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刚从象牙塔走出的新教师温柔地恪守着爱和撼动心灵的信条。谁料想,座位上有一小部分“孩子”在“跃跃欲试”“欺软怕硬”。
表弟趾高气扬地跟我讲他们班的“光荣事迹”,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每来一位他们就捉弄一位。课堂故意玩手机,嚼槟榔,集体不做作业,以在短时间内气走老师为目的。直到一个很凶的男老师来,才将他们这帮12岁左右的“飞天蜈蚣”镇压下来,让人惊讶的是,这帮男生对他又敬又爱。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对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方面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提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现在在回望自己以前的教学日记,在一些教育问题的处理上,严格要求的缺乏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无效教育。
小宽是我以前班级里面一个比较“显眼”的孩子。一方面,他显示出异常热情,爱表现;另一方面,又带头兴风作浪。他像班级的一座火山,时常爆发着正能量或负能量,一连几天可以发生一系列的事情。
教学日记一:××年3月13日 星期二 阴
学生们都去操场上体育课了。2分钟后,我经过教室,小宽和另外几个孩子还在课室。他们声称是回来拿跳绳的(实际上是躲在课室)我说了他们几句,便让他们去上课了。“砰砰——砰砰”他们飞奔着从四五个班的教室前经过,严重影响了别的班级在上课的学生。
事后,其他孩子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小宽一脸怨气地吼着:“你们都对我有意见,为什么每天专找我的麻烦?”总之没有从他自身找一丁点原因。他是教师家庭,所承受的“苦口婆心”或者“语重心长”已经太多,心灵已经形成自觉不自觉反抗这种教育的逆反的厚障壁。并且,他经常很“聪明”地把一切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我把他叫到一旁的接待室,灯光很暗。“坐下吧。”我拉开了凳子。他站在一旁,不再埋怨了,仿佛觉得很不好意思,没有坐下。我们谈了大概20分钟,他写了一篇反思日记,文辞恳切动人。
(说了几句,事情就过去,在维持和完善规则方面,当不良行为发生的时候,只是进行了模糊的批评,并没有及时实施结果或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教学日记二:××年3月14日 星期三 阴
下午刚进教室,小方趴在桌上哭泣。“怎么啦?抬起頭来。”小方捂着眼睛,哭得更厉害了。“老师,他又带了班级禁止的硬卡牌。”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说。不用再听下去,我也明白了,他的卡牌飞到了小方的额头上,离眼睛很近。恳切的反思日记还夹在我的桌上,这马上又惹出了一桩事情。
我看了一眼小宽,他不安地低着头,一双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面躲闪着。我让小方的同桌带他先去医务室。小宽见状,马上也起身去扶小方,说:“老师,还是我带他去吧。”等他们回到班级,我继续讲了在课室飞卡牌的危害性。
小宽这时坐得端端正正的,没有了往日的“吊儿郎当”的样子,看着我这边,嘴巴微微动着。放学后,他主动拿着几百张卡牌给我,说:“老师,我现在真的没有卡牌了。”每次只有出了问题,需要他的监护人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小宽才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规则制定出来之后,比如我知道飞卡牌的危害性,过度高估了他们对规则的接受程度。不要认为学生经过一次尝试后,就知道如何去做,换句话说,对某些事只做一次解释,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理解教师想让他们干什么。当一个心爱的“引诱物”遭遇规则时,他们时常会摇摆不定)
教学日记三:××年3月15日 星期四 阴
今天晨读,小宽是读书声最响亮的一个孩子。他见我进了教室,马上把昨晚的反思拿过来。
上午有一节书法课,书法馆四周都是透明玻璃,外映翠丛修竹,里置古雅长桌,别有一番雅趣。小宽选择了靠近老师的座位,静静地听老师讲解有关书法的知识。后来,他成了围桌的组长,认真地写那如柳条细长的“丿”。老师表扬他写得不错后,他又热心地示范给同组的同学看:“写到后面的时候,笔尖轻轻提起,像飞起来一样。”他讲得很传神,即使透过镜片,我也看得见闪着的光。
下午是一节当堂写作课。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跟前后的同学讲话,而是快速地在纸上写着。三十分钟左右,将近六百字出炉。“思路很清晰,好好写一个结尾吧。”他想了一会儿,仿佛发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句,很兴奋地在纸上奋笔疾书。回想今天,没有听到宽宽大声嚷嚷,没有听到他说脏话,算是小有进步。
我时常想,如此聪明的脑袋,怎么会反复做出一些让老师“头疼”的事?
