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设疑解惑的意识是指学生在课堂认知、体验的过程中,能依靠师生共同创造的一些条件,并通过挖掘自身潜能对认知对象产生求知欲或质疑,继而能思索并力求发现、澄清或更新知识和价值观,以此产生的认识和能力的觉醒。本文通过学生在设疑解疑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唤醒学生自主设疑解惑意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思品教学;设疑解疑;现状;策略
一、学生在设疑解疑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现状
1.传统“满堂灌”课堂中。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设疑解惑的主动权一般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也是设疑解惑活动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教师一般采用“师问—生答”的僵化模式,教师只管问,学生只管答,思维活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里。每一个问题均由教师提出,学生缺少质疑的机会。有时教师连答案也已经准备好,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无需动脑,只要照搬课文,对号入座即可解决问题。再者,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琐碎、平浅,提问形式单调,大多停留在是非选择上。
在这种模式的长期训练下,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麻木,甚至厌烦的情绪,久之则被动机械地应答甚至于不答。这样的训练,学生不能通过设疑解惑培养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的能力,根本谈不上设疑解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能养成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形成照本宣科的习惯。
2.“新课改外衣”下“满堂问”的课堂中。当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从历次校内外学科研讨课中,我发现不少问题。如教师提问次数过多(平均每节课达30多次),所提的问题又过于简单,所提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试想一想,一堂课就40分钟,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连一个的问题“轰炸”下,学生“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
“满堂问”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糟糕的是,这种“满堂问”的干扰竟然是以“提问”、“启发”、“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的名义堂而皇之。
久而久之,面对老师的“热情”,学生疲于应付,产生出“审美疲劳”,甚至极端厌恶这种“表面繁荣”的“做派”。曾经,在一堂“热闹”的公开课下课之后,作为听课老师的我就曾听过一个学生漫不经心的一句评价:“这堂课看起来应该很成功”,这句话或许会让我们很多老师为之“心颤”!
“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质疑发问、解疑知新的空间,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但是这种“虚假繁荣”的确让学生受益不多。
二、唤醒学生自主设疑解惑意识的有效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同时尊重、保护带有差异的双方学生,我们还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尽量引导学生“内部矛盾内部解决”,老师“少纠缠”其中,否则,很难保全双方,落下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比如在设定话题探讨——“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父母?”时,我本想了解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能否认同和理解,是否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关爱,但是,事实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就决定了这个问题不易得到一致、和谐的讨论氛围。当时,家庭背景较好、父母职位较高的学生可能基于安逸的生活现状而选择现在的父母。而此时,家庭背景较为薄弱的学生极为维护自尊而对之“嗤之以鼻”,立即发起攻击,甚至极力“贬低”对方。
这时基本上已经超过了我的课堂预设的范围。这时,我索性把问题交给他们自己:“大家意见这么不统一,谁来帮我们主持一下‘公道’?”霎时间,站起来好几个“意见领袖”。意见对立之时,总会有“和事佬”站起来做一个全面的、句句在理的总结。他们最终认为:我们会因为自己拥有幸福感的强弱考虑是否选择现在的父母,而幸福感来自多个方面。意见双方的说法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此问题的,所以,大家的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时,我再加以引导:但事实上每个父母所给予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纯洁、无私和博大,面对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哪怕再给我们一万次选择父母的机会,我们仍然不会放弃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对父母不该有抱怨和厌弃,只有爱戴和感恩。
就这样,他们沉默了,很显然双方的注意力的焦点转移了。这样,我就同时保护了带有差异双方的自尊和积极性。
可见,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期待老师和同龄人的肯定和赞美,以此获取别人对自己的美誉,所以,这种期待会转化为愿意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产生设疑解惑的探究热情。尤其,后进生更需要肯定,这是他继续努力的动力。我们尤其要多关注学习和生活态度较消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考虑他们的实际,给他们设计一些多梯度的问题,允许他们提出“稍显稚嫩”的问题,从而也让他们体验到设疑解惑的成功喜悦,使其融入到课堂。老师也借此找到恰当的方式保护各个层次学生的热烈而又脆弱的探究欲望。
在学习《隐私和隐私权》一课的学习中,我索性直接抛出一则时事材料,让他们看看:“这跟本课有联系吗?有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比如:政府的做法有违隐私权的保护吗?)不理解其做法不要紧,带着问题展开学习,课堂结束,我们再来解释清楚!”
