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使其因为排拒诗性和诗意而变得干枯、丑陋。但目前我们遭遇的最大尴尬可能就是应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欣赏美、增加人文素养的同时,还需要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得到了如下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一是授之以鱼,重在积累;二是以渔捕鱼,锻炼能力。
  关键词:诗歌教学 积累 训练
  
  就美学而言,深藏于诗歌(尤其是古诗)中的内涵和底蕴实在是太丰富了,如果我们能摒弃现在诗词教学中的浅显虚浮,在重感悟的基础上重点去体验优美诗词所蕴含的鲜活意境,在教学中我们也就能更多地体现出对人文的助长、哲理的启迪、潜能的诱发和生命的关怀。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因为排拒诗性和诗意而使其变得干枯、丑陋。但目前我们遭遇的最大尴尬可能就是应试。所以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欣赏美、增加人文素养的同时,还必须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但定位要准,不能让功利性的目的支配课堂教学。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一、授之以鱼,重在增加学生积累
  
  就诗歌教学而言,增加学生的积累尤为重要。学生平时接触诗歌比较少,肚子里空空如也,在缺乏感性体悟的基
  础上让他们去提高鉴赏能力,简直就是纸上谈兵、沙地筑城。能力如何获得呢?必须靠平时的积累。诗歌的鉴赏技巧性很强,有专门的术语可供使用,有固定的思路可循,操作性很强。我个人认为对诗歌的鉴赏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切入:一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对思想感情(或是情感主旨)的把握;三是对艺术手法的剖析。如果这三个角度全都把握准,对任何一首诗歌进行鉴赏都会成为一件容易事。教学时,我具体的做法是,先挑选两三首较典型的诗歌给学生示范讲解,“授之以鱼”,之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去鉴赏,并让学生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和术语。当然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一定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鉴赏过程,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就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来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先朗读诗歌。“读”在诗歌学习中十分重要,是体会诗歌音韵美的重要途径。上课时可以听朗读带,也可以教师读或者由同学来读。教师可指导朗读的相关注意事项,比方说节奏的缓急,声调的高低等等。接着全班齐读,初步感知,走近诗境。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探究背景,进入诗境。以几个问题切入,引发学生思考。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诗歌的题目是“登高”,诗中有哪些地方扣题而写的(这个问题是从诗歌内容切入的)?学生会很快地找到“风急”这些词句。当然还要学生说明理由。其中“风急”是从作者感受上写的,身处高处对风的感受比在平地上更显强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从作者的视觉角度写的,放眼远眺所见;“独登台”直接点题。
  第二个问题是:登高所见所闻所感的景和物有哪些?这些景或物有何共同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从内容和艺术手法切入)
  这个问题也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天高”、“渚清沙白鸟飞”、“无边落木”、“滚滚长江”是所见,“风急”是所感,“猿啸”是所闻。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萧瑟的、令人感伤的。这样写作的目的为了营造氛围,抒发情感。这些答案学生如果不能顺利回答,教师要适时引导。比方说为什么说特点是萧瑟的、令人感伤的?因为所写的都是秋景(诗歌的题材、主旨、意象往往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比如古人的伤春悲秋的特殊情怀,教师可适时拓展,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个问题是登高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为何有这样的感慨?(从情感角度切入)(可以在此补充杜甫的简介,让学生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作品,有时就很难把它读透。)
  第四个问题是这首诗是否消极?找词语来证明你的观点。
  答案是:不消极,“长江滚滚”、“新停浊酒杯”等可以证明,前者壮阔,后者证明他很爱惜自己。这样的答案是学生自己想到的。
  第五个问题是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整首诗的感情基调。问到这个问题时,学生肯定会一口同声回答:“悲。”(前面做了充分铺垫,答案这时就会脱口而出了)
  最后再熟读成诵,感悟诗境,直至品味词句,内化诗境。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杜甫通过登高所见萧条凄清宏阔的秋江之景,是为了倾诉他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经过上述几步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诗歌的魅力所在,受到了美的感化和熏陶,同时积累了诗歌鉴赏相关的术语,培养了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让学生不断熟知和积累相关的知识术语。通过李煜的《虞美人》可以教会学生什么是实景和虚景,什么是虚实结合的手法,什么是比喻式的夸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作者是一个怎样的“薄命君王,绝代才人”等等。从欧阳修的《蝶恋花》中可以得知什么是以乐景写哀情(用“燕子双飞去”反衬“离别苦”),什么是移情于景或拟人化(“槛菊愁烟兰泣露”)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欣赏,教师只作适时引导。当然学生的理解力是有限的,同时他们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也会接连不断地出现,教师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鉴赏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鉴赏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鉴赏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将学习诗歌时所接触过的一些术语作好总结,同时将鉴赏的主要角度与相关适用语做适当补充。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方法,要求学生要不断积累和巩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练习验收和进一步巩固成果。
  
