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实、求简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w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打开数学教材时,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鲜艳、形式多样、充满童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情境图。它们从学生熟悉的童话世界、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出发,以情境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探索性。但是,情境图也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使用,适当变通,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一、更改情境图,符合实际
  情境图虽是专家们反复推敲精挑细选的,但也只能最大程度的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不可能符合所有地方学生的实际。因此,有时需要对情境图作些合理、适度、准确的调整,当然也可以将脱离本地学生实际的情境内容适当更换,使之符合学生实际。事实上,具有一定的弹性本身也是教材编写的要求。
  二年级上册"可能性"这个单元,为了保持教材"情境串"的特点,教材选用的是小朋友在海滩上挖沙子的情景,可能挖出什么呢?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在海边挖沙子的经历,对这种情境很陌生,也就很难猜测出"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三种情况。我们在使用时,抛弃了教材的情境图,使用了学生活动的方式:小组准备三个盒子,分别装着①红球②黄球③红球和黄球,学生分别从三个盒子里摸球,说一说可能摸到什么球,不可能摸到什么球,一定会摸到什么球。学生的活动因为有了亲自的参与,所以对"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三种情况有了感性而直观的认识,通过活动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本提供的情境图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比较"重要",但不"必须"。它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正因为是手段,就有一个"恰当"的问题,也就是说,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图,而什么情况下则不需要,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只要所使用的情境图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能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建构数学模型,就可以使用,反之,就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二、摒弃情境图,挑战计算
  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计算的教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计算教学都必须使用情境图,这个问题是很值得商榷的。
  比如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结合情境图,提出第一个数学问题29×3=?引导学生探索算法,展开交流,明确算理。然后继续沿用刚才的情境图,提出问题125×3=?最后解决。第一环节的教学由于情境的现实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学生颇感兴趣,探索的积极性很高。到了第二个问题125×3=?再重新回到情境图,是否是最恰当的处理方式?
  如果在第二环节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刚才的29×3改成129×3你会计算吗?
  后一种处理看似脱离了现实场景,但根据学生的表现来看,数据的细微变化反而更加迫切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新的问题解决"的内在需要。正所谓"现实性"没了,但"趣味性""挑战性"却扑面而来。况且,由于没有了情境的阻隔,学生的思维视角更为集中地聚焦于数学信息本身,数据的每一次变换,都会迎来学生的"摩拳擦掌"。
  教材提供的是一种教学线索,而教材中的主题图只是教材内容的一部分,其使用与否也应看该情景图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如果丢开主题图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学好相关知识,这种教学至少反映了教师对教材的不盲从。
  现实情境是一种情境,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同样是一种情境。
  三、简化情境图,注重"数学味"
  数学教材多以鲜艳的画面配合简洁的文字出现,尤其是低年级的情境图更是画面精美,富有童趣,别说是学生,就连老师也是爱不释手。但是,我们现在上的是数学课,既不是美术课,也不是语文课。数学情境图的作用仍是为数学学习服务的,是帮助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梯子。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呈现的是变魔术的情境,一个魔术师在魔术棒一挥,变出了一朵朵鲜花,一缸缸的金鱼,舞台上还有一串串的彩灯、吊灯……一位老师执教本课时首先提问:"你从情景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后纷纷发言,几乎把画面上的事物都描述了一遍,而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分钟。情境创设到底为哪般?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在上数学课还是在上看图说话课?气氛虽然热烈,课堂性质却似乎改变了。其实,在出示情境图后教师只要提问:观察图上的彩灯是几只在一起的?请你想办法求彩灯有多少只。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生活现象,为学习乘法做好了准备。
  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重现。教材呈现信息的多样性,可以为学生的探索提供更多样的选择,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带来数学思考的游离,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内容,不应对情境本身做过多的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四、把握情境图,直达目标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出示情境图后,都会提问:"你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生活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相结合,能够引领学生很快进入新知识的探索阶段。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已有了相关的认知基础的课时是很恰当的,而类似"乘法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等单元起始课,如果提出以上问题,让学生借助情境图让学生提出有关乘法和分数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就需要教师提出更近一步的问题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取得学习的乐趣与满足教师教学的要求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比如五年级下册"通分",情境图呈现的是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填埋处理的垃圾占 ,堆放处理的占 ,回收处理的占……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就可能五花八门,距离本课的教学目标"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远,浪费教学时间。如果此时教师的问题是"你能提出什么比较大小的问题?"学生就能直达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效率高是不言而喻的。
