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石舒清笔下,动物书写的反复出现不仅源于作家的农耕情节,还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和谐的生命观及作家的乡土记忆以及作家直面苦难的态度有关。作家赋予动物人性和生命意识,一些动物成为作家表达对安详生命形态追求的一种载体,还有一些动物则主要是作为虚化的意象起到衬托环境和描写人物的作用。这些特点使得石舒清笔下的动物书写具有了独特性。
关键词:石舒清 动物书写 生命观 安详生活 情绪化
动物是西北作家日常叙事中热衷于描写的一类形象,例如牛、羊、鸡、狗等这些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就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笔下。尤其在广阔的农村,人与动物保持着一种和谐友爱的关系,因此,作家在描写动物时赋予它们人性和生命意识,而这背后除了作家农耕民族的情结外,还蕴含着作者多层次的思考。因此,文学作品中动物形象的反复出现使得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有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作为宁夏文学的“三棵树”之一,石舒清的小说创作也成为宁夏文坛独特的一部分。依托着西海固这样一块富足、广阔且深远的土地,石舒清的小说创作中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而农人与动物、土地在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综观他的小说,不难发现各种动物形象在他的笔下都有一种不同的姿态。因此,本文将从石舒清小说的动物书写及作者对人与动物相处状态的描绘入手,分析、探讨这些动物书写的精神所指。
一
“和谐的生命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很受推崇的,既‘和’且‘谐’,强调的是多种生命的平等共处与相互交流。”受乡土记忆的影响,在宁夏大多数青年作家笔下,这种和谐的生命观都有体现,主要体现为人与土地、自然表现出来的一种和谐的秩序,另外一方面体现为人与这片土地上一起生活的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a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这里的农村尤其是西海固的山村在十几年前主要还是依靠人畜耕作,因此,人们对乡村、土地、自然以及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各种牲畜充满了深情。同时,由于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这里的人们懂得生命的脆弱,因此,他们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尊重和敬畏其他生物的生命。在石舒清的小说创作中,他对人与动物的关系也进行了重构:人将普通的动物看成了与人类一样有思想、有情感的物种;动物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芒,也赢得了农人的喜爱和尊重。人与动物相互依赖、和谐共处,这种融洽的关系同样给艰苦的农村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安详。在石舒清眼中,动物中作为农耕民族主要劳动力和工具的牛有着博大而宽容的心灵,是一种了不起的生命。通过他的描写,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牛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作用。如《伏天》中,羊虎子的牛得病比自己得病还要令他难过,因为犁地、摆耧、驮水,样样活计都要靠着牛。此外,在《清水里的刀子》中,石舒清更是写道:“耶尔古拜觉得自己不是在伺候一头牛,而是虔敬地侍奉着自己敬重的一位老人。”牛作为农人主要的劳动工具,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为家庭服务,最后甚至要承担使命去拯救在苦海中的生灵,因此农人尊重它们、依赖它们。除了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牛之外,石舒清笔下的其他动物也有它们独特的品质。狗与人的关系较为亲密,由于长期与人类生活,因此通人性,中国文化中所谓“效犬马之劳”即说明了狗这种动物的特点:服从和忠顺。《旱年》中写道:“当听到前院有动静时,老狗闻讯跑了出来,看到有陌生的人在院子里,老狗便竭尽所能用老得发浑的声音朝院子里进来的陌生人叫唤着,狗一辈子都在陪伴着保护着自己的主人。”燕子、鹦鹉等动物则是钟情的代表。在《老家的燕子》中,燕子在屋檐下筑巢,母亲刚开始很反对,后来慢慢接受了它们。再到后来,当小燕子被邻居家的黄猫吃掉时,母亲对燕子充满了同情和担心,帮助它们修巢,保护燕子。在这篇作品中,人与燕子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燕子不仅是老家里的一种鸟,更像是父母亲的邻居和伙伴。