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不仅转变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还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人在探讨边远地区高校如何提振师生士气问题过程中,发现积极心理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心理学于1879年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使命有三个:治疗心理疾病;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快乐,更具创造力;在极少数天才儿童的生长过程中,通过对其IQ分数的追踪,对他们进行识别和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治愈战争创伤,心理学家把注意力放在了从负向、病理的角度来了解心理问题的研究上,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问题。这就是我们目前所说的消极心理学。时至今日,消极心理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心理学的另外两个使命几乎没有得到发展。更为严重的是,罹患心理疾病的人却越来越多。从上世纪末开始,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等人对这一弊端进行了批评,并倡导创建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1)积极的体验,如快乐、幸福感等;(2)积极的个人特质,如自我决定、智慧、创造力、美德等;(3)积极的社会环境,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等,以支持和发展人的能力及长处,培养出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下一代。[1]
积极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为我们探析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问题、成因和对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问题分析
士气最初是指军队的战斗勇气。后来被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所引用,泛指组织或团体成员们在工作中攻坚克难的勇气。
在从中国知网搜索到的12篇有关学校师生士气的论文中,发现有不少作者把士气看成是教师工作过程中的积极的心情、主动工作的精神、对团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等,或看成是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上课注意力、课堂气氛、学习兴致等。我不认同这些观点。我认为,师生士气应该是指教师群体或学生群体在工作、学习上攻坚克难的奋斗勇气。在边远地区高校,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或学生在攻克教学改革难关、教学质量瓶颈、招生难题,或者在夺取上级教育部门评估“优秀”等级、争取100%学生通过国家级考试、力争在全省或全国某项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艰难任务面前,表现出来的不气馁、不畏战的奋斗勇气。至于在一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注意力、气氛、兴致等等,就不能归为士气。
无论是对军队还是对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士气的作用都非常突出。拿破仑就曾说过:“在战斗胜败的因素中,士气占百分之七十五,人力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也说:“团队士气相当于三倍的生产率”。[2]这两人都认为士气在军队战绩、社会组织或团体业绩当中的作用,是其力量(能力)所起作用的三倍。学校是社会组织,师生士气在其工作成效或学习成绩当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例外。
士气对学校的作用如此巨大,那么,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现状如何呢?
(一)师生士气问题现状
1教师士气问题现状
教师的士气如何,可以从教师们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招生、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申报职称、迎接各种检查评估、参加各种赛事等工作过程中来考察。任何高校教师都会出现士气低落的时候,但相对于中心城市高校,边远地区高校教师士气低落的范围、频度、深度要大得多。目前,在许多边远地区高校,很多有能力、有办法的教师调离了,无法离开的教师则人心浮动,整个士气多数时候呈现烦躁、抱怨、厌倦、灰心、冷漠、疲惫、衰竭等现象。
2学生士气问题现状
中心城市高校教师士气普遍低落的状况时有发生,但其学生士气普遍低落的现象则极少发生。而在边远地区高校,学生们士气低落现象却经常发生,大到考级考证、参加全省全国比赛、求职择业,小到日常上课、做实验,都有学生出现气馁、悲观、灰心、厌倦、烦躁等士气问题。
(二)师生士气问题的成因
笔者认为,关于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问题的成因,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塞里格曼的“习得无助”理论最能解释。因为,边远地区高校教师士气问题和学生士气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即无助感。
1967年,塞里格曼等人在动物实验室研究恐惧性与工具性学习的关系。他把狗关进坚固的笼子里,并把笼盖关牢。他们不断给狗电击,无论狗做出什么反应都不停止电击。开始时,为了躲避电击,所有的狗都会试图从笼子里跳起来逃走。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因为屡次逃脱失败,大部分狗在遭受电击时不再尝试逃跑,哪怕笼盖打开也不跳起来,同时还出现沮丧、无望、抑郁的表情。塞里格曼把这一实验结果称为“习得无助”,即狗不再逃避电击并产生无助感和绝望感,是在实验过程学习到的。塞里格曼认为,人类身上也普遍存在习得无助的现象。当个体将面临的情景认为是不可控的,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对结局产生影响时,个体很容易产生消极的认知,体验到无助、无望、抑郁等消极情绪,放弃努力。[3]塞里格曼的习得无助理论,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有很大关联。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一个人面对某一特定工作任务时,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该任务的主观判断和感觉。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往往就是无助感重的人。班杜拉等人认为,直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中的严重的无助感,来自于他们自我效能感降低,而自我效能感低,则源于他们不断失败的直接经验。
