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片大胜?
从《泰》《北京遇上西雅图》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中小影片接二连三地创造票房奇迹,并且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与之相比,今年入市的大片比往年少了很多。“中小电影崛起”一时间甚嚣尘上,随后又衍生出“轻电影”的概念。然而,中小成本电影的春天真的来临了吗?
回望2013年的春季,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北京遇上西雅图》带来的惊喜,而不记得当时还有一部《萧红》在上映。这部由霍建起执导,小宋佳和黄觉主演的影片在2012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拿下“最佳摄影奖”,上映后却遭遇观众冷遇,票房惨淡。最具争议的《富春山居图》上映时,另一部口碑爆棚的台湾小成本影片《逆光飞翔》几乎无人问津。在人们为《小时代》在暑期攻占“90后”阵地而争论时,没有人去统计整个暑期档里还有多少部电影惨遭市场抛弃。而在“光棍节”公映的10多部电影中,没有一部能复制《失恋33天》当年在同一档期里的成就。王全安导演的《团圆》,在中秋节上映竟然只有50万元票房。此外,还有一大批你根本想不起名字或者完全不知道它存在过的中小影片,淹没在那些闪闪发光的影片下面。
至少截至目前,拔尖的是极少数。沦为“炮灰”的中小成本电影,要么缺乏话题和明星,要么缺乏对于现实问题的扎实探究。而独立制作公司打造的中小成本影片,可能三者都缺,究其根本,还是制作水平的欠缺。
人们所看到的的成功案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优秀的幕后团队。大公司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和运作经验,更有可能推出叫好又叫座的中小影片。目前华谊、光线都在发掘、培养新导演。当大批青年导演逐渐成熟起来,类型片越来越丰富,这或许才是中小影片真正崛起的开端。
实际上,除了看得见的这些成功的新导演,市场上依然存在大量“影院一日游”甚至“半日游”影片,由各个领域进入电影业的新人导演拍出的各种题材的中小成本影片,成为市场的“炮灰”。如孙渤涵执导的改编自韩寒同名小说的《一座城池》、陈家霖执导的《夏日示爱》,李欣蔓执导的《亲爱》等,反面教材比比皆是。
国产电影逆袭好莱坞?
《泰囧》的票房令《007之天幕杀机》相形见绌,《西游》打败了《霍比特人》。《被解放的姜戈》上映后,排片量还不及已经公映十多天的《致青春》的一半。2013年4月21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好莱坞在华遭遇票房困境》的报道,指出中国内地观众开始厌倦好莱坞千篇一律的爆米花大片。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国产影片累计票房95.6亿元,远超进口影片的68.7亿元,不少人欢呼:“国产电影逆袭好莱坞!”
但情况从暑期档开始有了变化。《一夜惊喜》不敌同期上映的《环太平洋》,导演金依萌感叹道:“国产电影离逆袭好莱坞早得很,以后还是能避则避。”《地心引力》《饥饿游戏2》等优秀之作更是让好莱坞电影重回大众视线,占据影院超高排片场次。
国产电影在某一段时间超过好莱坞大片,从纯粹市场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田忌赛马”。国产电影对于观众有天然亲近感。当有话题且优秀的国产电影与平庸的好莱坞视效大片同时出现,观众更倾向于国产影片。正在崛起的二三线市场更青睐国产影片,这是另一个有利因素。但这对国产影片的要求很高,必须有足够多的优势,才能跟好莱坞大片抗衡。而且,在中国市场的诱惑下,好莱坞大片也越来越讨巧,想尽办法跟中国扯上关系,制造话题。比如《钢铁侠3》里的中国演员;《地心引力》里的“天宫一号”,明年上映的《变形金刚4》更是高调在中国海选演员、取景拍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电影人切不可盲目乐观。
营销为王?