在《鸟事》中,“我”在鸟市场给母亲买了两只不同颜色的鹦鹉,刚买回来的时候,两只鹦鹉互相不出声,不嬉戏,显得很淡漠,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们变得非常亲切。母亲把它们带回老家后,它们也是互相不分开。三舅家的虎皮鹦鹉有一只死掉了,剩下的一只像丢了魂一样,整天待在黑黑的鸟屋中不出来。这些都让“我”很感慨。这篇作品既写到了动物之间的友爱关系,也写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在《猫事》中,“我”刚开始不喜欢猫,认为那样的动物不过是一种特别的玩具,捏死也是没关系的。但是慢慢地,“我”认识到它们和那些无生命的玩具是不一样的。虽然猫一天除了睡懒觉什么事也不做,但“我”还是很喜欢它,并且会好好对待它。在这篇作品中,猫是“我”儿子的宠物,“我”由不接受到喜欢的态度转变,除了“我”对于猫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外,也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长虫的故事》中,外爷认为家里有长虫是好事,后来因为长虫,家里发生了几件不好的事情,因此外爷也觉得家里有长虫不是好事了;但外爷也没有随意冒犯它们,暴力驱逐它们,而是想着好好弄走那些长虫。即使是面对一些小生命,石舒清笔下的人们也没有想要轻易地去冒犯和伤害它们。在《羊的故事》中,当羊回家时,母亲总会数羊。在母亲眼里,羊都是有名字的,母亲对羊的喜爱也进一步说明了人们对动物的美好感情。
在读这些作品时,我们会感受到人与动物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石舒清在刻画这些动物时更赋予了它们人性和生命意识,这体现了石舒清的和谐生命观。
二
石舒清在访谈中概括自己短篇小说的美学追求时说道:“我希望我的短篇小说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感觉,就像一个身体健康、内心安宁的少妇,在满院和暖的日光里拾掇着经年的陈酿。或者是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只身孤寂地坐着,有意无意地漫想着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事。这好像说的是人,但我希望我的短篇更能予人一种情绪,一点声响,一个场景,甚至是一件超越于实用价值之上的小器皿的感觉。”b石舒清对纷扰的现实总是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在他从容、平静的叙述中,读者会紧随乡土日常叙事的发展,见闻和感受作者笔底的温情、悲悯和怀想”c。这种简单、平静而温暖的叙事会帶人去往一个和谐、安详、美好的世界。 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人物内心的安详与充实通过对一些动物的描写得到了最好的诉说。在《旱年》中,有许多鸟儿飞到了大院里来,还有各种各样的飞虫,“许多声音混合在一起,一点也不显嘈杂,反而使人静谧,使人深沉,使人喜悦地融化在里面”。在众多声音的包围下,原本大而寂静的院子没有变得嘈杂,反而让人感到静谧和喜悦,主要是因为院子里鸟、蜜蜂、蚂蚁等众多的生物汇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生命的充实与安详感。萨利哈婆姨的内心与外在的世界是互通的,她与外界的生物相伴,不但不会感到寂寞,反而有了几分踏实,这让她沉浸在生机勃勃的果园里。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作家内心对于安详生活的追求。
除此之外,石舒清多用羊这种动物来表达安详和充实。为什么羊能让人产生一种安详之感呢?这就跟羊这种动物本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了。羊又称绵羊或白羊,在动物中是亲切和温顺的代表。它们乖乖吃草,乖乖睡觉,不争不抢不闹,合群性强,适应能力强,因此给人一种柔和而稳重的感觉。另外,羊这种动物喜欢饮用清洁的流水、井水,而对污水、脏水等拒绝饮用,他们自身的清洁给人的感觉也是干净愉悦的。因此,羊被人喜爱是不无道理的。在《羊的故事》中,生完小羊羔的老母羊,喝几口汤就要抬头看看小羊羔。老母羊望着它的孩子叫着,小羊羔那种令人心慌意乱的叫声也没有了。在这里,老母羊的叫声让人觉得安宁又踏实,蕴含着一种家庭温暖、生物和谐之感。《出行》同样写到拱北上有很多的牛羊安详地吃草。大地母亲孕育了世间所有的生命,牛羊安详地吃着碧嫩的草,这其中有对自然包容万物的感激之情。但是这些生灵不知道,再过十几天,它们将被人们宰了举行祭祀活动,连那只小羊羔也不例外。死亡的日子快要来临了,但它们仍然欢喜地吃着嫩草,而我“看着它们安详着神态吃那碧嫩的草,我的心像是有了某种和平与补充”。同为大地上的生命,牛羊的性命却掌握在人们的手中,此处有“我”对牛羊生命的同情和惋惜。它们即将面临死亡,这让“我”感到不安;但是它们仍然“安详着神态”吃着草,使“我”感到某种安详与和平。石舒清希望,不管是面对生活无尽的艰辛,还是面对未知的死亡,都应该始终追求一种安详的生命形态。