(《学记》中有“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是发展的。“小火山”终究还是会与老师温和对话,不断地巩固发扬他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当然,也接受其“好景不长”的反复性。)
当时让我“气急败坏”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已经云淡风轻。这非得作为一个跟踪日记的对象的行为,现在读来,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应了小宽的爸爸跟我说过的那些话:“他的道德意识还不够完全约束他的行为。”“他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或许我重新和他相遇一次,不管他如何表现,至少我一定不会经常让自己处于这种焦躁当中。反而,应该从之前的教育挫折中反思,救赎自身于一些容易无端挑起的怒火与愁绪。
时光重回几年前,当尊重邂逅“气急败坏”时,我采取以下更“从容”的措施。
一、建立原则
在洛克看来,精神在其最纤细,最容易支配的时候应该让孩子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性。这个时间,越早越好。等到习惯的慢慢养成,便可以渐渐地放松约束。从家长的角度来说,6岁前是教育孩子遵守规则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就不容许孩子任性为事。他吵着闹着要的东西,不能因为他一味的哀求而心软。
“学校即社会”与学生最初相处的时间,便树立正确的、简明的、有计划的、积极的和严格的要求,培养责任感,让他成为集体中大写的人。原则性问题不能因学生孩童气的撒娇而随意更改。当学生逐渐从“他求”转向“自求”,从他律转向自律,习惯养成之后,他会受到各科老师的尊重,受到伙伴们的欢迎,心里自然如漾过微风,学习生活皆舒畅。退一步讲,学生对教师怀有敬畏之心,犯了错误接受教育时,也不至于发生反抗与怨恨。这样就不会为各科老师徒增课堂管理上的麻烦。 二、保持平和
平和的心态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前提。曾几何时,当我看到一些不守规则的行为时,便很不能接受,容易情绪化。尖锐的声音发出开始,这就意味着教师一方丧失了沟通的智慧和主动权。
在《非暴力沟通》沟通中,卢森堡博士提到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沟通的双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双方通过协商,找到满足彼此需要的平衡点。当一个人尝试去改变或鼓励别人的某些行为时,建议从“我”的感受和需求开始对话。
比如,当孩子故意做出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制止他的行为,不要被他绕进去。他可能巴不得引起你的注意,停下课程,将语文课变成“思想教育课”,这就正中下怀!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提出了一个批评孩子的通用公式:批评=陈述事实 确认可罚性 表达感受(痛苦) 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 表达期望。
三、家校沟通
诚实地说,我很不喜欢向家长反应孩子在学校的现状。男孩子小打小闹、女生友情出现危机、孩子撒谎,这些校园中每天层出不穷的小事,让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但是,一些教育方面的挫折经验告诉我,错了。孩子從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哥哥姐姐热切的关注中走进班级中,成了集体中的一名学生,平等地分享来自老师不多不少的爱。
在教育方面,父母能比我提供更有效力的奖励和权利。父母控制着孩子看电视、去哪儿玩、买什么玩具的机会,也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不管是为家长带去好消息还是谈到需要矫正的行为,唯有不断地丰富对学生的了解,我才能更“因材施教”地帮助他成长。
扩大了解孩子的半径,通过沟通,我才知道孩子最近的敏感源于父母近期的感情矛盾;收拾课桌时拖拉的行为源自隔辈“含在口中”的溺爱;突飞猛进的写作水平是父亲每晚陪伴和引导;对飞机模型的疯狂热爱是因为有一位上航空航天大学的表哥。
当孩子出现一些称不上大的问题时,比如书写潦草,我应该叫他重写,同时也选择与家长沟通,了解原因,并请求家长助一臂之力,改正其敷衍态度。小石头若不及时踢走,当累积成为一座石头山的时候,学生、家长、老师都“暴跳如雷”。反之,有了家长帮忙清除“野蔓杂石”,皆大欢喜。
刚走出象牙塔的我,满腔都是包容的爱心,当尊重邂逅“气急败坏”时,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建立原则、保持平和、家校沟通,关爱之中多些智慧、柔和当中多些坚毅,也许“年轻的我”的成长之路会走得平稳许多。