  二、以渔捕鱼,锻炼学生鉴赏能力
  
  方法看似容易理解掌握,但真正会运用还是不那么容易的。学生到底能不能“以渔捕鱼”,这就需要不断去实践了。
  就以下面一首诗为例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月斜。”
  〔注释〕①陆鸿渐:茶圣陆羽,竟陵人(今湖北天门)。②带郭:靠近外城。
  第一问:诗人来找陆鸿渐,为什么“去问西家”?“去问西家”应怎样理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三个小问题细细审下来,很容易断定是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切入的,前两问是对内容的理解,第三问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对情感的把握。实践下来,学生最容易犯的错是把“去”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导致回答不够完整。实际上“去”是“离开”的意思,是说明诗人要离开的时候又去隔壁家打听陆鸿淅的去向,表现了诗人想见友人的急切与见不到友人的怅惘。
  第二问:诗人寻访的陆鸿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第一二小问都是从内容上来问的,结合具体诗句很容易知道陆鸿淅是一个寄情山水,不求聞达的隐士;这从景物描写(“桑麻”、“篱边菊”等物象)及人物行踪(“山中去”、“归来每月斜”等事象)这两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当然仅仅一首短诗的训练还远远不够,想要提高能力必须要不断积累和训练。相信这样的鉴赏训练,对学生的能力提高肯定是有所帮助的。
  大家都知道诗歌教学存在着一定难度:讲得多,诗歌的味则太淡;讲得少,味是浓了,只怕学生体会不透;如果单纯讲方法又会显得应试性太强。由此看来光靠常规教学的讲解,想让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有条件的话,多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优化教学,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无疑是提高学生兴趣和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整个高三这一年经过了第一轮,第二轮复习,现在到达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如果说,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广”,第二轮复习的特点是“深”,那么,这高考前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就在于“精”了。  为什么说这一段复习要“精”呢?原因是:高三的学生们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知识体系已经大致具备,各种题型也差不多都做过见过,也能够对试卷的结构有一个整体把握。但是,学生在真正面临试题的时候,明明感觉到“会”,却往往得不到全分甚
前不久在县教研室阅了岳阳巿第二次高三质检英语卷,发现因为听力失分严重而导致了这次各校英语的总体得分不高。这一现象使我意识到高考英语如果要拿高分,首先就要多拿英语听力分。但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在仅有的一个多月时间有效地提高听力技能,尽量向高考英语多拿一些分呢?带着这一思考,我集中我们二中高三英语备课组的建议,发表如下几点看法:    一、考生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听力考试的障
语文学习的测量即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测查,这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常规性工作。然而语文学习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只有先搞清这个结果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测量,否则毫无目的乱做一气只能是劳民伤财,既浪费精力又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关于语文学习的结果,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语文学习“以学生获得实益,练成读作之熟练技能为要”①,“阅读和写作知识必须化为技能……必须在不知不觉间受用着它,才是真正的受用”。②吕叔湘先生也
我市今年中考政治实行开卷考试,这有利于推動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此,师生普遍比较欢迎。那么,如何适应开卷考试的新要求,这是摆在师生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今年中考开卷考试谈一些肤浅看法。    一、开卷考试试题的特征    开卷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由知识立意转变为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立意,试题将会呈现出以下特征。  1. 开放性。表
化学综合实验是高考试题Ⅱ卷中实验考查的主要形式,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也是每年高考试卷中得分率最低的题目。从学生平时的练习来看,都存在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错的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平时实验做得少,其次就是对实验习题缺乏一个整体的把握,断章取义,文字表述不准确等。要正确解答化学综合实验习题,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认真读题,明确实驗的目的和原理  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景(或题
经过了一年多的紧张复习,高三同学们即将迎来2007年高考。然而,回顾近几年的高考英语命题,却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2006年高考英语山东卷第23题 Engines are to machines _____hearts are to animals.   A. as B. that C. what D. which  当时官方公布的答案是C. what,目前市面上各种辅导书也都给出了这个答案。
2007年中考物理注重从课程改革新理念、新视点上考查学生的物理基礎知识及基本技能,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三维目标在中考试题中得到全面体现。因此,试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现例析如下:    一、命题情景关注现实生活,突出社会点    命题背景更富有时代气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命题背景,广泛联系社会热点信息(工农业生产、环保、体育、交通、建筑、高科技、广告、典故等),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
新时期社会整体发展速度很快,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个领域.脱贫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结合新技术脱贫,不仅有利于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