我们可以借鉴上述原理,来分析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所表现出来的无助感的成因。
1教师士气问题成因分析
(1)工作难度太大。首先是招生难度和师资队伍建设难度非常大。由于学校所处城镇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交通便利程度都普遍较低,区位劣势突出,加上教学、科研条件较差,学校对优秀教师和高考高分学生没有吸引力,来校的教师和学生大多属于无奈的选择。而且,教师一旦提升职称或学历,就要离开学校。所以,招生难度非常大,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难度也非常大。其次是学生基础较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难度很大。边远地区高校与中心城市同类高校相比,录取的新生的高考平均分,往往低20分以上。许多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尤其是理论学习兴趣较低,学习能力较弱,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为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规格的人才,难度非常大。再次是科研难度大。边远地区高校教师申请课题较难得到批准,科研经费不足,实验条件不足,都严重制约科研工作的开展。 (2)支持系统太弱。首先表现在政府的财力、人力支持不足。部分边远地区高校被下放给当地政府管理之后,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学校获得的财力支持越来越少。人力支持方面,由于受一些“土政策”的约束,学校要从企业或其它事业单位引进急需师资,政府也不予支持。其次是社会舆论对边远地区高校及教师评价不公,忽视其优点,聚焦其缺点,肯定的少,批评的多。再次是各种比赛项目、科研项目的评委对边远地区高校心存歧视,由于“边远地区高校水平差”的思维定势作祟,虽然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在某些方面的实力与中心城市高校一样,但比赛获奖和科研立项的机会就没有他们的多。
(3)“战败”频次太高。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边远地区高校教师们无论如何奋争,每次与中心城市高校相比,在招生质量数量、师资队伍水平、学校总体办学实力、学生培养质量、师生竞赛结果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大都被抛在后面。春秋时期军事家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由于一而再、再而三的落后、失败,边远地区高校教师士气就出现了衰落和耗竭。
综合上述三个原因,边远地区高校教师认为他们面临的不可控的因素太多,觉得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扭转这些因素造成的“败局”,自我效能感低落,因而产生消极的认知,体验到无助、无望、抑郁等消极情绪,甚至放弃努力。
2学生士气问题成因分析
学生无助感的习得,在阐述教师士气问题原因时,也有提及,下面进行进一步梳理和探讨。
(1)学习基础差,学生屡学屡困。由于从小接受的学校教育存在问题,边远地区高校许多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接受能力不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听不懂、看不会、学不了。
(2)学习兴趣低,教师屡教屡怨。由于自小就逃学、厌学,并迷恋玩电脑、玩手机,边远地区高校许多学生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因此,从小学到大学,他们不断被教师埋怨、指责。
(3)综合实力弱,竞争屡战屡败。边远地区高校学生,无论是在日常学习考试,还是参加全省全国比赛,或是高年级时求职择业,所取得的成效和自身的期望落差很大,而且屡屡发生。
(4)外部要求高,评价屡评屡否。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教师、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评价贬多褒少。
综合上述四点原因,边远地区高校学生认为他们的内因和外因都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觉得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改变这些因素,于是就产生无助、无望、抑郁等消极情绪。
二边远地区高校提振师生士气的路径和方法
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的共同特点是无助感,是悲观。与无助感相反的是希望感,是乐观。塞里格曼等人在研究“习得无助”之后,又研究“习得乐观”问题。他们认为,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可以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习得、重塑的。起初,他们认为乐观就是将事物进行积极归因的一种倾向。后来他们补充说,乐观还指人们对已发生事件的原因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做持久的、普遍的和内在的归因,而对坏事情做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乐观还可以采取选择性注意、良性遗忘、容忍能力不足等方法来获得。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关注与自己有关的积极事件,而对消极事件“视而不见”。良性遗忘是指人们很难回忆起与自己有关的消极消息,而对自己有关的积极消息却历历在目。容忍能力不足是指人发现自己某方面不足,接纳的同时,将其重要性降低至可以容忍的限度,以增加自我效能感。[4]根据这些“习得性乐观”理论,边远地区高校应结合实际,采取科学的路径和方法来提振师生士气。
(一)修正办学定位
边远地区高校要办成全省乃至全国名校,这是许多学校的定位,这是必要的。但是,在如何办成全省全国名校的路径上,有些边远地区高校的选择却不科学,他们企图通过在硬件、软件的所有方面都赶超现有的名校,最后跻身名校之列。由于存在先天性的区位劣势,加上后天性的政府及社会支持不足,边远地区高校要赶超现有名校,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学校领导不顾实际,率领师生员工沿着这一路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夺取此类名校桂冠,肯定屡战屡败,导致士气耗竭。因此,边远地区高校要修正办学定位,要走特色立校的路径,以特色树品牌。