电影《101次求婚》做了一个“101求婚事务所”,专门为影迷策划求婚事宜,并推出多款“全民告白”视频和三里屯“快闪求婚”视频。别出心裁的营销为这部影片带来超高人气,最终票房近2亿元;乐视影业更是直接将看《小时代》包装成一场郭敬明粉丝的盛大party,不仅与各个品牌联动宣传,更在全国60个城市的约600家影院展开了“首映嘉年华”活动。
营销是这些电影获得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于是,有不少人认为,营销,尤其是社会化媒体营销、话题营销已经成为左右一部电影票房成绩的最关键因素,恨不能在一部电影策划之初,就按照营销思路,将各种卖钱的元素搭配好。
韩寒原著改编的《一座城池》和《小时代》一样拥有良好庞大的读者群,以及精良的营销策划,但却在众人瞩目下上映,又悄无声息地下线。为“光棍节”量身打造的《甜心巧克力》启用“光棍女神”林志玲做主角,却没能复制《101次求婚》的票房成功。
只看到营销的人,忽略了营销的核心和基础。《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映后引发了大量话题,是因为电影内容直指社会现实。《致青春》的营销很成功,但它的卖座是基于原著小说+赵薇导演处女作+幕后主创+70后、80后共同经历的青春……
营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电影本身的质量(或者至少是话题性)才是取胜的根本。看似老生常谈,但事实就是如此。与内容不符的营销跟做假广告没有本质区别。观众可能上一两次当,但不可能次次都上当。
终端市场大发展?
到2013年底,中国银幕数将突破18000块,二三线新兴市场迅速崛起。于是,不少人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中国电影的放映市场仍然火热,没有降温的迹象。
事实上,随着电影业的繁荣,影院租金居高不下。昂贵的房租给影院带来强大的运营压力,影院往往将成本转换为高票价。2008年以后新建的影院,赚钱的并不多。2012年末,五大发行公司会为了2%的票房利润与院线僵持不下,因为对于双方来说,这2%都输不起。
尽管今年,在强势影片的拉动下,观影人次增长并未低于场次增长,但影院建设的高涨热情仍然显得有些盲目。新建影院不光要填补市场空白,更要考虑当地的消费水平。一座县城往往只有一家影院。而出于运营成本的压力以及垄断地位,影院的票价奇高,让当地的普通观众望而却步,上座率惨淡。
同时,中国的电影院线已经多达45条。管理能力跟不上,竞争力弱,也是业界普遍认同的事实。热度是不减,但“热”并不意味着“好”,如果发的是“虚火”,最终还得要“去火”。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盲目寻找人均银幕数低的地区而不考虑当地消费能力,将造成大量投资浪费。他建议在建设影院前重点考察新规划的城市高新区等缺乏娱乐配套设施但消费力较高的地区。
从《泰》《北京遇上西雅图》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中小影片接二连三地创造票房奇迹,并且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与之相比,今年入市的大片比往年少了很多。“中小电影崛起”一时间甚嚣尘上,随后又衍生出“轻电影”的概念。然而,中小成本电影的春天真的来临了吗?
回望2013年的春季,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北京遇上西雅图》带来的惊喜,而不记得当时还有一部《萧红》在上映。这部由霍建起执导,小宋佳和黄觉主演的影片在2012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拿下“最佳摄影奖”,上映后却遭遇观众冷遇,票房惨淡。最具争议的《富春山居图》上映时,另一部口碑爆棚的台湾小成本影片《逆光飞翔》几乎无人问津。在人们为《小时代》在暑期攻占“90后”阵地而争论时,没有人去统计整个暑期档里还有多少部电影惨遭市场抛弃。而在“光棍节”公映的10多部电影中,没有一部能复制《失恋33天》当年在同一档期里的成就。王全安导演的《团圆》,在中秋节上映竟然只有50万元票房。此外,还有一大批你根本想不起名字或者完全不知道它存在过的中小影片,淹没在那些闪闪发光的影片下面。
至少截至目前,拔尖的是极少数。沦为“炮灰”的中小成本电影,要么缺乏话题和明星,要么缺乏对于现实问题的扎实探究。而独立制作公司打造的中小成本影片,可能三者都缺,究其根本,还是制作水平的欠缺。
人们所看到的的成功案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优秀的幕后团队。大公司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和运作经验,更有可能推出叫好又叫座的中小影片。目前华谊、光线都在发掘、培养新导演。当大批青年导演逐渐成熟起来,类型片越来越丰富,这或许才是中小影片真正崛起的开端。
实际上,除了看得见的这些成功的新导演,市场上依然存在大量“影院一日游”甚至“半日游”影片,由各个领域进入电影业的新人导演拍出的各种题材的中小成本影片,成为市场的“炮灰”。如孙渤涵执导的改编自韩寒同名小说的《一座城池》、陈家霖执导的《夏日示爱》,李欣蔓执导的《亲爱》等,反面教材比比皆是。
国产电影逆袭好莱坞?
