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报纸是我们生活中比较主要的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同时也是政府部分发布政务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我國政务信息上报质量并不高,既浪费了一定的报纸版面资源,又不利于国家政务信息的传播。就此,本文我们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实际工作情况的调查,简要介绍了政务信息的特点,并结合目前政务信息上报现状提出了自身的几点看法,以希冀给予广大报社工作人员一些帮助和建议,从而促进我国政务信息上报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政务信息;信息上报;质量;采用率;有效途径
政务信息是反映政府工作情况以及政府决策的信息,而报纸作为政府发布国家最新政策的主要途径,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做好政务信息工作,提高上报信息质量,将国家政务信息更加及时、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通过报纸传递给群众以及如何帮助各级领导更好的掌握政务情况,作出更加规范的科学决策,是每一个负责政务信息上报的工作人员所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
一、政务信息含义及特点
政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是国家及政府政务活动中反映政务工作及相关事物情况的总称,其是在1986年由河北、湖北、辽宁三省政府办公厅的行政工作者共同提出的。一般来说,政务信息拥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政务信息是由国家政府机关发布的,是政府机关在合法的前提下采集和整合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政务信息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应与现实的政务工作相适应;最后,政务信息是由特定载体反映的,目前政府机关主要以胶卷、磁带、磁盘及各种电子存储载体来进行政务信息的记录。此外,政务信息涉及的信息种类较多,一般包括中央、人大等领导的重要讲话、地区贯彻中央政策的工作情况、上级机关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下级重要工作决定、地区改革开放重要成就、地区重要工作经验、自然灾害信息、各阶层思想动态、群众意见建议、地区发展重点问题等十大类信息。
二、提高政务信息上报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选择关键词语,优化上报信息角度
政务信息上报最大的难度在于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政务信息工作者应尽量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出发,合理选择上报政务信息中的那些有重点、有价值、有效应的内容进行上报。同时,工作人员应不断优化上报信息角度,增加信息的价值,使其能够快速进入领导的决策过程。首先,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应善于求新,应尽量选择更优的上报信息角度,使得上报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和观点能够“超凡脱俗”,并具有一定的新意,同时也可以给人以一种全新的启示;其次,报务信息工作人员应尽量选择能够揭示政务发展新动向、新变化的信息,同时也应注重事务的现实性,力求所上报的政务信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再次,报务信息工作人员应善于全方位开发信息,应在面临任何单一信息时,都能从其进行全方面的扩展研究;最后,报务信息工作人员应善于比较,应对原始信息的各个角度进行全方面的挖掘和筛选,从而有效选择出最佳的角度来进行上报,提高上报政务信息的精度、深度和新度,促进其更好的推广。
(二)争分夺秒提高效率,多管齐下保证质量
信息是提供事务最新变化的载体,因此信息的实效性尤为重要。在对政务信息进行上报时,信息工作人员应充分保证政务信息的实效性,争分夺秒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首先,应加大对信息收集的重视力度,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实时追踪和随时收集,保证信息能够最快速度到达编辑部门,为编辑部门赢得宝贵时间;其次,应加大对信息编辑人员的培养力度,帮助其树立强烈的实践观念,保证信息能够随到随编;最后,尽量提高信息的上报速度,一是要时刻贯通各种信息发布渠道,保证信息能够在有效期内以最快速度上报,二是要重视对信息的排列和处理,按照信息的出现顺序对信息进行有顺序的上报。
(三)切实命中领导需求,增强信息贴近程度
在选择上报信息时,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问题,应切实站在国家方针政策的高度,命中领导的具体需求。首先,工作人员应加强向领导的请示汇报力度,掌握更多更全的信息,并请求领导进行一定的评价和修改;其次,工作人员应及时对收集到的信息材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通过随时观看新闻、阅读报纸的方式不断增长经验,力求上报的信息能够满足领导的具体需求;再次,工作人员应随时参加各种会议,应根据会议内容挑选出适合领导需要的信息素材;最后,工作人员应及时与上级信息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及时掌握上级领导对信息的需求要点,增强信息的贴近程度。
三、结语
政务信息上报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否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及政府最新政策和规定,也关系到各级领导阶层是否能够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因此广大政务信息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工作认识,努力提高上报工作质量,促进政务信息更好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静戟,景耀春,朱莉华.关于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J].宁夏林业,2016(04):31-33.
[2]赵玉镇,陈建军,张仁新,乔强,吴兴娟.做好互联网时代政务信息工作的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05):19-22.