表弟趾高气扬地跟我讲他们班的“光荣事迹”,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每来一位他们就捉弄一位。课堂故意玩手机,嚼槟榔,集体不做作业,以在短时间内气走老师为目的。直到一个很凶的男老师来,才将他们这帮12岁左右的“飞天蜈蚣”镇压下来,让人惊讶的是,这帮男生对他又敬又爱。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对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方面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提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现在在回望自己以前的教学日记,在一些教育问题的处理上,严格要求的缺乏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无效教育。
小宽是我以前班级里面一个比较“显眼”的孩子。一方面,他显示出异常热情,爱表现;另一方面,又带头兴风作浪。他像班级的一座火山,时常爆发着正能量或负能量,一连几天可以发生一系列的事情。
教学日记一:××年3月13日 星期二 阴
学生们都去操场上体育课了。2分钟后,我经过教室,小宽和另外几个孩子还在课室。他们声称是回来拿跳绳的(实际上是躲在课室)我说了他们几句,便让他们去上课了。“砰砰——砰砰”他们飞奔着从四五个班的教室前经过,严重影响了别的班级在上课的学生。
事后,其他孩子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小宽一脸怨气地吼着:“你们都对我有意见,为什么每天专找我的麻烦?”总之没有从他自身找一丁点原因。他是教师家庭,所承受的“苦口婆心”或者“语重心长”已经太多,心灵已经形成自觉不自觉反抗这种教育的逆反的厚障壁。并且,他经常很“聪明”地把一切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我把他叫到一旁的接待室,灯光很暗。“坐下吧。”我拉开了凳子。他站在一旁,不再埋怨了,仿佛觉得很不好意思,没有坐下。我们谈了大概20分钟,他写了一篇反思日记,文辞恳切动人。
(说了几句,事情就过去,在维持和完善规则方面,当不良行为发生的时候,只是进行了模糊的批评,并没有及时实施结果或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教学日记二:××年3月14日 星期三 阴
下午刚进教室,小方趴在桌上哭泣。“怎么啦?抬起頭来。”小方捂着眼睛,哭得更厉害了。“老师,他又带了班级禁止的硬卡牌。”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说。不用再听下去,我也明白了,他的卡牌飞到了小方的额头上,离眼睛很近。恳切的反思日记还夹在我的桌上,这马上又惹出了一桩事情。
我看了一眼小宽,他不安地低着头,一双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面躲闪着。我让小方的同桌带他先去医务室。小宽见状,马上也起身去扶小方,说:“老师,还是我带他去吧。”等他们回到班级,我继续讲了在课室飞卡牌的危害性。
小宽这时坐得端端正正的,没有了往日的“吊儿郎当”的样子,看着我这边,嘴巴微微动着。放学后,他主动拿着几百张卡牌给我,说:“老师,我现在真的没有卡牌了。”每次只有出了问题,需要他的监护人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小宽才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规则制定出来之后,比如我知道飞卡牌的危害性,过度高估了他们对规则的接受程度。不要认为学生经过一次尝试后,就知道如何去做,换句话说,对某些事只做一次解释,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理解教师想让他们干什么。当一个心爱的“引诱物”遭遇规则时,他们时常会摇摆不定)
教学日记三:××年3月15日 星期四 阴
今天晨读,小宽是读书声最响亮的一个孩子。他见我进了教室,马上把昨晚的反思拿过来。
上午有一节书法课,书法馆四周都是透明玻璃,外映翠丛修竹,里置古雅长桌,别有一番雅趣。小宽选择了靠近老师的座位,静静地听老师讲解有关书法的知识。后来,他成了围桌的组长,认真地写那如柳条细长的“丿”。老师表扬他写得不错后,他又热心地示范给同组的同学看:“写到后面的时候,笔尖轻轻提起,像飞起来一样。”他讲得很传神,即使透过镜片,我也看得见闪着的光。
下午是一节当堂写作课。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跟前后的同学讲话,而是快速地在纸上写着。三十分钟左右,将近六百字出炉。“思路很清晰,好好写一个结尾吧。”他想了一会儿,仿佛发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句,很兴奋地在纸上奋笔疾书。回想今天,没有听到宽宽大声嚷嚷,没有听到他说脏话,算是小有进步。
我时常想,如此聪明的脑袋,怎么会反复做出一些让老师“头疼”的事?
