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怨妇,一念女王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ing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女友聊起婚姻,我说,我曾经是个怨妇。她瞪大眼:“怎么可能?你明明是女王范儿啊。”而事实上,在我近十年婚龄中,有两年时间,我真的活成了怨妇。
  那时初为人母,种种艰辛孤独早已令我满腹牢骚,感情岌岌可危。儿子一场病,成了压倒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年冬天,一岁多的儿子被父母带回老家暂住。那段时间我工作很忙,几乎整月出差。元旦假期我赶回老家看他,不料当晚儿子突发急症住院。我急得哭到半夜,给老公打电话,让他次日一早从山东青岛赶来。但在当晚的电话里,我们对治疗意见产生分歧,加之第二天将近中午他才姗姗来迟,我怒不可遏,在医院大厅几乎如泼妇一般爆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等儿子病好出院,立即离婚。
  婚当然没离成,我却在不觉间正式启动了怨妇模式:和他长期冷战,不接受任何道歉。他讲笑话试图活跃氛围,我冷冷回击:“有什么好笑的?只有你这种人才笑得出来。”他求和示好,我打击报复:“别以为道个歉就没事了,让我原谅,想都别想。”他表达关心,我断然拒绝:“少来这套,留着给别人吧。”他怎么做都不正確,我怎么过都不快乐。
  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你在家成天拉着脸,爸妈孩子都能看见,你觉得这样好吗?”我再次山崩地裂地爆发:“什么原因你不知道吗?你若是对我够好,我至于这样吗?你付出过多少,你为这个家做过什么?”
  强大的负能量像一个巨大黑洞,终于将我吞噬。我开始日夜后悔,后悔为他放弃原来的城市和多年生活的圈子,后悔怀胎十月度日如年给他生了孩子,后悔告别逍遥单身与他节衣缩食地过日子。悔有多深,怨就有多重,我与闺蜜彻夜吐槽倒苦水。
  那天,当我再一次对着闺蜜发泄我对那个男人永无止境的不满时,她定定地看着我说:“爱玲,你放弃那么多去了青岛,就是为了过这种日子吗?”“所以我过够了,想离婚。”“且不说离不离,你不能总这样,学会原谅别人,其实是放过你自己。”
  我的泪夺眶而出。我不是不懂这道理,却纵容自己陷在怨怼里,每天折磨自己。我曾以为怨妇的可悲只是牢骚和抱怨,其实更可怕的,是将自己推向暗无天日的死循环。纵然他让我伤过心,可这伤口也并非不能愈合。只是我不肯,非要一次次揭开那个痂。我不肯放过别人,却也从未饶过自己。
  那天夜里,我问自己:和他的婚姻还要不要走下去?如果要,就去解决,就去承担。结婚生子、调动工作、告别曾经的城市,每一步都是我自己的决定,从来无人逼迫。而当婚姻遭遇问题,我把这一切都推向“为了他才这么做”,把自己变成一个牺牲者。
  我找到了怨恨的根源——受害者心态。女人一旦有了这种执念,便开始丧失自我,逃避责任,将一切结果统统归咎于他人。
  我用很长的时间去做自我救赎。沟通、调整、包容、适应。当我终于挣扎着走出绝望深渊,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再回头看,才意识到女王与怨妇的区别在于一点:女王永远是担当者心态——我所选,我负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身陷低谷也努力爬坡,永远保持对自己人生的控股权。怨妇永远是受害者心态——我有今天全是你害的,若不是因为你,我也不至于到这般田地,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却如此对我,你没良心。
  这就是为什么,女王越活越好,即使万箭穿心依然光芒万丈,身在沙漠也能长成行走的玫瑰。而怨妇越过越累,抓一手好牌也打得稀烂,嫁什么人都活得像嫁了渣男。
  亲爱的姑娘,从怨妇到女王,只在一念间。我渡过了劫,希望你也能渡过。
  (资源支持:《妇女》)
其他文献
1  “我妈妈爱睡懒觉,特别特别懒。”当着一桌人的面,儿子冷不丁地冒出这么一句话。坐隔壁的小姑娘马上接了一句:“妈妈是生你养你的人,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她。”我儿子回道:“我奶奶说的。”  听到孩子们的对话,我有点尴尬,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儿子继续说:“我奶奶还说我妈妈很差劲,一个月领不到3000元的工资,还没有她退休金高呢!”这句话一出,我的朋友不淡定了。她凑过来跟我说:“老人家不可以这样教小孩
