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时代”的网络传播特性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互联网的新形态、媒体传播的新格局,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心态。本文试图从传播学学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微时代”、“微传播”带给人们的欣喜和焦虑。
  关键词:微时代;网络传播;自媒体;微传播
  一、网络传播时代的现状与变化
  随着21世纪网络传播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交流、互动、分享等人性化的元素。新的媒介形式和传播载体带给了网络用户更加新鲜的体验,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内容也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和创力的网络传播模式应运而生,微时代的传播正是这其中的创新媒介形式之一,它把整个世界连成一个统一的网络,使我们的“地球村”联系更加的紧密,联络更频繁,其影响所及直接伸向人们的生活、通信、文化、娱乐、教育等各个方面。
  二、微时代网络传播的定义
  微时代网络传播技术是一场创新性的技术革命,实现了从“自媒体”至“我新闻”的人性化技术突破。让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在身处于微时代环境中,接受微传播,享受微内容,微传播正在成为网络传播中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部分。
  微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客、QQ、微信、MSN、彩信、飞信、手机短信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是以微博、微信和微视频作为传播媒介为代表的,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微内容的传播迎合了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符合了时下追求时尚、自我和个性的潮流,网络微传播越来越具有时代色彩的特点,它正在以-种微小的内容传递巨大的能量,慢慢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
  三,微时代网络传播的代表
  在网络传播中,为代表的微博与微信被大众广泛认可并推广。微博,指微型博客,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可以实现即时分享功能。这一新媒体构建的"虚拟社区”,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方观点的呈现、博弈乃至流变,提供了较为广阔与自由的平台。
  由于微博信息的广泛性和即时性,越来越多的微博用户放弃了从电视机的节目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上,获取新闻的习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和报纸也开始每天从微博中寻找新鲜的话题,用户的自媒体性和信息的即时性,让微博开始逆转传统媒体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微妙的变化,让微博的地位自然地凸显出来,即为每个作为独立自媒体而活跃在微博中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其核心发的展方向。
  承上所述,信息的集纳和关注,在微博的多媒体传播渠道支持下呈现出更为集中、更为清晰化的样态,一件受众广泛参与的网络热点事件,在微博上的传播,借助@与评论、热门话题设置等多种方式将同质化信息逐渐沉淀、将异质性信息集中展现,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的对撞博弃。
  从2011年底微信问世至2014年底微信用户数量超过了5亿人,微信使用人数呈现强有力的上升趋势,同比增长41%。并成为继微博、QQ聊天后的又一大热门通讯工具。微信这股“微旋风”,之所以能吹遍五湖四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又一重要渠道,主要是由于微信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特点包括:对讲机式的语音沟通,能传送视频、文字、及图片包括表情,支持多人群聊,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等。微信的便捷和方便时尚,使得微信成为微时代中最有代表性的媒介形态。
  四、微时代网络传播的主要特征
  以微博微信为例,这些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都体现了一个“微”的特点,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比如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等;传播渠道是“微介质”即手机等介质;传播的对象是“微受众”即小众、对象性传播。在微传播影响下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网络中筛选信息,成为信息的主动接受者。具体来讲,网络微传播包含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碎片化传播
  碎片化”是描绘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指的是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导致受众细分、媒介为了使传播更为精准、明确,通常会考虑到受众的差异化特征,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分,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当前,社会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受众和媒介也趋向碎片化的划分,微传播正是迎合了社会碎片化的特征,反过来又造就了多变的、差异化的受众。
  (二)平民化参与
  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运作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在这个互联网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微时代的网络传播似乎让“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众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也成为可能。
  (三)传播“快易广”
  没有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迅速、高效,是传统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自媒体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又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比如2011年7月23日发生温州动车事故后,第一个发出消息的人,是一位名叫“袁小芫”的微博网友,她是在动车事故发生4分钟后,发出了第一条微博,引发了大量关注转载,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条“列车脱轨”报道早两个多小时;而2010年11月15日的上海胶州路大火事件,同样也由微博最先传播。其便捷高效的传播速度让其他传播媒体不得不退居其后。五、微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微传播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发展,人们的微语言和微行为之间产生了相互的细微影响。同样,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当微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信息速曝下内容存失实风险、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微博团体攻击、传统文化淹没等。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为了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人们从两个方面进行规划:一是制定网络传播原则,让人们自觉遵守;二是提高网络用户的整体素养,从根本上改善网络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网络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使网络传播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微时代网络传播的哲学思考》杜文宇
  [2]《微传播特点及效果分析》【作者】金婷;【机构】福建东南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3]《微时代微传播的特征及影响》【作者】成晓丽;【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闻系;
  [4]《微视频,让老师轻松教,让孩子轻松学》[J].徐洁.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6)
  [5]肖永亮.《数字媒体在创业产业发展中的地位》现代传播双月刊
  [6]《微时代网络传播的哲学探讨》【作者】杜文宇太原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
  [7] 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
  [8] 肖永亮.《数字媒体经典系列丛书》序[EB/OL].
