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风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组织文化的视角对学风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够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学风,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风气,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风不仅仅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适宜的学习环境,也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想方设法开展学风建设,以期形成良好的学风,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为了促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工作,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下专门设立了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指导机构和咨询机构。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和研究人员也对学风建设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是从相关文献资料来看,许多研究都着眼于组织管理的角度,方法是以严格执行制度以约束学生的行为,更多地是学风建设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之谈,研究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和相应的理论支撑。
自1970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斯在其《比较管理―组织文化展望》一书中提出组织文化这一概念以来,人们发现组织文化在企业等组织的发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践者的重视,组织文化的研究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包括组织文化的概念、形成、功能、变革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组织文化理论体系。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学者对组织文化的含义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本质上基本一致,中国人民大学石伟在其《组织文化》一书中综合各家观点,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组织文化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高校作为一个组织,不同的高校具有明显不同的文化特征,学风显然是这些不同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从组织文化的视角考察学风的建设,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是必要和可行的。
从组织文化的体系看学风建设
1、系统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沙莲香教授认为,组织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又称为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上述三种文化相互依存,构成了复杂的文化系统,其中精神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学风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校园风气,在大学的文化体系内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因此学风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以及学校作为一个小社会的局部行为文化建设的支持。我们知道,环境优雅的校园、设施先进的教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学识渊博的师资队伍等有形资源体现的物质文化对于学风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样的,遵章守纪、尊师重教等行为文化氛围对学风建设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风建设离开了学校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了基础的支撑。不少学校以学生为客体,试图通过严抓教育管理的环节来改善学风,虽然初期有所成效却往往最终难免失败。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种方法没有以系统的观点来对待学风建设,认为把学生管住了,就会形成优良的学风,但是这样只抓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视或者没有触及问题的其他层面,治标而未治本,效果当然要打折扣。因此学风的建设必须坚持系统的观点,物质文化的建设是基础性的工作,其中一支学识渊博,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教师们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优良的教风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行为文化的建设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可或缺。行为文化是组织成员在遵守各种规范过程中表现出的文化,这些规范包括法律、道德以及组织制度等等。高校要设计科学的制度,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在校园内形成尊师重教,团结友爱的和谐局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营造让作弊、旷课等不良行为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特殊性。就学风而言,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反映,属于精神文化的层次,比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层次要高。物质文化是通过各种有形的具体实物资产所表现出来的,它的建设可以通过资金的投入,创造有形的资源,逐步形成相应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则可以通过法律、道德、规章制度等发挥约束和调节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文化秩序。而精神文化则是通过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它是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影响人们的行动,进而潜移默化人们的思想的基础上渐进形成的,是人们思维的外在表现,难以控制和测量。因此学风的建设和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相较而言,有其特殊性,不可能通过加班加点以及搞运动的方式进行,一蹴而就实现学风的良好转变是不现实的。学风建设的核心不在其本身,学风形成过程就是高校师生学习思维方式改变的过程,它是在高校特定的物质和行为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学风应该是高校物质和行为文化建设的一种目标,希望形成什么样的学风,就是要建设与之相匹配的物质和行为文化。