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牟合方盖法计算球体积教学中出现的三个难点——牟合方盖的由来、抽象牟合方盖的理解及牟合方盖体积的计算进行逐个突破,以期对教学设计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球体积 牟合方盖 数学史
一、问题的提出
球体积公式是高中数学基本内容,不同的推导方法常常会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教师通过切片求极限的方法得出球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极限思想。有的教师利用球面小锥体结合球表面积公式推得球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近似求和的思想。有的教师借此机会探寻古今中外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人类智慧的成果。比如,教师通过截面原理(祖暅原理)的引入,验证得出半球体积等于同底等高圆柱体挖去同底等高圆锥体的体积(公理法)。这种处理方式尽管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重要原理,却舍弃了知识生动的发生发展过程,未能充分展现其教学功能和文化功能。若能进一步引入中国古代计算球体积的重要立体——牟合方盖,利用牟合方盖计算球体积,不仅可以让学生经历古人“以方套圆,化圆为方”的求解历程,拓展学生的思维,还是一次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文化教育和爱国教育。有教师尝试向学生讲授上述各种推导方法,从课后学生的问卷调查[1]来看,牟合方盖法“太深奥,难以理解,自己根本不可能想到,即使勉强看懂了,也无法掌握”。何以古人一千多年前的推导方法不能为学生接受?学生在理解上遇到哪些困难?只有知道了这些,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二、牟合方盖法计算球体积的教学难点及其对策
有学者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分为四种方式: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和重构式。[2]对于“深奥,难以理解”的牟合方盖法,教师首先应该理解史料,并按照学生的数学实际找到教学中的难点,才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将数学史料更好地融入教学,最大化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难点1:构造牟合方盖的缘由
球体积的计算是古代几何学中的一个难题。为了获得球体积的精确公式,东西方都竭尽了好几代人的智慧,利用当时所有的科学成果,创造出许多重要的数学方法和精巧的几何构造物。在西方有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力学方法和17世纪意大利人卡瓦列利的不可分量方法,而在东方则有我国刘徽所构造的牟合方盖。牟合方盖不是自然无形体的摹写,而是为论证的需要构造出来的特殊形状的几何体。因而,它的发明是以深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指导的,此数学思想即截面原理,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祖暅原理”。
古人对截面原理早有深刻理解。从《九章算术》“商功章”各求积术的编排顺序来看,作者有意将所有圆体安排在相应方体之后,即按方堢壔(方柱体)与圆堢壔(圆柱体)、方亭(方台)与圆亭(圆台)、方锥与圆锥的顺序叙述。古人先计算方体体积,进而利用截面原理,通过“方体体积∶圆体体积=截面方形面积∶截面圆面积”得出圆体体积(如图1)。
经历过这番想象与操作后,再向学生介绍图3和图4,学生更能接受牟合方盖的形象。这里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以便为计算牟合方盖体积做准备。球内切牟合方盖,相切于哪些部分?教师可通过平面的方圆相切图帮助学生理解,相切部分在牟合方盖的面上,正好是球的两个垂直大圆。
难点3:如何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
刘徽指出,在每一高度上的水平截面圆与其外切正方形的面积之比都等于?仔∶4,因此球体积与牟合方盖体积之比也应该等于?仔∶4。牟合方盖的体积怎么求呢?最终刘徽没有能够解决,他说“敢不阙疑,以俟能言者”,他提出问题,等待后人来解题。尽管刘徽没有推证出球体积公式,但他为后人指出了解决球体积的正确方向。
两百年后,刘徽的问题终于被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祖暅解决了。我们来简单回顾他们的解决方法,考虑到牟合方盖的对称性,祖暅计算其1/8体积,将其放于小正方体中考虑(图6)。祖暅不直接求1/8牟合方盖体积,转而求小正方体中扣除1/8牟合方盖后的剩余体积。常规说来,剩余立体形状不规则,更不易求。但是祖暅利用截面原理,发现剩余部分体积应等于一个“阳马”(一棱垂直于底面,且底面为正方形的棱锥,图7(3)中椎体O-ABCD即为一个倒置的阳马)的体积,而阳马体积又等于小正方体体积的1/3,从而得出1/8牟合方盖的体积为小正方体体积的2/3。 在讲图6的水平截面之前,教师有必要与学生一起对图6作深入观察。学生应能理解弧AE,AG实则为大圆周长的1/4,AF为牟合方盖的棱的一部分。明确这些之后,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图6立体的水平截面(见图7)。
思考二:球体积公式的推导能否简化
中国古人计算球体积利用了其外套“牟合方盖”间接求得。教师可引导学生简化推导过程,如果不利用牟合方盖,是否可以直接利用截面原理得出球体积公式?考虑半个球体,若球半径为r,截面高为h处的水平截面圆面积为?仔(r2-h2),这时构造的新立体截面积等于两圆之差(如图9),该新立体为与半球同底等高的圆柱内挖掉一个同底等高的圆锥。这就是我们通常在教科书上看到的推导方法。
经过这样一些步骤的改进,学生不仅可以知晓古人的计算方法,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更能通过自己的智慧改进古人的方法,拓展思维,求简求优。
通过上述推导过程得出球体积公式,相信学生对截面原理会有更深刻地理解,对于中国古代计算球体积过程中的重要创造——牟合方盖的产生及体积计算会有更深入的体会。这里我们只是对牟合方盖法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借鉴作用。而合适的教学融入方式,则有待教师作进一步的尝试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任明骏.关于球体积公式教学各异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学,2005(4).
[2] 汪晓勤.HPM的若干研究与展望[J].中学数学月刊,2012(2).
