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针对口腔门诊的诊疗特色,院感控制在管理中有其特有的侧重点,特别是应做好对口腔科医务人员的保护性应用。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 口腔科 医务人员 保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65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89-01
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故各医疗单位长期以来一直将其作为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执行。针对口腔门诊的诊疗特色,院感控制在管理中有其特有的侧重点,为更好的体现院感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保障医患双方在诊疗时的安全,现将院感控制管理对口腔科医务人员的保护性应用简介如下:
1 口腔门诊工作特点
1.1 患者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由于口腔解剖生理结构的特点,成人牙齿的数量一般为28-32颗,牙齿数目较多导致患病率较高。而口腔疾病在进行诊治时,医生往往需要用较长的治疗时间、精密的治疗器械,与患者保持近距离的接触,在其狭小的口腔或牙齿内部进行诊疗操作,每次就诊时最少的治疗时间也需要30分钟左右。有时为了确保治疗较果,还需要患者复诊几次才能结束治疗。
1.2 绝大部分的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进行治疗时,基本上所有的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和黏膜等危险部位。
1.3 在进行检查前患者未做过传染性疾病的筛查。由于在常规口腔治疗中对患者没有必须进行此类疾病筛查的要求,当患者感染了HIV、HBV、HCV等可以通过血液、体液而进行传播的疾病时,就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所受到感染的危险性。
因此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好“双向防护意识”,[1]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要做好防护措施。对口腔使用的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并且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 加强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措施
2.1 加强诊室环境的卫生。诊室内环境、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更应及时清洁、消毒。每日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由于近年来雾霾现象比较严重,仅靠空气流通较果不佳,还需用紫外线灯管每日对诊室内进行30分钟至1小时的照射。
2.2 每次诊疗过程前均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针对患者的一些特殊疾病,在就诊前详细询问病史十分重要。不光是针对传染性疾病,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药物过敏史等疾病的患者,诊前询问不仅可以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情况,确定该患者是否合适进行此项治疗,同时也为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 医务人员应严格做好个人卫生及防护要求。口腔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病人的唾液、血液、口腔内的气体以及各类仪器操作中形成的有害雾体,因此做好必要的个人卫生及防护工作至关重要。操作时,医务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口罩及手套,如遇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等情况时加穿防护衣、戴眼罩和面罩。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禁止用操作时的手套接打电话、写病历及接触诊疗区域以外的场所及物品。
2.4 加强医务人员手部的清洁与消毒。医务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穿脱手套前后也应洗手,同时需注意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这里需重点强调一下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要求。在感染传播的过程中,切断传播途径是最重要的控感环节,而洗手是阻断医务人员因操作而传播疾病最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洗手方法现有六步法和七步法,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洗手的时间均不得少于15秒钟,每一步冼手法至少洗五次。
2.5 做好个人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最容易受到的职业暴露情况为针刺伤,其次为刀片伤和玻璃伤。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感染的机率高达10%-30%;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感染机率为0.3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感染机率为1.8%。
当受到职业暴露时,受伤者首先应保持镇静,迅速、敏捷地按照常规脱去手套,然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冲洗,特别注意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以免发生将污染物挤入伤口内部的情况。最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受伤部位,包扎伤口。做好职业暴露的上报工作并根据情况进行恰当的治疗及跟踪观察。
3 总结
口腔专科作为一个高危科室,应该运用科学的管理体系来确保医患双方的安全。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仅贯穿于日常各项诊疗活动之中,同时也与每位医务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医务人员要学会自我保护,树立安全意识,一切本着以安全为前提的条件下进行诊疗操作,强化预防感染的各项基本操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玉梅.院感监控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5-1108-02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 口腔科 医务人员 保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65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89-01
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故各医疗单位长期以来一直将其作为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执行。针对口腔门诊的诊疗特色,院感控制在管理中有其特有的侧重点,为更好的体现院感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保障医患双方在诊疗时的安全,现将院感控制管理对口腔科医务人员的保护性应用简介如下:
1 口腔门诊工作特点
1.1 患者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由于口腔解剖生理结构的特点,成人牙齿的数量一般为28-32颗,牙齿数目较多导致患病率较高。而口腔疾病在进行诊治时,医生往往需要用较长的治疗时间、精密的治疗器械,与患者保持近距离的接触,在其狭小的口腔或牙齿内部进行诊疗操作,每次就诊时最少的治疗时间也需要30分钟左右。有时为了确保治疗较果,还需要患者复诊几次才能结束治疗。
1.2 绝大部分的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进行治疗时,基本上所有的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和黏膜等危险部位。
1.3 在进行检查前患者未做过传染性疾病的筛查。由于在常规口腔治疗中对患者没有必须进行此类疾病筛查的要求,当患者感染了HIV、HBV、HCV等可以通过血液、体液而进行传播的疾病时,就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所受到感染的危险性。
因此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好“双向防护意识”,[1]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要做好防护措施。对口腔使用的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并且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 加强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措施
2.1 加强诊室环境的卫生。诊室内环境、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更应及时清洁、消毒。每日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由于近年来雾霾现象比较严重,仅靠空气流通较果不佳,还需用紫外线灯管每日对诊室内进行30分钟至1小时的照射。
2.2 每次诊疗过程前均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针对患者的一些特殊疾病,在就诊前详细询问病史十分重要。不光是针对传染性疾病,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药物过敏史等疾病的患者,诊前询问不仅可以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情况,确定该患者是否合适进行此项治疗,同时也为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 医务人员应严格做好个人卫生及防护要求。口腔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病人的唾液、血液、口腔内的气体以及各类仪器操作中形成的有害雾体,因此做好必要的个人卫生及防护工作至关重要。操作时,医务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口罩及手套,如遇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等情况时加穿防护衣、戴眼罩和面罩。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禁止用操作时的手套接打电话、写病历及接触诊疗区域以外的场所及物品。
2.4 加强医务人员手部的清洁与消毒。医务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穿脱手套前后也应洗手,同时需注意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这里需重点强调一下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要求。在感染传播的过程中,切断传播途径是最重要的控感环节,而洗手是阻断医务人员因操作而传播疾病最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洗手方法现有六步法和七步法,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洗手的时间均不得少于15秒钟,每一步冼手法至少洗五次。
2.5 做好个人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最容易受到的职业暴露情况为针刺伤,其次为刀片伤和玻璃伤。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感染的机率高达10%-30%;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感染机率为0.3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感染机率为1.8%。
当受到职业暴露时,受伤者首先应保持镇静,迅速、敏捷地按照常规脱去手套,然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冲洗,特别注意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以免发生将污染物挤入伤口内部的情况。最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受伤部位,包扎伤口。做好职业暴露的上报工作并根据情况进行恰当的治疗及跟踪观察。
3 总结
口腔专科作为一个高危科室,应该运用科学的管理体系来确保医患双方的安全。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仅贯穿于日常各项诊疗活动之中,同时也与每位医务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医务人员要学会自我保护,树立安全意识,一切本着以安全为前提的条件下进行诊疗操作,强化预防感染的各项基本操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玉梅.院感监控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5-1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