人类目前所开展的工作现在还不能直接作用于自身的思维,思维的改造过程是一个间接的过程,可以说,学风建设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把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才会从根本上推进学风的建设。另外,组织文化的特殊性还体现在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文化。一个学校的学风表现的是一种总体特质,学风在学校、班级甚至宿舍层面以及在不同学科之间都存在不同的特征。以一所综合性大学为例,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通常会存在差别,理工科的学生可能更注重逻辑性思维,学风相对严谨,而文科的学生往往更注重发散性思维,学风更具开放性。当然两者并不相互冲突,只不过各有侧重而已。事实上,科技创新工作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科的大学生缺乏逻辑性思维能力也很难取得成就。因此,学风建设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行动,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习动机水平。
从组织文化的形成看学风建设
1、制度化。制度最一般的含义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组织成员个体的价值观的形成受到诸如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要将个体的价值观同化为组织的价值观,制度的作用不可或缺。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P·罗宾斯指出:一个组织经历了持久性的制度化以后,对于组织成员而言,可接受的行为模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制度化的实质就是将组织的意志转化为可操作的文字形式的管理制度的过程,它鼓励与组织一致的个体价值观而约束与组织价值观不符的价值观,最终形成组织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学风建设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将成为一句空话,试想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学生的课堂纪律都难以保证,更不必谈什么学风了。当然制度要发挥作用,首先它本身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两者缺一不可。科学性体现在制度的制定要遵循一些诸如系统化,责权利统一等原则,可行性则体现在制度要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具备可操作性。其次,制度要被严格执行。根据博弈论的基本知识我们知道,如果违反制度付出的成本低于违反制度的所得,制度就失去了效力。以学风建设中的学生是否上课为例,学生不去上课有两类情况,已经掌握相关知识或者未掌握相关知识。对于已经掌握了相应知识的学生,在制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通道,例如可以在课程开始前由学生自愿申请免修,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安排相应的水平考试,通过的学生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可以免修,不能通过的学生则必须参加课程的课堂学习。对于未能掌握相关知识缺课的学生也包含两种情况,因病、因事请假的和故意旷课的,对于因病、因事请假的,在制度设计时要体现简单可行的原则,有些学校因病请假必须有病假条,而事实上,医院在开病假条时也有相关的规定,并非所有的病例都能够开病假条,如果学校查看病历则相对可行。对于故意旷课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发挥制度的效力,不仅仅是要教育本人,同时也是防止在同学中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制度的权威性。当然在发挥制度的力量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如果把学生作为客体,作为制度严格教育管理的对象,那么学风建设通常会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制度化不仅仅体现在通过约束人们的行为,同时也体现在依靠制度保障人们的行为,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2、习惯化。在组织中,制度调整和约束着成员的行为。如果制度得到严格的执行,使得组织成员个体与组织制度一致的行为得到弘扬,与组织制度背离的行为得到抑制,最终组织成员的行为将趋于一致,制度约束下的重复行为将形成与组织价值观相一致的行为习惯。习惯在组织文化的形成中至关重要,它表明组织成员的思维方式已经被潜移默化地改变,此时组织成员已经高度认同组织的制度并把遵守规章制度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习惯的积累和沉淀就逐步成为组织的一种文化。可以说,组织成员的习惯行为就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为习惯意味着组织成员个体的思维已经被同化,在处理同样的事务时,会采取一致的行为。反之,组织文化也可以同化组织成员的思维,约束他们的行为。组织文化一旦形成,说明组织成员逐渐形成了一致的价值观,产生了群体的协同效应。如果个体行为与组织的文化冲突,他就必须冒着被孤立和边缘化的风险。在学风建设过程中,以宿舍为单位来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同类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积聚性,例如补考的学生往往集中在一个宿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往往也集中在一个宿舍。但在进校是住宿都是随机安排的,有着相同的课时安排和任课教师,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两类宿舍的成员有着明显不同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合理的解释就是在宿舍这个小组织里由于习惯的不同导致形成了不同的学风,最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强化的方式来实现,强化的手段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在大学学风建设过程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一方面,高校要采用正强化方法,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手段,树立正面的典型,在校园里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另一方面,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对于那些旷课、作弊等不良行为,遇到一起处理一起,不能姑息,以达到抑制不良行为继续发生的效果。
从组织文化的功能看学风建设