  使用情境图是手段,达成教学目标才是目的。因此,如何引领学生尽快的进入新知识体系的学习,删除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杜绝时间浪费,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
  五、动态情境图,直观形象
  动态画面和静态情境图相比,无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而新教材提供的情境图都是静态的,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或者模拟表演的方式,把教材中的情境搬到学生的身边,突破静态画面的局限,让数学情境动起来、活起来、走进学生的心里来。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六呈现的是5只小猴子在学钓鱼,走了3只,又来了1只,即5-3+1=?教材的内容活泼可爱,极富童趣,如果能把这个画面用多媒体呈现,直观的反映小猴子离开的情境,从总数中离开是5-3=2,后来又来了一只猴子,此时的猴子只数是2+1=3。这样动态的情境,对于一年级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肯定是很有帮助的。
  动态的情境图,要根据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恰当的选择,不要为了课堂热闹华丽而使用。
  小小的情境图,承载了太多的功能,运用得当,它就会为我们的数学课堂增光添彩;运用不当,就会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愿我们共同探索,让情境图这一课改后的亮丽风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数学的课堂充满快乐,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是一个人忘不掉的呢?  很显然,习惯是忘不掉的,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觉得应将从以下入手,去抓学生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注
期刊
【摘要】习作个性化是习作教学改革的唯一出路,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唯一出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习作精神,教育必须排除功利性教育的影响,别用成人的视角去拔高对学生习作的要求,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小练笔,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好的评价机制,用心灵与他们对话,调动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灵气,让他们自由表达,以凸现学生的个性,才能达到习作教学个性化的目的。  【关键词】个性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推进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标志。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就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教学 主体性 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下面就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上
期刊
师生关系和谐,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意义,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此,体育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积极创造这种和谐关系。  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怀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数学广角第一教时P112烙饼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教学内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烙饼的简单事例,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利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经历从提出数学
期刊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应用;兴趣;音乐活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于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的快速更新将令人目不暇接。现代科学技术加速了人类的进程,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电脑已普及至每个家庭,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传统的几张画,几幅图片的教学方式,已经显得老套与落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我们领略到了现代工具的魅力。多媒体计算机化学习将取代传统的书本媒体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改进与推广,作为教育的传播者,教师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发展与普及推广。一、把握好教材内容与编排,才能做到有根可循。二、关于学习目标的把握,定好目标,选择路径与方法,减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三、教学思想观念影响教学目标的定性,也影响教学方式的选择,把握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显重要。四、把
期刊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的文章。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将会有好的品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
期刊
【摘要】:习作就要"写尔所知",表达真情实感。小学习作教学应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关注儿童精神生活:真实作文,开启心灵之窗;快乐作文,体验成功喜悦;自由作文,放飞孩子的灵性。  【关键词】:作文 回归儿童生活 真实 快乐 自由  打开一些所谓的优秀作文选,浏览了其中的一些作文,心中不免有些郁闷:这些优秀作文,篇幅长,立意新,主题深,老气横秋,充盈着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的构思。这是儿童习作吗?分明是些
期刊
【摘要】:要"找准心弦",就要注重"发现"孩子们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理解学生的情感与思维。理解是关爱的前提,教师只有理解了学生,才能对准音调,从而产生教育的共鸣,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有童心,才会有爱心,才会懂得宽容,学生时而不时犯点小错误,会用童心去看待,用爱心去包容;有童心,才会有耐心,才能诲人不倦,哪怕面对掉队的孩子,你也会耐心的教导,使其跟上队伍。有童心,才会有虚心,才能放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