材料是这样的:09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副书记何勇表示,中纪委正在想办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公务员在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后5年内也适用申报财产规则。除工资奖金及劳务所得等一般性收入,建议将申报对象及其近亲属接受的与申报对象职务有关的其他财产全部纳入财产申报范围。
当学生捕捉到这则时事的时候,针对:“中纪委是否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争议立马“开闸”,讨论的不可开交。我提示:我们为何不趁机学习一下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增添自己看法的“筹码”?学生心领神会,主动打开课本,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自主设疑解惑的意识,摸索符合素质教育的设疑解疑的新策略,能够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养成学生好奇好学的课堂情绪、明辨是非的思辨的本领以及参与和关注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他们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思品教学;设疑解疑;现状;策略
一、学生在设疑解疑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现状
1.传统“满堂灌”课堂中。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设疑解惑的主动权一般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也是设疑解惑活动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教师一般采用“师问—生答”的僵化模式,教师只管问,学生只管答,思维活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里。每一个问题均由教师提出,学生缺少质疑的机会。有时教师连答案也已经准备好,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无需动脑,只要照搬课文,对号入座即可解决问题。再者,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琐碎、平浅,提问形式单调,大多停留在是非选择上。
在这种模式的长期训练下,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麻木,甚至厌烦的情绪,久之则被动机械地应答甚至于不答。这样的训练,学生不能通过设疑解惑培养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的能力,根本谈不上设疑解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能养成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形成照本宣科的习惯。
2.“新课改外衣”下“满堂问”的课堂中。当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从历次校内外学科研讨课中,我发现不少问题。如教师提问次数过多(平均每节课达30多次),所提的问题又过于简单,所提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试想一想,一堂课就40分钟,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连一个的问题“轰炸”下,学生“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
“满堂问”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糟糕的是,这种“满堂问”的干扰竟然是以“提问”、“启发”、“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的名义堂而皇之。
久而久之,面对老师的“热情”,学生疲于应付,产生出“审美疲劳”,甚至极端厌恶这种“表面繁荣”的“做派”。曾经,在一堂“热闹”的公开课下课之后,作为听课老师的我就曾听过一个学生漫不经心的一句评价:“这堂课看起来应该很成功”,这句话或许会让我们很多老师为之“心颤”!
“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质疑发问、解疑知新的空间,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但是这种“虚假繁荣”的确让学生受益不多。
二、唤醒学生自主设疑解惑意识的有效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同时尊重、保护带有差异的双方学生,我们还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尽量引导学生“内部矛盾内部解决”,老师“少纠缠”其中,否则,很难保全双方,落下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比如在设定话题探讨——“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父母?”时,我本想了解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能否认同和理解,是否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关爱,但是,事实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就决定了这个问题不易得到一致、和谐的讨论氛围。当时,家庭背景较好、父母职位较高的学生可能基于安逸的生活现状而选择现在的父母。而此时,家庭背景较为薄弱的学生极为维护自尊而对之“嗤之以鼻”,立即发起攻击,甚至极力“贬低”对方。
这时基本上已经超过了我的课堂预设的范围。这时,我索性把问题交给他们自己:“大家意见这么不统一,谁来帮我们主持一下‘公道’?”霎时间,站起来好几个“意见领袖”。意见对立之时,总会有“和事佬”站起来做一个全面的、句句在理的总结。他们最终认为:我们会因为自己拥有幸福感的强弱考虑是否选择现在的父母,而幸福感来自多个方面。意见双方的说法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此问题的,所以,大家的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时,我再加以引导:但事实上每个父母所给予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纯洁、无私和博大,面对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哪怕再给我们一万次选择父母的机会,我们仍然不会放弃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对父母不该有抱怨和厌弃,只有爱戴和感恩。
就这样,他们沉默了,很显然双方的注意力的焦点转移了。这样,我就同时保护了带有差异双方的自尊和积极性。
可见,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期待老师和同龄人的肯定和赞美,以此获取别人对自己的美誉,所以,这种期待会转化为愿意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产生设疑解惑的探究热情。尤其,后进生更需要肯定,这是他继续努力的动力。我们尤其要多关注学习和生活态度较消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考虑他们的实际,给他们设计一些多梯度的问题,允许他们提出“稍显稚嫩”的问题,从而也让他们体验到设疑解惑的成功喜悦,使其融入到课堂。老师也借此找到恰当的方式保护各个层次学生的热烈而又脆弱的探究欲望。
在学习《隐私和隐私权》一课的学习中,我索性直接抛出一则时事材料,让他们看看:“这跟本课有联系吗?有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比如:政府的做法有违隐私权的保护吗?)不理解其做法不要紧,带着问题展开学习,课堂结束,我们再来解释清楚!”
材料是这样的:09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副书记何勇表示,中纪委正在想办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公务员在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后5年内也适用申报财产规则。除工资奖金及劳务所得等一般性收入,建议将申报对象及其近亲属接受的与申报对象职务有关的其他财产全部纳入财产申报范围。
当学生捕捉到这则时事的时候,针对:“中纪委是否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争议立马“开闸”,讨论的不可开交。我提示:我们为何不趁机学习一下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增添自己看法的“筹码”?学生心领神会,主动打开课本,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自主设疑解惑的意识,摸索符合素质教育的设疑解疑的新策略,能够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养成学生好奇好学的课堂情绪、明辨是非的思辨的本领以及参与和关注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他们全面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