1、内化。制度反映了组织的价值追求,是组织文化的文字表现形式,制度体现的组织文化与组织业已存在的文化通常存在着差别。将组织的愿景转化为组织成员的愿景需要经历内化的过程,使之成为组织成员一致的追求,组织文化才会真正发挥其功能。就高校而言,教师作为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在学校的运行体系中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则是属于被管理者的角色。要避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角色冲突,必须寻找两者之间内在的统一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表现在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即通过教育使得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在开展学风建设的过程中,依据规章制度实施严格的管理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更主要的在于通过教育引导,把学校制度体现的文化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使得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只有这样,学风建设才会在学校范围内得到全面贯彻,学风建设才会取得成效。优良的学风一旦形成,群体行为上会表现出相对一致性,个体行为则表现出习惯性,这不仅仅会激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如果把制度的约束称为“硬约束”,那么可以将学风的约束称为“软约束”,它可以减少师生冲突,产生制度约束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外化。优秀的组织文化不仅仅在组织内部发挥作用,对于组织的外部形象作用也不可忽视。将组织文化外化为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组织外部形象是组织发展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免费的广告。对于高校而言,学校的社会声誉对学校的生源以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组织文化的外化,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体的正面的宣传,另一方面就是社会对其毕业生的评价。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例,地处中部中等城市合肥,没有地域优势,因其少年班被广泛宣传而家喻户晓,上科大成为许多学子心中的梦想。正是有了优质生源的保证,在加上科大始终坚持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优良的学风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科大每年的本科毕业生百分之七十选择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也因其较强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这样毕业生对母校会更有感情,这种良性的循环使得科大的社会声誉经久不衰。外化使得学风的影响从校内向校外产生了延伸,在学生进校之前思维就已经受到了影响,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优良的学风。
通过前述的分析,我们知道,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学风建设将提供给我们一些新的认知。学风建设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范畴,在考虑其本身的特殊性以外,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就是优良的学风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基础上。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将良好学风的愿景形成文字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和弘扬师生员工与学校学风建设目标一致的行为并约束其与目标不一致的行为,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等方法,使得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学风建设的制度要求必须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内在追求,逐步发挥组织文化的软约束功能,使得学风建设取得和谐的局面,同时优秀的学风也要外化为高校的外部形象,使得学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增强可持续性。
学风,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风气,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风不仅仅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适宜的学习环境,也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想方设法开展学风建设,以期形成良好的学风,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为了促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工作,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下专门设立了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指导机构和咨询机构。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和研究人员也对学风建设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是从相关文献资料来看,许多研究都着眼于组织管理的角度,方法是以严格执行制度以约束学生的行为,更多地是学风建设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之谈,研究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和相应的理论支撑。
自1970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斯在其《比较管理―组织文化展望》一书中提出组织文化这一概念以来,人们发现组织文化在企业等组织的发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践者的重视,组织文化的研究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包括组织文化的概念、形成、功能、变革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组织文化理论体系。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学者对组织文化的含义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本质上基本一致,中国人民大学石伟在其《组织文化》一书中综合各家观点,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组织文化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高校作为一个组织,不同的高校具有明显不同的文化特征,学风显然是这些不同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从组织文化的视角考察学风的建设,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是必要和可行的。
从组织文化的体系看学风建设
