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t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2.认识“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块”。
  3、 3.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体会做事情要专心,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4、 4.理解并运用本课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加强学生对动词的准确使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 1.师出示一则谜语:“一物像人又像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生自主阅读并猜出谜底是猴子。
  2、 2.板书课题,学习“猴”字。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3、 3.引入新课。我们记住了这个字就来学习《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贴小猴子的图片,板书:猴)
  二、 二、初读感知。
  1、 1.听课文朗读,强调注意字音。
  2、 2.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3、 3.摘苹果游戏。在课文中把苹果中的生字圈出来,看谁圈得又快又准确,那么谁摘的苹果就最多了。(出示图片)
  过渡:下面我们就边学习课文,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三、 三、围绕插图,品读课文。
  1、 1.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掰、扛。
  我们结合图片来学习课文。
  (1)看看图上画的是谁?小猴子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
  (2)明确图片上的内容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3)指名学生交流,明确小猴子来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
  (4)引导学生抓住“非常高兴”来体会小猴子的心情。(贴玉米的图片,板书:掰)
  (5)结合字形、动作示范来理解“掰”和“扛”的意思。(强调“掰”是会意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猴子扛着玉米往前走,它又看见了什么?小猴子正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贴桃子的图片)
  (2)明确图片上的内容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讀。
  (3)指名学生交流,师适当小结:小猴子看到了又大又红的桃子,便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板书:扔摘)
  (4)小猴子看到桃子又大又红,心情怎么样?哪句话写出小猴子非常高兴?读一读。
  (5)摘了桃子以后,小猴子是怎么拿桃子的,用了什么动词?(板书:捧)
  (6)结合字形、动作演示理解“扔”、“摘”和“捧”的动作。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猴子捧着桃子往前走看见了什么了?(出示图片)看图上小猴子在干什么?
  (2)明确图片上的内容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指名读,齐读。(贴西瓜的图片)
  (3)从你们读中,我感受到小猴子特别高兴,小猴子为什么这么高兴?
  (4)指名学生交流,小猴子看到了西瓜又大又圆,所以它非常高兴,那它的桃子怎么办?(板书:扔摘)
  (5)小猴子摘到西瓜以后,是怎么拿西瓜的呢?(板书:抱)
  (6)通过动作演示、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抱”的动作。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猴子抱着西瓜往前走,看见了什么?(出示图片)
  (2)明确图片上的内容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3)小猴子看到小兔子以后是怎么做的?(贴小兔子的图片,板书:追)
  (4)结合字形理解“追”的动作。
  (5)小猴子去追小兔子,抱着大西瓜怎么追呢?(板书:扔)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导学:结果怎么样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2)齐读第五自然段。
  (3)了解故事的结局:空手而归。(板书:空手而归)
  6.、回顾全文,交流收获。
  (1) 生交流对故事中的小猴子的认识,它最终为什么会空手而归。
  (2) 指名学生谈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师引导学生要密切结合课文的内容,从小猴子一次又一次扔东西中感受到他做事情没有目标,不够专心,半途而废从而一事无成。
  (3) 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有没有做过类似小学生下山的事情。(示例:在写作业的时候,先写语文作业,写一会儿又去写数学作业,数学作业没有写完又去画画,结果什么作业都没有写好。)
  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故事中的小猴子由于做事情没有目标不专心,半途而废最终却两手空空,所以,我们要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以后才能去做另外的事情,否则一件事也做不好!(课件出示道理)
  五、 1.课间律动,巩固所学生字。
  为了奖励大家优秀的表现,全体起立,跟着老师拍手来把《小猴子下山》这首儿歌读一读。(课件出示儿歌)
  六、 2.课堂练习。
  我会说:ABAC
  又()又()又()又()又()又()又()又()
  七、 3.指导书写“块”字。
  (1)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师适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块”的第三笔是提,注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部的横折往左收,一撇先直再弯穿插到提下方,一捺较舒展。
  (3)师范写,生观察书空。
  (4)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并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18、小猴子下山
  掰 摘 摘 追
  猴扛、扔捧、扔抱、扔
  邮编:037200
  联系方式:18635998068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手段,更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式。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又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  而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则能使自己不断地发现问题,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缺憾,达到发扬优点,修正缺憾的效果,从而使他们的
期刊
摘要:就适龄儿童而言,一般小学生年龄多为6-12岁,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互联网+教育”视域下,着眼于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建设,并对课程教学中的方法进行反思,侧重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阐述,期冀能够助益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升,即在“互联网+教育”理念指引下,用教师的一桶水,保证学生的每一杯水。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学方法;三位一体;翻转课堂  一、问题引入
期刊
1、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能够珍惜友谊、热爱和平,并对圆舞曲这一音乐体材感兴趣。  2、2.知识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了解三拍子指挥图示及自然大调音阶。  3、3.过程方法:通过模唱、练唱、合唱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流畅优美、热情。  教材简析C大调,3\4拍,小快板,一段体结构,具有圆舞曲的基本特点。共六个乐句。
期刊
一、一、教学背景分析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增强文化意识。”  “多角度多层次阅读作品,获得体验和发现。”  2.《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進意见》:  “高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优秀作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
期刊
教学内容:西师版第六册教材14页两位数乘法问题解决(二)  教学目标:  1.(一) 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探索综合运用除法、乘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2、讓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了解“归一”问题的基本特征。  (二)2.方法与过程  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3.
期刊
摘要:雖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受到大气的存在。尤其是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到学习中,进而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这也是学法指导的意义所在。因此,针对“大气的压强”这节内容就非常有必要结合实验来加深或纠正学生的错误。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有效的方法来设计“大气压强”的实验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史料的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有关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等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生本教育教学理念,以《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本文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好学的教学模式,课堂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贯穿小组合作交流,倡导主动学习探究.本文通过研究,为学生好学和优化数学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生本教育  1 教学设计:  1.1.1 教学过程
期刊
课程目标:  1.、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生活中倾听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掌握专注倾听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到,倾听对方的情感是很重要的  教学难点:  1.、游戏过程中纪律控制  2.、“讲故事”环节可能会出意外的结果,或者效果出不来  3.、感悟阶段“深入人心”有难度  课程教具:  多媒体  课程时间:  40min  课堂设计:  1.、破冰活动:“看谁不听话”  活动规则:  学生
期刊
2016年3月21日,X县一九9岁小学生弓某因为老师检查作业,自己没有完成,由于受到老师的批评,就趁老师不注意溜出学校,12天音信全无。事发后整个地区警方、家人、亲人、好友、社会志愿者等全部发动寻找,最后在一水库发现已经溺水身亡。  无独有偶,事发后的8月17日,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陈某在假期与家长顶撞几句也离家出走。仅仅十几岁的孩子,一周后在一煤池发现已经溺亡。  虽然只是两个突发事例,但是从其中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