在中国农人看来,牛具有勤劳、踏实、任劳任怨的品质,因此牛也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类的劳作状态。在石舒清的一些作品中,他也借牛来写农人的生活状态,进而表现西部农村生活的艰辛。除此之外,石舒清还借牛的生命状态来表达人对于安详生活状态的追求。其于1998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通过对马子善老人的老婆和牛的死亡的描写,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存在,这篇小说透露的生死观也是石舒清对于安详生命状态的一种追求。在《清水里的刀子》中,牛在预知了自己的死亡时,开始不吃不喝,为的是让自己有一个清洁的内里,然后干干净净地归去。正是这样一种生前任劳任怨,死后要干干净净地离去,还要使命般地去拯救苦海中的受难心灵的生命给了马子善老人非常大的触动:原来人到底却还不如这一条生命活得明白。马子善老人害怕面对未知的死亡,也疲于应付浮躁的世俗,因此他非常希望能像牛一样提前知道自己的归期,好在死到来之前收拾得干干净净,从容地告别这个世界。但他无法像牛一样预知自己的生死,因此他能做的就是尊重牛的选择,敬畏牛的生命,他要用清水把刀子磨得像牛看到的那样,并且在杀牛的那天躲避出去。老人在牛博大而宽容的心灵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真正形成了对死亡的认识之后,也进一步找到了自己对于生存意义和死亡的答案:我们应该像牛一样,坦然面对死亡,忠于自己的信仰。老人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就是石舒清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而牛则给了石舒清启发:人应该像牛一样敬畏自己的生命,活着的时候淡然接受生活给予的苦难,不应该因现实和世俗的困窘而逃避生活,活在痛苦与困惑之中;当死亡即将来临的时候,更不应该不知所措,而是要从容安详地面对死亡。在西海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存条件而受尽了苦难,但是他们顽强坚忍,珍惜生命,对信仰始终保持着虔诚,怀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而活着。这是人们的自主选择,也是石舒清苦苦追寻和期盼的精神支柱。直面苦难,但更强调对苦难的超脱,他如实描写生活中的苦难,但他的描写是平静而舒缓的,这是一种对待苦难勇于接受的态度,是对现实生活理想化的讲述。这片理想的安详世界也是他在苦难人生中赖以依靠的精神家园。
三
石舒清笔下的动物书写除了绝对地写实以外,还有一些不承担叙事功能,主要是作为一种虚化的意象起到衬托环境和描写人物的作用。这类动物书写也是作者情绪化的一种反映,石舒清凭借对这些动物的认识和感受,在创作时将它们不自觉地融入作品中。
石舒清用马、狮子、母牛、猴子等动物来形容人。《小青驴》一文写到姑太太的样子时,这样形容:“这时候我的心骤然一惊,我看到了恐怖的情景,我看见姑太太半明半暗的脸多么像一张马脸。那衰老的脸像是在变化。多么像一头狮子的脸;姑太太落在墙面上的影子总像是晕晕乎乎的,大得像一头母牛。”在中国文化中,马是人类辛苦劳作的象征。马具有忍耐、吃苦的特点,所以常常被用来形容辛苦劳作的人类。d中国民间历来也有逢佳节舞狮的活动,人们一直把狮子当作是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象征。母牛则是母性与多产的象征。姑太太十五岁就嫁到山南里去了,在那里哺育了很多儿孙,她对“我”也是充满了慈祥与宠爱,因此姑太太在“我”眼里像一头母牛一样充满了母性的慈爱,而七十多岁的姑太太沧桑衰老的脸就像辛苦劳作了一辈子的马的脸一样。另外,用狮子的脸来形容姑太太也有“我”对姑太太的祝福与期盼的意味。在《恩典》中,作者用一只随时会跳上主人肩头卖乖的猴子形容村长刘习贵。猴子与人类有极为相近的习性,由于机灵活泼的特点,其往往也被用来形容人的活泼机灵或者狡猾精明。村长刘习贵为马八斤安排了一个体面的领导王厅长当亲戚,馬八斤心里很复杂,但是他的老婆和儿女们知道了之后却显得异常兴奋。王厅长还没有来,但家里一贯的那种宁静与祥和却被打破了,马八斤感到一种压迫与恐惧。后来,当王厅长来到他家时,他感到茫然和不安,但是村长刘习贵却像是主人一样,熟练地吩咐着虎娃摘果子、宰公鸡,让马八斤的老婆答应着给王厅长做鞋。刘习贵在王厅长面前竭力表现的样子在马八斤看来就像一只好动并且狡猾而精明的猴子,这让马八斤感到厌恶,他觉得他在家里的位置受到了威胁。当听到刘习贵一系列主人似的口吻后,他更加感到难受恶心。 石舒清除了借动物形象比喻人之外,还借蛇、狗、蜜蜂、大鱼等动物形象来衬托环境、渲染氛围。在《小青驴》中,作者用蛇来形容农村夜晚的安静:“夜奇怪的安静,像危险的水蛇一样吐着火星,要探进屋里来。”“蛇包含的所有特性综合起来,似乎引发了人类最基本的恐惧。关于蛇的邪恶与恐怖在多种文化中被描述。因此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蛇与阴暗、恐惧联系起来。”e灯盏上的火苗忽明忽暗,“我”因为极度的疲倦和恐惧而靠墙站着。如果没有恐惧,“我”可以靠墙睡去。黑夜里一闪一闪的火苗和姑太太的影子让“我”感到害怕,猫逃出被子没有了呼声后更增添了夜晚的安静,这样一个黑漆漆又寂静的夜晚带给人的恐惧和蛇给人的感觉具有某种相似性。在《残片童年》中,作者用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安谧和家庭的祥和:“有时候狗就叫起来了,狗叫声总是很抒情很诗意,星星密亮,不断地产生流星,使人觉得狗叫声与流星有某种必然的联系。狗在院子里叫,就使得我们似乎高居在天上。”小时候“我”经常去外奶奶家玩,那时节,外奶奶一家总是集中在高房子里,男人们谈论着深奥的事情,而女人则悄悄哄孩子睡觉,或者默默地就着油灯纳鞋。