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情境作文的研究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1984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课堂作文教学的指导模式,常见的有:一是话题加范文加材料……提供范例,让学生仿写;二是静态章法知识的讲解……明白了“好文章”的技法,让学生去运用;三是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依据情景体验而写作。
  “情景的创设”的写作教学价值,在于它解决的不仅是“写什么”的问题,而且对写作主体的情感层面将是一次立体的开发。王荣生认为:“有必要把设置一个好情境与写作技能的训练勾联起来,编制一部关注写作过程的、能够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写作教材。”(《语文学习》2006、10、P17)这一观点充分肯定了“情景的创设”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写作本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它源于一种生命的觉醒,源于苏醒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的惊喜和感悟,源于对自身经验、自身情感的一种珍惜,因此写作教学应该从生活、情感的源头处开掘,唤醒学生情感,摇动学生心灵。“情境作文”的提出正是源于这一思想。
  一、“情境作文”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情境作文,就是设置情景以为学生感受的平台,通过观察、激情、联想、探究等步骤,以“景”激“情”,以“情”发“辞”,以“辞”促“思”,以“思”辩“理”,由“景”入“境”,升华境界,全面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一种作文形式。情境作文的理论基础是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其核心观念是: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关注现实、培养兴趣、增强情感、发展思维、深化认知、强化审美,是情境作文的基本功能。
  二、“情境作文”教学的意义
  (一)唤醒:在情景中唤醒,在唤醒中调动情感
  好文章总是发自肺腑,总是来自心灵的感悟……尝试着在课堂上重新唤起学生关注的兴趣、思考的欲望。通过感悟,从平淡中见奇特、从习惯中找精彩,从常理中悟人生。让学生在感动中听到花开的声音,感觉到小草的力量,感受到落叶的凄凉;让学生在感动中体味美妙多彩的人生,发现平凡的点滴生活中的伟大,寻找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的闪光点。使学生从感动中真正地体验到文思泉涌的快乐,尽情表达自我心情的喜悦。精彩的言语,朴素的思想,体现了写作的基本特征:写作是一个“生命化”的过程;写作应该表现生命的独特、丰富和多样;写作应该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因此,“唤醒”就成为情境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唤醒,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的冰山,唤醒学生封冻的心灵之源,那里有情感、思想、体验、经历,有生活、诗意、思考等等,而“情感”则是唤醒的钥匙、闸门,因为“情”是写作的纽带,是作文的源泉,而言语则是源泉的流淌。古代的“心物交融说”是情境教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有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陆机在《文赋》中提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它形象说明了作文的生成规律:外物可以唤起情感的变化,而情感的变化又触发言语表达的动机,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动于前,言生于后;一旦情感积郁到不得不发的时候,言语之流就会喷涌而出。
  唤醒,通过设置情景,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设置的情景要有美感、新异感,要能渲染氛围、激发好奇、启发思考。情景的创设有六种具体途径:音乐渲染、图画再现、实物展示、角色体会、生活场景、语言描述。其中,生活场景一般作为情境作文教学的常用场景。它是真实的生活情节的再现,可以是写作主体的自身经历即角色体会,也可以是来自别人的生活情景。前者可以借助主体的语言描述,后者一般借多媒体展示。我们常说生活是写作之源,并非泛指客观的普遍的生活,而是特指那些进入学生心灵的生活,即学生有感触、感悟、感想的生活,我们选择生活场景的目的和要求即在于此。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心灵的感悟,是情境作文的重要指标。汶川大地震的“废墟”、“难民营中的孩子”、“小学生背砖”、“爷爷的泪”等情景,都是颇有“震撼力”的现实生活材料。披景入情,把学生带入永不枯竭的活的源泉中,去体验情感、美化心灵。
  (二)摇动:在摇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赞可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当情景把学生带入情感场,并激发起言语动机后,引发思考,激励想象,延伸思维,就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步骤。正如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参禅三境界,提出了“感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感悟三境界”的核心是突出思维的发展性,体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知的辩证关系。三境界的重点和难点在第二境界,即“看山不是山”,强调由表及里、由此
  及彼、有浅入深的思维发展模式。
  学生在摇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这其中必然性地渗透了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智力发展。可写作的功利观念往往忽视了以“美”育人、以“情”育人的教育思想,把写作变成了枯燥的技术操作,变成了简易的仿写训练。没有审美的教育,后果是无穷的,不知善恶,不明是非,不识美丑,甚至爱憎颠倒,只会导致价值错乱,思想混乱。情境作文教学则不是这样,它十分重视情感与审美的“清泉”的开掘,不仅要求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更要求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用语言、文字发掘人的感情和灵魂深处的美。情感是思想的结晶,思想是情感的升华,审美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思想、优化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升华境界。
  看“废墟”,学生欣赏到历史的沧桑之美,接受了违背自然就会受到惩罚的精神洗礼。看“小学生背砖”,学生感受别人的苦难,感觉自己的幸福,我们的社会还有那么多少年儿童因为贫困无法接受教育,学生的心中除了涌起珍惜学习的情感,也一定奔涌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看“难民营中的孩子”,学生读出了孩子们对灾难的恐惧、对亲人的思念、对食物的渴望。读“江南水乡”,学生们读出了淳朴幽雅的自然美,读出了蕴涵丰富的文化美,读出了跳跃与流动的音乐美……凡此种种,由“看山不是山”跃升至“看山还是山”的境界,此时的“山”已不仅是自然的“山”,而且是人文的“山”,是心灵的“山”,是审美的“山”,是融入了学生的个性与情感的“山”。
  三、“情境作文”教学的运用和反思
  情境作文教学,它脱离技术主义的教学轨道,进入人文主义与人文关怀的写作园囿,把写作与“立人”、与生命、与个性、与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当前应试氛围下,其代表的方向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反思,很多理念还有待于廓清,我们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情景”是非常丰富的概念,应该包含自然与生活的万象,成为作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情景的创设有六种具体途径,我们仅仅实验了其中的一种,而且生活情景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不是“我”的。因此,创设途径有待拓宽,音乐、绘画、游戏等都可以进入作文教学。创设视野有待拓宽,它应当走出教室,走入自然,走入社会,走入生活;还应该走入心灵,走进历史,走向大师。把写作引入广阔的天地,引入广阔的心灵,是情境作文教学的理念之一。