《泰囧》的票房令《007之天幕杀机》相形见绌,《西游》打败了《霍比特人》。《被解放的姜戈》上映后,排片量还不及已经公映十多天的《致青春》的一半。2013年4月21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好莱坞在华遭遇票房困境》的报道,指出中国内地观众开始厌倦好莱坞千篇一律的爆米花大片。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国产影片累计票房95.6亿元,远超进口影片的68.7亿元,不少人欢呼:“国产电影逆袭好莱坞!”
但情况从暑期档开始有了变化。《一夜惊喜》不敌同期上映的《环太平洋》,导演金依萌感叹道:“国产电影离逆袭好莱坞早得很,以后还是能避则避。”《地心引力》《饥饿游戏2》等优秀之作更是让好莱坞电影重回大众视线,占据影院超高排片场次。
国产电影在某一段时间超过好莱坞大片,从纯粹市场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田忌赛马”。国产电影对于观众有天然亲近感。当有话题且优秀的国产电影与平庸的好莱坞视效大片同时出现,观众更倾向于国产影片。正在崛起的二三线市场更青睐国产影片,这是另一个有利因素。但这对国产影片的要求很高,必须有足够多的优势,才能跟好莱坞大片抗衡。而且,在中国市场的诱惑下,好莱坞大片也越来越讨巧,想尽办法跟中国扯上关系,制造话题。比如《钢铁侠3》里的中国演员;《地心引力》里的“天宫一号”,明年上映的《变形金刚4》更是高调在中国海选演员、取景拍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电影人切不可盲目乐观。
营销为王?
电影《101次求婚》做了一个“101求婚事务所”,专门为影迷策划求婚事宜,并推出多款“全民告白”视频和三里屯“快闪求婚”视频。别出心裁的营销为这部影片带来超高人气,最终票房近2亿元;乐视影业更是直接将看《小时代》包装成一场郭敬明粉丝的盛大party,不仅与各个品牌联动宣传,更在全国60个城市的约600家影院展开了“首映嘉年华”活动。
营销是这些电影获得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于是,有不少人认为,营销,尤其是社会化媒体营销、话题营销已经成为左右一部电影票房成绩的最关键因素,恨不能在一部电影策划之初,就按照营销思路,将各种卖钱的元素搭配好。
韩寒原著改编的《一座城池》和《小时代》一样拥有良好庞大的读者群,以及精良的营销策划,但却在众人瞩目下上映,又悄无声息地下线。为“光棍节”量身打造的《甜心巧克力》启用“光棍女神”林志玲做主角,却没能复制《101次求婚》的票房成功。
只看到营销的人,忽略了营销的核心和基础。《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映后引发了大量话题,是因为电影内容直指社会现实。《致青春》的营销很成功,但它的卖座是基于原著小说+赵薇导演处女作+幕后主创+70后、80后共同经历的青春……
营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电影本身的质量(或者至少是话题性)才是取胜的根本。看似老生常谈,但事实就是如此。与内容不符的营销跟做假广告没有本质区别。观众可能上一两次当,但不可能次次都上当。
终端市场大发展?
到2013年底,中国银幕数将突破18000块,二三线新兴市场迅速崛起。于是,不少人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中国电影的放映市场仍然火热,没有降温的迹象。
事实上,随着电影业的繁荣,影院租金居高不下。昂贵的房租给影院带来强大的运营压力,影院往往将成本转换为高票价。2008年以后新建的影院,赚钱的并不多。2012年末,五大发行公司会为了2%的票房利润与院线僵持不下,因为对于双方来说,这2%都输不起。
尽管今年,在强势影片的拉动下,观影人次增长并未低于场次增长,但影院建设的高涨热情仍然显得有些盲目。新建影院不光要填补市场空白,更要考虑当地的消费水平。一座县城往往只有一家影院。而出于运营成本的压力以及垄断地位,影院的票价奇高,让当地的普通观众望而却步,上座率惨淡。
同时,中国的电影院线已经多达45条。管理能力跟不上,竞争力弱,也是业界普遍认同的事实。热度是不减,但“热”并不意味着“好”,如果发的是“虚火”,最终还得要“去火”。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盲目寻找人均银幕数低的地区而不考虑当地消费能力,将造成大量投资浪费。他建议在建设影院前重点考察新规划的城市高新区等缺乏娱乐配套设施但消费力较高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