“我”非常怀念那段童年时光,也固执地认为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日子。中国人常常把狗视为吉祥的动物,这里用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也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期农村和谐安详的生活的怀念。《旱年》用蜜蜂衬托宗教的氛围:“一只蜜蜂在空阔的屋子里飞来飞去,飞近飞远,那种临近和远逝的声音使萨利哈婆姨心里生出宗教的意味。”萨利哈婆姨让萨利哈出远门时给她换了一百块零钱,方便要乜贴的来了散给他们。当那个大热天穿着棉袄的乞丐来讨东西时,萨利哈婆姨感到燥热难安,走进清凉的屋子里为乞丐取钱时,蜜蜂的声音让她的心里生出了宗教的意味,因为她的行为是虔诚而神圣的。后来,乞丐要求在她家里做礼拜,萨利哈婆姨感到敬佩和惭愧。她从乞丐身上看到了他们对信仰的虔诚、对礼节的尊重,乞丐在她心里唤起了一种纯净而神圣的东西。“蜜蜂具有心灵以及生命的象征意义。蜜蜂常常被作为灵魂的象征,当躯体死亡后,作为灵魂象征的蜜蜂飞向了天堂。”f萨利哈婆姨是一个物质上相对富有的农村妇女,但是她慷慨大方、善良慈悲,她虔诚的信仰、高尚的人格品质与她浓重的宗教情怀是分不开的,而那只能够净化灵魂的蜜蜂忽远忽近,让萨利哈婆姨对她的信仰更多了几分尊重和坚定。在《大鱼》中,作者用大鱼渲染男女之间的感情:“一天夜里夜色深浓,天上的星星很多,黑沉沉的湖面上不时地听到大鱼破水跃出的声音,那声音给人一种喝了醇酒似的感觉……我向一个刚刚发出沉重水响的地方望去,鱼已经沉到水下面去了,在星光下,看到水纹像急促而又压抑的呼吸那样一圈儿一圈儿波开着。”在中国的文化中,鱼象征着婚姻与性爱的关系,如中国俗语“鱼水之欢”就借用鱼和水不能分离的亲密关系象征男女亲密和谐的情感和性爱关系。g自从“我”家门前的那条湖成了大学湖之后,那些大学生让“我”与老婆深感不安和忧虑,鱼儿的嬉戏和那些石栏、石桥使情窦初开的大学生们蠢蠢欲动。一天,“我”和老婆偶然看到了离湖边稍远的大柳树下,一对大学生正在偷吃禁果。这里借大鱼破水而出渲染男女之间的感情。
石舒清笔下的此类动物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物形象做了生动的补充说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借动物书写来衬托环境、渲染氛围,一方面是动物特有的象征意义与对特定环境的书写具有某种关联性,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情绪的一种反映。
石舒清是西海固日常生活的讲述者和守望者,动物是他笔下的形象之一。通过他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西海固那样一块苦土上,人与动物的关系却是非常和谐的。石舒清展现给我们生命之间互相尊重与关怀的理想而美好的关系,这种和谐的生命观同样也在指引着我们去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在中国的农耕文明中,牛、羊等动物是一个家庭很重要的伴侣和工具,因此人与动物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与动物相互依赖,和谐共处,石舒清在描写动物时更多地赋予了它们人性和生命意识。此外,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人与自然、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生命观以及乡土记忆的影响,石舒清在作品里自觉地将各种普通的动物看作与人类一样有思想、有情感的物种,将他们看作可贵的生命,以平等相处、尊重生命的态度对它们展开叙述,这充分反映了作家平等的生命意识与和谐的生命观。最后,石舒清对一些动物的书写也折射出了他直面苦难、书写苦难的立场与态度。乡村的苦难与艰辛是无法避免的,他如实描写这种苦难,但是他的描写是平静而舒缓的,可以说,这是一种对待苦难勇于接受的态度,是对现实生活理想化的讲述。
a 马梅萍:《直观生命探寻本质——论宁夏青年作家群的生命意识》,《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5期。
b 白草:《写作,是一种苦工——石舒清访谈录》,《民族文学》2005年第1期。
c 李生滨、马萍:《沉静而淳朴的文学追求——2005年以来石舒清创作评述》,《朔方》2013年Z1期。
d 施军:《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e 陈侃:《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f 申荷永:《洗心島之梦》,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第76页。
g 牛林杰、刘宝全:《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7页。
参考文献:
[1] 郎伟.苦土上的岁月与人生——石舒清小说创作论[J].朔方,2000(9).
[2] 杨慧娟.深情的生灵之舞——浅谈宁夏青年作家笔下的动物形象[J].黄河文学,2007(1).
[3] 胡沛萍.论石舒清的小说世界[J].民族文学研究,2006(2).
[4] 胡国威,刘祥文.石舒清小说的生命意识[J].芒种,2012(20).