1、系统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沙莲香教授认为,组织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又称为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上述三种文化相互依存,构成了复杂的文化系统,其中精神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学风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校园风气,在大学的文化体系内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因此学风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以及学校作为一个小社会的局部行为文化建设的支持。我们知道,环境优雅的校园、设施先进的教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学识渊博的师资队伍等有形资源体现的物质文化对于学风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样的,遵章守纪、尊师重教等行为文化氛围对学风建设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风建设离开了学校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了基础的支撑。不少学校以学生为客体,试图通过严抓教育管理的环节来改善学风,虽然初期有所成效却往往最终难免失败。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种方法没有以系统的观点来对待学风建设,认为把学生管住了,就会形成优良的学风,但是这样只抓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视或者没有触及问题的其他层面,治标而未治本,效果当然要打折扣。因此学风的建设必须坚持系统的观点,物质文化的建设是基础性的工作,其中一支学识渊博,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教师们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优良的教风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行为文化的建设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可或缺。行为文化是组织成员在遵守各种规范过程中表现出的文化,这些规范包括法律、道德以及组织制度等等。高校要设计科学的制度,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在校园内形成尊师重教,团结友爱的和谐局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营造让作弊、旷课等不良行为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特殊性。就学风而言,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反映,属于精神文化的层次,比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层次要高。物质文化是通过各种有形的具体实物资产所表现出来的,它的建设可以通过资金的投入,创造有形的资源,逐步形成相应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则可以通过法律、道德、规章制度等发挥约束和调节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文化秩序。而精神文化则是通过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它是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影响人们的行动,进而潜移默化人们的思想的基础上渐进形成的,是人们思维的外在表现,难以控制和测量。因此学风的建设和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相较而言,有其特殊性,不可能通过加班加点以及搞运动的方式进行,一蹴而就实现学风的良好转变是不现实的。学风建设的核心不在其本身,学风形成过程就是高校师生学习思维方式改变的过程,它是在高校特定的物质和行为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学风应该是高校物质和行为文化建设的一种目标,希望形成什么样的学风,就是要建设与之相匹配的物质和行为文化。人类目前所开展的工作现在还不能直接作用于自身的思维,思维的改造过程是一个间接的过程,可以说,学风建设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把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才会从根本上推进学风的建设。另外,组织文化的特殊性还体现在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文化。一个学校的学风表现的是一种总体特质,学风在学校、班级甚至宿舍层面以及在不同学科之间都存在不同的特征。以一所综合性大学为例,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通常会存在差别,理工科的学生可能更注重逻辑性思维,学风相对严谨,而文科的学生往往更注重发散性思维,学风更具开放性。当然两者并不相互冲突,只不过各有侧重而已。事实上,科技创新工作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科的大学生缺乏逻辑性思维能力也很难取得成就。因此,学风建设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行动,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习动机水平。
从组织文化的形成看学风建设
1、制度化。制度最一般的含义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组织成员个体的价值观的形成受到诸如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要将个体的价值观同化为组织的价值观,制度的作用不可或缺。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P·罗宾斯指出:一个组织经历了持久性的制度化以后,对于组织成员而言,可接受的行为模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制度化的实质就是将组织的意志转化为可操作的文字形式的管理制度的过程,它鼓励与组织一致的个体价值观而约束与组织价值观不符的价值观,最终形成组织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学风建设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将成为一句空话,试想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学生的课堂纪律都难以保证,更不必谈什么学风了。当然制度要发挥作用,首先它本身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两者缺一不可。科学性体现在制度的制定要遵循一些诸如系统化,责权利统一等原则,可行性则体现在制度要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具备可操作性。其次,制度要被严格执行。根据博弈论的基本知识我们知道,如果违反制度付出的成本低于违反制度的所得,制度就失去了效力。以学风建设中的学生是否上课为例,学生不去上课有两类情况,已经掌握相关知识或者未掌握相关知识。对于已经掌握了相应知识的学生,在制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通道,例如可以在课程开始前由学生自愿申请免修,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安排相应的水平考试,通过的学生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可以免修,不能通过的学生则必须参加课程的课堂学习。对于未能掌握相关知识缺课的学生也包含两种情况,因病、因事请假的和故意旷课的,对于因病、因事请假的,在制度设计时要体现简单可行的原则,有些学校因病请假必须有病假条,而事实上,医院在开病假条时也有相关的规定,并非所有的病例都能够开病假条,如果学校查看病历则相对可行。对于故意旷课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发挥制度的效力,不仅仅是要教育本人,同时也是防止在同学中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制度的权威性。