[3]邓春林,何振.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J].现代情报,2014(05):13-16.
[4]赵云合,娄策群.政务信息生态位的维度与宽度[J].情报科学,2014(03):12-17.
关键词:政务信息;信息上报;质量;采用率;有效途径
政务信息是反映政府工作情况以及政府决策的信息,而报纸作为政府发布国家最新政策的主要途径,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做好政务信息工作,提高上报信息质量,将国家政务信息更加及时、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通过报纸传递给群众以及如何帮助各级领导更好的掌握政务情况,作出更加规范的科学决策,是每一个负责政务信息上报的工作人员所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
一、政务信息含义及特点
政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是国家及政府政务活动中反映政务工作及相关事物情况的总称,其是在1986年由河北、湖北、辽宁三省政府办公厅的行政工作者共同提出的。一般来说,政务信息拥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政务信息是由国家政府机关发布的,是政府机关在合法的前提下采集和整合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政务信息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应与现实的政务工作相适应;最后,政务信息是由特定载体反映的,目前政府机关主要以胶卷、磁带、磁盘及各种电子存储载体来进行政务信息的记录。此外,政务信息涉及的信息种类较多,一般包括中央、人大等领导的重要讲话、地区贯彻中央政策的工作情况、上级机关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下级重要工作决定、地区改革开放重要成就、地区重要工作经验、自然灾害信息、各阶层思想动态、群众意见建议、地区发展重点问题等十大类信息。
二、提高政务信息上报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选择关键词语,优化上报信息角度
政务信息上报最大的难度在于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政务信息工作者应尽量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出发,合理选择上报政务信息中的那些有重点、有价值、有效应的内容进行上报。同时,工作人员应不断优化上报信息角度,增加信息的价值,使其能够快速进入领导的决策过程。首先,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应善于求新,应尽量选择更优的上报信息角度,使得上报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和观点能够“超凡脱俗”,并具有一定的新意,同时也可以给人以一种全新的启示;其次,报务信息工作人员应尽量选择能够揭示政务发展新动向、新变化的信息,同时也应注重事务的现实性,力求所上报的政务信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再次,报务信息工作人员应善于全方位开发信息,应在面临任何单一信息时,都能从其进行全方面的扩展研究;最后,报务信息工作人员应善于比较,应对原始信息的各个角度进行全方面的挖掘和筛选,从而有效选择出最佳的角度来进行上报,提高上报政务信息的精度、深度和新度,促进其更好的推广。
(二)争分夺秒提高效率,多管齐下保证质量
信息是提供事务最新变化的载体,因此信息的实效性尤为重要。在对政务信息进行上报时,信息工作人员应充分保证政务信息的实效性,争分夺秒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首先,应加大对信息收集的重视力度,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实时追踪和随时收集,保证信息能够最快速度到达编辑部门,为编辑部门赢得宝贵时间;其次,应加大对信息编辑人员的培养力度,帮助其树立强烈的实践观念,保证信息能够随到随编;最后,尽量提高信息的上报速度,一是要时刻贯通各种信息发布渠道,保证信息能够在有效期内以最快速度上报,二是要重视对信息的排列和处理,按照信息的出现顺序对信息进行有顺序的上报。
(三)切实命中领导需求,增强信息贴近程度
在选择上报信息时,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问题,应切实站在国家方针政策的高度,命中领导的具体需求。首先,工作人员应加强向领导的请示汇报力度,掌握更多更全的信息,并请求领导进行一定的评价和修改;其次,工作人员应及时对收集到的信息材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通过随时观看新闻、阅读报纸的方式不断增长经验,力求上报的信息能够满足领导的具体需求;再次,工作人员应随时参加各种会议,应根据会议内容挑选出适合领导需要的信息素材;最后,工作人员应及时与上级信息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及时掌握上级领导对信息的需求要点,增强信息的贴近程度。
三、结语
政务信息上报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否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及政府最新政策和规定,也关系到各级领导阶层是否能够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因此广大政务信息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工作认识,努力提高上报工作质量,促进政务信息更好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静戟,景耀春,朱莉华.关于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J].宁夏林业,2016(04):31-33.
[2]赵玉镇,陈建军,张仁新,乔强,吴兴娟.做好互联网时代政务信息工作的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05):19-22.
[3]邓春林,何振.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J].现代情报,2014(05):13-16.
[4]赵云合,娄策群.政务信息生态位的维度与宽度[J].情报科学,2014(0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