[5] 胡平.动物、现代性、新人道主义——读宁夏青年作家群的动物小说[J].黄河文学,2006(5).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时期以来(1978—2000)宁夏小说创作编年”(项目编号:2019107490015)
作 者: 史亚萍,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在读本科生。
编 辑:赵斌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石舒清 动物书写 生命观 安详生活 情绪化
动物是西北作家日常叙事中热衷于描写的一类形象,例如牛、羊、鸡、狗等这些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就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笔下。尤其在广阔的农村,人与动物保持着一种和谐友爱的关系,因此,作家在描写动物时赋予它们人性和生命意识,而这背后除了作家农耕民族的情结外,还蕴含着作者多层次的思考。因此,文学作品中动物形象的反复出现使得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有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作为宁夏文学的“三棵树”之一,石舒清的小说创作也成为宁夏文坛独特的一部分。依托着西海固这样一块富足、广阔且深远的土地,石舒清的小说创作中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而农人与动物、土地在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综观他的小说,不难发现各种动物形象在他的笔下都有一种不同的姿态。因此,本文将从石舒清小说的动物书写及作者对人与动物相处状态的描绘入手,分析、探讨这些动物书写的精神所指。
一
“和谐的生命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很受推崇的,既‘和’且‘谐’,强调的是多种生命的平等共处与相互交流。”受乡土记忆的影响,在宁夏大多数青年作家笔下,这种和谐的生命观都有体现,主要体现为人与土地、自然表现出来的一种和谐的秩序,另外一方面体现为人与这片土地上一起生活的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a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这里的农村尤其是西海固的山村在十几年前主要还是依靠人畜耕作,因此,人们对乡村、土地、自然以及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各种牲畜充满了深情。同时,由于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这里的人们懂得生命的脆弱,因此,他们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尊重和敬畏其他生物的生命。在石舒清的小说创作中,他对人与动物的关系也进行了重构:人将普通的动物看成了与人类一样有思想、有情感的物种;动物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芒,也赢得了农人的喜爱和尊重。人与动物相互依赖、和谐共处,这种融洽的关系同样给艰苦的农村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安详。在石舒清眼中,动物中作为农耕民族主要劳动力和工具的牛有着博大而宽容的心灵,是一种了不起的生命。通过他的描写,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牛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作用。如《伏天》中,羊虎子的牛得病比自己得病还要令他难过,因为犁地、摆耧、驮水,样样活计都要靠着牛。此外,在《清水里的刀子》中,石舒清更是写道:“耶尔古拜觉得自己不是在伺候一头牛,而是虔敬地侍奉着自己敬重的一位老人。”牛作为农人主要的劳动工具,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为家庭服务,最后甚至要承担使命去拯救在苦海中的生灵,因此农人尊重它们、依赖它们。除了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牛之外,石舒清笔下的其他动物也有它们独特的品质。狗与人的关系较为亲密,由于长期与人类生活,因此通人性,中国文化中所谓“效犬马之劳”即说明了狗这种动物的特点:服从和忠顺。《旱年》中写道:“当听到前院有动静时,老狗闻讯跑了出来,看到有陌生的人在院子里,老狗便竭尽所能用老得发浑的声音朝院子里进来的陌生人叫唤着,狗一辈子都在陪伴着保护着自己的主人。”燕子、鹦鹉等动物则是钟情的代表。在《老家的燕子》中,燕子在屋檐下筑巢,母亲刚开始很反对,后来慢慢接受了它们。再到后来,当小燕子被邻居家的黄猫吃掉时,母亲对燕子充满了同情和担心,帮助它们修巢,保护燕子。在这篇作品中,人与燕子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燕子不仅是老家里的一种鸟,更像是父母亲的邻居和伙伴。在《鸟事》中,“我”在鸟市场给母亲买了两只不同颜色的鹦鹉,刚买回来的时候,两只鹦鹉互相不出声,不嬉戏,显得很淡漠,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们变得非常亲切。