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关注优势和积极品质、积极归因、选择性注意、容忍能力不足等技术,发掘并利用本校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自己能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的特色服务做好做精,借此打出学校的名气。比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老百姓送子女读大学愿望越来越强烈,而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还相对有限的背景下,边远地区高校就是高考中低分考生读大学的主要选择。边远地区高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确实没有名牌高校强,但要把就读学生培养成才,是完全有把握的。只要教师真心热爱学生,注重因材施教,认真挖掘学生潜能,耐心帮助学生进步,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就能确保学生毕业后能为家庭、社会做出贡献。还比如,边远地区高校是所在地域的人才、知识、技术的富集单位,完全可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如果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成效,政府、社会、家长和学生就会对学校予以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支持,师生士气就会因此而大幅提振。
(二)更新评价观念
众所周知,评价能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科学的评价能激励人积极工作和学习,能引导人不断奋发向上。不科学的评价则打击人的积极性,导致人消极懈怠。针对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存在无助感的特点,笔者认为,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都要打破评价标准“只唯上”的观念,树立评价标准“既唯上,更唯实”的观念。
这里所谓的“只唯上”,是指边远地区高校在对学校和师生员工进行评价时,完全采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或委托专家制订的评价标准体系(以下称“上级评价标准体系”)。由于上级评价标准体系是面对所有高校的,是要体现引领高校办学方向的功能的,边远地区高校用它来评价自己的学校,肯定有不少方面是不达标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师生悲观、气馁,用这个标准评价的次数越多,士气就越低落。 因此,边远地区高校应当树立“既唯上,更唯实”的评价观念。也就是说,既要用上级评价标准体系来评价学校,寻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更要根据积极心理学关于提升乐观的选择性注意、良性遗忘、容忍能力不足等方法,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评价标准,让师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发现学校优势和自身积极品质,逐渐树立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提振攻坚克难的士气。
(三)改革管理制度
修正办学定位和更新评价观念要取得实际成效,必须有制度作为保证。边远地区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有:
1评价制度
学校要在利用上级评价标准体系来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同时,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制度。在评价学校方面,可建立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满意度测评制度,建立学校综合实力成长情况自我评价制度,等。在评价教师方面,可建立包含教师是否乐教爱生、是否发掘并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是否因材施教、学生对教育教学是否满意等评价制度。在评价学生方面,应建立全面考核评价学生积极品质、考核评价学生进步情况等评价制度。
2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比如推行学分制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实行差生“补课”制度,即分别对知识基础差、学习兴趣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差的学生进行“补课”,帮助他们提高基础,尽快胜任大学较为繁难的学习。比如实行课程成绩综合考评制度,既依据课程学习考试分数,也依据课程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品质。
3激励教师多元成长制度
具体包括对教师积极品质的发掘、培养、利用、考评等制度,目的是造就一支个性和而不同、能力强而多样、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
此外,还要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民主参与、校务公开、廉洁自律等制度。让师生员工的自尊感、价值感、主人翁责任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对领导的信任感,得到明显提升,进而与学校同舟共济,共度难关,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冷淡态度甚至抵触情绪。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提振士气
要提振师生士气,修正办学定位和更新评价观念是前提,改革管理制度是基础,扎扎实实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是关键。通过开展活动,可以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让师生掌握习得乐观的各种技术,增强自我效能感,克服无助感,激发乐观精神和攻坚克难勇气。边远地区高校要开展的活动有:
开展学习宣传积极心理学原理的系列活动。具体是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给学生举办讲座、给家长寄送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技术。
开展寻找学校优势和师生积极品质的系列活动。比如举办“数说学校优势”比赛、“学校精神”征文比赛、“我最钦佩的人”演讲比赛,开展“感动学校(院系、班级)人物”评选、建立“风云人物”或“进步之星”光荣榜等活动。
开展评优表彰活动。及时表彰那些为壮大学校优势作出贡献的师生、善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积极品质的教师、努力培植自身积极品质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师生、等等。
参考文献
[1]周嵚,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2):129-132.
[2]李广平.教师工作士气的构成与激发[J].社会科学战线,2005(5):231-233.