  2、对情景的开发不仅范围要拓宽,立意也要系统化与科学化。怎样利用一个情景来激发情感,来感悟理趣?情景的选择是随机还是有目的地挑选?一堂课所选情景是否要有内在逻辑联系(或纵向或横向)?依此类推,在单位时间内比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将如何系统地组织哪些典型的情景进行教学?这些都有待于我们研究。因此,对情景立意的专题化是情境作文教学的理念之二。
  3、情景的创设应与写作知识、思维发展、审美教育勾联起来。叶老曾提出“作文即做人”的精辟论断。钱理群先生曾言:“对人的培养和对写作的训练是统一的,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情境作文把写作与立人联系起来无疑是正确的。但情境作文也需要写作知识参与学生作文能力的构建,正如王荣生所言“有必要把设置一个好情境与写作技能的训练勾联起来……”。如果每一堂情境作文教学课都贯穿一种写作知识或技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将有很大的裨益。因此,情景的创设应与写作知识、思维发展、审美教育勾联起来,这是情境作文教学的理念之三。
  尽管我们的研究还只是一个起步,但我们坚信,情境作文有着广泛的实践前景,有着光明的未来,因为生活是无限的,因为美是无限的。如果说学生的心灵是沉睡在沃土中的种子,那么,我们就用阳光、用雨露把它们唤醒,让它们破壳、抽芽、生长,成长为一棵树、一片云,矗立在我们的身边,飘浮在我们的头顶。然后,我们就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片云召唤另一片云”。
其他文献
美术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在形成学生世界观、  人生观以及培养他们聪明才智和丰富健康的情感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美术教育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培养高尚的理想、道德、情操、培养坚强意志和良好品格的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是教学。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应在反思传统、审视现实的基础上,确立新的数学教学观,这是真正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必然选择和基本保证。  [关键词]生活数学 人文数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它各门功课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奠基作用。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是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阵地。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如此“沉睡”下去,可以想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
期刊
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中,结合自己初中和高中的英语教学经历,我发现刚从初三升入高一的学生中有些人升学成绩并不差,但经过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学习,考试成绩明显退步,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少人开始感到学习英语很费劲,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有的甚至萌发了厌学的念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高一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一年,这一年学生成绩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已逐渐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与研究的热点,由于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这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 英语教育 问题    “英语热”对于幼儿园并不陌生。80年代中期,北京不少幼儿园就开过“英语课”,当年的“英语热”是因当时的早期智力开发热而兴起的。我所在的那个幼儿园,因为没有合适的英语教师,就请附近中学的英语教师来园给中、大班幼儿轮流授英语课。据我所知,
期刊
说明文内容简单,注重科学性,缺乏趣味性,远不如其他文体那样丰富多彩,很多学生对说明文不感兴趣,有些学生甚至会对说明文“望而生畏”,这造成了说明文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因此,在说明文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艺术”,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借助一定的工具和表现形式,使接受主体感官愉悦,心理畅快,并受到感染,沉醉在某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之中,为之动容。教学作为一种艺术,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样的形势下,三农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社会热门问题,引起强烈反响。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形势,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和俨然严峻现状并存,严峻的形势有浅层次的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矛盾;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⒈教育水平普遍低下,九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目前主要是讲读课。由于课的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课的类型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过程,从模仿性的运用到创造性的运用。要以此为依据,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如以感知为目的的预习课、观察课、实验课、游戏课;以理解为目的的讲读课;以理解、欣赏作品和积累为目的的朗读训练课、朗读欣赏课、
期刊
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编入了大量的插图。插图除了在内容的呈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教版编入了320幅插图(其中上册203幅,下册117幅)。插图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教材,最多的单元(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就设置了42幅插图,
期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语文教学“口授+黑板粉笔”、就课论课的单一授课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需求,继之兴起的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声象的功能进行的教学活动。  回首往昔,在偏远的农村,多媒体乃属罕见之物。课堂上永久性的一张嘴、一只粉笔和几本书让教学陷入迷茫……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远程教育的春风吹到我校了,崭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