母亲把它们带回老家后,它们也是互相不分开。三舅家的虎皮鹦鹉有一只死掉了,剩下的一只像丢了魂一样,整天待在黑黑的鸟屋中不出来。这些都让“我”很感慨。这篇作品既写到了动物之间的友爱关系,也写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在《猫事》中,“我”刚开始不喜欢猫,认为那样的动物不过是一种特别的玩具,捏死也是没关系的。但是慢慢地,“我”认识到它们和那些无生命的玩具是不一样的。虽然猫一天除了睡懒觉什么事也不做,但“我”还是很喜欢它,并且会好好对待它。在这篇作品中,猫是“我”儿子的宠物,“我”由不接受到喜欢的态度转变,除了“我”对于猫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外,也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长虫的故事》中,外爷认为家里有长虫是好事,后来因为长虫,家里发生了几件不好的事情,因此外爷也觉得家里有长虫不是好事了;但外爷也没有随意冒犯它们,暴力驱逐它们,而是想着好好弄走那些长虫。即使是面对一些小生命,石舒清笔下的人们也没有想要轻易地去冒犯和伤害它们。在《羊的故事》中,当羊回家时,母亲总会数羊。在母亲眼里,羊都是有名字的,母亲对羊的喜爱也进一步说明了人们对动物的美好感情。
在读这些作品时,我们会感受到人与动物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石舒清在刻画这些动物时更赋予了它们人性和生命意识,这体现了石舒清的和谐生命观。
二
石舒清在访谈中概括自己短篇小说的美学追求时说道:“我希望我的短篇小说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感觉,就像一个身体健康、内心安宁的少妇,在满院和暖的日光里拾掇着经年的陈酿。或者是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只身孤寂地坐着,有意无意地漫想着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事。这好像说的是人,但我希望我的短篇更能予人一种情绪,一点声响,一个场景,甚至是一件超越于实用价值之上的小器皿的感觉。”b石舒清对纷扰的现实总是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在他从容、平静的叙述中,读者会紧随乡土日常叙事的发展,见闻和感受作者笔底的温情、悲悯和怀想”c。这种简单、平静而温暖的叙事会帶人去往一个和谐、安详、美好的世界。 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人物内心的安详与充实通过对一些动物的描写得到了最好的诉说。在《旱年》中,有许多鸟儿飞到了大院里来,还有各种各样的飞虫,“许多声音混合在一起,一点也不显嘈杂,反而使人静谧,使人深沉,使人喜悦地融化在里面”。在众多声音的包围下,原本大而寂静的院子没有变得嘈杂,反而让人感到静谧和喜悦,主要是因为院子里鸟、蜜蜂、蚂蚁等众多的生物汇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生命的充实与安详感。萨利哈婆姨的内心与外在的世界是互通的,她与外界的生物相伴,不但不会感到寂寞,反而有了几分踏实,这让她沉浸在生机勃勃的果园里。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作家内心对于安详生活的追求。
除此之外,石舒清多用羊这种动物来表达安详和充实。为什么羊能让人产生一种安详之感呢?这就跟羊这种动物本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了。羊又称绵羊或白羊,在动物中是亲切和温顺的代表。它们乖乖吃草,乖乖睡觉,不争不抢不闹,合群性强,适应能力强,因此给人一种柔和而稳重的感觉。另外,羊这种动物喜欢饮用清洁的流水、井水,而对污水、脏水等拒绝饮用,他们自身的清洁给人的感觉也是干净愉悦的。因此,羊被人喜爱是不无道理的。在《羊的故事》中,生完小羊羔的老母羊,喝几口汤就要抬头看看小羊羔。老母羊望着它的孩子叫着,小羊羔那种令人心慌意乱的叫声也没有了。在这里,老母羊的叫声让人觉得安宁又踏实,蕴含着一种家庭温暖、生物和谐之感。《出行》同样写到拱北上有很多的牛羊安详地吃草。大地母亲孕育了世间所有的生命,牛羊安详地吃着碧嫩的草,这其中有对自然包容万物的感激之情。但是这些生灵不知道,再过十几天,它们将被人们宰了举行祭祀活动,连那只小羊羔也不例外。死亡的日子快要来临了,但它们仍然欢喜地吃着嫩草,而我“看着它们安详着神态吃那碧嫩的草,我的心像是有了某种和平与补充”。同为大地上的生命,牛羊的性命却掌握在人们的手中,此处有“我”对牛羊生命的同情和惋惜。它们即将面临死亡,这让“我”感到不安;但是它们仍然“安详着神态”吃着草,使“我”感到某种安详与和平。石舒清希望,不管是面对生活无尽的艰辛,还是面对未知的死亡,都应该始终追求一种安详的生命形态。