[3] [4]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83-98.
心理学于1879年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使命有三个:治疗心理疾病;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快乐,更具创造力;在极少数天才儿童的生长过程中,通过对其IQ分数的追踪,对他们进行识别和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治愈战争创伤,心理学家把注意力放在了从负向、病理的角度来了解心理问题的研究上,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问题。这就是我们目前所说的消极心理学。时至今日,消极心理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心理学的另外两个使命几乎没有得到发展。更为严重的是,罹患心理疾病的人却越来越多。从上世纪末开始,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等人对这一弊端进行了批评,并倡导创建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1)积极的体验,如快乐、幸福感等;(2)积极的个人特质,如自我决定、智慧、创造力、美德等;(3)积极的社会环境,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等,以支持和发展人的能力及长处,培养出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下一代。[1]
积极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为我们探析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问题、成因和对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问题分析
士气最初是指军队的战斗勇气。后来被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所引用,泛指组织或团体成员们在工作中攻坚克难的勇气。
在从中国知网搜索到的12篇有关学校师生士气的论文中,发现有不少作者把士气看成是教师工作过程中的积极的心情、主动工作的精神、对团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等,或看成是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上课注意力、课堂气氛、学习兴致等。我不认同这些观点。我认为,师生士气应该是指教师群体或学生群体在工作、学习上攻坚克难的奋斗勇气。在边远地区高校,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或学生在攻克教学改革难关、教学质量瓶颈、招生难题,或者在夺取上级教育部门评估“优秀”等级、争取100%学生通过国家级考试、力争在全省或全国某项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艰难任务面前,表现出来的不气馁、不畏战的奋斗勇气。至于在一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注意力、气氛、兴致等等,就不能归为士气。
无论是对军队还是对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士气的作用都非常突出。拿破仑就曾说过:“在战斗胜败的因素中,士气占百分之七十五,人力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也说:“团队士气相当于三倍的生产率”。[2]这两人都认为士气在军队战绩、社会组织或团体业绩当中的作用,是其力量(能力)所起作用的三倍。学校是社会组织,师生士气在其工作成效或学习成绩当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例外。
士气对学校的作用如此巨大,那么,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现状如何呢?
(一)师生士气问题现状
1教师士气问题现状
教师的士气如何,可以从教师们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招生、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申报职称、迎接各种检查评估、参加各种赛事等工作过程中来考察。任何高校教师都会出现士气低落的时候,但相对于中心城市高校,边远地区高校教师士气低落的范围、频度、深度要大得多。目前,在许多边远地区高校,很多有能力、有办法的教师调离了,无法离开的教师则人心浮动,整个士气多数时候呈现烦躁、抱怨、厌倦、灰心、冷漠、疲惫、衰竭等现象。
2学生士气问题现状
中心城市高校教师士气普遍低落的状况时有发生,但其学生士气普遍低落的现象则极少发生。而在边远地区高校,学生们士气低落现象却经常发生,大到考级考证、参加全省全国比赛、求职择业,小到日常上课、做实验,都有学生出现气馁、悲观、灰心、厌倦、烦躁等士气问题。
(二)师生士气问题的成因
笔者认为,关于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问题的成因,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塞里格曼的“习得无助”理论最能解释。因为,边远地区高校教师士气问题和学生士气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即无助感。
1967年,塞里格曼等人在动物实验室研究恐惧性与工具性学习的关系。他把狗关进坚固的笼子里,并把笼盖关牢。他们不断给狗电击,无论狗做出什么反应都不停止电击。开始时,为了躲避电击,所有的狗都会试图从笼子里跳起来逃走。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因为屡次逃脱失败,大部分狗在遭受电击时不再尝试逃跑,哪怕笼盖打开也不跳起来,同时还出现沮丧、无望、抑郁的表情。塞里格曼把这一实验结果称为“习得无助”,即狗不再逃避电击并产生无助感和绝望感,是在实验过程学习到的。塞里格曼认为,人类身上也普遍存在习得无助的现象。当个体将面临的情景认为是不可控的,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对结局产生影响时,个体很容易产生消极的认知,体验到无助、无望、抑郁等消极情绪,放弃努力。[3]塞里格曼的习得无助理论,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有很大关联。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一个人面对某一特定工作任务时,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该任务的主观判断和感觉。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往往就是无助感重的人。班杜拉等人认为,直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中的严重的无助感,来自于他们自我效能感降低,而自我效能感低,则源于他们不断失败的直接经验。
