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患者,随机分治疗组62人,对照组31人。治疗组:在西药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治,初期祛风行水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恢复期宜健脾益气,补肾固摄,用健脾汤加减。对照组31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7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1.92%;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6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70.9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消除蛋白及镜检红细胞方面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较单纯西药疗效好。
【关键词】 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326-0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人均为住院观察,治疗组男45例,女17例。对照组男22例,女9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19.5岁,病程10~30天,平均20天;病情较重者肉眼血尿持续21天,高度水肿,BP20/14Kpa,轻者血压轻度升高,镜下血尿。全部患者西医诊断均按全国肾炎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用药原则:①初期祛风行水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②中期用温运脾阳以利水湿,上方加干姜、白术、黄芪温运脾阳,化气行水。血尿明显去麻黄、杏仁加小蓟、炒蒲黄、藕节、琥珀等止血,琥珀除止血外还有镇静、利尿作用,治疗肾炎疗效明显。③恢复期,由于脾肾两亏,宜健脾益气,补肾固摄,宜用健脾汤加减。
2.2 治疗方法:初期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9g、赤小豆20g、茯苓20g、车前子、杏仁、甘草各10g、益母草30g、鲜茅根60g。青霉素640万单位,静脉点滴10天。口服氨茶碱、利血平、双氢克尿噻、氯化钾。恢复期宜用健脾湯加减、茯苓20g、山药、地锦草各15g、女贞子、侧柏叶各10g、旱莲草6g。用量根据年龄调配。①风邪外袭水气内停血尿重者加生地、赤芍、小蓟凉血、止血。如高血压去麻黄加苏叶、防风。②脾阳不运、脾不统血加干姜、白术、水湿过重加猪苓、泽泻、气虚息短加入人参以补气。尿血重者加藕节、炒蒲黄、当归、琥珀。③脾肾两亏宜用健脾汤加减方解:麻黄、杏仁、宣肺解表,连翘、赤小豆、茯苓、车前子清热利水,益母草、茅根消水凉血止血,共奏宣肺解表利水消肿之效。
3 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根据文献[2]的疗效标准判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小便常规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小便常规蛋白。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尿蛋白无明显变化[2]。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7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1.92%;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6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70.96%,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
4 典型病例
患者17岁,男,全身浮肿,尿血,咳嗽气促3天。检查:T38℃,P80次/分,R20次/分,BP20/14Pa,神志清、被动体位,急性病容,胸部浮肿,两肺底部闻及湿性罗音,P80次/ 分,律整、腹部及四肢呈非凹形浮肿。实验室检查:尿液混浊,全血尿,蛋白++++,镜检:红细泡++++,白细胞4~5个/高,粗粒管型1~2个低。细粒管型极少。ESR25mm/h。诊断: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治疗:青霉素640万单位,静脉点滴10天。口服氨茶碱,双氢克尿噻,氯化钾,利血平,中药基本方剂煎服10天。尿量增加,浮肿减轻,血压下降,咳嗽气促减轻,仍有肉眼血尿,上方去麻黄、杏仁加黄芪、干姜、白术、小蓟、炒蒲黄、藕节、琥珀,11天后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浮肿消退,仍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乏力。实验室检查:尿,黄清,蛋白±,红细胞2~5个/高,白细胞少许,给以中药13剂后症状消失。血、尿常规检查均正常,后随访未复发。
5 讨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内科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症病变,多数为链球菌感染后所致,临床以血尿、少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属中医水肿范畴[3]。多为外感风邪水湿或感受湿热之邪,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所致。初期为表证、实证,中期虚实夹杂,恢复期为虚证。在治疗早期用宣肺行水为主清热止血为辅。中期以温运脾阳化气行水,益气止血,恢复期宜用健脾汤加减,补肾,益气养血,以利恢复各器官的新陈代谢和功能[4]。在西药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益肾方,从而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陈茂仁,张俊龙肾脏病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0