当然在发挥制度的力量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如果把学生作为客体,作为制度严格教育管理的对象,那么学风建设通常会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制度化不仅仅体现在通过约束人们的行为,同时也体现在依靠制度保障人们的行为,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2、习惯化。在组织中,制度调整和约束着成员的行为。如果制度得到严格的执行,使得组织成员个体与组织制度一致的行为得到弘扬,与组织制度背离的行为得到抑制,最终组织成员的行为将趋于一致,制度约束下的重复行为将形成与组织价值观相一致的行为习惯。习惯在组织文化的形成中至关重要,它表明组织成员的思维方式已经被潜移默化地改变,此时组织成员已经高度认同组织的制度并把遵守规章制度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习惯的积累和沉淀就逐步成为组织的一种文化。可以说,组织成员的习惯行为就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为习惯意味着组织成员个体的思维已经被同化,在处理同样的事务时,会采取一致的行为。反之,组织文化也可以同化组织成员的思维,约束他们的行为。组织文化一旦形成,说明组织成员逐渐形成了一致的价值观,产生了群体的协同效应。如果个体行为与组织的文化冲突,他就必须冒着被孤立和边缘化的风险。在学风建设过程中,以宿舍为单位来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同类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积聚性,例如补考的学生往往集中在一个宿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往往也集中在一个宿舍。但在进校是住宿都是随机安排的,有着相同的课时安排和任课教师,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两类宿舍的成员有着明显不同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合理的解释就是在宿舍这个小组织里由于习惯的不同导致形成了不同的学风,最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强化的方式来实现,强化的手段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在大学学风建设过程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一方面,高校要采用正强化方法,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手段,树立正面的典型,在校园里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另一方面,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对于那些旷课、作弊等不良行为,遇到一起处理一起,不能姑息,以达到抑制不良行为继续发生的效果。
从组织文化的功能看学风建设
1、内化。制度反映了组织的价值追求,是组织文化的文字表现形式,制度体现的组织文化与组织业已存在的文化通常存在着差别。将组织的愿景转化为组织成员的愿景需要经历内化的过程,使之成为组织成员一致的追求,组织文化才会真正发挥其功能。就高校而言,教师作为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在学校的运行体系中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则是属于被管理者的角色。要避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角色冲突,必须寻找两者之间内在的统一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表现在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即通过教育使得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在开展学风建设的过程中,依据规章制度实施严格的管理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更主要的在于通过教育引导,把学校制度体现的文化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使得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只有这样,学风建设才会在学校范围内得到全面贯彻,学风建设才会取得成效。优良的学风一旦形成,群体行为上会表现出相对一致性,个体行为则表现出习惯性,这不仅仅会激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如果把制度的约束称为“硬约束”,那么可以将学风的约束称为“软约束”,它可以减少师生冲突,产生制度约束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外化。优秀的组织文化不仅仅在组织内部发挥作用,对于组织的外部形象作用也不可忽视。将组织文化外化为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组织外部形象是组织发展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免费的广告。对于高校而言,学校的社会声誉对学校的生源以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组织文化的外化,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体的正面的宣传,另一方面就是社会对其毕业生的评价。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例,地处中部中等城市合肥,没有地域优势,因其少年班被广泛宣传而家喻户晓,上科大成为许多学子心中的梦想。正是有了优质生源的保证,在加上科大始终坚持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优良的学风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科大每年的本科毕业生百分之七十选择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也因其较强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这样毕业生对母校会更有感情,这种良性的循环使得科大的社会声誉经久不衰。外化使得学风的影响从校内向校外产生了延伸,在学生进校之前思维就已经受到了影响,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优良的学风。
通过前述的分析,我们知道,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学风建设将提供给我们一些新的认知。学风建设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范畴,在考虑其本身的特殊性以外,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就是优良的学风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基础上。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将良好学风的愿景形成文字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和弘扬师生员工与学校学风建设目标一致的行为并约束其与目标不一致的行为,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等方法,使得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学风建设的制度要求必须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内在追求,逐步发挥组织文化的软约束功能,使得学风建设取得和谐的局面,同时优秀的学风也要外化为高校的外部形象,使得学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增强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