我们可以借鉴上述原理,来分析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所表现出来的无助感的成因。
1教师士气问题成因分析
(1)工作难度太大。首先是招生难度和师资队伍建设难度非常大。由于学校所处城镇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交通便利程度都普遍较低,区位劣势突出,加上教学、科研条件较差,学校对优秀教师和高考高分学生没有吸引力,来校的教师和学生大多属于无奈的选择。而且,教师一旦提升职称或学历,就要离开学校。所以,招生难度非常大,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难度也非常大。其次是学生基础较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难度很大。边远地区高校与中心城市同类高校相比,录取的新生的高考平均分,往往低20分以上。许多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尤其是理论学习兴趣较低,学习能力较弱,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为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规格的人才,难度非常大。再次是科研难度大。边远地区高校教师申请课题较难得到批准,科研经费不足,实验条件不足,都严重制约科研工作的开展。 (2)支持系统太弱。首先表现在政府的财力、人力支持不足。部分边远地区高校被下放给当地政府管理之后,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学校获得的财力支持越来越少。人力支持方面,由于受一些“土政策”的约束,学校要从企业或其它事业单位引进急需师资,政府也不予支持。其次是社会舆论对边远地区高校及教师评价不公,忽视其优点,聚焦其缺点,肯定的少,批评的多。再次是各种比赛项目、科研项目的评委对边远地区高校心存歧视,由于“边远地区高校水平差”的思维定势作祟,虽然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在某些方面的实力与中心城市高校一样,但比赛获奖和科研立项的机会就没有他们的多。
(3)“战败”频次太高。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边远地区高校教师们无论如何奋争,每次与中心城市高校相比,在招生质量数量、师资队伍水平、学校总体办学实力、学生培养质量、师生竞赛结果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大都被抛在后面。春秋时期军事家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由于一而再、再而三的落后、失败,边远地区高校教师士气就出现了衰落和耗竭。
综合上述三个原因,边远地区高校教师认为他们面临的不可控的因素太多,觉得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扭转这些因素造成的“败局”,自我效能感低落,因而产生消极的认知,体验到无助、无望、抑郁等消极情绪,甚至放弃努力。
2学生士气问题成因分析
学生无助感的习得,在阐述教师士气问题原因时,也有提及,下面进行进一步梳理和探讨。
(1)学习基础差,学生屡学屡困。由于从小接受的学校教育存在问题,边远地区高校许多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接受能力不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听不懂、看不会、学不了。
(2)学习兴趣低,教师屡教屡怨。由于自小就逃学、厌学,并迷恋玩电脑、玩手机,边远地区高校许多学生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因此,从小学到大学,他们不断被教师埋怨、指责。
(3)综合实力弱,竞争屡战屡败。边远地区高校学生,无论是在日常学习考试,还是参加全省全国比赛,或是高年级时求职择业,所取得的成效和自身的期望落差很大,而且屡屡发生。
(4)外部要求高,评价屡评屡否。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教师、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评价贬多褒少。
综合上述四点原因,边远地区高校学生认为他们的内因和外因都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觉得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改变这些因素,于是就产生无助、无望、抑郁等消极情绪。
二边远地区高校提振师生士气的路径和方法
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的共同特点是无助感,是悲观。与无助感相反的是希望感,是乐观。塞里格曼等人在研究“习得无助”之后,又研究“习得乐观”问题。他们认为,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可以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习得、重塑的。起初,他们认为乐观就是将事物进行积极归因的一种倾向。后来他们补充说,乐观还指人们对已发生事件的原因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做持久的、普遍的和内在的归因,而对坏事情做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乐观还可以采取选择性注意、良性遗忘、容忍能力不足等方法来获得。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关注与自己有关的积极事件,而对消极事件“视而不见”。良性遗忘是指人们很难回忆起与自己有关的消极消息,而对自己有关的积极消息却历历在目。容忍能力不足是指人发现自己某方面不足,接纳的同时,将其重要性降低至可以容忍的限度,以增加自我效能感。[4]根据这些“习得性乐观”理论,边远地区高校应结合实际,采取科学的路径和方法来提振师生士气。
(一)修正办学定位
边远地区高校要办成全省乃至全国名校,这是许多学校的定位,这是必要的。但是,在如何办成全省全国名校的路径上,有些边远地区高校的选择却不科学,他们企图通过在硬件、软件的所有方面都赶超现有的名校,最后跻身名校之列。由于存在先天性的区位劣势,加上后天性的政府及社会支持不足,边远地区高校要赶超现有名校,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学校领导不顾实际,率领师生员工沿着这一路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夺取此类名校桂冠,肯定屡战屡败,导致士气耗竭。因此,边远地区高校要修正办学定位,要走特色立校的路径,以特色树品牌。