(《学记》中有“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是发展的。“小火山”终究还是会与老师温和对话,不断地巩固发扬他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当然,也接受其“好景不长”的反复性。)
当时让我“气急败坏”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已经云淡风轻。这非得作为一个跟踪日记的对象的行为,现在读来,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应了小宽的爸爸跟我说过的那些话:“他的道德意识还不够完全约束他的行为。”“他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或许我重新和他相遇一次,不管他如何表现,至少我一定不会经常让自己处于这种焦躁当中。反而,应该从之前的教育挫折中反思,救赎自身于一些容易无端挑起的怒火与愁绪。
时光重回几年前,当尊重邂逅“气急败坏”时,我采取以下更“从容”的措施。
一、建立原则
在洛克看来,精神在其最纤细,最容易支配的时候应该让孩子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性。这个时间,越早越好。等到习惯的慢慢养成,便可以渐渐地放松约束。从家长的角度来说,6岁前是教育孩子遵守规则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就不容许孩子任性为事。他吵着闹着要的东西,不能因为他一味的哀求而心软。
“学校即社会”与学生最初相处的时间,便树立正确的、简明的、有计划的、积极的和严格的要求,培养责任感,让他成为集体中大写的人。原则性问题不能因学生孩童气的撒娇而随意更改。当学生逐渐从“他求”转向“自求”,从他律转向自律,习惯养成之后,他会受到各科老师的尊重,受到伙伴们的欢迎,心里自然如漾过微风,学习生活皆舒畅。退一步讲,学生对教师怀有敬畏之心,犯了错误接受教育时,也不至于发生反抗与怨恨。这样就不会为各科老师徒增课堂管理上的麻烦。 二、保持平和
平和的心态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前提。曾几何时,当我看到一些不守规则的行为时,便很不能接受,容易情绪化。尖锐的声音发出开始,这就意味着教师一方丧失了沟通的智慧和主动权。
在《非暴力沟通》沟通中,卢森堡博士提到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沟通的双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双方通过协商,找到满足彼此需要的平衡点。当一个人尝试去改变或鼓励别人的某些行为时,建议从“我”的感受和需求开始对话。
比如,当孩子故意做出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制止他的行为,不要被他绕进去。他可能巴不得引起你的注意,停下课程,将语文课变成“思想教育课”,这就正中下怀!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提出了一个批评孩子的通用公式:批评=陈述事实 确认可罚性 表达感受(痛苦) 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 表达期望。
三、家校沟通
诚实地说,我很不喜欢向家长反应孩子在学校的现状。男孩子小打小闹、女生友情出现危机、孩子撒谎,这些校园中每天层出不穷的小事,让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但是,一些教育方面的挫折经验告诉我,错了。孩子從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哥哥姐姐热切的关注中走进班级中,成了集体中的一名学生,平等地分享来自老师不多不少的爱。
在教育方面,父母能比我提供更有效力的奖励和权利。父母控制着孩子看电视、去哪儿玩、买什么玩具的机会,也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不管是为家长带去好消息还是谈到需要矫正的行为,唯有不断地丰富对学生的了解,我才能更“因材施教”地帮助他成长。
扩大了解孩子的半径,通过沟通,我才知道孩子最近的敏感源于父母近期的感情矛盾;收拾课桌时拖拉的行为源自隔辈“含在口中”的溺爱;突飞猛进的写作水平是父亲每晚陪伴和引导;对飞机模型的疯狂热爱是因为有一位上航空航天大学的表哥。
当孩子出现一些称不上大的问题时,比如书写潦草,我应该叫他重写,同时也选择与家长沟通,了解原因,并请求家长助一臂之力,改正其敷衍态度。小石头若不及时踢走,当累积成为一座石头山的时候,学生、家长、老师都“暴跳如雷”。反之,有了家长帮忙清除“野蔓杂石”,皆大欢喜。
刚走出象牙塔的我,满腔都是包容的爱心,当尊重邂逅“气急败坏”时,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建立原则、保持平和、家校沟通,关爱之中多些智慧、柔和当中多些坚毅,也许“年轻的我”的成长之路会走得平稳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