[3]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33~1638
[4] 张暴奎,温脾清化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6):341
作者单位:271619 肥城矿业集团大封社区医院
【关键词】 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326-0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人均为住院观察,治疗组男45例,女17例。对照组男22例,女9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19.5岁,病程10~30天,平均20天;病情较重者肉眼血尿持续21天,高度水肿,BP20/14Kpa,轻者血压轻度升高,镜下血尿。全部患者西医诊断均按全国肾炎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用药原则:①初期祛风行水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②中期用温运脾阳以利水湿,上方加干姜、白术、黄芪温运脾阳,化气行水。血尿明显去麻黄、杏仁加小蓟、炒蒲黄、藕节、琥珀等止血,琥珀除止血外还有镇静、利尿作用,治疗肾炎疗效明显。③恢复期,由于脾肾两亏,宜健脾益气,补肾固摄,宜用健脾汤加减。
2.2 治疗方法:初期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9g、赤小豆20g、茯苓20g、车前子、杏仁、甘草各10g、益母草30g、鲜茅根60g。青霉素640万单位,静脉点滴10天。口服氨茶碱、利血平、双氢克尿噻、氯化钾。恢复期宜用健脾湯加减、茯苓20g、山药、地锦草各15g、女贞子、侧柏叶各10g、旱莲草6g。用量根据年龄调配。①风邪外袭水气内停血尿重者加生地、赤芍、小蓟凉血、止血。如高血压去麻黄加苏叶、防风。②脾阳不运、脾不统血加干姜、白术、水湿过重加猪苓、泽泻、气虚息短加入人参以补气。尿血重者加藕节、炒蒲黄、当归、琥珀。③脾肾两亏宜用健脾汤加减方解:麻黄、杏仁、宣肺解表,连翘、赤小豆、茯苓、车前子清热利水,益母草、茅根消水凉血止血,共奏宣肺解表利水消肿之效。
3 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根据文献[2]的疗效标准判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小便常规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小便常规蛋白。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尿蛋白无明显变化[2]。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7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1.92%;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6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70.96%,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
4 典型病例
患者17岁,男,全身浮肿,尿血,咳嗽气促3天。检查:T38℃,P80次/分,R20次/分,BP20/14Pa,神志清、被动体位,急性病容,胸部浮肿,两肺底部闻及湿性罗音,P80次/ 分,律整、腹部及四肢呈非凹形浮肿。实验室检查:尿液混浊,全血尿,蛋白++++,镜检:红细泡++++,白细胞4~5个/高,粗粒管型1~2个低。细粒管型极少。ESR25mm/h。诊断: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治疗:青霉素640万单位,静脉点滴10天。口服氨茶碱,双氢克尿噻,氯化钾,利血平,中药基本方剂煎服10天。尿量增加,浮肿减轻,血压下降,咳嗽气促减轻,仍有肉眼血尿,上方去麻黄、杏仁加黄芪、干姜、白术、小蓟、炒蒲黄、藕节、琥珀,11天后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浮肿消退,仍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乏力。实验室检查:尿,黄清,蛋白±,红细胞2~5个/高,白细胞少许,给以中药13剂后症状消失。血、尿常规检查均正常,后随访未复发。
5 讨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内科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症病变,多数为链球菌感染后所致,临床以血尿、少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属中医水肿范畴[3]。多为外感风邪水湿或感受湿热之邪,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所致。初期为表证、实证,中期虚实夹杂,恢复期为虚证。在治疗早期用宣肺行水为主清热止血为辅。中期以温运脾阳化气行水,益气止血,恢复期宜用健脾汤加减,补肾,益气养血,以利恢复各器官的新陈代谢和功能[4]。在西药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益肾方,从而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陈茂仁,张俊龙肾脏病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0
[3]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33~1638
[4] 张暴奎,温脾清化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6):341
作者单位:271619 肥城矿业集团大封社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