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关注优势和积极品质、积极归因、选择性注意、容忍能力不足等技术,发掘并利用本校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自己能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的特色服务做好做精,借此打出学校的名气。比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老百姓送子女读大学愿望越来越强烈,而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还相对有限的背景下,边远地区高校就是高考中低分考生读大学的主要选择。边远地区高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确实没有名牌高校强,但要把就读学生培养成才,是完全有把握的。只要教师真心热爱学生,注重因材施教,认真挖掘学生潜能,耐心帮助学生进步,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就能确保学生毕业后能为家庭、社会做出贡献。还比如,边远地区高校是所在地域的人才、知识、技术的富集单位,完全可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如果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成效,政府、社会、家长和学生就会对学校予以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支持,师生士气就会因此而大幅提振。
(二)更新评价观念
众所周知,评价能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科学的评价能激励人积极工作和学习,能引导人不断奋发向上。不科学的评价则打击人的积极性,导致人消极懈怠。针对边远地区高校师生士气存在无助感的特点,笔者认为,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都要打破评价标准“只唯上”的观念,树立评价标准“既唯上,更唯实”的观念。
这里所谓的“只唯上”,是指边远地区高校在对学校和师生员工进行评价时,完全采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或委托专家制订的评价标准体系(以下称“上级评价标准体系”)。由于上级评价标准体系是面对所有高校的,是要体现引领高校办学方向的功能的,边远地区高校用它来评价自己的学校,肯定有不少方面是不达标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师生悲观、气馁,用这个标准评价的次数越多,士气就越低落。 因此,边远地区高校应当树立“既唯上,更唯实”的评价观念。也就是说,既要用上级评价标准体系来评价学校,寻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更要根据积极心理学关于提升乐观的选择性注意、良性遗忘、容忍能力不足等方法,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评价标准,让师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发现学校优势和自身积极品质,逐渐树立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提振攻坚克难的士气。
(三)改革管理制度
修正办学定位和更新评价观念要取得实际成效,必须有制度作为保证。边远地区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有:
1评价制度
学校要在利用上级评价标准体系来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同时,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制度。在评价学校方面,可建立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满意度测评制度,建立学校综合实力成长情况自我评价制度,等。在评价教师方面,可建立包含教师是否乐教爱生、是否发掘并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是否因材施教、学生对教育教学是否满意等评价制度。在评价学生方面,应建立全面考核评价学生积极品质、考核评价学生进步情况等评价制度。
2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比如推行学分制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实行差生“补课”制度,即分别对知识基础差、学习兴趣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差的学生进行“补课”,帮助他们提高基础,尽快胜任大学较为繁难的学习。比如实行课程成绩综合考评制度,既依据课程学习考试分数,也依据课程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品质。
3激励教师多元成长制度
具体包括对教师积极品质的发掘、培养、利用、考评等制度,目的是造就一支个性和而不同、能力强而多样、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
此外,还要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民主参与、校务公开、廉洁自律等制度。让师生员工的自尊感、价值感、主人翁责任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对领导的信任感,得到明显提升,进而与学校同舟共济,共度难关,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冷淡态度甚至抵触情绪。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提振士气
要提振师生士气,修正办学定位和更新评价观念是前提,改革管理制度是基础,扎扎实实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是关键。通过开展活动,可以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让师生掌握习得乐观的各种技术,增强自我效能感,克服无助感,激发乐观精神和攻坚克难勇气。边远地区高校要开展的活动有:
开展学习宣传积极心理学原理的系列活动。具体是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给学生举办讲座、给家长寄送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技术。
开展寻找学校优势和师生积极品质的系列活动。比如举办“数说学校优势”比赛、“学校精神”征文比赛、“我最钦佩的人”演讲比赛,开展“感动学校(院系、班级)人物”评选、建立“风云人物”或“进步之星”光荣榜等活动。
开展评优表彰活动。及时表彰那些为壮大学校优势作出贡献的师生、善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积极品质的教师、努力培植自身积极品质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师生、等等。
参考文献
[1]周嵚,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2):129-132.
[2]李广平.教师工作士气的构成与激发[J].社会科学战线,2005(5):231-233.
[3] [4]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83-98.