在中国农人看来,牛具有勤劳、踏实、任劳任怨的品质,因此牛也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类的劳作状态。在石舒清的一些作品中,他也借牛来写农人的生活状态,进而表现西部农村生活的艰辛。除此之外,石舒清还借牛的生命状态来表达人对于安详生活状态的追求。其于1998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通过对马子善老人的老婆和牛的死亡的描写,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存在,这篇小说透露的生死观也是石舒清对于安详生命状态的一种追求。在《清水里的刀子》中,牛在预知了自己的死亡时,开始不吃不喝,为的是让自己有一个清洁的内里,然后干干净净地归去。正是这样一种生前任劳任怨,死后要干干净净地离去,还要使命般地去拯救苦海中的受难心灵的生命给了马子善老人非常大的触动:原来人到底却还不如这一条生命活得明白。马子善老人害怕面对未知的死亡,也疲于应付浮躁的世俗,因此他非常希望能像牛一样提前知道自己的归期,好在死到来之前收拾得干干净净,从容地告别这个世界。但他无法像牛一样预知自己的生死,因此他能做的就是尊重牛的选择,敬畏牛的生命,他要用清水把刀子磨得像牛看到的那样,并且在杀牛的那天躲避出去。老人在牛博大而宽容的心灵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真正形成了对死亡的认识之后,也进一步找到了自己对于生存意义和死亡的答案:我们应该像牛一样,坦然面对死亡,忠于自己的信仰。老人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就是石舒清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而牛则给了石舒清启发:人应该像牛一样敬畏自己的生命,活着的时候淡然接受生活给予的苦难,不应该因现实和世俗的困窘而逃避生活,活在痛苦与困惑之中;当死亡即将来临的时候,更不应该不知所措,而是要从容安详地面对死亡。在西海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存条件而受尽了苦难,但是他们顽强坚忍,珍惜生命,对信仰始终保持着虔诚,怀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而活着。这是人们的自主选择,也是石舒清苦苦追寻和期盼的精神支柱。直面苦难,但更强调对苦难的超脱,他如实描写生活中的苦难,但他的描写是平静而舒缓的,这是一种对待苦难勇于接受的态度,是对现实生活理想化的讲述。这片理想的安详世界也是他在苦难人生中赖以依靠的精神家园。
三
石舒清笔下的动物书写除了绝对地写实以外,还有一些不承担叙事功能,主要是作为一种虚化的意象起到衬托环境和描写人物的作用。这类动物书写也是作者情绪化的一种反映,石舒清凭借对这些动物的认识和感受,在创作时将它们不自觉地融入作品中。
石舒清用马、狮子、母牛、猴子等动物来形容人。《小青驴》一文写到姑太太的样子时,这样形容:“这时候我的心骤然一惊,我看到了恐怖的情景,我看见姑太太半明半暗的脸多么像一张马脸。那衰老的脸像是在变化。多么像一头狮子的脸;姑太太落在墙面上的影子总像是晕晕乎乎的,大得像一头母牛。”在中国文化中,马是人类辛苦劳作的象征。马具有忍耐、吃苦的特点,所以常常被用来形容辛苦劳作的人类。d中国民间历来也有逢佳节舞狮的活动,人们一直把狮子当作是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象征。母牛则是母性与多产的象征。姑太太十五岁就嫁到山南里去了,在那里哺育了很多儿孙,她对“我”也是充满了慈祥与宠爱,因此姑太太在“我”眼里像一头母牛一样充满了母性的慈爱,而七十多岁的姑太太沧桑衰老的脸就像辛苦劳作了一辈子的马的脸一样。另外,用狮子的脸来形容姑太太也有“我”对姑太太的祝福与期盼的意味。在《恩典》中,作者用一只随时会跳上主人肩头卖乖的猴子形容村长刘习贵。猴子与人类有极为相近的习性,由于机灵活泼的特点,其往往也被用来形容人的活泼机灵或者狡猾精明。村长刘习贵为马八斤安排了一个体面的领导王厅长当亲戚,馬八斤心里很复杂,但是他的老婆和儿女们知道了之后却显得异常兴奋。王厅长还没有来,但家里一贯的那种宁静与祥和却被打破了,马八斤感到一种压迫与恐惧。后来,当王厅长来到他家时,他感到茫然和不安,但是村长刘习贵却像是主人一样,熟练地吩咐着虎娃摘果子、宰公鸡,让马八斤的老婆答应着给王厅长做鞋。刘习贵在王厅长面前竭力表现的样子在马八斤看来就像一只好动并且狡猾而精明的猴子,这让马八斤感到厌恶,他觉得他在家里的位置受到了威胁。当听到刘习贵一系列主人似的口吻后,他更加感到难受恶心。 石舒清除了借动物形象比喻人之外,还借蛇、狗、蜜蜂、大鱼等动物形象来衬托环境、渲染氛围。在《小青驴》中,作者用蛇来形容农村夜晚的安静:“夜奇怪的安静,像危险的水蛇一样吐着火星,要探进屋里来。”“蛇包含的所有特性综合起来,似乎引发了人类最基本的恐惧。关于蛇的邪恶与恐怖在多种文化中被描述。因此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蛇与阴暗、恐惧联系起来。”e灯盏上的火苗忽明忽暗,“我”因为极度的疲倦和恐惧而靠墙站着。如果没有恐惧,“我”可以靠墙睡去。黑夜里一闪一闪的火苗和姑太太的影子让“我”感到害怕,猫逃出被子没有了呼声后更增添了夜晚的安静,这样一个黑漆漆又寂静的夜晚带给人的恐惧和蛇给人的感觉具有某种相似性。在《残片童年》中,作者用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安谧和家庭的祥和:“有时候狗就叫起来了,狗叫声总是很抒情很诗意,星星密亮,不断地产生流星,使人觉得狗叫声与流星有某种必然的联系。狗在院子里叫,就使得我们似乎高居在天上。”小时候“我”经常去外奶奶家玩,那时节,外奶奶一家总是集中在高房子里,男人们谈论着深奥的事情,而女人则悄悄哄孩子睡觉,或者默默地就着油灯纳鞋。“我”非常怀念那段童年时光,也固执地认为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日子。中国人常常把狗视为吉祥的动物,这里用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也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期农村和谐安详的生活的怀念。