鲁老师:  您好!关注您已经有三年多了。在我看来,能活到您这样通透真是一件痛快的事。然而,我现在却活得不太痛快,希望您能够帮忙指点迷津。  我的不痛快主要源于我妻子,她的控制欲超强,让人无法忍受。在她家里,她父母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她的心意来做,稍有不如意她就当面呵斥。在我们家,她稍微收敛一些,不敢直接怼,可是每天也是各种碎嘴,一会儿抱怨我妈烧的菜放了辣椒,一会儿说我爸给小孩吃了不健康的零食。因为她
有一只蓝眼睛的白兔,它的名字叫蓝帽子。每天,它都要跟随魔法师到不同小镇的集市上变魔术。当魔法师举起魔棒,对着它说一声:“变!”白兔就真的变成一顶安安静静的蓝色帽子!围观的男人、村妇和孩子都惊奇地睁大眼睛,简直忘了呼吸!他们把金币、银币争先恐后地投进帽子里。这时候,魔法师再次举起魔棒说一声:“变!”蓝色的帽子就重新变成了一只活蹦乱跳的白兔。  白兔和魔法师一同向观众绅士般的鞠躬,演出在高声的喝彩中结
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个武功和佛法极高的高僧,隐居于少林寺藏经阁内,以扫地为日常功课。高僧在少林寺待了近百年,却没人能叫出他的名字,只称其为“扫地僧”。后来,人们便把身怀绝学却甘于平淡的人称为“扫地僧”。在哈尔滨理工大学,便有这样一个“扫地僧”,他就是王晓琮。与“扫地僧”一样的是,王晓琮其貌不扬,夏天的标配是一双皮拖鞋,冬天则是一双黄胶鞋,加上朴素的衣着打扮,远看就像一位烧锅炉工人。所
奇迹之海的夜空仿佛一块完美无瑕的深紫色天鹅绒,璀璨的星辰就像点缀在天鹅绒上晶莹剔透的钻石。月亮是如此的大,如此的圆,犹如一盏淡黄色的壁灯悬挂在夜空。  海鲜盛宴已经结束,熊熊的篝火已经熄灭,火山状的木炭堆散发出暗红的光芒,不时“毕剥”一声爆出火星。大家来到“鲸头”下方的平原地带,鲸岛原住民在这里为他们准备好了营地。  为了防止野兽的侵袭,营地被密密匝匝的栅栏包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木门,门背后有
【一】  清明节的黄昏,柠檬草色的夕阳静静地在人迹罕至的药王谷里流淌,寂静的山谷霎时被镶上了一道金边。散发着药草清香的百草园里,风烛残年的药王古塔投下了细长的阴影,塔尖的位置恰好落在了一小块寸草不生的泥地上。  清明午后,古塔之巅,泥丸之下,绝世神篇。这老头儿在临死前对师弟反复念叨着这十六个字。看来,他肯定是把宝藏埋在这里了!  树根心中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喜与得意。  劈空掌,鹰爪
谭小小一觉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妈妈!”谭小小喊妈妈,可是妈妈没有回应。  “爸爸!爸爸!”爸爸也没有回答,这才想起爸爸昨天出差了。  谭小小正想发牢骚,却看见一个小女孩推门走了进来。  “你是谁,这么没有礼貌!”谭小小连忙拥着被子。  小女孩并不说话,只是默默地递给谭小小一个遥控器,遥控器下面是一张纸。那张纸是一份说明书,说明书上方有一行小字,一看就是妈妈写的:  “小小,我也要出差了
六十岁的波恩是一个铁道口的岗亭值班员,他在那里工作了四十年。  波恩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火车经过的时候,把那根红白相间的铁栏杆拉下来,拦住来往的车辆和行人,让火车安全通过。后来,这个铁道口修了隧道,汽车和行人都从铁路的隧道下面进出了,所以这个岗亭再也不需要了,这就意味着波恩要失业了。  波恩失业的这天傍晚,镇长在小镇的广场上等着波恩下班。他派人通知波恩,让波恩下班后到广场上来,他要当众给波恩颁发奖章,
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走遍浙江萧山,借镜头及文字记录那里的风土人情。这一次,师兄提议:“去楼塔古镇看《細十番》表演吧,你绝对喜欢。”因为是“旅游达人”师兄推荐,我欣然前行。  在一个雨后的上午,我和师兄驱车来到了楼塔镇楼家塔村。楼塔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端,楼家塔村则是杭州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落。这里上有仙岩山,下有仙岩溪,山清水绿、松竹修茂,的确是“虎踞龙盘”的好去处。萧山地处浙东与浙西往来的咽喉通
鞠萍姐姐的话  给同学取绰号,好像是同学之间不可缺少的乐事。但是,怎样取绰号,却大有学问,既要形象鲜明,又要生动有趣,还不能有损人格。  这天,大王聊天室里的几位老师和同学,饶有兴趣地说起了自己的绰号以及来历——  根 号 1  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喊我到黑板上开根号。我思考了一会儿,觉得这道题太简单了,就省去了许多计算过程,直接写出了答案“”。  老师看着我写出的答案,揶揄地说了句:“我看你就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