  [9]《“微”传播“巨”影响——网络微传播特点及效果浅析》【作者】薛芙蓉;
  【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靛蓝染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染料,长期、广泛地受到人们喜爱,常被称为“染料之王”。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天然靛蓝,化学合成靛蓝,天然靛蓝三个方面阐述了靛蓝的生产发展。这段发展教会我们需要正确评价化学生产的利弊,掌握正确办法利用化学。  关键词:染料;天然靛蓝;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化学史  靛蓝染料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蓝色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业,牛仔裤(bluejeans)就是应用了这种染料。
期刊
摘要: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内涵是审判的实质化,其核心在于以庭审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基本原则。  关键字:审判为中心;庭审;审判实质化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强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常被人看作是古人荒诞愚昧的象征,被人们斥为伪科学,但事实上炼丹术涉及了许多化学领域,炼丹家们在炼丹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化学原理。作为化学起源的欧洲炼金术其实与炼丹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将对炼丹术中涉及到的金属冶炼和药理化学进行简单的介绍,论证炼丹术的科学性的一面。  关键词:炼丹术;化学;冶金;药理  炼丹是古人为追求“长生”而炼制丹药的方术。听到“长生不老”、“延年益寿”
期刊
摘要:Galton在19世纪末用双生子法和收养法开创了研究人类行为遗传学的先河,之后种种的研究表明,对于人格的发展,基因和共享与飞共享环境各有40%的影响,剩余20%是测验的误差。孔宪铎在《基因与人性》一书中,这样定义人格:“人格是内在倾向力糅合着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是基因和环境交互影响的结果,是人性中动物性和文化性平衡的结果。”在本文中,我会着重解释基因为什么影响人格,如何影响人格。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现象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兴起,电影理论又从电影本体的研究转向电影与观众关系的研究,转向对观众本身的研究。”所以对受众的期待视野的研究就理所应当了。而当我们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如果符合“期待视野”,我们在最初或开始的一段时间会觉得符合我们事先的想象,从而产生亲切感,乐于接受;但如果大量相同或类似的影片出现,我们会因为毫无新意而感到枯燥无味。此时,如果新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期待视野”,
期刊
摘要:网络作为虚拟话语平台,已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弥漫的传播。而网络舆情与群体性事件的交织,成为公共治理无法回避的问题。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所固有的虚拟性、即时性、匿名性等特性,形成了诸如“人肉搜索”、“购物狂欢”等附加效应,研究网络传播,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正是社会发展进程的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  (一)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  1.基于“非典与“抢盐”的流言传播比
期刊
摘要:在考查了氧化理论建立过程中十多位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系统的从氧化学说建立的背景,燃素说的产生,氧化学说的建立三方面阐述了氧化学说的发展历程,并从时代背景,燃素学说,其他研究者,拉瓦锡自身内在原因等方面对氧化学说的建立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拉瓦锡;氧化学说;剖析  在200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创的这种燃烧氧化学说理论,却遭到了极力的贬低和嘲笑.那么,“氧化说”是经过怎样不懈地努力才创立起
期刊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日趋严重,人类在不断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是尤为突出,环境问题成为了工业领域高度关注的课题之一。为此,工业设计领域就环境问题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一种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核心的工业设计方案映入人们的眼帘。文章通过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进行概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绿色工业设计理念包含的重点内容,进
期刊
摘要:职业规划是成功发展和就业的基石,完善的职业规划除了分析个人自身因素,所在组织所提供的发展条件的因素,还要考虑社会环境所给予的支持和制约因素。本文是基于对不同阶段、不同教师的职业访谈,就不同的方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乃至就业进行总结和思考。  关键字:教师;职业规划;访谈;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与日剧增的就业压力,如何让自身在这成就业的“博弈”中胜出,是大学师范生需要一直思考和应对的问题。职业
期刊
摘要:我国古代酿酒化学历史源远流长。人们对酿酒化学起源的认识也是由感性发展到理性。因此本文从自然成酒的感性认识和人工酿酒理性认识这两个角度介绍了我国古代酿酒的起源。同时对其在酿酒业兴起发展,中国古代化学史,化学研究过程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酿酒化学;起源;自然成酒;人工酿酒;意义  酿酒是最古老的行业,其传统酿酒化学技艺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但究其起源及意义,却无定论。自然酿酒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