《旱年》用蜜蜂衬托宗教的氛围:“一只蜜蜂在空阔的屋子里飞来飞去,飞近飞远,那种临近和远逝的声音使萨利哈婆姨心里生出宗教的意味。”萨利哈婆姨让萨利哈出远门时给她换了一百块零钱,方便要乜贴的来了散给他们。当那个大热天穿着棉袄的乞丐来讨东西时,萨利哈婆姨感到燥热难安,走进清凉的屋子里为乞丐取钱时,蜜蜂的声音让她的心里生出了宗教的意味,因为她的行为是虔诚而神圣的。后来,乞丐要求在她家里做礼拜,萨利哈婆姨感到敬佩和惭愧。她从乞丐身上看到了他们对信仰的虔诚、对礼节的尊重,乞丐在她心里唤起了一种纯净而神圣的东西。“蜜蜂具有心灵以及生命的象征意义。蜜蜂常常被作为灵魂的象征,当躯体死亡后,作为灵魂象征的蜜蜂飞向了天堂。”f萨利哈婆姨是一个物质上相对富有的农村妇女,但是她慷慨大方、善良慈悲,她虔诚的信仰、高尚的人格品质与她浓重的宗教情怀是分不开的,而那只能够净化灵魂的蜜蜂忽远忽近,让萨利哈婆姨对她的信仰更多了几分尊重和坚定。在《大鱼》中,作者用大鱼渲染男女之间的感情:“一天夜里夜色深浓,天上的星星很多,黑沉沉的湖面上不时地听到大鱼破水跃出的声音,那声音给人一种喝了醇酒似的感觉……我向一个刚刚发出沉重水响的地方望去,鱼已经沉到水下面去了,在星光下,看到水纹像急促而又压抑的呼吸那样一圈儿一圈儿波开着。”在中国的文化中,鱼象征着婚姻与性爱的关系,如中国俗语“鱼水之欢”就借用鱼和水不能分离的亲密关系象征男女亲密和谐的情感和性爱关系。g自从“我”家门前的那条湖成了大学湖之后,那些大学生让“我”与老婆深感不安和忧虑,鱼儿的嬉戏和那些石栏、石桥使情窦初开的大学生们蠢蠢欲动。一天,“我”和老婆偶然看到了离湖边稍远的大柳树下,一对大学生正在偷吃禁果。这里借大鱼破水而出渲染男女之间的感情。
石舒清笔下的此类动物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物形象做了生动的补充说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借动物书写来衬托环境、渲染氛围,一方面是动物特有的象征意义与对特定环境的书写具有某种关联性,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情绪的一种反映。
石舒清是西海固日常生活的讲述者和守望者,动物是他笔下的形象之一。通过他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西海固那样一块苦土上,人与动物的关系却是非常和谐的。石舒清展现给我们生命之间互相尊重与关怀的理想而美好的关系,这种和谐的生命观同样也在指引着我们去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在中国的农耕文明中,牛、羊等动物是一个家庭很重要的伴侣和工具,因此人与动物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与动物相互依赖,和谐共处,石舒清在描写动物时更多地赋予了它们人性和生命意识。此外,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人与自然、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生命观以及乡土记忆的影响,石舒清在作品里自觉地将各种普通的动物看作与人类一样有思想、有情感的物种,将他们看作可贵的生命,以平等相处、尊重生命的态度对它们展开叙述,这充分反映了作家平等的生命意识与和谐的生命观。最后,石舒清对一些动物的书写也折射出了他直面苦难、书写苦难的立场与态度。乡村的苦难与艰辛是无法避免的,他如实描写这种苦难,但是他的描写是平静而舒缓的,可以说,这是一种对待苦难勇于接受的态度,是对现实生活理想化的讲述。
a 马梅萍:《直观生命探寻本质——论宁夏青年作家群的生命意识》,《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5期。
b 白草:《写作,是一种苦工——石舒清访谈录》,《民族文学》2005年第1期。
c 李生滨、马萍:《沉静而淳朴的文学追求——2005年以来石舒清创作评述》,《朔方》2013年Z1期。
d 施军:《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e 陈侃:《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f 申荷永:《洗心島之梦》,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第76页。
g 牛林杰、刘宝全:《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7页。
参考文献:
[1] 郎伟.苦土上的岁月与人生——石舒清小说创作论[J].朔方,2000(9).
[2] 杨慧娟.深情的生灵之舞——浅谈宁夏青年作家笔下的动物形象[J].黄河文学,2007(1).
[3] 胡沛萍.论石舒清的小说世界[J].民族文学研究,2006(2).
[4] 胡国威,刘祥文.石舒清小说的生命意识[J].芒种,2012(20).
[5] 胡平.动物、现代性、新人道主义——读宁夏青年作家群的动物小说[J].黄河文学,2006(5).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时期以来(1978—2000)宁夏小说创作编年”(项目编号:2019107490015)
作 者: 史亚萍,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在读本科生。
编 辑:赵斌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