 另辟蹊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越是传统的名家名篇,越难出新。《春》,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结构精美严谨,观察细致独特,描写生动,色彩鲜明,富有层次,通篇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发自内心的爱,感情之饱满,真可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全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从开头的“盼春”,到主体部分的“绘春”,到结尾的“赞春”,主体部分一共描绘了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传统的教法,尤其对五幅图画,是从头至尾,逐一讲解,学生很难领会课文原有的精华,效果较差。要想有诗意、有创意、有新意的组织《春》的教学,就得另辟蹊径。
比如,在组织“绘春”的教学实践中,我摒弃了传统的教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只安排了两个环节:说效果、评表达。“说效果”就是请学生用一种鉴赏的眼光来说说从文中发现的大自然的美。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说: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息、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氛、我最喜欢的一种声音、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评表达”是评述作者的表达,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最妙的词语、我认为最妙的修辞、我认为最美的句式、我认为最细致的观察、我认为最清楚的层次、我认为描写角度最丰富的段落。第一个环节强调了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春天整体的意境中去寻找、发现、感受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他们的认识在成长,感知在提升。第二个环节是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一篇文章的阅读,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评效果”是学生对课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
在这两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表情生动,处处跳动着灵感的火花,让我发现了学生的无穷的潜力。
此外,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写作特色来设计,比如《范进中举》一文中的对比写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再如诗歌教学中的诵读法,仿作法等等,只要我们用心寻找,精心设计,“必有一款适合您”。
事半功倍是效果
“付出总有回报”,一旦我们找到了阅读教学的“金钥匙”,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它能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快速思维、快速掌握全文内容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语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这个宗旨,有魄力,有勇气,有创新,就一定能找到打开阅读教学的“金钥匙”,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