[3] 李继闵.《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王萍萍(1981-),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郭振玲】
关键词:球体积 牟合方盖 数学史
一、问题的提出
球体积公式是高中数学基本内容,不同的推导方法常常会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教师通过切片求极限的方法得出球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极限思想。有的教师利用球面小锥体结合球表面积公式推得球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近似求和的思想。有的教师借此机会探寻古今中外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人类智慧的成果。比如,教师通过截面原理(祖暅原理)的引入,验证得出半球体积等于同底等高圆柱体挖去同底等高圆锥体的体积(公理法)。这种处理方式尽管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重要原理,却舍弃了知识生动的发生发展过程,未能充分展现其教学功能和文化功能。若能进一步引入中国古代计算球体积的重要立体——牟合方盖,利用牟合方盖计算球体积,不仅可以让学生经历古人“以方套圆,化圆为方”的求解历程,拓展学生的思维,还是一次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文化教育和爱国教育。有教师尝试向学生讲授上述各种推导方法,从课后学生的问卷调查[1]来看,牟合方盖法“太深奥,难以理解,自己根本不可能想到,即使勉强看懂了,也无法掌握”。何以古人一千多年前的推导方法不能为学生接受?学生在理解上遇到哪些困难?只有知道了这些,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二、牟合方盖法计算球体积的教学难点及其对策
有学者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分为四种方式: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和重构式。[2]对于“深奥,难以理解”的牟合方盖法,教师首先应该理解史料,并按照学生的数学实际找到教学中的难点,才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将数学史料更好地融入教学,最大化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难点1:构造牟合方盖的缘由
球体积的计算是古代几何学中的一个难题。为了获得球体积的精确公式,东西方都竭尽了好几代人的智慧,利用当时所有的科学成果,创造出许多重要的数学方法和精巧的几何构造物。在西方有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力学方法和17世纪意大利人卡瓦列利的不可分量方法,而在东方则有我国刘徽所构造的牟合方盖。牟合方盖不是自然无形体的摹写,而是为论证的需要构造出来的特殊形状的几何体。因而,它的发明是以深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指导的,此数学思想即截面原理,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祖暅原理”。
古人对截面原理早有深刻理解。从《九章算术》“商功章”各求积术的编排顺序来看,作者有意将所有圆体安排在相应方体之后,即按方堢壔(方柱体)与圆堢壔(圆柱体)、方亭(方台)与圆亭(圆台)、方锥与圆锥的顺序叙述。古人先计算方体体积,进而利用截面原理,通过“方体体积∶圆体体积=截面方形面积∶截面圆面积”得出圆体体积(如图1)。
经历过这番想象与操作后,再向学生介绍图3和图4,学生更能接受牟合方盖的形象。这里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以便为计算牟合方盖体积做准备。球内切牟合方盖,相切于哪些部分?教师可通过平面的方圆相切图帮助学生理解,相切部分在牟合方盖的面上,正好是球的两个垂直大圆。
难点3:如何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
刘徽指出,在每一高度上的水平截面圆与其外切正方形的面积之比都等于?仔∶4,因此球体积与牟合方盖体积之比也应该等于?仔∶4。牟合方盖的体积怎么求呢?最终刘徽没有能够解决,他说“敢不阙疑,以俟能言者”,他提出问题,等待后人来解题。尽管刘徽没有推证出球体积公式,但他为后人指出了解决球体积的正确方向。
两百年后,刘徽的问题终于被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祖暅解决了。我们来简单回顾他们的解决方法,考虑到牟合方盖的对称性,祖暅计算其1/8体积,将其放于小正方体中考虑(图6)。祖暅不直接求1/8牟合方盖体积,转而求小正方体中扣除1/8牟合方盖后的剩余体积。常规说来,剩余立体形状不规则,更不易求。但是祖暅利用截面原理,发现剩余部分体积应等于一个“阳马”(一棱垂直于底面,且底面为正方形的棱锥,图7(3)中椎体O-ABCD即为一个倒置的阳马)的体积,而阳马体积又等于小正方体体积的1/3,从而得出1/8牟合方盖的体积为小正方体体积的2/3。 在讲图6的水平截面之前,教师有必要与学生一起对图6作深入观察。学生应能理解弧AE,AG实则为大圆周长的1/4,AF为牟合方盖的棱的一部分。明确这些之后,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图6立体的水平截面(见图7)。
思考二:球体积公式的推导能否简化
中国古人计算球体积利用了其外套“牟合方盖”间接求得。教师可引导学生简化推导过程,如果不利用牟合方盖,是否可以直接利用截面原理得出球体积公式?考虑半个球体,若球半径为r,截面高为h处的水平截面圆面积为?仔(r2-h2),这时构造的新立体截面积等于两圆之差(如图9),该新立体为与半球同底等高的圆柱内挖掉一个同底等高的圆锥。这就是我们通常在教科书上看到的推导方法。
经过这样一些步骤的改进,学生不仅可以知晓古人的计算方法,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更能通过自己的智慧改进古人的方法,拓展思维,求简求优。
通过上述推导过程得出球体积公式,相信学生对截面原理会有更深刻地理解,对于中国古代计算球体积过程中的重要创造——牟合方盖的产生及体积计算会有更深入的体会。这里我们只是对牟合方盖法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借鉴作用。而合适的教学融入方式,则有待教师作进一步的尝试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任明骏.关于球体积公式教学各异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学,2005(4).
[2] 汪晓勤.HPM的若干研究与展望[J].中学数学月刊,2012(2).
[3] 李继闵.《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王萍萍(1981-),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